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首先要明确和谐哲学的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人格教育的内涵解析、历史回顾与现实性,核心在于构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体系。
关键词:人格教育;大学生;和谐哲学
中图分类号:D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9-009-003
人格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导意识,是中国传统教育几千年来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人格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的和谐哲学理念和社会实践逻辑中重新建构中国现代大学中的人格教育体系,应该说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
在现代意识导引下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平等意识、自由精神是最为鲜明和突出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大学的人格教育体系总体势微,昔日大学的光辉与尊严逐步淡化与消退。如何在传统的人格教育中自然地培育出青年学子们的自尊自爱、如何塑造出他们的纯洁而高贵的性灵等等,无疑受到现实的严峻挑战。笔者试图以新的和谐哲学理念为参照系就高校如何进行大学生人格教育做点尝试性探讨。
一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和谐哲学的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
(一)东方和谐理念的发轫、发展及近代转向
古代东方的文化主要是以中国文化为主体,或者说中国文化辐射着其它地区,影响着整个东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早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使中国古代思想形成了一个繁荣且富赡的局面,尤以儒、道、墨三家为最。
儒家孔子所倡导的“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以及孟子主张的“和为贵”便构成了儒家和谐理念。孔孟所强调的和谐哲学的核心便是“仁”。只要大家恪守这一人生信条,就会形成“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与庄子,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老子希望统治者能够做到让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庄子则强调“同心”“同德”的哲学,希望人们能够加强内心修养,以适应外部世界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
墨家的代表人物墨翟也根据当时的社会状态,提出了“非攻”、“兼爱”的个人主张,一方面呼吁统治者之间化干戈为玉帛,不要发动令社会动荡不安的战争,另一方面希望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互帮互助,使社会形成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局面。
应该说上述关于如何建构和谐社会的理念,尤其是儒家哲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到了近代,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思想家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他们又重新提出了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其中虽然含有中国传统的和谐社会理念,但也凸显出了深刻的时代特征。
(二)西方和谐哲学的发轫、发展及现代转向
在西方比较早提出和谐社会理论的应该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他在《理想国》一书中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追求和向往。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老师的理论,并从法律的角度阐释了对城邦国家构建的基本要求与社会生活形态。
西方的中世纪虽然属于宗教统治的时代,但有学者认为,“在所有宗教、甚至最神秘的宗教里面,都有对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关切”。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否认宗教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做出的特殊性努力。
到了近代,新兴的资产阶级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高扬起“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并以宪法的形式去规范其具体内容。于是,将人类社会的文明推进了一大步:但法治毕竟带有很大的外在强制性,而真正要想人们短期内从内心产生法治信仰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西方许多学者又主张将已有的宗教与传统道德同法治有机统一起来。美国的法律学家伯尔曼所著的《法律与革命》一书,以及他的演讲《法律与宗教》深刻而透辟地阐明了法律与宗教的作用,为和谐哲学的社会实践提供了一套新的完整的思路。
(三)中国传统和谐哲学与现代和谐哲学之比较
1、传统和谐哲学的理念及社会实践意义在于牺牲个体利益为前提,来获得社会的整体利益以及和谐局面。而现代和谐哲学的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协调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
2、传统和谐哲学理念既然以牺牲个体利益为前提,这样它本身就带有极强的强制性。在强化个体利益的同时必然剥夺或者削弱个体利益,而忽略个体利益在整体利益中地位、影响与作用。而现代和谐哲学理念不仅承认个体利益的公允性、正当性,并且必须以法律的手段予以保护。
3、传统和谐哲学理念强调内心的修炼,对精神层面的东西过分放大,而忽略外部物质世界与人的必然联系与影响,并且完全否认人对物质世界的需求,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将“人欲”与“天理”荒谬地对立起来。现代和谐哲学则承认并强调人的个性解放与张扬,主张人的个性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个体的利益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
4、由于传统和谐哲学理念凸显整体利益而忽略个体利益,必然导致政治、道德、伦理乃至法律的整体导向的错位与失误。尤其是在政治上必然会导致统治者的独裁与专制,同时必然会毫不留情地扼杀个体的情感诉求、精神诉求和物质诉求。而现代和谐哲学理念彰显的是个体利益的合理性,强调的是采取各种手段与方式协调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推行的是一整套具有民主意识与法治意识的政体。
通过比较,可以说中国的传统和谐哲学强调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强调的是个人的隐性修养必须服从显性的社会需求:而现代和谐哲学将历史推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应该承认现代和谐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对终极精神的一种渴望、追求与实践,是一种历史性人文关怀的现时代极致。
二
人格教育的内涵解析、历史回顾与现实性:
“人格”一词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是面具。关于人格的定义十分复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将“人格”定义为“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的形成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在历史上有着各种理论与学说,最为典型的是“遗传决定论”、“社会文化决定论”、“学习论”、“存在主义”以及“精神分析论”。但不管他们怎样认为。人格的形成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人格教育为“人格”的形成提供了鲜活灵动极为有效的机制。
在教育发展史上,关于教育的最高目的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人类本体目的论”、“社会本体目的论”和“文化本体目的论”。
人类本体论者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自然人格为目标。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倡“以天性为师”的“自然教育”与中国古代的老庄哲学所主张的“道法自然”有着共通之处。所谓“自然人格”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和人的本来样子来理解人性、规范人生。他们的理论分别造就了东西方的自然人格。
社会本体论者认为,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应该放到社会实践中去,人与社会的契合是人生存的最根 本的方式,那么,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应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检验。他们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教育应该培养道德本性的伦理人格。古希腊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人格和中国古代孔子所提倡的“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皆属于此。他们的学说在东西方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文化本体论者认为,人格的培养应该致力于人的本质中具有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文化是人类精神与自我的关系。人类的活动除了本然需求外,还要寻求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因此,人格的形成应“既超越人本身的天性,又超越道德本性,使人具有自觉的文化本体意义上的终极关怀,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洽的新的关系”。
人格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所面临的共同主题,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与文化发达的国家将此纳入全民教育的体系,并且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任务。在我国。传统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冲击波无疑打破了传统的宁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我们的人格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必然需求大量的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我们的教育必须改革,这种改革必须适应市场经济,适应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才观的变化,在这场巨大的变化中培养出我们自己的人才,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格健全的青年才是国家、民族、社会的未来与希望。
人格教育是一个浩繁而系统的工程。作为高等院校应该做到有目标、有计划。遵循一定原则,采取多种途径与方法开展人格教育,让广大青年学子在有限的时空内受到良好的教育与培养,去适应未来的无限广阔的社会需求。
三
构建怎样的人格教育系统,又怎样进行人格教育是问题的核心。
现代高等院校大学生人格教育从某种角度上讲就是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重建,就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或者说价值系统的重建,“即在社会价值行为普遍失范的历史情景下重建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以便为人们的现实发展提供选择的价值导向”。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也应该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哲学观,这种核心价值体系为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人格教育提供了理论向度和理论定位,同时也提供了人格教育的实践维度。
高等院校大学生人格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放在这个价值系统之中,也就是说人格教育的体系应该以“核心价值体系”为轴心,从各种不同层面进行理论性的逻辑定位和实践性的操作定位。在人格教育方面笔者认为:
(一)形成对本体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文化”一词的内涵与外延比较复杂,但从整体上看,它应该是人类文明的总称。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民族,人们都生活在一个文化世界中,“文化是人的自我生长过程”本体文化就是我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义化氛围,只有在对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深层解析中,形成对本体文化的认同心理并产生归宿感,我们才能构建与社会、民族相适应的人格基础。
(二)建立知性与行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观
“知性”应该是指对人类的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等一切精神创造的把握。知性程度的高低往往决定自我行为质量的优劣。知的目的就是为了行,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知”的广阔领域。知性品位的形成,应该来自自我学习与修养,然而这种知性与将来的社会实践是互为关联的,也就是说,人们在获得知性的同时必须考量与社会的关系,考量知性的价值系统与社会的适应度。
(三)建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素质
有心理学家认为,在当代社会中大多数成功者往往取决于“情商”。情感,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事业,甚至包括恋爱婚姻与家庭乃至人际关系的态度和责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与情感素质的优劣是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是理性的发端,而渗入理性的情感才会定性、明晰化,成为认识的动力;当情感的愿望、动机或决心的形式将人的精神导向行动和实践时,情感的定向化便体现为意志,渗入意志的情感才会强化,成为行为的动力”。
因此,情感的培植与形成是大学生人格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任务。
(四)树立正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
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强调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对人本身的存在价值予以肯定与尊重。应该说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哲学观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现实性与可能性。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生理、心理、思想道德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与完善:自由发展,应该是指人的个体性水平得到充分地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是将自我的价值实现与社会实践高度地融为一体,让整个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新的和谐哲学观的导引下,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贴近社会,努力探索,凸显国家、社会、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系,一定会建构完美的适合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际的平台,一定会实现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自由性与和谐性。
关键词:人格教育;大学生;和谐哲学
中图分类号:D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9-009-003
人格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导意识,是中国传统教育几千年来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人格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的和谐哲学理念和社会实践逻辑中重新建构中国现代大学中的人格教育体系,应该说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
在现代意识导引下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平等意识、自由精神是最为鲜明和突出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大学的人格教育体系总体势微,昔日大学的光辉与尊严逐步淡化与消退。如何在传统的人格教育中自然地培育出青年学子们的自尊自爱、如何塑造出他们的纯洁而高贵的性灵等等,无疑受到现实的严峻挑战。笔者试图以新的和谐哲学理念为参照系就高校如何进行大学生人格教育做点尝试性探讨。
一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和谐哲学的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
(一)东方和谐理念的发轫、发展及近代转向
古代东方的文化主要是以中国文化为主体,或者说中国文化辐射着其它地区,影响着整个东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早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使中国古代思想形成了一个繁荣且富赡的局面,尤以儒、道、墨三家为最。
儒家孔子所倡导的“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以及孟子主张的“和为贵”便构成了儒家和谐理念。孔孟所强调的和谐哲学的核心便是“仁”。只要大家恪守这一人生信条,就会形成“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与庄子,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老子希望统治者能够做到让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庄子则强调“同心”“同德”的哲学,希望人们能够加强内心修养,以适应外部世界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
墨家的代表人物墨翟也根据当时的社会状态,提出了“非攻”、“兼爱”的个人主张,一方面呼吁统治者之间化干戈为玉帛,不要发动令社会动荡不安的战争,另一方面希望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互帮互助,使社会形成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局面。
应该说上述关于如何建构和谐社会的理念,尤其是儒家哲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到了近代,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思想家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他们又重新提出了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其中虽然含有中国传统的和谐社会理念,但也凸显出了深刻的时代特征。
(二)西方和谐哲学的发轫、发展及现代转向
在西方比较早提出和谐社会理论的应该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他在《理想国》一书中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追求和向往。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老师的理论,并从法律的角度阐释了对城邦国家构建的基本要求与社会生活形态。
西方的中世纪虽然属于宗教统治的时代,但有学者认为,“在所有宗教、甚至最神秘的宗教里面,都有对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关切”。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否认宗教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做出的特殊性努力。
到了近代,新兴的资产阶级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高扬起“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并以宪法的形式去规范其具体内容。于是,将人类社会的文明推进了一大步:但法治毕竟带有很大的外在强制性,而真正要想人们短期内从内心产生法治信仰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西方许多学者又主张将已有的宗教与传统道德同法治有机统一起来。美国的法律学家伯尔曼所著的《法律与革命》一书,以及他的演讲《法律与宗教》深刻而透辟地阐明了法律与宗教的作用,为和谐哲学的社会实践提供了一套新的完整的思路。
(三)中国传统和谐哲学与现代和谐哲学之比较
1、传统和谐哲学的理念及社会实践意义在于牺牲个体利益为前提,来获得社会的整体利益以及和谐局面。而现代和谐哲学的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协调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
2、传统和谐哲学理念既然以牺牲个体利益为前提,这样它本身就带有极强的强制性。在强化个体利益的同时必然剥夺或者削弱个体利益,而忽略个体利益在整体利益中地位、影响与作用。而现代和谐哲学理念不仅承认个体利益的公允性、正当性,并且必须以法律的手段予以保护。
3、传统和谐哲学理念强调内心的修炼,对精神层面的东西过分放大,而忽略外部物质世界与人的必然联系与影响,并且完全否认人对物质世界的需求,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将“人欲”与“天理”荒谬地对立起来。现代和谐哲学则承认并强调人的个性解放与张扬,主张人的个性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个体的利益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
4、由于传统和谐哲学理念凸显整体利益而忽略个体利益,必然导致政治、道德、伦理乃至法律的整体导向的错位与失误。尤其是在政治上必然会导致统治者的独裁与专制,同时必然会毫不留情地扼杀个体的情感诉求、精神诉求和物质诉求。而现代和谐哲学理念彰显的是个体利益的合理性,强调的是采取各种手段与方式协调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推行的是一整套具有民主意识与法治意识的政体。
通过比较,可以说中国的传统和谐哲学强调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强调的是个人的隐性修养必须服从显性的社会需求:而现代和谐哲学将历史推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应该承认现代和谐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对终极精神的一种渴望、追求与实践,是一种历史性人文关怀的现时代极致。
二
人格教育的内涵解析、历史回顾与现实性:
“人格”一词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是面具。关于人格的定义十分复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将“人格”定义为“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的形成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在历史上有着各种理论与学说,最为典型的是“遗传决定论”、“社会文化决定论”、“学习论”、“存在主义”以及“精神分析论”。但不管他们怎样认为。人格的形成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人格教育为“人格”的形成提供了鲜活灵动极为有效的机制。
在教育发展史上,关于教育的最高目的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人类本体目的论”、“社会本体目的论”和“文化本体目的论”。
人类本体论者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自然人格为目标。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倡“以天性为师”的“自然教育”与中国古代的老庄哲学所主张的“道法自然”有着共通之处。所谓“自然人格”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和人的本来样子来理解人性、规范人生。他们的理论分别造就了东西方的自然人格。
社会本体论者认为,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应该放到社会实践中去,人与社会的契合是人生存的最根 本的方式,那么,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应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检验。他们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教育应该培养道德本性的伦理人格。古希腊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人格和中国古代孔子所提倡的“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皆属于此。他们的学说在东西方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文化本体论者认为,人格的培养应该致力于人的本质中具有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文化是人类精神与自我的关系。人类的活动除了本然需求外,还要寻求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因此,人格的形成应“既超越人本身的天性,又超越道德本性,使人具有自觉的文化本体意义上的终极关怀,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洽的新的关系”。
人格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所面临的共同主题,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与文化发达的国家将此纳入全民教育的体系,并且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任务。在我国。传统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冲击波无疑打破了传统的宁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我们的人格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必然需求大量的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我们的教育必须改革,这种改革必须适应市场经济,适应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才观的变化,在这场巨大的变化中培养出我们自己的人才,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格健全的青年才是国家、民族、社会的未来与希望。
人格教育是一个浩繁而系统的工程。作为高等院校应该做到有目标、有计划。遵循一定原则,采取多种途径与方法开展人格教育,让广大青年学子在有限的时空内受到良好的教育与培养,去适应未来的无限广阔的社会需求。
三
构建怎样的人格教育系统,又怎样进行人格教育是问题的核心。
现代高等院校大学生人格教育从某种角度上讲就是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重建,就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或者说价值系统的重建,“即在社会价值行为普遍失范的历史情景下重建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以便为人们的现实发展提供选择的价值导向”。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也应该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哲学观,这种核心价值体系为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人格教育提供了理论向度和理论定位,同时也提供了人格教育的实践维度。
高等院校大学生人格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放在这个价值系统之中,也就是说人格教育的体系应该以“核心价值体系”为轴心,从各种不同层面进行理论性的逻辑定位和实践性的操作定位。在人格教育方面笔者认为:
(一)形成对本体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文化”一词的内涵与外延比较复杂,但从整体上看,它应该是人类文明的总称。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民族,人们都生活在一个文化世界中,“文化是人的自我生长过程”本体文化就是我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义化氛围,只有在对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深层解析中,形成对本体文化的认同心理并产生归宿感,我们才能构建与社会、民族相适应的人格基础。
(二)建立知性与行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观
“知性”应该是指对人类的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等一切精神创造的把握。知性程度的高低往往决定自我行为质量的优劣。知的目的就是为了行,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知”的广阔领域。知性品位的形成,应该来自自我学习与修养,然而这种知性与将来的社会实践是互为关联的,也就是说,人们在获得知性的同时必须考量与社会的关系,考量知性的价值系统与社会的适应度。
(三)建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素质
有心理学家认为,在当代社会中大多数成功者往往取决于“情商”。情感,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事业,甚至包括恋爱婚姻与家庭乃至人际关系的态度和责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与情感素质的优劣是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是理性的发端,而渗入理性的情感才会定性、明晰化,成为认识的动力;当情感的愿望、动机或决心的形式将人的精神导向行动和实践时,情感的定向化便体现为意志,渗入意志的情感才会强化,成为行为的动力”。
因此,情感的培植与形成是大学生人格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任务。
(四)树立正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
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强调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对人本身的存在价值予以肯定与尊重。应该说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哲学观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现实性与可能性。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生理、心理、思想道德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与完善:自由发展,应该是指人的个体性水平得到充分地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是将自我的价值实现与社会实践高度地融为一体,让整个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新的和谐哲学观的导引下,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贴近社会,努力探索,凸显国家、社会、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系,一定会建构完美的适合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际的平台,一定会实现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自由性与和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