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以来,团浙江省委紧紧围绕团中央和省委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新疆阿克苏和兵团一师、西藏那曲、青海海西州、四川阿坝州和木里县为主要对象,带领各级团组织“挂图作战”“列表上墙”“倒排工期”,共完成项目145个,整合资金4139.39万元,覆盖15.5万人次,超额完成第二轮对口支援工作各项任务。
将对口支援作为崇高的政治任务,自上而下建章立制,努力实现工作格局组织化。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积极融入团中央和省委对口支援工作大局,印发《浙江共青团助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工作实施方案》,推动省市团委全部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要求一把手书记靠前指挥,分管书记具体负责。梳理形成全省对口支援重大任务清单,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由11个设区市自主认领,省级分解调配,明确工作指标、时间进度,实现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建立联络对接机制。全省各级团组织与对口地区团组织普遍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团省委书记班子示范带头,每年年初专题研究排定赴对口地区实地对接计划,三年来,书记班子16次带队赴对口地区。同时,市县级团委与对口地区团委以季度会商频次,保持常态化工作交流。
建立督导反馈机制。团省委出台《机关干部(工作人员)工作交接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统战部两年换了4任部长,但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档、联络不掉线”。此外,为破解基层团组织人员轮换快和对口工作长期性、艰巨性的矛盾,团省委定期下发责任清单,开展销号管理,反馈工作进度,有效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规范管理。
在组织化动员的基础上,搭建参与平台,培育多元主体,双管齐下、形成合力,努力实现工作体系社会化。
提升传统渠道帮扶效能。三年来,以“希望工程”为纽带,在新疆等地立项援建希望小学7所、幼儿园2所、附属设施10个,希望书库、音乐教室、希望号角等配套设施44个,资助青少年5748名,累计实现微心愿4.37万个,以“向阳花少儿医疗救助基金”救治患病青少年1544名。
强化众筹平台数智赋能。深化“互联网+公益”探索,依托“亲青筹”平台开展网络众筹,发布“让四川阿坝困境青少年过一个温暖不湿脚的冬天”等133个项目,筹资678.34万元。
依托团属社团拓展潜能。统筹高校团委、企业团委、团属社团和各级青联组织投身帮扶,省级分13批次赴对口地区开展产业帮扶、扶贫帮困等活动,推动浙江优质产业和扶贫项目落地实施。团属社会组织“牛排之家”发起“爱回西藏”项目,连续6年组织40多名志愿者进藏,在海拔4000余米的高地,援建了3间电脑教室、11套幼儿园游乐设施。
牢牢把握凝聚人心这一根本,把资金投在根上,把工作做到心上,着力提升工作辨识度,努力实现帮扶项目品牌化。
实施“百校十万‘石榴籽’工程”。与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援疆指挥部等联发实施意见,两地结对30家团组织,在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基础团务建设等方面交流共建;两地百所学校10万名学生开展“心连心”“点亮万个微心愿”等活动。此外,团省委开设“云课堂”,名师在线授课,让新疆的孩子共享浙江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绘本送新疆、同心绘出中国梦”活动,将全省各地200多万册童书、数千封“鸿雁传书”、4000余幅小朋友绘画作品送抵新疆。
开展新疆西藏班融情培养计划。为新疆西藏班学生专门开设普法、安全和职业生涯指导等课程,安排他们与内地家庭爱心结对,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助学帮困等活动,让真情陪伴、真心付出赢得情感交融。比如,衢州市为159名新疆留衢过年学生送上价值4万余元的“三衢味”礼包、服装鞋帽、新春福袋等礼物,传递“衢州有礼、民族連心”的情谊。
组织“同心筑梦”交流互访活动。全省各地克服疫情影响,创设“云团日”“云队会”等交流方式,深入开展“融情夏令营”“手拉手”等活动,邀请两地高校实践团队互观互访。温州成立拜城县“榕杨”红领巾学院,开展“粽情端午·云上有约”“童心永向党”“我和国旗合张影”等云上活动12场,将红色基因根植于两地青少年心中。2020年十一期间,台州邀请那曲的30余名中学师生来当地,与汉族学生同学习同交流,7天时间“上山下海”走遍所有区县。
下一步,团浙江省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聚焦“人心”和“人才”谋划思路,坚持精准、务实、高效原则,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优化结对关系、实施精品“三交”项目,努力出成果、出亮点、出经验,助力对口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民族融合。
注重机制先行,完善顶层设计不断强化对口支援工作力度
将对口支援作为崇高的政治任务,自上而下建章立制,努力实现工作格局组织化。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积极融入团中央和省委对口支援工作大局,印发《浙江共青团助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工作实施方案》,推动省市团委全部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要求一把手书记靠前指挥,分管书记具体负责。梳理形成全省对口支援重大任务清单,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由11个设区市自主认领,省级分解调配,明确工作指标、时间进度,实现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建立联络对接机制。全省各级团组织与对口地区团组织普遍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团省委书记班子示范带头,每年年初专题研究排定赴对口地区实地对接计划,三年来,书记班子16次带队赴对口地区。同时,市县级团委与对口地区团委以季度会商频次,保持常态化工作交流。
建立督导反馈机制。团省委出台《机关干部(工作人员)工作交接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统战部两年换了4任部长,但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档、联络不掉线”。此外,为破解基层团组织人员轮换快和对口工作长期性、艰巨性的矛盾,团省委定期下发责任清单,开展销号管理,反馈工作进度,有效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规范管理。
注重资源整合,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拓展对口支援工作广度
在组织化动员的基础上,搭建参与平台,培育多元主体,双管齐下、形成合力,努力实现工作体系社会化。
提升传统渠道帮扶效能。三年来,以“希望工程”为纽带,在新疆等地立项援建希望小学7所、幼儿园2所、附属设施10个,希望书库、音乐教室、希望号角等配套设施44个,资助青少年5748名,累计实现微心愿4.37万个,以“向阳花少儿医疗救助基金”救治患病青少年1544名。
强化众筹平台数智赋能。深化“互联网+公益”探索,依托“亲青筹”平台开展网络众筹,发布“让四川阿坝困境青少年过一个温暖不湿脚的冬天”等133个项目,筹资678.34万元。
依托团属社团拓展潜能。统筹高校团委、企业团委、团属社团和各级青联组织投身帮扶,省级分13批次赴对口地区开展产业帮扶、扶贫帮困等活动,推动浙江优质产业和扶贫项目落地实施。团属社会组织“牛排之家”发起“爱回西藏”项目,连续6年组织40多名志愿者进藏,在海拔4000余米的高地,援建了3间电脑教室、11套幼儿园游乐设施。
注重交流交融,打造“走心”项目不断提升对口帮扶工作温度
牢牢把握凝聚人心这一根本,把资金投在根上,把工作做到心上,着力提升工作辨识度,努力实现帮扶项目品牌化。
实施“百校十万‘石榴籽’工程”。与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援疆指挥部等联发实施意见,两地结对30家团组织,在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基础团务建设等方面交流共建;两地百所学校10万名学生开展“心连心”“点亮万个微心愿”等活动。此外,团省委开设“云课堂”,名师在线授课,让新疆的孩子共享浙江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绘本送新疆、同心绘出中国梦”活动,将全省各地200多万册童书、数千封“鸿雁传书”、4000余幅小朋友绘画作品送抵新疆。
开展新疆西藏班融情培养计划。为新疆西藏班学生专门开设普法、安全和职业生涯指导等课程,安排他们与内地家庭爱心结对,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助学帮困等活动,让真情陪伴、真心付出赢得情感交融。比如,衢州市为159名新疆留衢过年学生送上价值4万余元的“三衢味”礼包、服装鞋帽、新春福袋等礼物,传递“衢州有礼、民族連心”的情谊。
组织“同心筑梦”交流互访活动。全省各地克服疫情影响,创设“云团日”“云队会”等交流方式,深入开展“融情夏令营”“手拉手”等活动,邀请两地高校实践团队互观互访。温州成立拜城县“榕杨”红领巾学院,开展“粽情端午·云上有约”“童心永向党”“我和国旗合张影”等云上活动12场,将红色基因根植于两地青少年心中。2020年十一期间,台州邀请那曲的30余名中学师生来当地,与汉族学生同学习同交流,7天时间“上山下海”走遍所有区县。
下一步,团浙江省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聚焦“人心”和“人才”谋划思路,坚持精准、务实、高效原则,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优化结对关系、实施精品“三交”项目,努力出成果、出亮点、出经验,助力对口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