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这样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学习语文之路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儿点:
一、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
三个工人在砌一面墙。有一个好管闲事的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爱理不理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一眼好管闲事的人说:“我们在盖一幢楼房。”
第三个工人真诚而又自信地说:“我们在建一座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一程师;第三个人呢,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裁,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常常展示给学生看的故事。仅仅十年的时间,故事里三个人的命运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是态度!
我常常以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态度决定高度,态度决定一切。语文的教学,我一直崇尚的是认真。认真是我的风格,更是我对每一位学生的要求。学生们都深深懂得认真无小事。课前的预习,从初读课文到查阅资料再到完成每一道预习题,学生是认真的;课上,从听课到思考问题到回答问题到倾听欣赏别人回答问题,学生自始至终是认真的;课后,从完成作业资料到学习小组长的检查,每一个环节都是认真的。考试前的复习学生认真对待,每次准备都是胸有成竹。考场上,学生更懂得认真细致答题。这种认真的态度更是让学生充满了自信: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你对事情付出了多少,你对事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二、养成课堂学习习惯
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技巧,都是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注重学生在每个课堂上的具体表现。
1、养成专心致志听课的习惯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会耐心向学生讲明认真听好课对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心灵深处都会播下一个坚定的信念:专心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在每一届学生之初的语文课上,我都会告诉自己的学生:老师的眼睛是最聪明的,你们是否听课以及听课的认真程度,都逃不过老师的眼睛。语文课上,我常常会针对每一个问题对不同学生进行提问,常常又请同学复述前一位同学所说的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懂得要认真听课。认真倾听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学生课堂上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
语言是训练思维的重要方式。不管是接手每一届学生之初还是走进课堂听课,出现在眼前的都是一种很让人沉重的现象: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是哑口无言就是笼笼统统的只言片语。每一节语文课上,我都会很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训练。一篇课文,从课题的理解到课文主要内容到概括段落大意,我都会指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大胆回答。只是用一种特定的空间来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语言组织的严谨性。一开始,学生的回答不是人云亦云就是语无伦次空空洞洞,这是学生思考问题思路没打开的原因。对此,我没有急躁,总是耐心地引导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间题,学生的答题思路受到启发。逐渐打开了,答题水平也自然提高了。
3、重视合作交流学习的习惯
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我一直注重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编座位时,从小组长到组员,我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安排。学习小组并非流于形式,它确实起到了真真实实的作用。课堂上,从课文重点句子的朗读到重点问题的讨论再到疑难问题的解决,安排在小组内完成,效果非常显著。作业和资料练习的检查,小组长高度负责,小组成员认真配合,让检查工作进行得和谐积极向上。语文课内外的背诵安排在小组内,学生更是充满了激情。责任,和谐,高效,在学习小组内体现得淋漓尽致。
4、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种科学的阅读习惯。一边动笔一边看书,可以延长集中精力的时间,同时可以促进思维,增强记忆力。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我习惯让学生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画、圈、点等。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读过的书留下读书符号,做到圈圈、点点、写写,为做练习和实际应用作准备。遇到一些重点的知识,如一些比较特殊的字的笔顺,读音一些不同词语的用法等我都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然后动笔把它们积累起来。
三、注重培养课外学习习惯
习惯成自然,接手每一届学生,马虎都是学生的习惯,是一种已成自然的坏习惯。但严格要求是我不变的风格。
1、重视课外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对待作业只求完成而不注重质量,是大部分学生的习惯。因此,每一次课后或节假日布置学生完成作业或资料,我都会反复强调:同学们,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要把老师的严格要求放在心上。只要拿起我们的笔,都不要忘了老师送给你们的那份珍贵礼——认真。哪怕要完成的题目再多,哪怕是最简单的题目,我们都要用最认真的态度把它做到最好。语文没有做不了的题,只有是否答得好的题,我相信每位同学都会做到最好。在检查学生课外完成资料的情况时,我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检查:有时是学习小组长负责检查,有时是同桌交换检查,有时是前后同学交换检查,有时是老师抽查,再要求负责检查同学用口头汇报或用书面详细汇报。不管采用哪种形式进行检查,师生之间那份信任与和谐,一直让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感到无比欣慰,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大。
2、课外查阅资料的习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其中第一就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教育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吸收知识信外,还要能利用报刊、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脑网络等手段来搜集信息,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每次课文的预习,关于文章的作者及一些背景,我都会布置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从而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更深刻;课文学习完毕,我会布置学生课外再次查阅有关作者的其他文章或作品,从而让学生们的阅读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锻炼学生查工具书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的疑难”它形象地论述了字词典等工具书在学习乃至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字词典在语文学习中更为重要,在开学开始,我却发现很多学生手里根本没有字典或词典所以,我便提出了每人一本或同位至少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以逐步形成习惯;课外完成资料时,我要求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必须要查字典。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的体现,为促使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能自觉地查一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五、加强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作为语文教师,我对学生的阅读要求是非常高的,态度决定着高度,高度决定着成就。我一直让学生用最优秀的身份来要求自己的言行。“每大读书半小时”是我对学生的时问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弟子规》里的‘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是我对学生读书的要求。每个星期我都会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汇报活动,使书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使读书成为学生们最好的学习习惯。写作文是很多教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事,但我的学生从来不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一直鼓励学生用自己真实的行动去实践和感受这句话。我告诉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孩子的学习可塑性和潜力惊人的。坚持阅读,再加上我对他们写作文的指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从作文题目到选材到处理材料,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很珍贵的创新。每当欣赏着学生用自己那支富有灵性的笔写出来的一篇篇朴实优美的作文,我又会想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好习惯幸福一生。”这是我常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一起播种希望,期待收获学生一生的成功与幸福!
一、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
三个工人在砌一面墙。有一个好管闲事的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爱理不理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一眼好管闲事的人说:“我们在盖一幢楼房。”
第三个工人真诚而又自信地说:“我们在建一座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一程师;第三个人呢,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裁,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常常展示给学生看的故事。仅仅十年的时间,故事里三个人的命运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是态度!
我常常以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态度决定高度,态度决定一切。语文的教学,我一直崇尚的是认真。认真是我的风格,更是我对每一位学生的要求。学生们都深深懂得认真无小事。课前的预习,从初读课文到查阅资料再到完成每一道预习题,学生是认真的;课上,从听课到思考问题到回答问题到倾听欣赏别人回答问题,学生自始至终是认真的;课后,从完成作业资料到学习小组长的检查,每一个环节都是认真的。考试前的复习学生认真对待,每次准备都是胸有成竹。考场上,学生更懂得认真细致答题。这种认真的态度更是让学生充满了自信: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你对事情付出了多少,你对事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二、养成课堂学习习惯
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技巧,都是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注重学生在每个课堂上的具体表现。
1、养成专心致志听课的习惯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会耐心向学生讲明认真听好课对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心灵深处都会播下一个坚定的信念:专心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在每一届学生之初的语文课上,我都会告诉自己的学生:老师的眼睛是最聪明的,你们是否听课以及听课的认真程度,都逃不过老师的眼睛。语文课上,我常常会针对每一个问题对不同学生进行提问,常常又请同学复述前一位同学所说的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懂得要认真听课。认真倾听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学生课堂上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
语言是训练思维的重要方式。不管是接手每一届学生之初还是走进课堂听课,出现在眼前的都是一种很让人沉重的现象: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是哑口无言就是笼笼统统的只言片语。每一节语文课上,我都会很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训练。一篇课文,从课题的理解到课文主要内容到概括段落大意,我都会指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大胆回答。只是用一种特定的空间来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语言组织的严谨性。一开始,学生的回答不是人云亦云就是语无伦次空空洞洞,这是学生思考问题思路没打开的原因。对此,我没有急躁,总是耐心地引导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间题,学生的答题思路受到启发。逐渐打开了,答题水平也自然提高了。
3、重视合作交流学习的习惯
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我一直注重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编座位时,从小组长到组员,我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安排。学习小组并非流于形式,它确实起到了真真实实的作用。课堂上,从课文重点句子的朗读到重点问题的讨论再到疑难问题的解决,安排在小组内完成,效果非常显著。作业和资料练习的检查,小组长高度负责,小组成员认真配合,让检查工作进行得和谐积极向上。语文课内外的背诵安排在小组内,学生更是充满了激情。责任,和谐,高效,在学习小组内体现得淋漓尽致。
4、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种科学的阅读习惯。一边动笔一边看书,可以延长集中精力的时间,同时可以促进思维,增强记忆力。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我习惯让学生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画、圈、点等。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读过的书留下读书符号,做到圈圈、点点、写写,为做练习和实际应用作准备。遇到一些重点的知识,如一些比较特殊的字的笔顺,读音一些不同词语的用法等我都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然后动笔把它们积累起来。
三、注重培养课外学习习惯
习惯成自然,接手每一届学生,马虎都是学生的习惯,是一种已成自然的坏习惯。但严格要求是我不变的风格。
1、重视课外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对待作业只求完成而不注重质量,是大部分学生的习惯。因此,每一次课后或节假日布置学生完成作业或资料,我都会反复强调:同学们,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要把老师的严格要求放在心上。只要拿起我们的笔,都不要忘了老师送给你们的那份珍贵礼——认真。哪怕要完成的题目再多,哪怕是最简单的题目,我们都要用最认真的态度把它做到最好。语文没有做不了的题,只有是否答得好的题,我相信每位同学都会做到最好。在检查学生课外完成资料的情况时,我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检查:有时是学习小组长负责检查,有时是同桌交换检查,有时是前后同学交换检查,有时是老师抽查,再要求负责检查同学用口头汇报或用书面详细汇报。不管采用哪种形式进行检查,师生之间那份信任与和谐,一直让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感到无比欣慰,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大。
2、课外查阅资料的习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其中第一就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教育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吸收知识信外,还要能利用报刊、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脑网络等手段来搜集信息,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每次课文的预习,关于文章的作者及一些背景,我都会布置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从而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更深刻;课文学习完毕,我会布置学生课外再次查阅有关作者的其他文章或作品,从而让学生们的阅读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锻炼学生查工具书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的疑难”它形象地论述了字词典等工具书在学习乃至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字词典在语文学习中更为重要,在开学开始,我却发现很多学生手里根本没有字典或词典所以,我便提出了每人一本或同位至少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以逐步形成习惯;课外完成资料时,我要求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必须要查字典。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的体现,为促使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能自觉地查一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五、加强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作为语文教师,我对学生的阅读要求是非常高的,态度决定着高度,高度决定着成就。我一直让学生用最优秀的身份来要求自己的言行。“每大读书半小时”是我对学生的时问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弟子规》里的‘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是我对学生读书的要求。每个星期我都会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汇报活动,使书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使读书成为学生们最好的学习习惯。写作文是很多教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事,但我的学生从来不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一直鼓励学生用自己真实的行动去实践和感受这句话。我告诉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孩子的学习可塑性和潜力惊人的。坚持阅读,再加上我对他们写作文的指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从作文题目到选材到处理材料,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很珍贵的创新。每当欣赏着学生用自己那支富有灵性的笔写出来的一篇篇朴实优美的作文,我又会想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好习惯幸福一生。”这是我常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一起播种希望,期待收获学生一生的成功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