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涵的诸多信息,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就利津凤凰广场的现状及其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一点改进建议,期待我们的广场与人的联系更紧密,能够更好的为市民服务。
【关键词】:凤凰广场;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7-0668 (2008)0110022-03
前言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许多城市兴起了建设城市广场的热潮。这股"广场热"已成为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明证。但是,纵观我国整个城市广场建设,虽然在满足市民社会活动需要,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广场环境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少的城市空间,特别是公共空间还停留在"自在无为"的阶段,城市广场并没有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人们还缺乏自由和谐,亲切自然的城市空间环境。
1. 当前我国城市广场建设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1.1 概况
近几年来,我国的许多城市兴起了建设广场的热潮,各地广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是在建设广场"热潮"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形式雷同:纵观我国城市大大小小的广场,多以喷泉、雕塑、绿地等几个要素形式堆砌,形成千篇一律无特色的格局。
(2)城市文化体现不够:城市广场的建设在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方面作的不够,以格式化的建设取代个性化的城市文化。
(3)广场功能定位不准:拿文化娱乐广场来说,它是市民参与活动的重要场所,在体现"以人文本"的社会参与性规划设计作的不够。
(4)因地制宜、因财制宜做的不够:在城市广场建设上一哄而上,比排场,将规模,忽视现状。
1.2 现代广场的发展趋势
1.2.1 功能的多元化
休闲、民主、多信息、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目标,原来功能单一的政治性集会广场、交通广场等已不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而以文化、休闲为主,其它功能为辅的多功能市民广场则取而代之。各种年龄层次和背景的人们能在广场内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广场因此变成了一个复杂多样的具有可塑性的环境系统。
1.2.2 规模的小型化
充分利用临街转角处的建筑物留出的一部分空地,或是两座建筑之间的空间,建设一些分散的、小规模的城市广场,或称中心花园广场,不但可以节约资金,疏散人流,而且它们在城市空间中还具有视觉心理上、环境行为上等多方面的调节和缓冲作用,为单调的城市空间增添了丰富的景观。
1.2.3 空间的立体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处理不同交通方式的需要,立体化成为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下沉式广场、台地式广场、多层立体广场、空中广场、地下广场等多种空间形式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都已或多或少出现。立体广场的出现为疏散人流,丰富城市景观起了重要的作用。
1.2.4 环境的生态化
在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呼声中,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口号被提出来并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而加以实施。将自然元素纳人城市空间,已成为今日城市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
1.2.5 立意的场所化
场所既包括物质真实又包括历史。在场所内每一新的活动,在其中既含有对过去的回忆,也预示着对未来的想象。在今天的城市广场设计中,注重表现地域文化和环境文脉,力图创造一个具有清晰可识别性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场所,以求在人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1.2.6 设计的整体化
城市是一个大系统,而特殊地段的广场是一个小系统。如果不作全面的把握,如果没有总体性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广场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应使广场与城市原有的肌理。
2. 利津凤凰广场概况
黄河尾闾,渤海之滨,百代之东津古渡,千年之凤凰名城。利津城古称"凤凰城",因为利津古城的整体轮廓恰似一只凤凰,头朝东,尾向西;西出城门的三股官道,犹如凤凰尾巴上的三根长翎。还有李神仙洞等传说,都证明凤凰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凤凰广场无疑也是承袭传统和历史而建。
利津凤凰广场位于县城西南角,东临三里河渠城市绿带,南面为以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景观大街利一路。连接县城东西部,成功的广场建设有利于带动城市建设向西部发展。基地内主要有三里庄变电所、花木栽培公司、三里河渠及几处鱼塘。
2002年6月1日,利津凤凰广场开工建设,9月28日竣工。广场占地226亩,总投资2600万元,拆迁房屋1.2万平方米,淤土22万立方米,铺装石材4万平方米,新建水系驳岸1500米,绿化6万平方米。
3. 讨论与建议
3.1 讨论
3.1.1 设计与后期的景观
设计者考虑各种原则,围绕创造出优美的景观的主题,可谓费尽心思,可是一个总体的前提条件不得不考虑:该广场所处的城市的经济水平。举例来说:广场滨水地带设置了大量的木制平台和木栈道,面积很大。可是设计者有没有考虑过大片的木制材料以后的效果?调查发现木板经过几年的时间,其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突出的表现是木条之间缝隙加大,已经不利于游人行走,尤其是穿高跟鞋的女士,对于她们来讲,这已经是危险地带(图1)。其次,木条的承重水平在不断下降,游人在其上行走不断听到木条松动的声响,更有危险的地方木条出现断裂的情况。由于木制平台围合的水池中放养着许多金鱼,此处非常招孩子们喜爱,每当夜色降临,都会有大批游人带着孩子拥挤到此处,安全存在隐患,更不用说景观效果。
3.1.3 人性化设计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性化设计,但有时还是忽略人的要求。凤凰广场是一个综合性广场,主要服务于广大市民,满足其游憩、娱乐功能。但是调查发现广场上坐凳、座椅数量较少,(图3)只有在部分空间设置了树池坐凳,但是由于树木长势不够,还没有呈现浓荫状况,难以为游人遮阳。在儿童嬉水区域,也出现同样状况,缺乏大树遮荫,家长往往是站在烈日下观望。
此外,广场上的其它服务设施层次不齐。比如垃圾桶形状比较单调,缺乏创意;功能标识设置明显不足;坐凳、座椅数量较少,难以体现人性化设计。
3.1.4 植物配置方面
广场的植物配置方式丰富,但是主要以乔木为主,灌木类相对不足,花灌木更是缺少。这点在北部丘山流水区域表现尤为突出,某些景观比较随意,如大片群植的柽柳,即没有什么新意,也没有什么良好的观景效果。
3.2 改进建议
现代人所要求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围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展开的,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人们会追求一个更健康、与自己更有亲和力地环境。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虑广场的主体 -- 人的需要。在一天中,广场都为市民提供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早上,中老年人主要是进行健身活动;上下午则以聚会为主;傍晚和晚上人群最多,主要是散步和休息以及夏季盛大的舞会活动;在一年中,春秋季节可以到广场上放风筝,夏季可以在大树下乘凉,通过广场,人们很好的交往起来。人性化设计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3.2.1 座凳与台阶
在广场和草地边沿、林下设置大量的条石座凳,让爱好休闲的当地人有足够的休憩机会。建议在休闲长廊处适当增设部分休闲坐凳或长椅;在滨水沙滩处增添些石制长条坐凳,为在陪同孩子玩耍的家长休息用。
3.2.2 注意水质问题
滨水区域,尤其是人们可直接接触到水的区域,要不断更新水质,以保证水的清澈及市民的卫生。
3.2.3 增加标识
应该增加一些标识,特别是指示公厕的图标。通过不段完善服务设施,达到真正为市民服务的目的,才能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3.2.4 加强管理
广场是为市民服务的,如果缺乏必要的管理,广场将出现混乱景象。广场应该加强完善物业管理机构,时刻监控着广场的各项设施及景点,发现损坏及时修复。如晨练区域的健身器材损坏比较严重,该及时上报进行修复;广场的木质平台景观,根据现状应该及时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修缮。绿化管理工作也该加强,可以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让市民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中来,让市民意识到城市广场是市民的广场,需要大家自觉的维护;对于不符合管理的、损坏广场环境的行为进行约束,必要时可出台罚款制度。
3.2.5 增加小卖部
调查发现,游人经常因为诸如手机断电又需要打电话,口渴需要饮料等原因而中途离开广场,为更好的为游人服务可以考虑在广场适当位置增设小卖部。
3.2.6 增加景点介绍文字
凤凰广场的建设向市民展示的不仅是景观环境,还有深厚的文化。例如,在滨水景观带河西岸矗立三座红色钢铁门框,象征利津铁门关"铁门锁浪"的历史。但是市民看到的只是三座门框,对于其缺乏理解。因此建议增加必要的文字介绍,让更作的市民了解自己的城市文化底蕴。只有先了解了,才能谈及传承。
3.2.7 增加花灌木数量
植物在景观创造上占比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丰富的植物景观就没有丰富的广场环境景观。植物选择上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要充分考虑季节变化,注意植物的搭配,适当考虑增加花灌木数量,以增加广场的色彩。广场的绿化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不同的分区,绿化采取不同方式。在中央喷泉广场区,铺装面积较大,可在周围以盆栽的方式适当增加草花数量。
小结
城市广场的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美国学者伊利尔.沙里宁指出:"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以达到完善城市生态质量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环境,使久居闹市的市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柯,夏健, 等.城市广场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53-61 .
[2] 王绍增.城市绿地规划.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230-234.
[3] 郑宏.广场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12-14.
[4] 郭恩章. 对城市广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城市规划,2002(2):60-63.
[6] 胡长龙.规划设计.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3-25.
[7]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15-17.
【关键词】:凤凰广场;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7-0668 (2008)0110022-03
前言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许多城市兴起了建设城市广场的热潮。这股"广场热"已成为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明证。但是,纵观我国整个城市广场建设,虽然在满足市民社会活动需要,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广场环境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少的城市空间,特别是公共空间还停留在"自在无为"的阶段,城市广场并没有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人们还缺乏自由和谐,亲切自然的城市空间环境。
1. 当前我国城市广场建设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1.1 概况
近几年来,我国的许多城市兴起了建设广场的热潮,各地广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是在建设广场"热潮"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形式雷同:纵观我国城市大大小小的广场,多以喷泉、雕塑、绿地等几个要素形式堆砌,形成千篇一律无特色的格局。
(2)城市文化体现不够:城市广场的建设在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方面作的不够,以格式化的建设取代个性化的城市文化。
(3)广场功能定位不准:拿文化娱乐广场来说,它是市民参与活动的重要场所,在体现"以人文本"的社会参与性规划设计作的不够。
(4)因地制宜、因财制宜做的不够:在城市广场建设上一哄而上,比排场,将规模,忽视现状。
1.2 现代广场的发展趋势
1.2.1 功能的多元化
休闲、民主、多信息、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目标,原来功能单一的政治性集会广场、交通广场等已不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而以文化、休闲为主,其它功能为辅的多功能市民广场则取而代之。各种年龄层次和背景的人们能在广场内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广场因此变成了一个复杂多样的具有可塑性的环境系统。
1.2.2 规模的小型化
充分利用临街转角处的建筑物留出的一部分空地,或是两座建筑之间的空间,建设一些分散的、小规模的城市广场,或称中心花园广场,不但可以节约资金,疏散人流,而且它们在城市空间中还具有视觉心理上、环境行为上等多方面的调节和缓冲作用,为单调的城市空间增添了丰富的景观。
1.2.3 空间的立体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处理不同交通方式的需要,立体化成为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下沉式广场、台地式广场、多层立体广场、空中广场、地下广场等多种空间形式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都已或多或少出现。立体广场的出现为疏散人流,丰富城市景观起了重要的作用。
1.2.4 环境的生态化
在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呼声中,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口号被提出来并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而加以实施。将自然元素纳人城市空间,已成为今日城市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
1.2.5 立意的场所化
场所既包括物质真实又包括历史。在场所内每一新的活动,在其中既含有对过去的回忆,也预示着对未来的想象。在今天的城市广场设计中,注重表现地域文化和环境文脉,力图创造一个具有清晰可识别性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场所,以求在人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1.2.6 设计的整体化
城市是一个大系统,而特殊地段的广场是一个小系统。如果不作全面的把握,如果没有总体性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广场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应使广场与城市原有的肌理。
2. 利津凤凰广场概况
黄河尾闾,渤海之滨,百代之东津古渡,千年之凤凰名城。利津城古称"凤凰城",因为利津古城的整体轮廓恰似一只凤凰,头朝东,尾向西;西出城门的三股官道,犹如凤凰尾巴上的三根长翎。还有李神仙洞等传说,都证明凤凰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凤凰广场无疑也是承袭传统和历史而建。
利津凤凰广场位于县城西南角,东临三里河渠城市绿带,南面为以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景观大街利一路。连接县城东西部,成功的广场建设有利于带动城市建设向西部发展。基地内主要有三里庄变电所、花木栽培公司、三里河渠及几处鱼塘。
2002年6月1日,利津凤凰广场开工建设,9月28日竣工。广场占地226亩,总投资2600万元,拆迁房屋1.2万平方米,淤土22万立方米,铺装石材4万平方米,新建水系驳岸1500米,绿化6万平方米。
3. 讨论与建议
3.1 讨论
3.1.1 设计与后期的景观
设计者考虑各种原则,围绕创造出优美的景观的主题,可谓费尽心思,可是一个总体的前提条件不得不考虑:该广场所处的城市的经济水平。举例来说:广场滨水地带设置了大量的木制平台和木栈道,面积很大。可是设计者有没有考虑过大片的木制材料以后的效果?调查发现木板经过几年的时间,其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突出的表现是木条之间缝隙加大,已经不利于游人行走,尤其是穿高跟鞋的女士,对于她们来讲,这已经是危险地带(图1)。其次,木条的承重水平在不断下降,游人在其上行走不断听到木条松动的声响,更有危险的地方木条出现断裂的情况。由于木制平台围合的水池中放养着许多金鱼,此处非常招孩子们喜爱,每当夜色降临,都会有大批游人带着孩子拥挤到此处,安全存在隐患,更不用说景观效果。
3.1.3 人性化设计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性化设计,但有时还是忽略人的要求。凤凰广场是一个综合性广场,主要服务于广大市民,满足其游憩、娱乐功能。但是调查发现广场上坐凳、座椅数量较少,(图3)只有在部分空间设置了树池坐凳,但是由于树木长势不够,还没有呈现浓荫状况,难以为游人遮阳。在儿童嬉水区域,也出现同样状况,缺乏大树遮荫,家长往往是站在烈日下观望。
此外,广场上的其它服务设施层次不齐。比如垃圾桶形状比较单调,缺乏创意;功能标识设置明显不足;坐凳、座椅数量较少,难以体现人性化设计。
3.1.4 植物配置方面
广场的植物配置方式丰富,但是主要以乔木为主,灌木类相对不足,花灌木更是缺少。这点在北部丘山流水区域表现尤为突出,某些景观比较随意,如大片群植的柽柳,即没有什么新意,也没有什么良好的观景效果。
3.2 改进建议
现代人所要求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围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展开的,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人们会追求一个更健康、与自己更有亲和力地环境。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虑广场的主体 -- 人的需要。在一天中,广场都为市民提供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早上,中老年人主要是进行健身活动;上下午则以聚会为主;傍晚和晚上人群最多,主要是散步和休息以及夏季盛大的舞会活动;在一年中,春秋季节可以到广场上放风筝,夏季可以在大树下乘凉,通过广场,人们很好的交往起来。人性化设计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3.2.1 座凳与台阶
在广场和草地边沿、林下设置大量的条石座凳,让爱好休闲的当地人有足够的休憩机会。建议在休闲长廊处适当增设部分休闲坐凳或长椅;在滨水沙滩处增添些石制长条坐凳,为在陪同孩子玩耍的家长休息用。
3.2.2 注意水质问题
滨水区域,尤其是人们可直接接触到水的区域,要不断更新水质,以保证水的清澈及市民的卫生。
3.2.3 增加标识
应该增加一些标识,特别是指示公厕的图标。通过不段完善服务设施,达到真正为市民服务的目的,才能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3.2.4 加强管理
广场是为市民服务的,如果缺乏必要的管理,广场将出现混乱景象。广场应该加强完善物业管理机构,时刻监控着广场的各项设施及景点,发现损坏及时修复。如晨练区域的健身器材损坏比较严重,该及时上报进行修复;广场的木质平台景观,根据现状应该及时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修缮。绿化管理工作也该加强,可以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让市民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中来,让市民意识到城市广场是市民的广场,需要大家自觉的维护;对于不符合管理的、损坏广场环境的行为进行约束,必要时可出台罚款制度。
3.2.5 增加小卖部
调查发现,游人经常因为诸如手机断电又需要打电话,口渴需要饮料等原因而中途离开广场,为更好的为游人服务可以考虑在广场适当位置增设小卖部。
3.2.6 增加景点介绍文字
凤凰广场的建设向市民展示的不仅是景观环境,还有深厚的文化。例如,在滨水景观带河西岸矗立三座红色钢铁门框,象征利津铁门关"铁门锁浪"的历史。但是市民看到的只是三座门框,对于其缺乏理解。因此建议增加必要的文字介绍,让更作的市民了解自己的城市文化底蕴。只有先了解了,才能谈及传承。
3.2.7 增加花灌木数量
植物在景观创造上占比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丰富的植物景观就没有丰富的广场环境景观。植物选择上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要充分考虑季节变化,注意植物的搭配,适当考虑增加花灌木数量,以增加广场的色彩。广场的绿化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不同的分区,绿化采取不同方式。在中央喷泉广场区,铺装面积较大,可在周围以盆栽的方式适当增加草花数量。
小结
城市广场的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美国学者伊利尔.沙里宁指出:"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以达到完善城市生态质量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环境,使久居闹市的市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柯,夏健, 等.城市广场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53-61 .
[2] 王绍增.城市绿地规划.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230-234.
[3] 郑宏.广场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12-14.
[4] 郭恩章. 对城市广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城市规划,2002(2):60-63.
[6] 胡长龙.规划设计.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3-25.
[7]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