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郑簠是清代隶书复兴的先驱,郑簠的隶书来源于汉碑,与以往的隶书完全不同,在各方面对隶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清代影响深远。
[关键词]郑簠 隶书 创新
中图分类号:J29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345-01
一、郑簠学习汉碑的社会背景
两宋时期刻帖开始盛行,这对书法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元、明时期,刻帖之风仍然盛行,最著名的官帖有《肃府帖》、《宝贤堂法帖》等等。刻帖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弊端日益严重,辗转翻刻,失真愈远,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评价刻帖这一现象中说:“一翻再翻,越翻越远,对书法学习和创作的贻误作用就可想而知了”,渐渐帖学成了书法发展的桎梏。晚明时期,由于董书风靡一时,这种碑学观念受到压抑,但是这种新的书学思想并没有泯灭,在金石学兴起之后,审美观念逐渐和金石学结合起来,也就导致了书法取法的变革,大量汉代碑刻成为书家取法的对象。所以说,清初隶书的复兴是建立在帖学逐渐衰微的基础之上,是书法自身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
其次,清政府大兴“文字狱”,在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使很多知识分子不敢妄谈国事,大多数开始转为考据之学。金石学为隶书的复兴提供了契机,使沉寂已久的隶书得以复兴,最终使碑学大兴。在这种风气笼罩下,出现了一大批收藏家,郑簠就是其中代表者。这些收藏家有的本身就是知名的书法家,又或者与书法有深刻的联系,这无疑对书法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澍曾云:“汉人隶书每碑各自一格,莫有同者,大多以方劲古拙为尚。”给很多书家在书法创作上灵感,以金石文字为法并运用到书法创作中去。
二、 郑簠对汉隶的接受及风格特征
郑簠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人,清代隶书复兴的先驱。郑簠年少时,立志攻研隶书。学了三十余年之久。郑簠流传了大量隶书的作品,这在清初时期其他书家无法比拟的。郑簠早年学习宋钰的隶书,一直到后来,他北上访碑,“遍摹汉、唐碑碣”之后,意识到之前在学习隶书上存在的问题,然后直接取法汉碑。一改前人习气,形成了特有的风格特征。郑簠开清初隶书一代书风,以古为师,他的隶书遒丽飘逸又参以草意,开活泼清新、绮丽婉美的隶书新境界。包世臣《国朝书品》将郑簠的隶书列为“逸品上”,后人称之为清代隶书第一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称:“谷口史学汉碑,再从朱竹垞辈讨论之,而汉隶之学复兴。”
清初,以郑簠为首的书家开始反思魏晋、唐隶、明隶复古的失败之处,郑簠便通过对汉代碑刻的反复揣摩,形成了新的审美观念。在郑簠眼中,由于碑刻刀刻和风雨侵蚀等因素,却成了一种特有的“古拙”的意味,这种意趣逐渐成为审美意向和取法对象,也被当时社会所普遍接受。
郑簠隶书在清初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与《曹全碑》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不仅大量临摹,还向周围的书家推荐。郑簠隶书与《曹全碑》的图片对比,有相同字“不”,并且十分相似,郑簠的“不”字相比较《曹全碑》更加灵活,书写意味强,郑簠的隶书会给人强烈的圆转飘逸的感觉,这与《曹全碑》的风格非常的相近。从用笔上看,郑簠隶书横画的一波三折,与《曹全碑》的横画相近,相比较而言,郑簠隶书笔画衔接处更加灵活,将隶书中加入行书的用笔,书写更加流畅。《曹全碑》用笔上主笔突出,是众多汉碑中的一大特点,在郑簠隶书作品中同样看得到;在一个字当中,郑簠隶书与《曹全碑》同样布白均匀,点画互相协调,相同的点画之间距离相等,疏密匀称。从结体上看,郑簠隶书与《曹全碑》的结体都偏扁长,舒朗而平整,字形上十分舒展,夺取横势,飘逸多姿,使结构显得雍容大方。郑簠学《曹全碑》并不只为求形似,还吸取了《曹全碑》的戈、撇之法,而且大胆的进行了夸张。
郑簠隶书除了吸取《曹全碑》的特点以外,其隶书结体还吸取了《史晨碑》《夏承碑》的特点,同时又兼具《曹全碑》的灵动。郑簠学习汉碑虽讲究法度,但没有拘泥于法度,他深知碑刻书法“所存仅结构而已”,欲谋求隶书之古意,接近汉人的书写原貌,必须从汉碑刀锋的背后看到其笔法,还原其真实的书写状态。他特别推崇《曹全碑》、《史晨碑》、《礼器碑》等汉碑,在他看来清晰的石刻拓本可以传达笔墨情趣,更能与古人对话。他创造性的将行草加入到隶书创造中,行笔跌宕起伏,线条有轻重变化,并且主次分明,也完全摆脱了摹形画角之意。由于郑簠的隶书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变化,也更接近汉人当时书写的状态。朱彝尊曾评价郑簠的用笔:“绵如烟云飞欲去,屹如柱础立不移,或如鸟惊堕羽融,或如龙怒撑之而箕张。昂萃各异状,屏嶂大小从所施。”其次在结体上,字形淳朴,不失从容大方,以扁方取势,左右舒展,高低错落。章法上与其笔法和结构上的特点相一致,采用字距宽疏、行距紧密的排列特点,这正是汉碑的重要特征。另外,郑簠的隶书相对规范一些,来历不明的别字和怪字很少见,他的作品更富有书卷气息。郑簠突破前人的束缚,同时显示出他对隶书的深刻了解和把握。郑簠隶书之所以被当时很多书家接受,是因为其面目独特,又以汉碑为本,他将前所未有的笔墨意识,如波挑、残泐感、圆头、撇笔运用渗透到汉碑书写中,改变了隶书古重,呆板的印象。
现藏于安徽博物馆的《陶靖节先生移居之一轴》,是郑簠晚年的代表作,比较能体现其隶书风格。作品中横画和撇捺最有特点,长横落笔较重,回锋下按成圆点状,然后提笔牵引,顺势出锋,一画之中有轻重主次之分,轻巧飘逸,不失古朴、浑厚。如“酒”、“言”、“兹”等字的横画,短横多露锋起笔,呈前细后粗或中间粗两头细之状,显得活泼可爱,栩栩如生;撇捺画如鸟之双翼,左右舒展,出锋处果敢飞动,气势夺人。纵观整幅作品,行笔的收与放、轻与重、虚与实的安排,气息高古,又不乏自然天成,这正是郑簠在隶书笔法上的创新之处,是其以草入隶,努力将帖学的书写性和写意性融入传统汉隶之中创造的结果。郑簠强调隶书的书写性和写意性,也给后人学习碑刻书法以启事,以丰富的笔墨和用笔的生动来追求碑版的“古意”,郑簠深有体会的说:“世人作字只是写得皮毛,作字用笔,故有起落,然上下四旁之间,必有脊骨,必有筋力,必有首位,方有神气,不然终不成家。”这是他对前人学习碑刻的批判,也是对自己一生学习隶书的创作总结。郑簠在隶书上的实践,为当时隶书的取法和创作提供了新的途径,也给他的后继者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思路和空间。
参考文献
[1]薛龙春.郑簠研究[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
[2]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侯开嘉.中国书法史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崔尔平点校.明清书论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5]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J].书法赏评,2003,(06):24-25.
[关键词]郑簠 隶书 创新
中图分类号:J29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345-01
一、郑簠学习汉碑的社会背景
两宋时期刻帖开始盛行,这对书法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元、明时期,刻帖之风仍然盛行,最著名的官帖有《肃府帖》、《宝贤堂法帖》等等。刻帖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弊端日益严重,辗转翻刻,失真愈远,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评价刻帖这一现象中说:“一翻再翻,越翻越远,对书法学习和创作的贻误作用就可想而知了”,渐渐帖学成了书法发展的桎梏。晚明时期,由于董书风靡一时,这种碑学观念受到压抑,但是这种新的书学思想并没有泯灭,在金石学兴起之后,审美观念逐渐和金石学结合起来,也就导致了书法取法的变革,大量汉代碑刻成为书家取法的对象。所以说,清初隶书的复兴是建立在帖学逐渐衰微的基础之上,是书法自身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
其次,清政府大兴“文字狱”,在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使很多知识分子不敢妄谈国事,大多数开始转为考据之学。金石学为隶书的复兴提供了契机,使沉寂已久的隶书得以复兴,最终使碑学大兴。在这种风气笼罩下,出现了一大批收藏家,郑簠就是其中代表者。这些收藏家有的本身就是知名的书法家,又或者与书法有深刻的联系,这无疑对书法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澍曾云:“汉人隶书每碑各自一格,莫有同者,大多以方劲古拙为尚。”给很多书家在书法创作上灵感,以金石文字为法并运用到书法创作中去。
二、 郑簠对汉隶的接受及风格特征
郑簠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人,清代隶书复兴的先驱。郑簠年少时,立志攻研隶书。学了三十余年之久。郑簠流传了大量隶书的作品,这在清初时期其他书家无法比拟的。郑簠早年学习宋钰的隶书,一直到后来,他北上访碑,“遍摹汉、唐碑碣”之后,意识到之前在学习隶书上存在的问题,然后直接取法汉碑。一改前人习气,形成了特有的风格特征。郑簠开清初隶书一代书风,以古为师,他的隶书遒丽飘逸又参以草意,开活泼清新、绮丽婉美的隶书新境界。包世臣《国朝书品》将郑簠的隶书列为“逸品上”,后人称之为清代隶书第一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称:“谷口史学汉碑,再从朱竹垞辈讨论之,而汉隶之学复兴。”
清初,以郑簠为首的书家开始反思魏晋、唐隶、明隶复古的失败之处,郑簠便通过对汉代碑刻的反复揣摩,形成了新的审美观念。在郑簠眼中,由于碑刻刀刻和风雨侵蚀等因素,却成了一种特有的“古拙”的意味,这种意趣逐渐成为审美意向和取法对象,也被当时社会所普遍接受。
郑簠隶书在清初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与《曹全碑》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不仅大量临摹,还向周围的书家推荐。郑簠隶书与《曹全碑》的图片对比,有相同字“不”,并且十分相似,郑簠的“不”字相比较《曹全碑》更加灵活,书写意味强,郑簠的隶书会给人强烈的圆转飘逸的感觉,这与《曹全碑》的风格非常的相近。从用笔上看,郑簠隶书横画的一波三折,与《曹全碑》的横画相近,相比较而言,郑簠隶书笔画衔接处更加灵活,将隶书中加入行书的用笔,书写更加流畅。《曹全碑》用笔上主笔突出,是众多汉碑中的一大特点,在郑簠隶书作品中同样看得到;在一个字当中,郑簠隶书与《曹全碑》同样布白均匀,点画互相协调,相同的点画之间距离相等,疏密匀称。从结体上看,郑簠隶书与《曹全碑》的结体都偏扁长,舒朗而平整,字形上十分舒展,夺取横势,飘逸多姿,使结构显得雍容大方。郑簠学《曹全碑》并不只为求形似,还吸取了《曹全碑》的戈、撇之法,而且大胆的进行了夸张。
郑簠隶书除了吸取《曹全碑》的特点以外,其隶书结体还吸取了《史晨碑》《夏承碑》的特点,同时又兼具《曹全碑》的灵动。郑簠学习汉碑虽讲究法度,但没有拘泥于法度,他深知碑刻书法“所存仅结构而已”,欲谋求隶书之古意,接近汉人的书写原貌,必须从汉碑刀锋的背后看到其笔法,还原其真实的书写状态。他特别推崇《曹全碑》、《史晨碑》、《礼器碑》等汉碑,在他看来清晰的石刻拓本可以传达笔墨情趣,更能与古人对话。他创造性的将行草加入到隶书创造中,行笔跌宕起伏,线条有轻重变化,并且主次分明,也完全摆脱了摹形画角之意。由于郑簠的隶书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变化,也更接近汉人当时书写的状态。朱彝尊曾评价郑簠的用笔:“绵如烟云飞欲去,屹如柱础立不移,或如鸟惊堕羽融,或如龙怒撑之而箕张。昂萃各异状,屏嶂大小从所施。”其次在结体上,字形淳朴,不失从容大方,以扁方取势,左右舒展,高低错落。章法上与其笔法和结构上的特点相一致,采用字距宽疏、行距紧密的排列特点,这正是汉碑的重要特征。另外,郑簠的隶书相对规范一些,来历不明的别字和怪字很少见,他的作品更富有书卷气息。郑簠突破前人的束缚,同时显示出他对隶书的深刻了解和把握。郑簠隶书之所以被当时很多书家接受,是因为其面目独特,又以汉碑为本,他将前所未有的笔墨意识,如波挑、残泐感、圆头、撇笔运用渗透到汉碑书写中,改变了隶书古重,呆板的印象。
现藏于安徽博物馆的《陶靖节先生移居之一轴》,是郑簠晚年的代表作,比较能体现其隶书风格。作品中横画和撇捺最有特点,长横落笔较重,回锋下按成圆点状,然后提笔牵引,顺势出锋,一画之中有轻重主次之分,轻巧飘逸,不失古朴、浑厚。如“酒”、“言”、“兹”等字的横画,短横多露锋起笔,呈前细后粗或中间粗两头细之状,显得活泼可爱,栩栩如生;撇捺画如鸟之双翼,左右舒展,出锋处果敢飞动,气势夺人。纵观整幅作品,行笔的收与放、轻与重、虚与实的安排,气息高古,又不乏自然天成,这正是郑簠在隶书笔法上的创新之处,是其以草入隶,努力将帖学的书写性和写意性融入传统汉隶之中创造的结果。郑簠强调隶书的书写性和写意性,也给后人学习碑刻书法以启事,以丰富的笔墨和用笔的生动来追求碑版的“古意”,郑簠深有体会的说:“世人作字只是写得皮毛,作字用笔,故有起落,然上下四旁之间,必有脊骨,必有筋力,必有首位,方有神气,不然终不成家。”这是他对前人学习碑刻的批判,也是对自己一生学习隶书的创作总结。郑簠在隶书上的实践,为当时隶书的取法和创作提供了新的途径,也给他的后继者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思路和空间。
参考文献
[1]薛龙春.郑簠研究[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
[2]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侯开嘉.中国书法史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崔尔平点校.明清书论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5]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J].书法赏评,2003,(0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