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外学者对语篇的分析和研究很多,对诗歌的语篇分析却很少。本文以席兴华认知模型为理论框架,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为语料,从意象和叙事语篇两个方面研究了叙事诗歌的语言。
关键词:理想化认知模型;叙事诗;《琵琶行》
作者简介:谢碧容(1992-),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吉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2
一、引言
多年来, 主流语言学家注重从客观主义语义观分析语言现象, 描写句子的结构和成分。然而诗歌语篇连贯不是仅靠形式化的衔接手段和语篇结构可以取得的。传统的客观语义学分析方法注重探讨语义的客观逻辑关系,忽视诗歌中大量的意象、隐喻、转喻等现象对构建语篇连贯的作用, 更鲜有提及作者和读者头脑中的主观作用。而理想化认知模型为诗歌语篇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
人类在与现实世界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意象图式,建立了认知模型, 多个认知模型可构成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 这样就可把概念组织起来,找出所观察对象的结构模式和运作原理。传统客观主义语义学认为意义体现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直接对应,排除了人的主观因素。为挑战客观主义语义理论,莱考夫于1987 年针对性地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认知模型是人与外部世界互动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方式。理想化认知模型(下文称ICM)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较为完整的、理想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结构。ICM依据四种原则建构,即命题结构、意象图式、隐喻映射和转喻映射,这些原则也可以理解为理想化认知模型包含的四种认知模型。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的长篇叙事抒情诗。作者被贬到九江,在江头送客时偶遇琵琶女,听其演奏及身世,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故作《琵琶行》。本文在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之下,通过四个模型分析了诗歌的意向,以及叙事模型分析了诗歌的叙事语篇,希望为诗歌语篇分析开辟新思路。
二、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诗歌意象
命题模型是表明概念、特性以及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结构。它包含命题性或事实性知识,不需想象性手段。在《琵琶行》中,开篇处就出现两次景物描写为抒情做铺垫,开篇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里包含枫叶,秋,雾蒙蒙的江水,月四个意象。秋在中国人的认知模型中是落叶飘零,有着凄婉氛围的季节。而枫叶是秋天的典型意象。月在中国古代表达的是团圆和相思。此时茫茫江水遮住了明月,忽隐忽现,连寄托相思之情的月亮也不肯露出全貌。通过这四个意象激发了读者内在情感,把握了全诗凄婉的感情基调。
意象图式是人类在对客观世界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前概念架构,来源于人类的具体经验,通过在人类活动中不断的再现,又可以组织新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投射到抽象概念之中。以意象图式为基础和原则建构的ICM就是意象图式模型。例如,空间概念的ICM就是以上下、前后、左右、远近等意象图式建构的。《琵琶行》中描写了琵琶女自幼时学习琵琶,到出名年轻时名动四方,人人为她争破头,再到年纪大后嫁于商人,后晚景凄凉。这是一个时间发展的意象图式,人们反复在生活中体验时间发展,事物从欣欣向荣发展到鼎盛时期,再走向衰落的过程。能够感同身受大起大落对比之下的晚景凄凉。
在隐喻模型中,源域中的ICM结构映射到目标域的相应结构上,二者映射的基础是相似性。该模型常用于抽象事物的概念化、推理和理解过程。《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时的姿态为“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低属于方向隐喻的范畴。高低是两个相对的方向,高表示寓意着欣欣向荣,比如高升,兴高采烈。而低则寓意着消极的一面,例如垂头丧气(垂即低的意思)。此处描写琵琶女弹奏姿态是低眉信手,也体现了如今年华老去,琵琶女生活不如意的状态。“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描写琵琶女的琴声,是一个实体隐喻。把激烈的琴声比喻为水瓶炸裂,战场上刀枪声震耳。让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琵琶声的激烈程度。后两句,写琴声从高潮处戛然而止,仿佛布突然断裂。这三处隐喻,把琴声描写的十分之形象。
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不同于隐喻的跨域映射,在转喻模型中,映射发生于一个单一的认知域中。“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这里诗人写自己与琵琶女遭遇境况相似。今年,明年是一个部分的概念,人生是整体的概念。作者交替使用部分和整体的概念,实则都表达了对以后人生没落的感叹。
三、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诗歌叙事语篇
诗歌的作者和读者通过自身体验、对叙事诗歌中多描述的事件的感知和认知进行推理, 并遵循一定的认知模型构建出事件域认知网状系统, 有利于诗人通过叙事讲述整个事件, 有利于读者通过叙事理解整个诗歌并把握诗歌的意义与连贯。
从宏观来看,叙事诗歌中完整的事件应该包含记叙文的基本六要素,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在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框架之下,这一事件范畴的认知模型包含时间模型,空间模型,人物模型,事件模型,原因模型,结果模型。
在一般叙事基础上衍生的叙事抒情诗的理想化认知模型还应包括: 背景模型: 与事件相关的背景和历史;评论模型:对事件的态度;品质模型: 显现与事件相关的特质和气氛。
如果某一叙事诗歌完全满足前六种认知模型, 就是作为叙事语篇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在此基础上, 如果某一叙事语篇还能满足后三种认知模型, 就是叙事抒情语篇中最典型的原型。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秋天,白居易时任江州司马。该诗篇中有鲜明的人物模型,作者和琵琶女。时间模型在诗篇开头清晰写出,元和十一年,作者贬官的第二年。空间模型是“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即湓浦口湖上。事件模型是作者在湖上偶遇琵琶女,感叹其身世凄凉。原因模型是作者因琵琶女身世凄凉,而联想到自己仕途不顺,感同身受,引发一番感叹。结果模型是“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有感于这次偶遇,做长诗一首,感叹琵琶女和自己的凄惨命运。《琵琶行》满足了叙事语篇的六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交代清楚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读者可以清晰的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并可以感同身受,理解其中深意。
除此之外,《琵琶行》也满足叙事抒情语篇的三个模型。背景模型在诗前小序中交代清楚。作者遭贬谪。实际上琵琶行背后有着重要的历史背景。作者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藩镇势力派刺客事件另朝野大哗。白居易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权贵,于是有人就借此事对于他的主张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在简单交代背景以后,读者对全诗一开始就有个基本的把握,有助于后面叙事和抒情的展开。评论模型在诗中体现不是很明确,作者主要抒发对琵琶女凄惨身世的怜悯。品质模型指与事件相关的气质。从秋季的氛围,到对琵琶声的描写处处都散发着凄凉的氛围。
总而言之,《琵琶行》基本满足了九大认知模型,是叙事抒情语篇中最典型的原型语篇连贯,抒情一气呵成,感情真挚,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所以成为千古绝唱。
四、结论
人类的语义与客观世界,身体构造和功能,认知能力和方式,文化信仰,主观因素是不可分离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承认了这些因素的密切联系,该模型所体现的互动性和体验性为诗歌语篇分析具有较强的阐释力。本文通过分析,《琵琶行》中通过四种的认知模型,使得作者能够充分体验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向和感情,在叙事方面,通过完整的叙事模型,语篇衔接紧密,作者充分把握故事脉络。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0.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官科.公益广告的理想化认知模型阐释[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0).
关键词:理想化认知模型;叙事诗;《琵琶行》
作者简介:谢碧容(1992-),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吉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2
一、引言
多年来, 主流语言学家注重从客观主义语义观分析语言现象, 描写句子的结构和成分。然而诗歌语篇连贯不是仅靠形式化的衔接手段和语篇结构可以取得的。传统的客观语义学分析方法注重探讨语义的客观逻辑关系,忽视诗歌中大量的意象、隐喻、转喻等现象对构建语篇连贯的作用, 更鲜有提及作者和读者头脑中的主观作用。而理想化认知模型为诗歌语篇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
人类在与现实世界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意象图式,建立了认知模型, 多个认知模型可构成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 这样就可把概念组织起来,找出所观察对象的结构模式和运作原理。传统客观主义语义学认为意义体现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直接对应,排除了人的主观因素。为挑战客观主义语义理论,莱考夫于1987 年针对性地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认知模型是人与外部世界互动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方式。理想化认知模型(下文称ICM)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较为完整的、理想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结构。ICM依据四种原则建构,即命题结构、意象图式、隐喻映射和转喻映射,这些原则也可以理解为理想化认知模型包含的四种认知模型。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的长篇叙事抒情诗。作者被贬到九江,在江头送客时偶遇琵琶女,听其演奏及身世,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故作《琵琶行》。本文在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之下,通过四个模型分析了诗歌的意向,以及叙事模型分析了诗歌的叙事语篇,希望为诗歌语篇分析开辟新思路。
二、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诗歌意象
命题模型是表明概念、特性以及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结构。它包含命题性或事实性知识,不需想象性手段。在《琵琶行》中,开篇处就出现两次景物描写为抒情做铺垫,开篇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里包含枫叶,秋,雾蒙蒙的江水,月四个意象。秋在中国人的认知模型中是落叶飘零,有着凄婉氛围的季节。而枫叶是秋天的典型意象。月在中国古代表达的是团圆和相思。此时茫茫江水遮住了明月,忽隐忽现,连寄托相思之情的月亮也不肯露出全貌。通过这四个意象激发了读者内在情感,把握了全诗凄婉的感情基调。
意象图式是人类在对客观世界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前概念架构,来源于人类的具体经验,通过在人类活动中不断的再现,又可以组织新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投射到抽象概念之中。以意象图式为基础和原则建构的ICM就是意象图式模型。例如,空间概念的ICM就是以上下、前后、左右、远近等意象图式建构的。《琵琶行》中描写了琵琶女自幼时学习琵琶,到出名年轻时名动四方,人人为她争破头,再到年纪大后嫁于商人,后晚景凄凉。这是一个时间发展的意象图式,人们反复在生活中体验时间发展,事物从欣欣向荣发展到鼎盛时期,再走向衰落的过程。能够感同身受大起大落对比之下的晚景凄凉。
在隐喻模型中,源域中的ICM结构映射到目标域的相应结构上,二者映射的基础是相似性。该模型常用于抽象事物的概念化、推理和理解过程。《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时的姿态为“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低属于方向隐喻的范畴。高低是两个相对的方向,高表示寓意着欣欣向荣,比如高升,兴高采烈。而低则寓意着消极的一面,例如垂头丧气(垂即低的意思)。此处描写琵琶女弹奏姿态是低眉信手,也体现了如今年华老去,琵琶女生活不如意的状态。“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描写琵琶女的琴声,是一个实体隐喻。把激烈的琴声比喻为水瓶炸裂,战场上刀枪声震耳。让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琵琶声的激烈程度。后两句,写琴声从高潮处戛然而止,仿佛布突然断裂。这三处隐喻,把琴声描写的十分之形象。
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不同于隐喻的跨域映射,在转喻模型中,映射发生于一个单一的认知域中。“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这里诗人写自己与琵琶女遭遇境况相似。今年,明年是一个部分的概念,人生是整体的概念。作者交替使用部分和整体的概念,实则都表达了对以后人生没落的感叹。
三、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诗歌叙事语篇
诗歌的作者和读者通过自身体验、对叙事诗歌中多描述的事件的感知和认知进行推理, 并遵循一定的认知模型构建出事件域认知网状系统, 有利于诗人通过叙事讲述整个事件, 有利于读者通过叙事理解整个诗歌并把握诗歌的意义与连贯。
从宏观来看,叙事诗歌中完整的事件应该包含记叙文的基本六要素,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在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框架之下,这一事件范畴的认知模型包含时间模型,空间模型,人物模型,事件模型,原因模型,结果模型。
在一般叙事基础上衍生的叙事抒情诗的理想化认知模型还应包括: 背景模型: 与事件相关的背景和历史;评论模型:对事件的态度;品质模型: 显现与事件相关的特质和气氛。
如果某一叙事诗歌完全满足前六种认知模型, 就是作为叙事语篇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在此基础上, 如果某一叙事语篇还能满足后三种认知模型, 就是叙事抒情语篇中最典型的原型。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秋天,白居易时任江州司马。该诗篇中有鲜明的人物模型,作者和琵琶女。时间模型在诗篇开头清晰写出,元和十一年,作者贬官的第二年。空间模型是“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即湓浦口湖上。事件模型是作者在湖上偶遇琵琶女,感叹其身世凄凉。原因模型是作者因琵琶女身世凄凉,而联想到自己仕途不顺,感同身受,引发一番感叹。结果模型是“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有感于这次偶遇,做长诗一首,感叹琵琶女和自己的凄惨命运。《琵琶行》满足了叙事语篇的六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交代清楚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读者可以清晰的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并可以感同身受,理解其中深意。
除此之外,《琵琶行》也满足叙事抒情语篇的三个模型。背景模型在诗前小序中交代清楚。作者遭贬谪。实际上琵琶行背后有着重要的历史背景。作者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藩镇势力派刺客事件另朝野大哗。白居易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权贵,于是有人就借此事对于他的主张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在简单交代背景以后,读者对全诗一开始就有个基本的把握,有助于后面叙事和抒情的展开。评论模型在诗中体现不是很明确,作者主要抒发对琵琶女凄惨身世的怜悯。品质模型指与事件相关的气质。从秋季的氛围,到对琵琶声的描写处处都散发着凄凉的氛围。
总而言之,《琵琶行》基本满足了九大认知模型,是叙事抒情语篇中最典型的原型语篇连贯,抒情一气呵成,感情真挚,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所以成为千古绝唱。
四、结论
人类的语义与客观世界,身体构造和功能,认知能力和方式,文化信仰,主观因素是不可分离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承认了这些因素的密切联系,该模型所体现的互动性和体验性为诗歌语篇分析具有较强的阐释力。本文通过分析,《琵琶行》中通过四种的认知模型,使得作者能够充分体验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向和感情,在叙事方面,通过完整的叙事模型,语篇衔接紧密,作者充分把握故事脉络。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0.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官科.公益广告的理想化认知模型阐释[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