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古韵犹存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h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年初,热播古装剧《寂寞空庭春欲晚》将人们带进千古一帝——康熙的爱情世界。在这部电视剧中,梨花这一意象始终贯穿全剧,给观众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是唐代诗人刘方平《春怨》中的诗句。在这首宫怨诗中,零落遍地的梨花被作者用来勾勒心境,深化主题。这样的写作手法常受文人骚客青睐,在他们眼中,一花一草、一风一雨皆有诗意。
  诗文达意,物本心声
  在一些古诗文中,作者似乎尤其偏爱梅兰竹菊。因为作者向往梅兰竹菊清华其外、淡泊其中的本性,所以它们也就成为咏物诗中最常见的题材。
  月
  [唐代]杜甫
  万里瞿塘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古诗品】作者以“月”作为全诗的主要意象,在“暗室”“风襟”“乌鹊”“江边”等意象的衬托下,把春夜月色清冷静谧的意境传达给读者。
  【背景评】诗人杜甫写此诗时正困居夔州。安史之乱后,社会一度陷入混乱,加之战争劳民伤财,统治阶级的剥削日趋沉重。南下的杜甫只能借月表达对家国安危的担忧。
  养竹记(节选)
  [唐代]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文言品】作者开门见山,用“竹似贤”统领全文,托物咏志,意趣盎然。全诗从 竹之“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四个方面启发君子之“思”,气势磅礴,物我之情交融。
  【背景评】诗文创作中有“比德说”,即以事物的某些特征,来比拟、象征人的某些美德。白居易这篇《养竹记(节选)》就是运用了“比德”的美学思想。《论语·雍也》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此句是将山水之性和人的品德“知”“仁”相联系。
  物中偏爱,寓情于斯
  //东篱下,无弦雅音//
  相传诗人陶渊明爱好音乐,但是却不懂音律。他在家中备了一把素琴,并对它爱不释手。空闲的时候,陶渊明常常抚琴自娱,然而却没有一点琴声。原来,他的这把素琴是把无弦琴,既没有琴徽,也没有琴弦。每逢与朋友饮酒聚会,当酒酣耳热之际,陶渊明总要请朋友弹琴,而他自己则取出无弦琴来抚弄一番。有的朋友笑他,他却回答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意趣,何必一定要让琴弦发出声音来呢?”
  【素材运用】难道陶渊明真的不懂音律吗?非也。陶渊明所重视的是音乐对人陶冶性情的作用,因此才不深究音律。弹奏无弦琴表现了陶渊明意趣高雅,不同世俗的高尚情操。
  【关键词】托物言志/志趣高雅/不求甚解
  //梅妻鹤子//
  北宋著名诗人林逋的脾气很怪,既不娶妻,更不生子,唯独酷爱梅花、仙鹤。他常常四处寻访,一旦遇到佳奇品种,便以重金购来,置于住所四周。相传林逋在孤山隐居时,绕屋种梅三百株,“疏梅橫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他笔下的咏梅名句。他有只仙鹤,名为“鸣皋”。每逢客人来访,林逋不在,童子便开笼放鹤去报信。林逋见鹤,即回家会客。因此,人们说他“梅妻鹤子”。 林逋死后,真宗皇帝赐号“和靖先生”。


  【素材运用】林逋爱梅,因其凌寒傲骨;爱鹤,因其圣洁清雅。林逋一生都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守护着自己的精神乐园,返归人性的本真,其人生境界令后人心向往之。
  【关键词】复归自然/孤傲高洁/人生境界
  风雨潇潇,旧事今朝
  ▲郁达夫《雨》
  周作人先生名其书斋曰苦雨,恰正与东坡的喜雨亭名相反。其实,北方的雨,却都可喜,因其难得之故。像今年那么大的水灾,也并不是雨多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责备治河的人,不事先预防,只晓得糊涂搪塞,虚糜国帑,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诿,但救目前。人生万事,总得有个变换,方觉有趣;生之于死,喜之于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时,又何尝不然?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
  【高分仿写·与雪有关的成长】 江南的雪很柔美,很飘逸,是所有少女的最爱;而北方的雪凛冽,饱满,少了份诗意,多了份实在! 在北国的冬天看雪,从雪上枝头看到银装素裹。雪一片一片地来到人间,只作画,不言谈。成长之路,总要期盼,方有雪花纷飞时的欢喜;岁月悠长,只有亲临,才能在漫漫长路踩出自己的脚印。无雪哪见 “千山鸟飞绝”的精美画卷,没有寒意怎能衬托冬季的韵味。
  ▲赵丰《炊烟》
  炊烟离开烟囱后,就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炊烟在哪儿落脚,这是我所挂念的。我不知道诗人、画家、音乐家之类的艺术家的灵感从何而来,我一直疑心陶渊明没有享受过真正的乡间生活,不然《桃花源记》为何没有描写炊烟的诗句?缺失了炊烟的桃花源,该是何等的落寞。
  【高分仿写·村口】村口站在村子前,永远是迎来送往的陪伴者。村口在哪等待,归人朝着哪来。我不知道它吞掉了多少年的历史,才有了最终的包容与宽广。我一直疑心孟浩然没有体会过村落的沧桑,不然《过故人庄》为何没有提及久经年月的村口?缺失了村口的故人庄,该是怎样的落寞。
其他文献
针对智能手机已经绑架人类生活的现象,反智能手机的人数不断增加,人们在智能手机的依赖与舍弃之间不断徘徊。  最近,一专家研发出了一种能治愈“手机依赖症”的机器。它能帮助你解除没有手机在手的空虚感,让你在潜移默化中远离“手机依赖症”,重拾与家人、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  这是一款名为“No Touch”的“神器”。它看起来与苹果手机、小米手机没什么区别,光鲜亮丽的屏幕,丝滑柔顺的触感,精致高雅的外壳,极
期刊
那个一袭红衣、小手托着下巴、圆圆滚滚的胖女娃,伴着“中国梦,我的梦”的大主题,获得了覆盖大江南北的出镜率,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梦娃”。这就是“泥人张”彩塑主题“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  “泥人张”彩塑从第一代“泥人张”张明山先生至今,已经过了180多年。2014年,天津繁华地段的广告牌都铺天盖地地换上了第六代“泥人张”张宇的大幅宣传海报。画面中的张宇好像在凝视着城市里忙忙碌碌的人群说:“其实我
期刊
2015年6月17日,民国时代著名“张家四姐妹”的小妹张充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张充和自小天资过人,4岁会背诗,6岁能识字。6岁后的10年时间里,她闭门苦读《史记》《汉书》等典籍。10年的国学底蕴濡养了张充和的气质,也润色了其出彩的文笔。一代名士章士钊誉张充和为“才女蔡文姬”,戏剧家焦菊隐称她为“当代李清照”。张充和是集聪慧、秀美、才识于一身的书法、昆曲、诗词大家,被世人誉为“民国最后一位才
期刊
“毒舌”并不是爆粗口,说脏话,把话说得多么难听。“毒舌”应该是一种更高级的运用智商让人受到羞辱却无法反击,只能“吐血”的讲话方式。只图一时的骂人之用不叫“毒舌”。“毒舌”贯穿生活,是一种有个性的说话方式,在人际交往中,“毒舌”的作用有时比谆谆教诲更直接、更有效。  ·热点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毒舌”来了,不仅来得快,而且多。从《金星脱口秀》到《奇葩说》,曾经人人
期刊
常言道:“世间没有后悔药。”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世界上没有专門医治“后悔病”的药;本意是说,在人世间,后悔是没有用的。  所谓后悔,就是“事后懊悔”的简称。我们都知道,在我们这个三维世界里,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些事情没有做或者做不好,发现问题之后赶紧补救,还来得及的就叫作“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从
期刊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出自沈复的《浮生六记》,其中内容被语文教材收录,名为《童趣》。“浮生”典出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的“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浮生”在沈复书中意为“一生浮荡不定”。沈复一生清贫,却能与妻子安贫乐道,所遇之事皆有悲有喜。作品中的芸娘则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生平最为倾慕的两位中国古代女子之一, 她能与其夫沈复畅谈书画,可爱而不失儒雅。  【热评】  “闺房
期刊
城市的文化地标,是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是书店和大学。一家好的书店,也会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实体书店因为网络书店的成功运营呈现衰落趋势,实体书店纷纷倒闭再也不是新闻。然而,世界上依旧有一些很酷的书店,它们带着独立的人文关怀和浪漫主义来到人们面前,点亮了城市之光。  词条/独立书店    一座文明程度高的城市,应该有各式各样的独立书店。当网络书店越来越吸引读书人的目光时,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些传统
期刊
精神病态是一种发展性的人格障碍,其主要特征为情感缺陷和反社会行为。以往研究发现,精神病态的严重性与暴力犯罪和身体攻击行为是正相关。此外,精神病态在对暴力犯罪、再犯风险评估和矫正的适宜性上具有非常高的预测效度。因此,了解服刑人员精神病态特质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点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国外研究者对精神病态的自评量表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对于中文版的精神病态工具(莱文森精神病态自评量表)也已经有了几篇相关研究,但是已有研究的样本主要是大学生群体。此外,对于莱文森精神病态自评量表的心理测量学属性还存在争议。考虑到精神病态
目的: 本研究基于道德推脱理论和自我扩张理论,探查个体是否会为与其发生自我-他人重叠度的他人的不道德行为产生替代性道德推脱。
  方法:在假设欺骗情境与实验室欺骗情境中,设置被试阅读与核验出不同重叠度他人的不道德行为,探究个体是否会为与其产生自我-他人重叠度的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推脱。
  结果:(1)道德推脱水平越高的个体越容易为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推脱;(2)相较于女性,男性更易为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推脱;(3)自我-他人重叠对个体为他人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推脱的影响不显著;此外
姜戎一直想超越我,这是他在我们学校组织的高考宣誓大会上说的。  高三那年,姜戎成了我的同学。他父亲是拥有北京工作居住证的“北漂族”,按照规定,“北漂族”的子女在即将完成高中的学习前,必须返回原籍参加高考。于是,姜戎在他母亲的陪同下,从北京回到了我们县城。我一直比较羡慕和敬畏从省城来的人,但很快,我对姜戎的敬畏感消失了,因为我发现姜戎并不能让我敬畏。  最早是在一次英语考试中,我得了100分,他得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