初一上学期班主任工作反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pa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班集体教育中,班主任既是一个学校班级的组织管理者,同时还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引领者、成长的同行者、精神的关爱者。在班主任期间,我认识到了一位班主任“身正为范”的重要性。初一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如果起始年级没有带好,就会留下不少后遗症,贻害学校的就不只是一年,而是几年,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我觉得初一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而良好的开端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关键。以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能共勉。
  1、加强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初一新生是由各个不同的小学上来的,学习卫生行为等习惯差异很大,因此规范他们的各种习惯成为当务之急,再加上新生刚刚进入学校,还比较陌生,也有利于展开这方面的教育,所以本学期抓养成教育是一件主要工作。(1)抓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新学期的第一天起就要求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做到不懂就问,不能不懂装懂,要争取打好基础,为三年后的中考作好准备。(2)抓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学习中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规范学生的言行,平时多观察。多提醒,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言行。(3)抓卫生习惯。从开学就要求学生必须讲究卫生,比如及时擦桌凳,勤洗手,不吃零食。制定班级卫生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2、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初一学生刚进入新校同时,通常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要消除陌生的感觉,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因此,我组织互帮互学活动。通过活动加强学生之问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尤其要利用各种集体活动,既能在班级的纪律及常规管理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又能使同学之间也能因此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大家庭。对破坏集体形象的行为,在班级中开展讨论,严厉批评,让学生认识到何为耻何为荣,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加强班级管理,在活动中选拔班干部。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使之形成坚强的集体核心,是班集体建设的一件大事。所以应认真选拔。班干部不是班主任封的,也不是终身制的,而是在实践中脱颖而出的,所以要通过集体活动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来选拔干部。一个班级成员只有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和出众的才能并得到学生群体认可时,才可能被拥戴为干部。通过活动,比如演讲、卫生劳动、分发课本等活动,从中发现并挖掘有头脑、有能力、有口才、有吃苦精神、有自信心、有主人翁意识的人才,然后,让他们自己选择班干部的职位。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才有。工作热情,责任心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有工作的魄力。
  班委会成立之后,尽快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班主任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同时,给予定期的指导监督。这样,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活动。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好每周的晨会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例如,学习经验交流会,习惯养成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地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
  4、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的教育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在这方面,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平时利用自习或其他空闲时间与他们谈话,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真诚相待,耐心相帮,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不要被自己打倒,尽自己所能,多向他人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
  5、勤与家长沟通,交流信息,掌握学生的情况,及时加以指导。除了召开家长会外,还及时与问题学生的家艮通过邀请到校,打电话,家校联络本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互相交流,及时解决问题,收效很大。
  6、以远大的驰想激发学习。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好像大海上一艘迷失方向的船,飘到哪儿算哪儿,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阶段时,班主任应积极创造机会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因为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他才会把它转变成学习、生活的动力。他们明白实际与理想之间存在的差距,但这差距并非不可逾越,而是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跨越,并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把对理想的追求转化为学习动力。帮学生树立信心。
  总之,万事开头难,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班级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那就是说,在这个班级的管理上你已成功了一半。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生活资源的涵义、生活资源的主要内容、生活资源做实验的开发与利用三方面对科学实验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科学 实验教学 生活资源 开发 利用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加强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联系生活联系社会,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通过感性、生动、丰富的生活世界去感染学
【摘要】 在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与写话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其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但能够做到吧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并非易事。因此本文着重就从以人为本,探究对话练习;善读补白,激发兴趣练笔;创设情景,回归生活练笔;发挥想象,拓展空间练笔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 以人为本;善读补白;创设情景;发挥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
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美育是以促进社会公民整体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美育在中学阶段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感到肩上的责任。只有将美术课堂充分的利用,才能达到美术教育的效果。才
一、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关系    什么是想象?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这种把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所以说,创造性是想象的突出特点。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随着世界“汉语热”的发展,语文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语文学习越来越热门;但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任务更多,竞争也更为激烈;那么在如此紧迫的形势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呢?我认为至为重要是要树立正確的语文学习观。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首先是语文学习观念的现代化,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是提升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适应时代的需求和三维教学目标的需要,语文学习要树立正确的“三
摘要:高中化学实验室试验品的管理在表现上看是一项十分简单的工作,而实际上,这项工作涉及面十分广泛,同时技术性很强,加之化学实验中,有各种性质的化学试剂,因此,关于试验品的管理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室;试验品     对于高中化学实验室试验品的管理应对不同的试剂的性质进行全面研究,不仅应在理论上了解不同试剂的性质,还应通过实际应用真正认识到不同试剂的性质,以相应的措施实施有效管理,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要努力追求艺术性。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充满艺术之美,让学生在其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在语文课堂中引入审美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学 途径    语文教学进入高中阶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语文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得熏陶
2009年6月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和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临近毕业,我不知该何去何从。只有着急和迷茫陪伴在我左右,后来,因为偶然的机遇,我的家人和同学都不约而同的鼓励我参加了特岗教师的考试。考完后,我耐心的在家等待消息。7月初,在我急切的期盼中,通知下来了,我激动万分。  怀着紧张和喜悦的心情,我踏上了做人民教师的旅程。  回望往事,我在特岗教师这个岗位,已有快三年了。刚开始的陌生感到现在融入这个
纵观数学发展历史,很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的,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亚利曾说:“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数学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的推想。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去“学会合理的猜想”,大胆提出猜想,发表独特见解,在猜想中学习数学。
【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段,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而且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本文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问题分析着手,对艺术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农村艺术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