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发展,不难发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期促进其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在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再作探究探讨,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革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0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全新的视野下将新理念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掀起了革新的浪潮,有了不少可喜的变化和改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也不例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运用,“生本意识”的觉醒,教学氛围更加的轻松自然,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手段的新颖有效,使得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亮点频频,极大地鼓舞了教师,并促使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勇于创新和钻研,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助力。而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同样兴致高昂,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学习效果显著提高。针对目前大好的形势,笔者基于现阶段的教学做了一番新的探讨。
一、在教学中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化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提出,真正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从桎梏中解放出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传统教学中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因而极大抑制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新课程改革下,新型学习方式不仅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更加灵活,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正极度活跃和发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更不应该抑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对于学生认识社会、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大有裨益,也能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小学生学习的特点,笔者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具体操作如下:
(一)充分给予学生表现我自的机会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极大地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敢于大胆地表现自我,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应为学生喝彩,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喜欢课堂,才会积极融入并积极学习。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去表达、展现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自然而然在学习中融入自身的感受和思考。
(二)分组讨论,敢于质疑
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具体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真正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质疑、去表达自己的困惑与问题,之后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研究,通力合作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不容忽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精神,笔者在《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中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依托所创设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性;小组共同探讨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原则,让学生自己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并联系社会中虐杀动物的事例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们能够真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在这节课中小学生彰显了童心和人性的光辉,让笔者大为感动。小组学习能够让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从而让课堂教学的效果最大化的呈现出来,相较于枯燥的说教,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能够让学生的认识更深刻、体验更真切,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二、落实三维目标,实现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能力目标而言,更加注重情感方面的陶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将三维目标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身心全面得到发展。在传统的教学影响下,学生对行为规范和标准以及要求较为熟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未真正践行,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尤其要注重这一点。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同时,要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相结合,三维目标的提出,将三方面的要求融入在教学中,使得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与行为习惯的养成二者共同达成,真正实现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难忘的昨天》,通过近代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到先烈英勇反抗斗争才造就今天的幸福安康的生活,既让学生通过回顾历史在情感态度上有正确的认识,激发其爱国精神;也让学生在生活中做到爱国。学习《绚丽的世界文明》时,笔者首先介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特点,并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人类的伟大,并指出对待其他文明要平等、尊重,接着介绍华夏文明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认同感。
三、注重课外拓展迁移,联系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这门课程是根植于社会大环境之中的,在教学中必须要从课内拓展延伸到课外,以生活中的资源丰富教学容量,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促其成长。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一定不能束之高阁,一旦脱离现实生活,只会让教学失效,无法真正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所以,教师要让课堂回归于生活,或者将课堂放到大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教学。传统教学往往死守教材、照本宣科,这对于思想道德这门极具现实意义的课程相当不利,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样起着消极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将教材各个模块有机综合,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有效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深入教材,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师应具有整体意识,在教学之前应对教材有深入的研究,理清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在教学中不能顾此失彼,要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学习与运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一门学科,社会是一个综合体,各种因素错综复杂,为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社会的特性并做综合性的尝试。
(二)课内课外有机统一,相互补充
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通过课堂教学教授给学生知识,并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际生活中切实践行,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良好健康发展。另外将课外知识引入课堂,能够有效拓展教学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了新的气象,在新理念的指引下,笔者和广大小學思想品德课教师一样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而献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点经验,期待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日臻尽善。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革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0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全新的视野下将新理念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掀起了革新的浪潮,有了不少可喜的变化和改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也不例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运用,“生本意识”的觉醒,教学氛围更加的轻松自然,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手段的新颖有效,使得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亮点频频,极大地鼓舞了教师,并促使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勇于创新和钻研,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助力。而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同样兴致高昂,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学习效果显著提高。针对目前大好的形势,笔者基于现阶段的教学做了一番新的探讨。
一、在教学中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化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提出,真正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从桎梏中解放出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传统教学中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因而极大抑制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新课程改革下,新型学习方式不仅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更加灵活,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正极度活跃和发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更不应该抑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对于学生认识社会、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大有裨益,也能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小学生学习的特点,笔者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具体操作如下:
(一)充分给予学生表现我自的机会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极大地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敢于大胆地表现自我,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应为学生喝彩,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喜欢课堂,才会积极融入并积极学习。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去表达、展现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自然而然在学习中融入自身的感受和思考。
(二)分组讨论,敢于质疑
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具体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真正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质疑、去表达自己的困惑与问题,之后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研究,通力合作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不容忽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精神,笔者在《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中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依托所创设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性;小组共同探讨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原则,让学生自己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并联系社会中虐杀动物的事例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们能够真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在这节课中小学生彰显了童心和人性的光辉,让笔者大为感动。小组学习能够让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从而让课堂教学的效果最大化的呈现出来,相较于枯燥的说教,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能够让学生的认识更深刻、体验更真切,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二、落实三维目标,实现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能力目标而言,更加注重情感方面的陶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将三维目标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身心全面得到发展。在传统的教学影响下,学生对行为规范和标准以及要求较为熟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未真正践行,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尤其要注重这一点。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同时,要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相结合,三维目标的提出,将三方面的要求融入在教学中,使得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与行为习惯的养成二者共同达成,真正实现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难忘的昨天》,通过近代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到先烈英勇反抗斗争才造就今天的幸福安康的生活,既让学生通过回顾历史在情感态度上有正确的认识,激发其爱国精神;也让学生在生活中做到爱国。学习《绚丽的世界文明》时,笔者首先介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特点,并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人类的伟大,并指出对待其他文明要平等、尊重,接着介绍华夏文明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认同感。
三、注重课外拓展迁移,联系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这门课程是根植于社会大环境之中的,在教学中必须要从课内拓展延伸到课外,以生活中的资源丰富教学容量,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促其成长。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一定不能束之高阁,一旦脱离现实生活,只会让教学失效,无法真正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所以,教师要让课堂回归于生活,或者将课堂放到大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教学。传统教学往往死守教材、照本宣科,这对于思想道德这门极具现实意义的课程相当不利,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样起着消极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将教材各个模块有机综合,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有效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深入教材,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师应具有整体意识,在教学之前应对教材有深入的研究,理清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在教学中不能顾此失彼,要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学习与运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一门学科,社会是一个综合体,各种因素错综复杂,为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社会的特性并做综合性的尝试。
(二)课内课外有机统一,相互补充
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通过课堂教学教授给学生知识,并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际生活中切实践行,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良好健康发展。另外将课外知识引入课堂,能够有效拓展教学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了新的气象,在新理念的指引下,笔者和广大小學思想品德课教师一样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而献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点经验,期待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日臻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