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评价伦理的方法探析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q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制度伦理是伦理学实现应用发展的重要体现,国内对于制度伦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制度设计伦理和制度运行伦理当中。部分学者指出制度设计伦理的目的在于扬善,制度运行伦理的目的在于抑恶,因此制度评价伦理的目的就在他们视角中显得并不重要。本文通过制度评价伦理的方法角度重新审视制度评价伦理在制度伦理中的重要地位,以期获得制度伦理研究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关键词:方法,制度伦理评价,实际案例
  制度评价伦理是制度伦理学的一个新兴概念,在中国制度伦理学界很少有人研究,制度伦理的研究主要的方向是制度设计伦理和制度运行伦理。制度评价伦理是对现存的社会规范和运行规则的一种再评价,因此在整个制度伦理体系中处于末位状态,但同时它又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因此,制度评价伦理就有其存在的理论空间和其深厚的学理研究意义。
  一、制度评价伦理的涵义
  1.制度伦理的概念
  制度伦理(system ethic)包括了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的制度伦理是指对社会规范和运行规则的伦理反思和要求,以及伦理的制度化、规则化的思考与建构。狭义的制度伦理是指对社会性组织为主体的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内在联系的伦理思考和要求。它既包括对制度主体的伦理要求,也包括对制度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的伦理安排;既包括对制度本身的道德要求,也包括对制度运行中一系列环节的道德评价和价值判断。制度评价伦理属于制度伦理的一部分,它的理论建构源于制度伦理学中涉及道德评判方面的规范水准以及信度和效用双重体现两个方面。
  2. 制度评价伦理的认识
  制度评价伦理所面临最大的疑问就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如果现存制度经过伦理学"处理"过之后,也就是说已经经由前面的伦理设计和伦理运行,那么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以及对前面的两步该如何认识。我们认为制度评价伦理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其预测功能。一个良好的制度必定不是由孤立的一部分或者几部分组成,它一定是一个系统的和动态的过程。阶段性的制度一定会被后来的制度所代替,因此制度在经历设计、运行之后就应当进行统计和审核以便下次的改进。现存的制度伦理设计和制度伦理运行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缺乏必要的实践结论。制度评价伦理则在理论层面上予以解释为制度的下一步设计进行理论探究。
  制度评价伦理的理论支点也是我们必须要深入考察的。伦理学的三大基本理论是目的论、道义论和美德论,核心思想建构又可划归为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最根本的国家思想就是政府充当"守夜人",政府应当承担最小的责任以保证大多数人的自由,而其理论根基就是"我们是我们自己的主人",我们拥有支配自己的权利。如果制度评价伦理依循自由主义路线,那么直接的结果就是多元性评价,最终依靠市场自由调控来解决纷争,这种理论转向就是"自然法"的视角,天然的自然界本身有其固定的规律。如果让自由主义理论来指导制度实践,本身就是会对制度进行批判,因为制度的实行就是对于人类行为活动的限制,而其制定的主体是人,人来约束人就是对人的主体意志性的摧残。因此,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此论是依据制度,那么自由主义的一整套思想不应在制度伦理中涉及。
  二、制度评价伦理的方法
  1. 道德理性的认识
  人类情感中的感性和理性始终是一对共生范畴,尽管古往今来很多哲学家对其进行批判,但大多结论主要表现在语言的使用规范上,而无法对其存在性本身进行驳斥。在制度评价伦理研究中,运用"道德理性"这个词汇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树立了思想的理论根基,人们才能更多的对其结果产生信任,亦即实现它的"信度"。
  曼昆在其《经济学原理》中对于道德理性进行两方面的诠释,一种是将理性视为"选择的内部一致性",另一种则是功利主义常持的"自利最大化"观点。尽管功利主义在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全方面的诘难,被无数思想家予以批判,但其理论根源依然被无数学者所赞同,这就是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尽管很多人对它本身也产生了批判,但在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下,依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模型来分析,人们在无法实现基本的生活物质满足条件下谈及其它需求都是奢侈或是"不现实"。实现个体的自利最大化是对社会全体总利的破坏,经典的"囚徒困境"予以理论支持,尽管很多学者对囚徒困境进行理论解答,但最终依然无法回避"帕累托最优"的实现。因此在这里我们必须理论肯定道德评价伦理必须摒弃极端的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选择的内部一致性就是标准的一致性,标准的一致性就是指道德评价伦理能否把实际选择的集合解释为根据某种二元关系最大化的结果。"在某些形式中,只需要一个有限的二元性,而在其他的形式中则要求选择函数完全可以用一个二元关系来表示"。工具理性之所以被很多人所提倡就是在于人们在知识论的背景下构建出了一个理论模型,在理论模型中各个模块被安排在固定的位置上最终得出了理论预期结果。这种方式尽管有其优越性但却也在今天被无数学者批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于GDP这样的经济数据的认识。不可否认的是数据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在其效度和信度方面有偏差,因此道德理性的支点如果建立在工具理性上,无疑是最为可信的。
  2. 构建制度评价伦理的环节
  制度评价伦理归根结底是一种价值判断,因此在"信度"和"效度"两方面表现的尤为重要。"信度"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着重阐述,在"效度"方面需要兼顾三方面的具体内容所构成的基本条件,这就是福利主义、总和排序和结果主义。福利主义观点认为事物状态的好坏程度仅仅是与这一状态有关的效用的函数;总和排序观点认为对有关任何一种状态的效用评价只能通过观察这一状态所包含的效用总和来计算;结果主义观点认为要求每一个选择,包括行为、制度、动机和规则等,最终由结果的好坏来决定。通过这三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从里面认识到在制度评价伦理过程中必须要把制度的整体放进一个可信效用函数中,这个函数的运算必须要通过效用总和进行计算,其最终的统计结果应当能够用好坏来进行总结概括。
  在进行制度评价函数的设计中应注重效用和利益的关系,也就是说效用是否可以等于利益。在国内外惯用的数量经济分析中,将效用等于利益的直接结果就是可以将成本纳入预算,最终在分析制度评价中考虑到了成本收益。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当利益等于效用时,我们在运用利益的概念时不一定采用某种纯量的形式,可以是一种向量或者N维向量,还可包括构成上的多元性和解释上的多元性。在总效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分别将各个分效用之和运用科学理论进行加减,让其得出的具体数据和最终的预测结论进行比对,根据最终的结论来判断制度的优劣。   在制度评价伦理的方法设计中需要考虑帕累托准则、阿罗独立条件以及无约束域这三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只有最大程度的兼顾三者最终设计出来的方法才能可信和具有参考价值。帕累托准则告诉我们,"在不减少其他人的效用就无法增加任何一个人的效用"。也就是说一个制度被制定出来只有在损害了某些人或集体利益的同时才能增加其他利益集体或利益个人的效用。制度的优劣评价不能简单的考虑制定出来那些人或集体收益,作为整体总和考虑 必须要加入受害那部分的成本考虑,只有这样制度评价才能被认可。阿罗独立条件即是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定理告诉我们"由于把个人偏好综合成满足一致性和完备性的社会偏好,因而要消除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社会的总效用之和不是将个体效用进行简单的加减,因为个体效用在实现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比对,最终实际效用是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耗的,这个损耗可正可负,不是纯量而是具有某种方向的向量。在高级微观经济学中对于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比较的方法就是这种理论的实际证明。经济学界普遍采用序数效用论的思想将其效用值不是计算而是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序,最常见的是将两种消费选择进行相减得出了"0、+、-"三种可能结论而在需求供给的实际中得以现实的预测。无约束域之所以成为重要的限制因素就在于制度的制定是以解决某些现实的问题而非理论探索,因此对于现实问题的必定要"针锋相对",制度的出台如果在约束范围内出现了空白即产生了"无约束域",那么对于制度本身就是最大的失败,这样的制度不仅无法达到优化社会运行的效果反而会出现增大社会总体的运营成本,因此在制度评价伦理中必须予以剔除。这样的空白有可能会造成一种假象即无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社会短期会呈现无明显缺失的社会表征,导致的直接结果就会是在制度评价伦理中结论和实际错位。
  3. 制度评价伦理的实际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的韩娟等三位学者在《住房政策供给结构实证分析--基于社会总效用函数》论文中就构建了社会总效用最优的理论模型。在该论文中,社会总体效用函数极值为maxu(s,p)edtdt ,其中u(s, p)为社会总体效用函数,s为住房存量,p为市场价格,r为折现因子,约束方程为ds / dt=f(p, i) -€%]s,流量方程为p=€%O(i),i为政府对于住房市场政策的限制力度,€%]为折旧率,社会总体效用函数选用类似于诺德豪斯选举函数u(s,p)=s-p2。通过一系列的转化求解得出了最终求解即最优调控路径。根据北京市各种具体数据就得出了北京市住房价格调节的最优政策路径。将现行的政策数据进行比对就可对住房政策进行评价,对进一步的制度改进提供借鉴和预测。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制度评价伦理的方法必须依托于一套缜密的数学运算体系,这对于制度评价伦理的设计者有很高的要求,在具体求解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计算精准度都很重要,而只有经过详细的论证过后其结果才能真实的反应制度的优劣,从而才能从伦理学的角度给予某个制度准确而清晰的界定。
  三、制度评价伦理方法的思考与认识
  制度评价伦理的主体是决定制度评价伦理方法可行的唯一决策者。制度评价伦理之所以可行就在于它的主体不是我们个人,如果个人对于制度进行评价就无法使用"伦理",而且其方法会变得多元,最终结果无法统一而且所产生的实际意义对于制度本身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制度评价伦理的主体必定是一个群体,它可能是某些权威机构也可能是政府机关,但群体性决策的突出问题就是标准,这个标准的实践就是方法。
  运用函数的方法对于制度进行评价,其产生的最大问题就是普遍意义的心理学解释。首先,制度颁布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就是改变人的生活,使其更加合理。既然涉及到了伦理就必须要有人参与,而情感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调整因素。要实现公正的伦理尺度就必须要排除直接个体情感。只有排除了这个复杂情感,评价的结果才能普遍接受。其次,我们会发现人性化的制度最终铺展到人群中,人们对于制度本身的看法会随着个体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于抽象的数据逻辑实证我们如何接受是每个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个制度在伦理评价中只要函数方法选用合适,每一步都确切无疑,我们就应当对其结果信服,这是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人类思维理性的尊重。最后,很多人会对函数本身产生怀疑,函数的创造就是为了解决人类复杂而不可知的问题,面对众多不可知的因素我们只有将其分门别类的进行归纳,用一个特定的逻辑线条将其整合,这本身就无可厚非。
  参考文献:
  [1] 高利·曼昆. 经济学原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 倪愫襄. 制度伦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谭伟东. 经济伦理学--超现代视角[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吴翠丽. 社会制度伦理分析[M]. 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张英利:(1987--)女,辽宁营口人,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伦理学硕士。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高中国共产党在青年知识分子中的影响力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中国共产党在高校青年中的影响力,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上海大学管理学院青年联谊会实际案例出发,提出解决办法和有效途径,探索中国共产党影响力建设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高校青年,影响力,创新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青年知识分子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聚集点。
期刊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处在协调劳动关系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特殊位置,在促进单位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工会是医院发展建设中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在新形势下,基层工会应坚持立党为公、服务职工,提高执行力,关心职工生活、满足职工需求、维护职工利益。把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维权到位、服务有力、作用明显,党委靠得住、行政离不开、职工信得过的工会组织。  1.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文化日益成为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科特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在了解了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的改革之后,分析了我国企业的文化现状,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经营业绩;文化改革  "文化"这一术语源于社会人类学,指"人类群体或民族世代相传的行为模式,艺术、宗教信仰、群体组织和其他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总和。而"企业文化"是指企业
期刊
摘 要:在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人才,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单位,其发展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在发展过程也显现出不少的问题。其中最为关注的便是高校成本控制问题,而高校的运转离不开对资源进行分配,因此,需要对高校成本控制问题进行剖析,以保证高校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  关键词:高校;成本控制;问题;措施  一、高校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成本控制是高校经济
期刊
摘 要:民国时期,阎锡山在山西自治中实施村政。息讼会是一个村政过程中解决纠纷问题的重要机制。定分止争,实现无讼。山西息讼会的产生、实施、经验和教训,对于现代纠纷解决机制的改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 村政 山西 息讼会  山西的息讼会产生缘由来自民国时期村政的实施。为了解决民生之苦和实现三民主义,减少争讼、改变生活成为当时两大重要问题。 阎百川总司令论山西民众苦难和论山西
期刊
摘 要: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企业正在引入第三方物流,如何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则是目前企业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汽车物流的特点及发展状况,试着提出一个适合汽车制造业选择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希望能在实践中给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汽车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已经逐渐发展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国,2011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1841
期刊
摘 要: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同时它又反作用并修饰这种特定的环境。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特色和风格。本文通过将目的论、文化差异和广告翻译实践结合,为广告翻译策略的研究开启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目的论,广告,翻译  一、关于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ie)最初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
期刊
摘 要:本文选取1991-2010年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回归模型等方法对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之间呈正向关系。  关键字: 通货膨胀 货币超发 货币供给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对现代性概念的分析入手,澄清了人们对现代化与现代性的概念的混淆,论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严厉批判及其对现代性本身所具有的变革、创新精神的积极肯定,最后提出要发展现代化,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应当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最高目标,反之,我们要实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就不能不深化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性;现代化;物质生产;辩证批判  一、现代性及其与现代化的
期刊
摘 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于发展国内经济,保持国际贸易平稳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的不断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接连不断。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参与国际活动的范围和深度都大大改变,规避汇率风险成为必然。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内部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外部压力,人民币持续升值。人民币升值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一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