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梦真的不算多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立春》与《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都在表现女性的欲望诉求与外在空间的关系。有更多的关于女性的具体问题可以拿出来讨论和阐释,但超越女性的局限来探讨人类的生存,应是一个显著的话题。在表层文本里,创作者可以讲述栩栩如生、荡气回肠的故事,但他必须有小群山、凌绝顶的眼界,否则难脱匠气而成不了探讨终极关怀的大师。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比《立春》行得更远些。
  关键词 《立春》《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女性 形象 意义
  
  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原来的名字根本未曾出现在文中,她的姓氏权完全为男权所淹没:她改嫁的丈夫贺老六死了,人们对她称呼的习惯仍然没变。“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鲁迅用单独的一行文字,将旧社会民众固有的心理积习描画得入木三分,无意间揭露了封建社会“女子从一而终”痼疾的害人性,惜乎,精于国民性批判的大作家鲁迅意在通过祥林嫂的命运呼吁民众向封建礼教开战。鲁迅的小说写了许多女性。但都把她们放在时代洪流中,基本抹杀了性别差异带来的迥然感受。即便如此,我们也能从《祝福》中读出许多旧社会女性的无奈与心酸,她们从未想过要穿透铁的秩序寻求幸福。而是在旧有的框架内没原则地屈从与忍受。作家莫言的《红高粱》里“我奶奶”戴凤莲蔑视从间的道德和说教,敢做敢为。爱得如火如荼,恨得心神俱碎,生得自由自在,死得辉煌壮烈。但她已经不是—个女性了,更似一个“巾帼英雄”,像穆桂英、花木兰一样成为男性形象的投影,她们的女性特征极为弱化。而因被强奸成为疯子的玲子,在国家民族主义话语面前隐匿了。小说关注的是女性对英雄成长的过程与意义,而忽略女性的身体和心灵的伤害。
  纵观许多男性的文艺作品,他们视角下的女性总是不完满的,仿佛哈哈镜里的变形影像。随着人们社会文明程度的演进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重视和关心女性,从全新的视角打量女性丰富驳杂的内心世界。正如张抗抗所说:“女性是柔韧的,不是柔弱的。”传统女人一辈子都在等待。都在依赖。她们只能利用唯一的资源。即消耗青春美貌在婚姻中寻找出路,而男人却可以凭着财富和地位不断增加他的资源,从而获得不断享受青春美貌的权利。女性红花样的青春,值得异性和自身的观看和呵护,但她们不能因之沉溺于优渥物质的滋养,一旦遇到风雨,而只能发出青草样的忧郁之声。电影《立春》与《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共同揭示了一个问题。在现代化进程迅猛发展的20世纪,女性依然面对着诸多棘手的现实问题。
  王彩玲和曼纽拉完全不同于以往影片的人物形象。“这种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反叛和颠覆,既不是‘五四’时期的娜拉们伦理意义上的离家出走,也不是绝决的性别对抗,这是女性在尊严和价值被社会漠视之后的觉醒。是主动摆脱消极自我意识和配角观念的行动,是女性开始追寻个人价值和独立的精神空间,再也不依附男人之后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的重塑。在女人自我救赎之时,这个所谓的成功男人不过沦为凸显女人高尚品质和自立意识的修辞要素。而最终成为—个空洞的符号化的形象。”
  《立春》对于现实人生的揭示,更让人感到切肤之痛却不露声色。而影片中的细节把握和出色镜头,恰恰是顾长卫以电影语言倾诉自己内心世界的看家本事。影片中那个善良而无助的胡金泉。就因为坚持练习芭蕾舞。遭到来自身边无数人的嘲讽、奚落、谩骂。他对王彩玲说:我,就是人们心里的一根鱼刺,现在我自己把它拔掉了!看到这里,我第一次忍不住流泪了。也许,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境遇。都不可能像胡金泉那样绝对。但想一想自己以往的日子,我们谁又没有哪怕是很小一个向美、向上的追求愿望,反复遭到身边同类小人物的嘘声与侮辱时那样感到委屈与无助呢?该片亦可看成写女性的作品,说的是一个不漂亮的女性追寻梦想而幻灭的故事。王彩玲的悲剧实际上是男权视角造成的,以貌取人已经成为人们根深蒂固的顽疾,如同带了有色眼睛一样去衡量正常的一切……在蒙味尚未消散的时代,女人的正常追求被堵塞了通道。她们势必成为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导演在电影结尾处。表现了王彩玲假想中的歌剧演出的盛况,这里使用了“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法则,省略的是女主人公痛苦的心噬过程。读者稍加思索便可知其中的无尽的泪痕和心酸。
  在《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导演阿莫多瓦是怀着善意来讲述这个故事的,影片描述的是一群边缘人的生活,却是以爱为主题。影片没有特别的愤慨,宽容是该片的基调,这需要多么博大的胸襟。而阿莫多瓦把这种胸襟赋予了他认为值得赋予的女性。影片中充斥了各式各样的女人,高贵的女人,卑贱的女人,真正的女人,变性的女人,怀孕的女人,失去儿子的女人,献身上帝的女人,卖淫的女人。异性恋的女人,同性恋的女人,还有不知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的女人,还有爱上了一个男人扮成的女人。真是眼花缭乱。阿莫多瓦始终关注着女性。他以一种理解和关怀的姿态,细腻温情地刻画了女性敏感的精神世界。在阿莫多瓦的作品中,女性生活在残酷凌乱的现实中,孤独而寂寞,丰富感情和美好梦想的寄托一次又一次消失。只能坚强地在绝望和痛苦中清醒的麻木和温柔的反抗,互相安慰互相扶持。曼纽拉为什么平和善良可以接受一切,因为无数苦难沉积下来的从容不迫。还有与生俱来的沉着,已经把她历练成善良母者的化身,在抚慰自己的同时,可以间接地救人度人。在影片中,男性是彻底的缺席。首先是理想男性的缺席。人类的文化已经被男权化和异性恋的理想男性形象。“理想男性应该有着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生殖力以及坚强、勇敢、有责任心等一系列特征。但在影片开始就让一个看似符合理想男性标准的准男人一曼纽拉的儿子死去,于是男性在曼纽拉的真实生命体验中彻底缺席,她只能重新寻找自我的意义。”
  抛开单纯的故事,概括地讲,电影《立春》与《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都在表现女性的欲望诉求与外在空间的关系。是的,有更多的关于女性的具体问题可以拿出来讨论和阐释,但超越女性的局限来探讨人类的生存,应是一个显著的话题。在表层文本里,创作者可以讲述栩栩如生、荡气回肠的故事,但他必须有小群山、凌绝顶的眼界,否则难脱匠气而成不了探讨终极关怀的大师。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比《立春》行得更远些。“《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里涉及了爱滋病、变性、同性恋等等敏感的话题。但在阿尔莫多瓦的影片里没有任何的恐吓和诅咒,他的世界的芸芸众生不会因为上述的读神行为而受到什么惩罚。影片既不代表道德的劝戒和批判意义,也不暗示宗教的教义和赎罪主题。阿尔莫多瓦对整个世界充满了最大的爱意和宽容。在别人努力想要为我们展示某种末日图景时,他却把那些看做是祀人忧天。那些其他人看来最为大逆不道的行为,阿尔莫多瓦一笑视之。整个影片他几乎都保持了轻松而幽默的态度……她们拒绝任何此类问题的争辩和讨论,而只接受本真的爱的召唤。摆脱了虚假的崇高和悲悯,她们的心灵能够更加自由地飞翔。”
其他文献
[摘要]电影海报是电影艺术的延伸品。一张好的电影海报不仅能精准地传递电影信息,表情达意,更能激发大众的兴趣、提高关注度、提升艺术魅力。其中版面艺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巧用画面元素,营造版面视觉冲击;把握视觉节奏,刻画版面的生动表情;感受民族文化,提升版面的艺术审美成为制作设计出精美的电影海报的关键。我们要在品味、欣赏的同时不断学习、探析,丰富艺术语言,发挥艺术个性,使中国的电影海报艺术绽
摘要 伦勃朗绘画中的形式语言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它既是集传统绘画技法于一身,同时又是对传统技法的创新。他把光影,构图和色彩等形式语言的运用与其作品要表达的“精神”性审美主题作了完美的结合。他在绘画形式语言上的探索,不仅丰富了油画艺术语言的表现力,而且也对后来许多艺术家起到了启发和感悟作用。  关键词 伦勃朗 形式语言 “精神”性审美    作为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伦勃朗在其艺术作品中所
【摘要】电影《唐山大地震》,由冯小刚执导,根据旅外华人女作家张翎小说《余震》改编。亲情作为《唐山大地震》传达的主题,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情感归宿。从首映式到全国公映,票房节节攀升,再次证明了影片打动人心的力量,这力量来自场面的震撼、情感的真挚、细节的考究等,从影片中让人感悟到如何更加珍惜幸福,在幸福中如何懂得生命和爱的意义,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  【关键词】场面震撼 情感真挚 细节考究  [D
[摘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艺术的发展依然是本民族观念意识自我更新的历史过程,这种更新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审美思想的变更,而是以复古的形式延续发展的进程,达到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 审美理念 复古    自古以来,艺术的发展就不是一意孤行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等诸多因素左右着时代审美思想理念的进程。一个时代的审美理念,往往融合时代人文特色,形成适时性的大众认可的审美思想,审美理念的形成
摘要:《潜伏》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影视形象,再一次验证了后现代中国在消费时代的尴尬境遇,这种消费社会对价值主体的消费询唤功能,首先表现在对价值主体意义性的暧昧和多义性阐释,其次以红色意识形态为外壳的,世俗性与传奇性的结合,再次是接受群体改变的表现,同时也是受众群体心理需要的反映。在对“余则成”式的消费主体形象的询唤之中,其文化抵抗的意味和文化媚俗同时存在,共同构成了一个矛盾百出、却充满了魅力的形象。
[摘要]“主旋律”影片是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表达国家利益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处于中国电影主导地位的“主旋律”影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当发挥改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品格,帮助协调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主旋律 影视文化 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目标,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
摘要:电影《张思德》用叙述和描写的手法,讲述了张思德平凡而真实的故事。张思德朴实而憨厚的形象,使当代大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和感动,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非常巨大的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灾难片 人性 英雄主义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
2004年起,在器材专家、时任杂志社副社长陈仲元的建议与推动下,《大众摄影》开始了以器材为主体的封面设计思路。曾经作为封面主形象的人物、风光、花鸟等摄影作品,退而成为背景,烘托着不同时期、不同品牌的代表性产品。这个持续了三年的举措,因为要考虑多方因素,且要自己设计,做得非常艰辛,但同时,既宣传了厂商产品,又增加了杂志社收入,也照顾到摄影群体中大量关注器材的爱好者,可谓一举三得。  回看历史,《大众
摘要 《无佞府》是在河南越调同名传统剧目基础上经过重新整理、改编的一部大型古装戏,经过重新改鳊、重新诠释,是对越调传统的一次发现、一次发掘、一次发展,使其释放出更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也触发我们对传统价值的重新认识和认真思考。  关键词 越调 《无佞府》 导演 阐述    一    河南越调传统剧目《无佞府》,又名《柴郡主挂帅》《斩杨景》。系以斩杨景为中心事件,把《三私访》、《柴郡主挂帅
[摘要] 张杨导演的作品《向日葵》以父子关系为视角,连缀起画家张向阳的成长轨迹。这一成长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弑父”的冲动,但却最终归于和解。这个反抗一皈依的过程实则是一种普泛性的人生困境,它彰显了“自我”这一概念的虚妄——“主体”归根到底只能在“他者”的目光中被建构。   [关键词] 《向日葵》“弑父” “自我”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史诗,其中的波澜壮阔只有自己心知肚明。电影的一个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