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学科教育正由过分注重“双基”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转变。强调认知、情感、态度的整合,学生的学科学习活动被认为是人格形成的过程。这和心理教育追求的目标十分吻合。因此,把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和谐发展
为了响应号召,在很多学校都能看到打扮得舒适温馨又极具创意的心理咨询室,可是每所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并不一定都有它的实用价值。功课表上即使有安排心理课也难以名副其实,或干脆上成了德育或班队课,因为在大多数老师眼里那样的效果更加显而易见。作为教师,我们有时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分数的高低,太急功近利而忽视学生心理的发展;或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只对他们进行单一空泛的思想道德教育。再加上各学校缺少专职心理教师等多种原因,心理健康教育最终因流于形式而教育无果。为此,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开始尝试语文与心理的结合点。
一、 将心理思维的种子尝试根植于课堂教学中
(一)两相权衡,左右为难
笔者今年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最近一段时间发现孩子们很烦躁,经常吵架,玩游戏,不按时完成作业等。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期,是一个心理跟不上生理发育的时期,从而会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这是一个“危险年龄”。针对以上的种种现状,一味空洞的说教没什么效果,应该给孩子们上上心理团体辅导课。心理教育不同于学科教学,是需要内化的过程,通过一两节课的临时抱佛脚,效果也不会明显。花的时间多了家长肯定也不太乐意,担心占用孩子学习学科知识的时间。这真叫人纠结。
(二)积极摸索,柳暗花明
语文是小学教育的一门最基础的课程,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学生在校学习语文的时间较多,语文学科为小学生心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了平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离不开语文学科。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不仅要学习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优化心理素质;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学习语文不仅需要行为投入,更需要心理投入;在这个平台上,使心育目标在学校工作的自然状态中得以实现,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比心理教育课及专题活动更为经济有效。
二、 用心理的工具翻松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土壤
(一)精心设计,初尝胜果
《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种种困境中,面对严峻的考验,及时调整好心态,为了能在荒岛上生存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神话般在岛上生活了28年。选编文章的目的是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外国名著的内容,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养成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班级里有很多“书虫”,很爱看书,个别孩子的阅读量很大,但他们仅仅停留在看的阶段,没能有自己的感悟与感受。难道每一次的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就是一个个故事、一幅幅精彩的画面?难道书中那么多人物的优秀品质对现时代的孩子来说真的遥不可及;难道大量读书换来的仍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啃老族”?那鼓励孩子们看书的目的何在?
在设计本课的教案时笔者反复思考,怎样才能引导孩子正确认知挫折;积极战胜挫折;学会自我调节。在课的结尾笔者这样设计:孩子们,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这篇课文给你留下怎样的启示,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二)抓住契机,因势利导
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平时的常态化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生命意识,还使学生在认识生命的基础上,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
1. 死亡不代表解脱,更不代表幸福
《卖火柴的小女孩》其中要求学生理解课文里的两个“幸福”。课堂中两位学生都认为第二个幸福是小女孩死了就不饿不冷了,这样就彻底幸福了。在准备反馈学生的回答前,笔者忽然意识到这样的回答显然存在着偏差,安徒生用宗教的理想阐述了他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本意是认为死去就可以不再受苦,对生活在苦难中的小女孩来说是一种解脱。但容易使孩子们产生误读。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语文老师仅仅把教学内容停留在此处,那留给孩子们的是什么……我考不好了,我比赛输了,我遇到困难了……当我想摆脱痛苦,难道就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死了就没有痛苦,就有幸福了吗?我们要做的是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2. 珍爱和珍惜,才是幸福的真谛
于是笔者马上追问,为什么作者这样写?难道对小女孩来说只有死了才能寻找到幸福,难道只有死才能解脱吗?师:读到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她为什么跑?因为她不想死,可见她珍爱自己的生命,她在朝求生的希望跑。但是黑暗的社會,让她无路可走。生: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不幸的穷人深切的同情,以及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的哀怨。这不仅让我想起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快乐的大家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自己高高兴兴和父母同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想到有的孩子失去亲人没有快乐;在自己欢天喜地过新年的时候,想到有的孩子缺衣少食上不了学……生:更让我懂得了要珍惜生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多好的答案,多好的生命教育契机!这才是我们老师所要的,只要老师引导得法,学生就可以在平时的常态化课堂中汲取心育的甘泉。
三、 让心理的花朵盛开在孩子的语文世界里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喜欢追踪社会热点,崇拜偶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信息。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 (一)关注课堂生成,引导孩子自我判断
六上第三单元的整组课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在教学《用心灵去倾听》这课时,其中笔者这样讲道:“孩子们,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受到过哪些人的关爱,或者你关爱过哪些人?”这时,一位孩子站了起来,说:“老师,连老人摔倒在路上都没人扶的世界,会有关爱吗?”孩子的答案让笔者意想不到。当时笔者不知道如何回答才能让自己的语言更有说服力,显然说教在这时不但起不了作用,可能适得其反。但丝毫不回答,可能会误导孩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于是,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冷处理。
(二)设计语文综合活动,树立科学价值观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非常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内容,而学生在实际参与、分享、实践的过程中,他们身心积极投入,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学生的心理状态会跟随活动的体验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使得他们的各方面经验开始飞速发展。笔者在教学中,把“活动”变为心理课程的“教材”,敏锐地去把握每一个心育的契机,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同化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成长。
【例】 结合学校“学雷锋月”活动,开展以“学雷锋,见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说雷锋故事会”“雷锋知识竞赛”“设计雷锋邮票”“出一期雷锋宣传画册”等一系列活动让全体学生了解雷锋的奉献精神、钉子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倡议全体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力争把礼貌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他人;采取“夸雷锋”的方式发现身边优秀人物的典型事迹。
(三)搭建写作平台,倾诉心中情感
写作最接近学生的心灵现实。我们的孩子需要把内心积郁的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对成长中的烦恼和感悟倾诉出来。但他们的倾诉对象往往是自己的同伴,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遭遇,但是同伴也和他们一样不成熟,处理情绪和感情都显得太过于稚嫩,这就会造成学生的情绪情感得不到发泄和良好的处理。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记录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是一种很好的倾诉方式。写下来往往能比简单化地倾诉更能疏导情绪,达到帮助学生塑造美好人格的效果。我们就能从孩子的文章中窥视学生的心理,从而引导其心理健康正确发展,能及时将孩子焦躁、阴郁、抑郁的这些负面情绪疏导好。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因势利导,将孩子常关注的焦点问题,或者孩子在成长中会碰到的情绪问题多罗列出来,作为我们的作文素材,让他们的情绪有一个好的出口。
很多孩子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其中曾经在课上大声质疑如今的社会是否有关爱的这位孩子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例】 《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也许是一盏指路灯。当我们遇见黑暗时,它给我们指路照明。家是什么?也许是一滴小露珠。当我们干渴难耐时,它给我们无声滋润。家是什么?也许是一把大雨伞。当我们被风吹雨打,它给我们挡风遮雨。家是什么?也许是一次次宽容。当我们无知犯错时,它给我们指正机会。家是什么?也许是一股股信念。当我们灰心丧气时,它给我们坚定信心。家是什么?也许是一生的幸福。当我在天涯或海角,它总与我相依相伴!家到底是什么呢?原来家就是——我们指路照明的灯,我们天然的避风港,我一生相伴的幸福。
这位孩子的文章笔者反复读了好多次,每次都会深深打动笔者。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足以见证他对父母、对老师的那份深情厚谊,你能否認这个社会处处充满关爱吗!内化需要一个过程,为何每每在学生有疑时我们要紧紧相逼,想把我们的思想强压给他们,我们需要的不是虚伪的答案,我们要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所以,让心育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中,给他们酝酿的时间,让其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指南[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
[2]欧敏玲.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身课堂[J].科教文汇,2020(8):168-170.
作者简介:来琪,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渔浦小学。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和谐发展
为了响应号召,在很多学校都能看到打扮得舒适温馨又极具创意的心理咨询室,可是每所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并不一定都有它的实用价值。功课表上即使有安排心理课也难以名副其实,或干脆上成了德育或班队课,因为在大多数老师眼里那样的效果更加显而易见。作为教师,我们有时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分数的高低,太急功近利而忽视学生心理的发展;或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只对他们进行单一空泛的思想道德教育。再加上各学校缺少专职心理教师等多种原因,心理健康教育最终因流于形式而教育无果。为此,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开始尝试语文与心理的结合点。
一、 将心理思维的种子尝试根植于课堂教学中
(一)两相权衡,左右为难
笔者今年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最近一段时间发现孩子们很烦躁,经常吵架,玩游戏,不按时完成作业等。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期,是一个心理跟不上生理发育的时期,从而会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这是一个“危险年龄”。针对以上的种种现状,一味空洞的说教没什么效果,应该给孩子们上上心理团体辅导课。心理教育不同于学科教学,是需要内化的过程,通过一两节课的临时抱佛脚,效果也不会明显。花的时间多了家长肯定也不太乐意,担心占用孩子学习学科知识的时间。这真叫人纠结。
(二)积极摸索,柳暗花明
语文是小学教育的一门最基础的课程,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学生在校学习语文的时间较多,语文学科为小学生心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了平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离不开语文学科。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不仅要学习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优化心理素质;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学习语文不仅需要行为投入,更需要心理投入;在这个平台上,使心育目标在学校工作的自然状态中得以实现,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比心理教育课及专题活动更为经济有效。
二、 用心理的工具翻松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土壤
(一)精心设计,初尝胜果
《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种种困境中,面对严峻的考验,及时调整好心态,为了能在荒岛上生存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神话般在岛上生活了28年。选编文章的目的是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外国名著的内容,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养成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班级里有很多“书虫”,很爱看书,个别孩子的阅读量很大,但他们仅仅停留在看的阶段,没能有自己的感悟与感受。难道每一次的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就是一个个故事、一幅幅精彩的画面?难道书中那么多人物的优秀品质对现时代的孩子来说真的遥不可及;难道大量读书换来的仍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啃老族”?那鼓励孩子们看书的目的何在?
在设计本课的教案时笔者反复思考,怎样才能引导孩子正确认知挫折;积极战胜挫折;学会自我调节。在课的结尾笔者这样设计:孩子们,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这篇课文给你留下怎样的启示,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二)抓住契机,因势利导
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平时的常态化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生命意识,还使学生在认识生命的基础上,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
1. 死亡不代表解脱,更不代表幸福
《卖火柴的小女孩》其中要求学生理解课文里的两个“幸福”。课堂中两位学生都认为第二个幸福是小女孩死了就不饿不冷了,这样就彻底幸福了。在准备反馈学生的回答前,笔者忽然意识到这样的回答显然存在着偏差,安徒生用宗教的理想阐述了他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本意是认为死去就可以不再受苦,对生活在苦难中的小女孩来说是一种解脱。但容易使孩子们产生误读。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语文老师仅仅把教学内容停留在此处,那留给孩子们的是什么……我考不好了,我比赛输了,我遇到困难了……当我想摆脱痛苦,难道就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死了就没有痛苦,就有幸福了吗?我们要做的是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2. 珍爱和珍惜,才是幸福的真谛
于是笔者马上追问,为什么作者这样写?难道对小女孩来说只有死了才能寻找到幸福,难道只有死才能解脱吗?师:读到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她为什么跑?因为她不想死,可见她珍爱自己的生命,她在朝求生的希望跑。但是黑暗的社會,让她无路可走。生: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不幸的穷人深切的同情,以及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的哀怨。这不仅让我想起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快乐的大家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自己高高兴兴和父母同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想到有的孩子失去亲人没有快乐;在自己欢天喜地过新年的时候,想到有的孩子缺衣少食上不了学……生:更让我懂得了要珍惜生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多好的答案,多好的生命教育契机!这才是我们老师所要的,只要老师引导得法,学生就可以在平时的常态化课堂中汲取心育的甘泉。
三、 让心理的花朵盛开在孩子的语文世界里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喜欢追踪社会热点,崇拜偶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信息。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 (一)关注课堂生成,引导孩子自我判断
六上第三单元的整组课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在教学《用心灵去倾听》这课时,其中笔者这样讲道:“孩子们,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受到过哪些人的关爱,或者你关爱过哪些人?”这时,一位孩子站了起来,说:“老师,连老人摔倒在路上都没人扶的世界,会有关爱吗?”孩子的答案让笔者意想不到。当时笔者不知道如何回答才能让自己的语言更有说服力,显然说教在这时不但起不了作用,可能适得其反。但丝毫不回答,可能会误导孩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于是,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冷处理。
(二)设计语文综合活动,树立科学价值观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非常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内容,而学生在实际参与、分享、实践的过程中,他们身心积极投入,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学生的心理状态会跟随活动的体验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使得他们的各方面经验开始飞速发展。笔者在教学中,把“活动”变为心理课程的“教材”,敏锐地去把握每一个心育的契机,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同化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成长。
【例】 结合学校“学雷锋月”活动,开展以“学雷锋,见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说雷锋故事会”“雷锋知识竞赛”“设计雷锋邮票”“出一期雷锋宣传画册”等一系列活动让全体学生了解雷锋的奉献精神、钉子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倡议全体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力争把礼貌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他人;采取“夸雷锋”的方式发现身边优秀人物的典型事迹。
(三)搭建写作平台,倾诉心中情感
写作最接近学生的心灵现实。我们的孩子需要把内心积郁的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对成长中的烦恼和感悟倾诉出来。但他们的倾诉对象往往是自己的同伴,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遭遇,但是同伴也和他们一样不成熟,处理情绪和感情都显得太过于稚嫩,这就会造成学生的情绪情感得不到发泄和良好的处理。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记录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是一种很好的倾诉方式。写下来往往能比简单化地倾诉更能疏导情绪,达到帮助学生塑造美好人格的效果。我们就能从孩子的文章中窥视学生的心理,从而引导其心理健康正确发展,能及时将孩子焦躁、阴郁、抑郁的这些负面情绪疏导好。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因势利导,将孩子常关注的焦点问题,或者孩子在成长中会碰到的情绪问题多罗列出来,作为我们的作文素材,让他们的情绪有一个好的出口。
很多孩子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其中曾经在课上大声质疑如今的社会是否有关爱的这位孩子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例】 《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也许是一盏指路灯。当我们遇见黑暗时,它给我们指路照明。家是什么?也许是一滴小露珠。当我们干渴难耐时,它给我们无声滋润。家是什么?也许是一把大雨伞。当我们被风吹雨打,它给我们挡风遮雨。家是什么?也许是一次次宽容。当我们无知犯错时,它给我们指正机会。家是什么?也许是一股股信念。当我们灰心丧气时,它给我们坚定信心。家是什么?也许是一生的幸福。当我在天涯或海角,它总与我相依相伴!家到底是什么呢?原来家就是——我们指路照明的灯,我们天然的避风港,我一生相伴的幸福。
这位孩子的文章笔者反复读了好多次,每次都会深深打动笔者。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足以见证他对父母、对老师的那份深情厚谊,你能否認这个社会处处充满关爱吗!内化需要一个过程,为何每每在学生有疑时我们要紧紧相逼,想把我们的思想强压给他们,我们需要的不是虚伪的答案,我们要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所以,让心育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中,给他们酝酿的时间,让其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指南[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
[2]欧敏玲.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身课堂[J].科教文汇,2020(8):168-170.
作者简介:来琪,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渔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