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大家第一时间想的是宣传。基层图书馆对外宣传是指图书馆整体形象与服务的总宣传。各个图书馆都会做成小册子、宣传页、网页等等。它们作用就是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而对走进图书馆的读者的宣传望望被忽略,以为图书馆员优质服务就OK了。在大开架、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的今天,大量读者自由穿梭于鳞次栉比书架中、各类机子前,几位图书馆员如何满足要求呢?基层图书馆馆员服务工作要从进馆读者的再宣传做起,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
本人是一名县级基层图书馆管理员,去年我馆搬进一座高、大、上的新址,读者量巨增,老中青、少儿幼年龄不同,素质参差不齐,好多人还是第一次走进这么大规模、规范的图书馆,又是大开架服务,工作人员又少。大家就像进超市一样,有的大声喧哗、有的追逐嬉戏、找书时乱摆乱放;有的占书;有的提出书为什么不按坐标摆放;大多数人不会利用检索机查找书目。广大基层读者第一次走进图书馆,不是他们故意那样做,而是他们不懂怎么做!进馆读者的再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养成和强化良好的阅读习惯图书馆服务的使命的其它几点难以体现?
1、阅览室读者
阅览室读者,以老年人居多。自从图书馆提供零门槛服务以来,来图书馆阅读的人数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除了以往固定的老读者之外,还有很多新读者大多是通过社会的宣传慕名而来,但也有一些读者是误打误撞的走进了图书馆,从而喜欢上了图书馆。
1.1 老年读者。老年读者大多喜欢到阅览室。其中一部分老读者和图书馆的渊源很深厚,已经几乎成了图书馆的常客,每天必到。这些老读者大都是退休闲赋在家,住的离图书馆也不是很远,都是周边小区的老人,他们主要以阅读报纸为主,他们关心时事、关心民生、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的发展以及进步,他们在阅读时,还会时常将所关心的内容摘录下来,标准的老一辈人的认真态度,这些老读者喜欢阅读党报,党报最具权威性,其次是阅读地方报,地方报是贴近生活的导向,然后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这时才彰显个性,有喜欢体育的、有喜欢养生的、有喜欢文化娱乐的……但期刊老读者阅读的比较少,究其缘由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期刊的字太小,老读者年纪大,眼睛昏花看起来比较吃力,所以才很少看,并不是他们不喜欢看,而是力不从心。
1.2 临时读者。来阅览室阅读的还有一些临时性读者,他们有的可能是为了等孩子放学;有的可能是随意转转;还有的可能就是为了消磨时间,但这类读者大多是选择期刊的多,而且是喜欢的期刊恨不得都拿到手里搂着,生怕别人抢先看了,但接个电话,可能就会匆忙走人,他们的阅读习惯是:随意性很大,好在图书馆的报刊种类繁多,让他们目不暇接。
1.3 少儿读者。少儿读者大多集中在午间或者晚上放学以后,但绝大部分还是周末人最多。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大,孩子们的学业也越发的繁重,真正的阅读时间少之又少。每当孩子们走进图书馆的时候,大多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匆匆的浏览匆匆的走人,似乎某些阅读是一种浪费时间,只有到了假期,老师留了必读的作业,家长才会带着孩子来到图书馆,但多数是为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只找必读作品,只有很少的家长能明了知识的积累不是朝夕之功。
2、中文书库读者
区级图书馆是基层图书馆,因此只有贴近百姓的服务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区级图书馆的位置一般都建在市中心,由地理位置决定,周边会聚集很多学校、单位、小区、街道,再加上图书馆整洁、温馨的环境、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还有就是社会、媒体的宣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图书馆阅读。
2.1 成人读者
成人读者中也分为老年读者和中青年读者俩类。
1)老年读者。他们经历了多年的生活磨砺、积淀,他们多喜欢读些历史、医药、百科知识类的图书,或思考、或回顾、或对未来的规划,这些老年读者在我看来就是:悟真、求实,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他们是一群用智慧再阅读的人。
2)中青年读者,这一类型的读者占成人读者群中的大部分。他们或稳重、或热情,既思维活跃又兴趣广泛,没有固定的阅读取向,也较容易受外界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部分读者有明显的从众心理。有热点正在流行,会产生一呼百应的现象。这种心理和现象的存在,既能够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潮流的影响,也容易导致读者在阅读取向上的盲从。
2.2 少儿读者
因基层图书馆的地理位置明显优于大型图书馆,大多分布在市民聚集的地段。因而孩子们经常集中来馆阅读,或是午休,或是放学,或在双休日由家长陪同。因现阶段教育体制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校的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多半是为了完成作业,其他的阅读行为大部分被家长认为是浪费时间,有来图书馆的时间还不如去多上几堂课外班。笔者认为: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开阔视野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同时好的作品也能启迪孩子们高尚的情怀和崇高的思想,让道德、情操得以熏陶。但处在青少年成长阶段的孩子,正是心理发展不成熟阶段,为此我们图书馆工作者应该加大对名著经典,以及优秀作品的宣传,正确的引导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的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
3、结束语
图书馆工作是点点滴滴长期的工作,不断会有新的读者走进图书馆,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了解图书馆并利用图书馆还需要我们基层图书馆馆员继续努力!图书馆在发展,读者在更新,进馆读者的再宣传将永不停息。
本人是一名县级基层图书馆管理员,去年我馆搬进一座高、大、上的新址,读者量巨增,老中青、少儿幼年龄不同,素质参差不齐,好多人还是第一次走进这么大规模、规范的图书馆,又是大开架服务,工作人员又少。大家就像进超市一样,有的大声喧哗、有的追逐嬉戏、找书时乱摆乱放;有的占书;有的提出书为什么不按坐标摆放;大多数人不会利用检索机查找书目。广大基层读者第一次走进图书馆,不是他们故意那样做,而是他们不懂怎么做!进馆读者的再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养成和强化良好的阅读习惯图书馆服务的使命的其它几点难以体现?
1、阅览室读者
阅览室读者,以老年人居多。自从图书馆提供零门槛服务以来,来图书馆阅读的人数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除了以往固定的老读者之外,还有很多新读者大多是通过社会的宣传慕名而来,但也有一些读者是误打误撞的走进了图书馆,从而喜欢上了图书馆。
1.1 老年读者。老年读者大多喜欢到阅览室。其中一部分老读者和图书馆的渊源很深厚,已经几乎成了图书馆的常客,每天必到。这些老读者大都是退休闲赋在家,住的离图书馆也不是很远,都是周边小区的老人,他们主要以阅读报纸为主,他们关心时事、关心民生、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的发展以及进步,他们在阅读时,还会时常将所关心的内容摘录下来,标准的老一辈人的认真态度,这些老读者喜欢阅读党报,党报最具权威性,其次是阅读地方报,地方报是贴近生活的导向,然后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这时才彰显个性,有喜欢体育的、有喜欢养生的、有喜欢文化娱乐的……但期刊老读者阅读的比较少,究其缘由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期刊的字太小,老读者年纪大,眼睛昏花看起来比较吃力,所以才很少看,并不是他们不喜欢看,而是力不从心。
1.2 临时读者。来阅览室阅读的还有一些临时性读者,他们有的可能是为了等孩子放学;有的可能是随意转转;还有的可能就是为了消磨时间,但这类读者大多是选择期刊的多,而且是喜欢的期刊恨不得都拿到手里搂着,生怕别人抢先看了,但接个电话,可能就会匆忙走人,他们的阅读习惯是:随意性很大,好在图书馆的报刊种类繁多,让他们目不暇接。
1.3 少儿读者。少儿读者大多集中在午间或者晚上放学以后,但绝大部分还是周末人最多。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大,孩子们的学业也越发的繁重,真正的阅读时间少之又少。每当孩子们走进图书馆的时候,大多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匆匆的浏览匆匆的走人,似乎某些阅读是一种浪费时间,只有到了假期,老师留了必读的作业,家长才会带着孩子来到图书馆,但多数是为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只找必读作品,只有很少的家长能明了知识的积累不是朝夕之功。
2、中文书库读者
区级图书馆是基层图书馆,因此只有贴近百姓的服务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区级图书馆的位置一般都建在市中心,由地理位置决定,周边会聚集很多学校、单位、小区、街道,再加上图书馆整洁、温馨的环境、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还有就是社会、媒体的宣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图书馆阅读。
2.1 成人读者
成人读者中也分为老年读者和中青年读者俩类。
1)老年读者。他们经历了多年的生活磨砺、积淀,他们多喜欢读些历史、医药、百科知识类的图书,或思考、或回顾、或对未来的规划,这些老年读者在我看来就是:悟真、求实,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他们是一群用智慧再阅读的人。
2)中青年读者,这一类型的读者占成人读者群中的大部分。他们或稳重、或热情,既思维活跃又兴趣广泛,没有固定的阅读取向,也较容易受外界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部分读者有明显的从众心理。有热点正在流行,会产生一呼百应的现象。这种心理和现象的存在,既能够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潮流的影响,也容易导致读者在阅读取向上的盲从。
2.2 少儿读者
因基层图书馆的地理位置明显优于大型图书馆,大多分布在市民聚集的地段。因而孩子们经常集中来馆阅读,或是午休,或是放学,或在双休日由家长陪同。因现阶段教育体制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校的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多半是为了完成作业,其他的阅读行为大部分被家长认为是浪费时间,有来图书馆的时间还不如去多上几堂课外班。笔者认为: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开阔视野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同时好的作品也能启迪孩子们高尚的情怀和崇高的思想,让道德、情操得以熏陶。但处在青少年成长阶段的孩子,正是心理发展不成熟阶段,为此我们图书馆工作者应该加大对名著经典,以及优秀作品的宣传,正确的引导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的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
3、结束语
图书馆工作是点点滴滴长期的工作,不断会有新的读者走进图书馆,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了解图书馆并利用图书馆还需要我们基层图书馆馆员继续努力!图书馆在发展,读者在更新,进馆读者的再宣传将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