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举措,它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职校与企业对接、服务企业和社会的使命需求。阐述“三师”建设的相关概念,分析“三师”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标准化过程理论探索“三师”建设路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标准化过程理论;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提出更高层级、更为迫切的需求,作为同时涵盖职前学历教育和职后企业人员培训的高职院校,职前学历教育和职后职业培训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短板,都难以独立完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所以构建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体系、打造一支既能胜任职前教学又能承担职后培训的“三师型”教师队伍是必然需求。
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1职前职后一体化下的“三师型”教师
为打破职前与职后的割裂状态,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三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为关键。“三师”即讲师、工程师、培训师,“三师型”教师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同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培训师资格证书的“三证”一体化教师,应是对职校同时承接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复合型人才的能力要求,是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技术实践能力、就业指导力和企业培训能力的交融统一。职前,“三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指导就业;职后,“三师”既有理论基础,又能承接员工培训、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是具有综合素质和多维能力的师资人才。“三师型”教师是对高职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层级的要求,是对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内涵阐释的发展和创新。
1.2标准化过程、“标准化三角形”、“標准化金字塔”
“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撑。至今,标准化活动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切领域,不同的组织基于不同的目的运用标准化过程理论,以促进管理的提升、最终实现既定目标。标准化的基本过程,是标准从制定到实施再到信息反馈的一次循环过程,过程的三个环节同等重要,可以用一个等边三角形表示,所以这一过程又叫“标准化的三角形”。当基本过程结束时,在信息反馈下新的标准产生、再实施、再反馈,而每一轮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改进,使标准化活动向前发展,它的轨迹就是无数个升迁的三角形,进而构筑了“标准化金字塔”。这种过程模式可以应用到构建“三师型”教师队伍上,运用系统的理论为师资建设保驾护航。
2 “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1“三师型”教师标准体系缺失或标准覆盖不全面
很多职业院校在倡导三师的同时,确缺少对“三师”标准明确的界定,致使教师没有明确的目标,亦无法寻找准确的达标途径。即便有些院校制定了“三师”标准,也出现了标准不详尽、覆盖不全面的情况,标准体系的漏洞致使标准贯彻不到位,严重影响师资建设的效果。
2.2对“三师”教师队伍建设认识不到位或宣贯不利
从调研来看,很多职校的老师对“三师”并没有准确的认知,对“三师”的标准或不了解或略知,这就说明了学校对“三师”建设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是宣传上做的不到位,拖延了师资建设的进程。
2.3 缺乏“三师”建设的保障制度及检查改进措施
目前,“三师”建设仅仅处于实践探索阶段,认识不足、贯彻不利等原因导致制度保障和检查改进措施都跟不上师资建设的需要,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和考核办法很难推动“三师”建设稳步、持久的开展。
3 “三师型”教师培养路径
3.1构建“三师”标准体系,让教师有标可对
“三师”标准体系可以根据其类别分为讲师标准子体系、工程师标准体子系和培训师标准子体系。根据“三师”所要具备的素质能力,讲师标准体系可以包括理论教学能力标准、技能训练标准、科学研究能力标准、就业指导标准;工程师标准体系可下分专业与培训项目建设能力标准、企业实践能力标准和技术服务能力标准;培训师标准体系可以包括企业培训需求调研能力标准、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标准、培训资源建设能力标准及培训教学实施能力标准。标准体系要涵盖所有“三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每一单项标准下都要规定具体的指标和操作方法,让致力于“三师”的教师可以对照体系内的标准逐步提高自身的素养,成为真正合格的“三师”。
3.2宣贯“三师”标准内容,让标准深入人心
有了“三师”标准体系,组织机构就要想法让标准落实到位。首先,可以通过内训、宣传等形式提高教师对“三师”及“三师”标准的认知,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其次,可以通过教学说课大赛、实训技能竞赛、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深化教师的兴趣。同时,为了让“三师”的标准贯彻的更彻底和长久,要有制度的保障,既要有对“三师”的考核机制,又要有相应的激励制度。
3.3注重“三师”标准检查改进,让标准持续深入
每一项标准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可能制定之初的标准实操性较差,也可能环境政策出现变化,经过检查,我们可以对不当的“三师”标准内容作出调整,以提高标准的适用性,进而推动教师能力建设的逐级递进。
基金项目:2017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三师型”高职教师队伍实践研究》(GZD1317002)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志恒,李纯明,吴德民.职前职后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探索.石油教育,2013.1
[2]王永颜,刘永涛.建设“三师型”教师队伍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成人教育,2013.2
[3]刘薇,周晓楠,田洁,翟芳芳.基于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的培养举措探讨.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9
[4]李岸.“三师型”师资培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意义.经济研究导刊.2018.2
作者简介:
孙巍巍(1983-),女,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标准化
关键词: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标准化过程理论;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提出更高层级、更为迫切的需求,作为同时涵盖职前学历教育和职后企业人员培训的高职院校,职前学历教育和职后职业培训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短板,都难以独立完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所以构建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体系、打造一支既能胜任职前教学又能承担职后培训的“三师型”教师队伍是必然需求。
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1职前职后一体化下的“三师型”教师
为打破职前与职后的割裂状态,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三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为关键。“三师”即讲师、工程师、培训师,“三师型”教师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同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培训师资格证书的“三证”一体化教师,应是对职校同时承接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复合型人才的能力要求,是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技术实践能力、就业指导力和企业培训能力的交融统一。职前,“三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指导就业;职后,“三师”既有理论基础,又能承接员工培训、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是具有综合素质和多维能力的师资人才。“三师型”教师是对高职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层级的要求,是对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内涵阐释的发展和创新。
1.2标准化过程、“标准化三角形”、“標准化金字塔”
“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撑。至今,标准化活动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切领域,不同的组织基于不同的目的运用标准化过程理论,以促进管理的提升、最终实现既定目标。标准化的基本过程,是标准从制定到实施再到信息反馈的一次循环过程,过程的三个环节同等重要,可以用一个等边三角形表示,所以这一过程又叫“标准化的三角形”。当基本过程结束时,在信息反馈下新的标准产生、再实施、再反馈,而每一轮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改进,使标准化活动向前发展,它的轨迹就是无数个升迁的三角形,进而构筑了“标准化金字塔”。这种过程模式可以应用到构建“三师型”教师队伍上,运用系统的理论为师资建设保驾护航。
2 “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1“三师型”教师标准体系缺失或标准覆盖不全面
很多职业院校在倡导三师的同时,确缺少对“三师”标准明确的界定,致使教师没有明确的目标,亦无法寻找准确的达标途径。即便有些院校制定了“三师”标准,也出现了标准不详尽、覆盖不全面的情况,标准体系的漏洞致使标准贯彻不到位,严重影响师资建设的效果。
2.2对“三师”教师队伍建设认识不到位或宣贯不利
从调研来看,很多职校的老师对“三师”并没有准确的认知,对“三师”的标准或不了解或略知,这就说明了学校对“三师”建设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是宣传上做的不到位,拖延了师资建设的进程。
2.3 缺乏“三师”建设的保障制度及检查改进措施
目前,“三师”建设仅仅处于实践探索阶段,认识不足、贯彻不利等原因导致制度保障和检查改进措施都跟不上师资建设的需要,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和考核办法很难推动“三师”建设稳步、持久的开展。
3 “三师型”教师培养路径
3.1构建“三师”标准体系,让教师有标可对
“三师”标准体系可以根据其类别分为讲师标准子体系、工程师标准体子系和培训师标准子体系。根据“三师”所要具备的素质能力,讲师标准体系可以包括理论教学能力标准、技能训练标准、科学研究能力标准、就业指导标准;工程师标准体系可下分专业与培训项目建设能力标准、企业实践能力标准和技术服务能力标准;培训师标准体系可以包括企业培训需求调研能力标准、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标准、培训资源建设能力标准及培训教学实施能力标准。标准体系要涵盖所有“三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每一单项标准下都要规定具体的指标和操作方法,让致力于“三师”的教师可以对照体系内的标准逐步提高自身的素养,成为真正合格的“三师”。
3.2宣贯“三师”标准内容,让标准深入人心
有了“三师”标准体系,组织机构就要想法让标准落实到位。首先,可以通过内训、宣传等形式提高教师对“三师”及“三师”标准的认知,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其次,可以通过教学说课大赛、实训技能竞赛、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深化教师的兴趣。同时,为了让“三师”的标准贯彻的更彻底和长久,要有制度的保障,既要有对“三师”的考核机制,又要有相应的激励制度。
3.3注重“三师”标准检查改进,让标准持续深入
每一项标准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可能制定之初的标准实操性较差,也可能环境政策出现变化,经过检查,我们可以对不当的“三师”标准内容作出调整,以提高标准的适用性,进而推动教师能力建设的逐级递进。
基金项目:2017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三师型”高职教师队伍实践研究》(GZD1317002)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志恒,李纯明,吴德民.职前职后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探索.石油教育,2013.1
[2]王永颜,刘永涛.建设“三师型”教师队伍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成人教育,2013.2
[3]刘薇,周晓楠,田洁,翟芳芳.基于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的培养举措探讨.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9
[4]李岸.“三师型”师资培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意义.经济研究导刊.2018.2
作者简介:
孙巍巍(1983-),女,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