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6-0066-02
【摘要】高校各类学生组织是大学生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但是不少新生进入大学生因为对学生组织的不了解,因为盲目参加过多的社团等组织,不仅没有起到成长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本文以浙江林学院为例,通过对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情况的调查研究,提出学生参加社团等组织应该适度,对于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实践和理论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学生社团;锻炼能力;盲目;针对性
浙江林学院现有大学生管理研究会、大学生天文爱好者协会、大学生定向运动协会等77个各具特色的社团大学生社团,此外还有各类学生组织。每年新学期开学时,各个社团就会在学校食堂前的空地上,面向全校学生招聘新成员,吸收社员总数超过万人次。
大学生们之所以积极选报并加入自己喜欢的社团、学生会、学生艺术团等组织,是希望通过参与学生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大学生们希望培养一些兴趣掌握一项特长,可以丰富自己的大学业余生活,而且万一将来自己不喜欢本专业的工作,还可以依靠特长去创业或就业。
然而,大量的学生组织的集中开展宣传招新,都希望望通过宣传扩大组织在新生中的影响,尽快把优秀的大一新生招到自己的队伍中,这让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们,在感受到大學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在眼花缭乱的招新宣传中感到困惑:这么多的学生组织,该如何选择呢?
1 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的盲目性
1.1 浙江林学院学生组织情况:
浙江林学院现有各类学生组织百余个,其中仅校、院、系三级学生会就有20多个,还有各级团组织、社团联合会、志愿者协会、艺术团、广播电台、记者团等学生组织,这些学生组织内部里又分设5到13个部门,每个部门拥有干事3到10名。与此同时,浙江林学院还有80多个学生社团,这些社团招新的计划人数从几十人到近千人不等。
1.2 浙江林学院学生组织招新情况: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学生组织计划提供的部门干事、学生记者岗位总数达到3000多人次,而80多个社团计划吸纳的新成员总人次将超过8000人,两类学生组织总共需要招聘的新生将超过10000人次。而今年浙江林学院的新生总数却只有5000人,这就意味着要使这些学生组织都招到人,每名学生至少要成为2个以上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成员。
1.3 学生组织招新让新生迷惘:由于学生组织众多,不少大一的新生们很容易从最初的兴奋,逐渐过度到了迷惘:什么样的学生组织适合我呢?我选择几个岗位比较好呢?很多学生已经同时成为多个学生组织的成员,有的既是学生会的干事也成了艺术团的新成员,有的既是分团委的新成员又是社团联合会的干事,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被3个甚至更多的学生组织录取,有一名新生目前已经被3个学生组织部门录取,并加入了4个学生社团。
1.4 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就听说,上大学要锻炼能力就要加入学生会,所以一进学校他们就打听怎么进学生会,有的通过竟聘成了学生会的干事;也有不少学生了解到学校有艺术团,比较喜欢文艺的去报了名;志愿者协等也是很多学生的选择,大家都希望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增强自己的历练;除了这些组织以外,很多学生还参加不少社团组织,平时挺喜欢天文知识的就加入了天文学社,为了学好英语很多人又加入英语协会。
2 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有利有弊
2.1 大学生为增加能力参加多个学生组织:那么,新生是不是参加越多的学生组织越好呢?事实上,在每年新生开学以后的几天里,几乎所有的新生都会在班级和寝室以外,找到了自己的“组织”,参加了3个以上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新生也早就不是个别现象。由于一下子成了很多学生组织、社团的学生干部,高中期间没有参加过学生组织活动的大一新生们,在开学后几个星期内最主要任务,就是参加各个学生组织的内部会议和活动。
“以前除了班会从来没有去开过什么会,感觉开会是挺神秘的事情,但是这个星期我几乎天天晚上要去开会,不是社团的就是部门的,感觉挺新鲜的。”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新生胡健说。很多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就是为了多学些能力,不少学生读高中的时候听说,大学里最主要的是学习各种能力,所以他们就参加学生组织,就是为了提高素质,同时让自己大学生活充实一点。
2.2 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锻炼了能力:
作为高校锻炼学生各种能力的平台,确实很多学生通过参加学生很多获得了锻炼,从而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获得成长,为他们走出校门迅速成长奠定了基础。以浙江林学院为例:国内知名的美来临集成化装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舒永波,就是浙江校2000年的学生会主席,由于在学校里就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毕业不久就在单位里迅速成长,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一家知名装饰企业的总经理;06级学生徐宇,通过组建学校天文爱好者协会,不仅向全校师生宣传了天文知识,自己也多次被邀请参加国内大型天文观测活动,并有幸被邀请现场观看“嫦娥一号”升空;疯狂口语协会的原会长金凌虹,不仅带领协会成员学习英语,自己的特长也得到更好的发挥,去年一毕业就被招聘为上海疯狂口语培训学校的讲师。
很多学生也通过学生组织,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特长,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英语协会的成立,帮助该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提升,使得该校英语专业的专业四级通过率不断提高,今年更是达到了100%;花卉协会的不少学生,通过协会学会了养花种花技术,毕业以后专门从事花卉培育,获得了很好的发展;该校获得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一等奖等许多比赛奖励的学生,也都是协会的骨干;而该校连续几年的省级优秀毕业生中,90%以上担任过各级学生干部。
2.3 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过多得不偿失:学生组织能够培养人,但也有不少学生后悔当初参加了太多的学生组织。一名大四学生书,大一的时候 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他十分活跃,成了很多学生组织的干事,并很快就成了这些组织的骨干,“最辉煌”的时候他先后成为团委的委员、记者团的部长和社团的副团长,但是大一结束的时候他的“红灯”亮了四门,也因此与任何奖学金无缘。大二以后,他不得不此去这些职务,费了很大的经历开始补习这些课程。最后虽然赶上了其他的同学,但是多门功课不及格已经成为他的历史,对他评选优秀毕业生、考研究生等都造成了影响。
个别学生为了能够有多方面发展,同时担任了多个学生组织的干事,这往往得不偿失,因为一到周末各个组织都要开展活动、开会,而且经常会冲突,为此不得不轮流到各个组织请假,最终导致几个组织都认为这个人工作态度不好,一有活动就请假,在部门竞选部长等职务时候,他参加的几个组织都没有人给他投票。而此时,为了参加学生活动,他的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此外,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加了学生组织不久就开始后悔:因为一开始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个组织是做什么的,就盲目参加了,后来才知道自己争取的岗位根本不是自己需要的。
3 适度参加学生组织有利自身发展
3.1 学生干部建议适度参加学生组织:对于新生为了充实自己大学生活,一下子就加入多个学生组织的现象,一些学生干部认为出发点是好的,还还要把握好尺度。
事实上,为锻炼能力、兴趣爱好而加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新生一下子就加入过多的组织很容易影响学习。尤其是大一的新生,对大学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相对来说要学的课程也比较多,打好专业基础对接下来的学习生涯影响很重要。所以,大一新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参加一两个学生组织或和自己兴趣、专业相关的学生社团是适合的,开展过多的学生活动并不一定有助自己的成长。
浙江林学院学生会主席刑利校认,报名学生会干事的同学,要建议他们不要或少报其他学生组织,因为一个人的空余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参加太多的组织很容易在参加活动时造成冲突。全心全意参加一个学生组织的同学,踏踏实实在一个组织里好好工作,往往能够做好事情也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最终有利于自己发展。
3.2 专家认为要先确保学习在参加学生组织:浙江林学院团委副书记蔡永华建议,大学生首要的任务是学习,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也积極鼓励他们通过学生组织开展学生工作,并在开展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果参与过多的学生组织,自然会对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该校的很多从事学生工作的教授也表示,大一是学生四年学习生涯中最关键的一年,所以大一的主要任务还是打好学习的基础,不少教授也倡导新生在第一学期最好少参与学生工作。
梅亚明教授认为哦,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确实能够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很多大一新生刚进学校进加入各种学生组织,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可能有些学生工作并不适合他。新生只有基本适应了大学里的学习生活,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时候再去选择,可能更有针对性。
3.3 根据自身实际,适度参加学生组织才是最好的选择:笔者研究认为,广大学生即使要参与学生工作,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还是应该从自己的班级、寝室干起,等在班里的基础打好了,再去学院里乃至学校的各个学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更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如果大一的时候,就盲目地参加校级的学生组织,就像拔苗助长一样不但不利于学生成长,还可能带来影响学习等很多负面影响。
我们研究发现,在大一的时候最多参加一两个学生组织是最好的选择,学生首要的任务是踏踏实实地把学习基础打好,为今后锻炼各方面打好基础、作好准备。只要学习基础好了,在大学的四年学习时间期间,锻炼能力的机会有的是。
参考文献
[1] 陈胜伟.高校外工作服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6)
[2] 胡松法.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理性思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1)
[3] 周营军.高校应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1)
[4] 王义遒.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高等教育研究,2005,(2)
[5] 王雅丽. 学生社团,高校文化的新亮点[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 2004,(05)
[6] 周家伦.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 2006,(05)
【摘要】高校各类学生组织是大学生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但是不少新生进入大学生因为对学生组织的不了解,因为盲目参加过多的社团等组织,不仅没有起到成长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本文以浙江林学院为例,通过对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情况的调查研究,提出学生参加社团等组织应该适度,对于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实践和理论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学生社团;锻炼能力;盲目;针对性
浙江林学院现有大学生管理研究会、大学生天文爱好者协会、大学生定向运动协会等77个各具特色的社团大学生社团,此外还有各类学生组织。每年新学期开学时,各个社团就会在学校食堂前的空地上,面向全校学生招聘新成员,吸收社员总数超过万人次。
大学生们之所以积极选报并加入自己喜欢的社团、学生会、学生艺术团等组织,是希望通过参与学生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大学生们希望培养一些兴趣掌握一项特长,可以丰富自己的大学业余生活,而且万一将来自己不喜欢本专业的工作,还可以依靠特长去创业或就业。
然而,大量的学生组织的集中开展宣传招新,都希望望通过宣传扩大组织在新生中的影响,尽快把优秀的大一新生招到自己的队伍中,这让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们,在感受到大學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在眼花缭乱的招新宣传中感到困惑:这么多的学生组织,该如何选择呢?
1 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的盲目性
1.1 浙江林学院学生组织情况:
浙江林学院现有各类学生组织百余个,其中仅校、院、系三级学生会就有20多个,还有各级团组织、社团联合会、志愿者协会、艺术团、广播电台、记者团等学生组织,这些学生组织内部里又分设5到13个部门,每个部门拥有干事3到10名。与此同时,浙江林学院还有80多个学生社团,这些社团招新的计划人数从几十人到近千人不等。
1.2 浙江林学院学生组织招新情况: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学生组织计划提供的部门干事、学生记者岗位总数达到3000多人次,而80多个社团计划吸纳的新成员总人次将超过8000人,两类学生组织总共需要招聘的新生将超过10000人次。而今年浙江林学院的新生总数却只有5000人,这就意味着要使这些学生组织都招到人,每名学生至少要成为2个以上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成员。
1.3 学生组织招新让新生迷惘:由于学生组织众多,不少大一的新生们很容易从最初的兴奋,逐渐过度到了迷惘:什么样的学生组织适合我呢?我选择几个岗位比较好呢?很多学生已经同时成为多个学生组织的成员,有的既是学生会的干事也成了艺术团的新成员,有的既是分团委的新成员又是社团联合会的干事,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被3个甚至更多的学生组织录取,有一名新生目前已经被3个学生组织部门录取,并加入了4个学生社团。
1.4 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就听说,上大学要锻炼能力就要加入学生会,所以一进学校他们就打听怎么进学生会,有的通过竟聘成了学生会的干事;也有不少学生了解到学校有艺术团,比较喜欢文艺的去报了名;志愿者协等也是很多学生的选择,大家都希望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增强自己的历练;除了这些组织以外,很多学生还参加不少社团组织,平时挺喜欢天文知识的就加入了天文学社,为了学好英语很多人又加入英语协会。
2 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有利有弊
2.1 大学生为增加能力参加多个学生组织:那么,新生是不是参加越多的学生组织越好呢?事实上,在每年新生开学以后的几天里,几乎所有的新生都会在班级和寝室以外,找到了自己的“组织”,参加了3个以上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新生也早就不是个别现象。由于一下子成了很多学生组织、社团的学生干部,高中期间没有参加过学生组织活动的大一新生们,在开学后几个星期内最主要任务,就是参加各个学生组织的内部会议和活动。
“以前除了班会从来没有去开过什么会,感觉开会是挺神秘的事情,但是这个星期我几乎天天晚上要去开会,不是社团的就是部门的,感觉挺新鲜的。”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新生胡健说。很多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就是为了多学些能力,不少学生读高中的时候听说,大学里最主要的是学习各种能力,所以他们就参加学生组织,就是为了提高素质,同时让自己大学生活充实一点。
2.2 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锻炼了能力:
作为高校锻炼学生各种能力的平台,确实很多学生通过参加学生很多获得了锻炼,从而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获得成长,为他们走出校门迅速成长奠定了基础。以浙江林学院为例:国内知名的美来临集成化装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舒永波,就是浙江校2000年的学生会主席,由于在学校里就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毕业不久就在单位里迅速成长,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一家知名装饰企业的总经理;06级学生徐宇,通过组建学校天文爱好者协会,不仅向全校师生宣传了天文知识,自己也多次被邀请参加国内大型天文观测活动,并有幸被邀请现场观看“嫦娥一号”升空;疯狂口语协会的原会长金凌虹,不仅带领协会成员学习英语,自己的特长也得到更好的发挥,去年一毕业就被招聘为上海疯狂口语培训学校的讲师。
很多学生也通过学生组织,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特长,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英语协会的成立,帮助该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提升,使得该校英语专业的专业四级通过率不断提高,今年更是达到了100%;花卉协会的不少学生,通过协会学会了养花种花技术,毕业以后专门从事花卉培育,获得了很好的发展;该校获得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一等奖等许多比赛奖励的学生,也都是协会的骨干;而该校连续几年的省级优秀毕业生中,90%以上担任过各级学生干部。
2.3 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过多得不偿失:学生组织能够培养人,但也有不少学生后悔当初参加了太多的学生组织。一名大四学生书,大一的时候 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他十分活跃,成了很多学生组织的干事,并很快就成了这些组织的骨干,“最辉煌”的时候他先后成为团委的委员、记者团的部长和社团的副团长,但是大一结束的时候他的“红灯”亮了四门,也因此与任何奖学金无缘。大二以后,他不得不此去这些职务,费了很大的经历开始补习这些课程。最后虽然赶上了其他的同学,但是多门功课不及格已经成为他的历史,对他评选优秀毕业生、考研究生等都造成了影响。
个别学生为了能够有多方面发展,同时担任了多个学生组织的干事,这往往得不偿失,因为一到周末各个组织都要开展活动、开会,而且经常会冲突,为此不得不轮流到各个组织请假,最终导致几个组织都认为这个人工作态度不好,一有活动就请假,在部门竞选部长等职务时候,他参加的几个组织都没有人给他投票。而此时,为了参加学生活动,他的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此外,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加了学生组织不久就开始后悔:因为一开始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个组织是做什么的,就盲目参加了,后来才知道自己争取的岗位根本不是自己需要的。
3 适度参加学生组织有利自身发展
3.1 学生干部建议适度参加学生组织:对于新生为了充实自己大学生活,一下子就加入多个学生组织的现象,一些学生干部认为出发点是好的,还还要把握好尺度。
事实上,为锻炼能力、兴趣爱好而加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新生一下子就加入过多的组织很容易影响学习。尤其是大一的新生,对大学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相对来说要学的课程也比较多,打好专业基础对接下来的学习生涯影响很重要。所以,大一新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参加一两个学生组织或和自己兴趣、专业相关的学生社团是适合的,开展过多的学生活动并不一定有助自己的成长。
浙江林学院学生会主席刑利校认,报名学生会干事的同学,要建议他们不要或少报其他学生组织,因为一个人的空余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参加太多的组织很容易在参加活动时造成冲突。全心全意参加一个学生组织的同学,踏踏实实在一个组织里好好工作,往往能够做好事情也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最终有利于自己发展。
3.2 专家认为要先确保学习在参加学生组织:浙江林学院团委副书记蔡永华建议,大学生首要的任务是学习,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也积極鼓励他们通过学生组织开展学生工作,并在开展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果参与过多的学生组织,自然会对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该校的很多从事学生工作的教授也表示,大一是学生四年学习生涯中最关键的一年,所以大一的主要任务还是打好学习的基础,不少教授也倡导新生在第一学期最好少参与学生工作。
梅亚明教授认为哦,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确实能够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很多大一新生刚进学校进加入各种学生组织,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可能有些学生工作并不适合他。新生只有基本适应了大学里的学习生活,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时候再去选择,可能更有针对性。
3.3 根据自身实际,适度参加学生组织才是最好的选择:笔者研究认为,广大学生即使要参与学生工作,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还是应该从自己的班级、寝室干起,等在班里的基础打好了,再去学院里乃至学校的各个学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更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如果大一的时候,就盲目地参加校级的学生组织,就像拔苗助长一样不但不利于学生成长,还可能带来影响学习等很多负面影响。
我们研究发现,在大一的时候最多参加一两个学生组织是最好的选择,学生首要的任务是踏踏实实地把学习基础打好,为今后锻炼各方面打好基础、作好准备。只要学习基础好了,在大学的四年学习时间期间,锻炼能力的机会有的是。
参考文献
[1] 陈胜伟.高校外工作服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6)
[2] 胡松法.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理性思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1)
[3] 周营军.高校应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1)
[4] 王义遒.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高等教育研究,2005,(2)
[5] 王雅丽. 学生社团,高校文化的新亮点[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 2004,(05)
[6] 周家伦.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