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工人的杰出代表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nt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档案
  田明,47岁,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处高级技师,参加工作近30年来,完成技术创新成果90多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8篇,获国家专利22项,为企业创造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人物故事
  论身份,他只是一线工人;论学历,他不是科班出身。但就是这样一个人,2013年12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手中接过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证书—这是本届评选唯一的一等奖。他还代表全体获奖职工宣读了倡议书。他叫田明,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处高级技师。
  参加工作近30年来,田明完成技术创新成果90多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8篇,获国家专利22项,为企业创造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一定要做有知识的石油工人”
  田明,47岁,正值壮年的他,身体敦实,明亮的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创新的点子源源不断。然而,他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却是另一番情景。
  1985年7月,19岁的田明从油田技工学校钻修班毕业后,被分配到采油厂攻关队地层测试组。面对全新的领域,他忐忑不安:攻关队里不是大学毕业生就是生产骨干,而自己一个技校毕业生,能待下去吗?
  1986年秋天,队上安排田明和一名新分配来的技术员到黄10井执行任务。由于操作不熟练,致使下井工具没能及时关闭,数天后没有录取到任何地质资料,延误了工期。
  “当时我就痛下决心,努力学习,提升技能,一定要做有知识的石油工人!”田明至今“耿耿于怀”。
  从此,学知识、练本领、提技能成了田明工作生活的主题。他一边练习地层测试的仪器操作,一边利用单位文化课补习班补缺补差。他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高中三年的文化课后,又自学了《机电一体化》《科学试油系统工程》《试井资料解释方法》等书,撰写了1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很快从“门外汉”变成熟练工,并顺利通过机电一体化专业成人高考。
  这种学习热情在田明身上一直保持着。1994年,在一个行业性的测试技能人员培训班上,他从52名学员中脱颖而出,被轻工业钟表研究所聘为200JC型计时器技术顾问,当时全国仅有4人。
  “革新创造
  是我最大的追求与幸福”
  2010年7月6日,江苏油田首个以操作层面劳模命名的工作室——“田明劳模工作室”挂牌成立。在田明的带领下,短短3年,工作室完成创新成果80多项,申请专利20多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工作室成员也由最初的4名发展到22名。其中,有1人成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3人成为中国石化技术能手,两人在2011年中国石化作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金奖。
  “革新创造是我最大的追求与幸福。”面对记者,田明如是说。
其他文献
人物档案  孙国同,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03届计算机(1)班毕业生,2009年获南京市劳动模范。  孙国同为什么能在工作了短短的3年后就获得如此殊荣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他平凡而又美丽的成长轨迹吧!  虫蛹化蝶般的美妙升华  孙国同于2000年初中毕业后,放弃了升入普高的机会,怀揣着“学习一门技术,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从射阳特庸乡来到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学习。来到一个新的班
期刊
人物档案  孙茂芳,男,194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一等功臣,现离休,人称“京城的活雷锋”。他四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像儿子对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5位孤寡老人和8位生活困难的老人,向他们倾注了浓浓的亲情与孝心。他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一位退休军人的情怀与操守,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2011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3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
期刊
雷锋的关怀友善精神体现在“春天般的温暖”对待人民  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困济贫、见义勇为、善待他人的代名词,他走到哪里,就把温暖带到哪里,他把人民的困难看成是自己的困难,对待人民“像春天般的温暖”,在鞍钢工作期间,他主动担任课余文化补习班的教员,对待那些文化水平低的同志,总是耐心细致地辅导;在部队,雷锋晚上为了不影响同志们休息,他就离开宿舍另找地方学,还耐心地帮助战友解
期刊
人物档案  2005年3月31日中午,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在学生队伍过马路时,一辆小轿车飞驰而来。危急中,52岁的女教师殷雪梅毅然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6名学生推到路边,而自己却被车子撞飞到25米外……  人物故事  “她对学生的爱,  有些父母也难以做到”  殷雪梅爱学生,这在城南小学是出了名的。她一直像妈妈一样爱着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每天骑自行车上班的途中,
期刊
人物档案  近四十年寒来暑往,庄仕华用自己的执著和真情,在新疆大地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颂歌。医院楼道墙壁上一万多面绣满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塔吉克、藏族等各种文字的大小锦旗,层层叠叠,都述说着庄仕华对患者的大爱,也展示着老百姓从心底对“当代雷锋”的认可。  人物故事  求助信解决燃眉之急  2011年1月26日20时,离过年还有一星期,70岁的朱凤英终于如愿以偿住进新疆武警总队医院,准备做手术了
期刊
人物档案  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成人本科学历。1977年1月参军,并于1980年6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部队评为 "学雷锋标兵"。1982年1月,复员到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工作。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
期刊
雷锋的诚实守信精神体现为他时刻自觉主动为人民做好事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不做坏事。”雷锋做到了,从旧中国的孤儿到新社会的主人,从普通工人到革命战士,他为人民做好事从来没有间断过。小到为车队节约油耗,大到为国家抢险救灾,都是在为国家和人民办实事,做好事。雷锋为人民服务是真诚的,不做假,他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国家的主人,要处处为国家和人民着想。雷锋心里装着人民,体现在时刻自觉为人民
期刊
围绕“学习雷锋、德润商校”主题教育月活动,3月5日,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小红帽”志愿者们纷纷出动,在校园内开展各种学雷锋活动。  “小红帽”志愿者们各个争先创优,他们的行动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增添了该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之特色。该校“学习雷锋、德润商校”系列活动将开展的越来越精彩!
期刊
人物档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杰出代表、青岛港桥吊队队长许振超多年来在敬业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出一名普通工人对国家、对党的事业忠诚热爱的高尚情操。  人物故事  在许振超看来,每一次最简单的货物吊装都和国家的利益和党的事业紧紧相连。2006年,青岛港引进世界最先进的“两双”桥吊,就是由两个吊具、两个运行小车组成。通俗地讲,就是把原来一个桥吊司机完成的工作由两个司机通过在一台桥吊接力来实现。普
期刊
80后“企业家”学长  “在我上学、创业阶段得到了学校和同学的帮助支持,现在我有能力了,要想办法回报他们,可能我的回报还很微不足道,但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王辉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行政楼上,有一间办公室与众不同,几位年轻人正在忙碌地策划、设计、制作广告,这就是王辉的“广告设计公司”。  王辉的公司规模并不大,资产也不算雄厚,但是他在“赚钱”的时候,却时刻想着学校里的贫困生——他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