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年初,热播古装剧《寂寞空庭春欲晚》将人们带进千古一帝——康熙的爱情世界。在这部电视剧中,梨花这一意象始终贯穿全剧,给观众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是唐代诗人刘方平《春怨》中的诗句。在这首宫怨诗中,零落遍地的梨花被作者用来勾勒心境,深化主题。这样的写作手法常受文人骚客青睐,在他们眼中,一花一草、一风一雨皆有诗意。
诗文达意,物本心声
在一些古诗文中,作者似乎尤其偏爱梅兰竹菊。因为作者向往梅兰竹菊清华其外、淡泊其中的本性,所以它们也就成为咏物诗中最常见的题材。
月
[唐代]杜甫
万里瞿塘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古诗品】作者以“月”作为全诗的主要意象,在“暗室”“风襟”“乌鹊”“江边”等意象的衬托下,把春夜月色清冷静谧的意境传达给读者。
【背景评】诗人杜甫写此诗时正困居夔州。安史之乱后,社会一度陷入混乱,加之战争劳民伤财,统治阶级的剥削日趋沉重。南下的杜甫只能借月表达对家国安危的担忧。
养竹记(节选)
[唐代]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文言品】作者开门见山,用“竹似贤”统领全文,托物咏志,意趣盎然。全诗从 竹之“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四个方面启发君子之“思”,气势磅礴,物我之情交融。
【背景评】诗文创作中有“比德说”,即以事物的某些特征,来比拟、象征人的某些美德。白居易这篇《养竹记(节选)》就是运用了“比德”的美学思想。《论语·雍也》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此句是将山水之性和人的品德“知”“仁”相联系。
物中偏爱,寓情于斯
//东篱下,无弦雅音//
相传诗人陶渊明爱好音乐,但是却不懂音律。他在家中备了一把素琴,并对它爱不释手。空闲的时候,陶渊明常常抚琴自娱,然而却没有一点琴声。原来,他的这把素琴是把无弦琴,既没有琴徽,也没有琴弦。每逢与朋友饮酒聚会,当酒酣耳热之际,陶渊明总要请朋友弹琴,而他自己则取出无弦琴来抚弄一番。有的朋友笑他,他却回答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意趣,何必一定要让琴弦发出声音来呢?”
【素材运用】难道陶渊明真的不懂音律吗?非也。陶渊明所重视的是音乐对人陶冶性情的作用,因此才不深究音律。弹奏无弦琴表现了陶渊明意趣高雅,不同世俗的高尚情操。
【关键词】托物言志/志趣高雅/不求甚解
//梅妻鹤子//
北宋著名诗人林逋的脾气很怪,既不娶妻,更不生子,唯独酷爱梅花、仙鹤。他常常四处寻访,一旦遇到佳奇品种,便以重金购来,置于住所四周。相传林逋在孤山隐居时,绕屋种梅三百株,“疏梅橫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他笔下的咏梅名句。他有只仙鹤,名为“鸣皋”。每逢客人来访,林逋不在,童子便开笼放鹤去报信。林逋见鹤,即回家会客。因此,人们说他“梅妻鹤子”。 林逋死后,真宗皇帝赐号“和靖先生”。
【素材运用】林逋爱梅,因其凌寒傲骨;爱鹤,因其圣洁清雅。林逋一生都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守护着自己的精神乐园,返归人性的本真,其人生境界令后人心向往之。
【关键词】复归自然/孤傲高洁/人生境界
风雨潇潇,旧事今朝
▲郁达夫《雨》
周作人先生名其书斋曰苦雨,恰正与东坡的喜雨亭名相反。其实,北方的雨,却都可喜,因其难得之故。像今年那么大的水灾,也并不是雨多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责备治河的人,不事先预防,只晓得糊涂搪塞,虚糜国帑,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诿,但救目前。人生万事,总得有个变换,方觉有趣;生之于死,喜之于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时,又何尝不然?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
【高分仿写·与雪有关的成长】 江南的雪很柔美,很飘逸,是所有少女的最爱;而北方的雪凛冽,饱满,少了份诗意,多了份实在! 在北国的冬天看雪,从雪上枝头看到银装素裹。雪一片一片地来到人间,只作画,不言谈。成长之路,总要期盼,方有雪花纷飞时的欢喜;岁月悠长,只有亲临,才能在漫漫长路踩出自己的脚印。无雪哪见 “千山鸟飞绝”的精美画卷,没有寒意怎能衬托冬季的韵味。
▲赵丰《炊烟》
炊烟离开烟囱后,就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炊烟在哪儿落脚,这是我所挂念的。我不知道诗人、画家、音乐家之类的艺术家的灵感从何而来,我一直疑心陶渊明没有享受过真正的乡间生活,不然《桃花源记》为何没有描写炊烟的诗句?缺失了炊烟的桃花源,该是何等的落寞。
【高分仿写·村口】村口站在村子前,永远是迎来送往的陪伴者。村口在哪等待,归人朝着哪来。我不知道它吞掉了多少年的历史,才有了最终的包容与宽广。我一直疑心孟浩然没有体会过村落的沧桑,不然《过故人庄》为何没有提及久经年月的村口?缺失了村口的故人庄,该是怎样的落寞。
诗文达意,物本心声
在一些古诗文中,作者似乎尤其偏爱梅兰竹菊。因为作者向往梅兰竹菊清华其外、淡泊其中的本性,所以它们也就成为咏物诗中最常见的题材。
月
[唐代]杜甫
万里瞿塘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古诗品】作者以“月”作为全诗的主要意象,在“暗室”“风襟”“乌鹊”“江边”等意象的衬托下,把春夜月色清冷静谧的意境传达给读者。
【背景评】诗人杜甫写此诗时正困居夔州。安史之乱后,社会一度陷入混乱,加之战争劳民伤财,统治阶级的剥削日趋沉重。南下的杜甫只能借月表达对家国安危的担忧。
养竹记(节选)
[唐代]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文言品】作者开门见山,用“竹似贤”统领全文,托物咏志,意趣盎然。全诗从 竹之“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四个方面启发君子之“思”,气势磅礴,物我之情交融。
【背景评】诗文创作中有“比德说”,即以事物的某些特征,来比拟、象征人的某些美德。白居易这篇《养竹记(节选)》就是运用了“比德”的美学思想。《论语·雍也》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此句是将山水之性和人的品德“知”“仁”相联系。
物中偏爱,寓情于斯
//东篱下,无弦雅音//
相传诗人陶渊明爱好音乐,但是却不懂音律。他在家中备了一把素琴,并对它爱不释手。空闲的时候,陶渊明常常抚琴自娱,然而却没有一点琴声。原来,他的这把素琴是把无弦琴,既没有琴徽,也没有琴弦。每逢与朋友饮酒聚会,当酒酣耳热之际,陶渊明总要请朋友弹琴,而他自己则取出无弦琴来抚弄一番。有的朋友笑他,他却回答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意趣,何必一定要让琴弦发出声音来呢?”
【素材运用】难道陶渊明真的不懂音律吗?非也。陶渊明所重视的是音乐对人陶冶性情的作用,因此才不深究音律。弹奏无弦琴表现了陶渊明意趣高雅,不同世俗的高尚情操。
【关键词】托物言志/志趣高雅/不求甚解
//梅妻鹤子//
北宋著名诗人林逋的脾气很怪,既不娶妻,更不生子,唯独酷爱梅花、仙鹤。他常常四处寻访,一旦遇到佳奇品种,便以重金购来,置于住所四周。相传林逋在孤山隐居时,绕屋种梅三百株,“疏梅橫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他笔下的咏梅名句。他有只仙鹤,名为“鸣皋”。每逢客人来访,林逋不在,童子便开笼放鹤去报信。林逋见鹤,即回家会客。因此,人们说他“梅妻鹤子”。 林逋死后,真宗皇帝赐号“和靖先生”。
【素材运用】林逋爱梅,因其凌寒傲骨;爱鹤,因其圣洁清雅。林逋一生都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守护着自己的精神乐园,返归人性的本真,其人生境界令后人心向往之。
【关键词】复归自然/孤傲高洁/人生境界
风雨潇潇,旧事今朝
▲郁达夫《雨》
周作人先生名其书斋曰苦雨,恰正与东坡的喜雨亭名相反。其实,北方的雨,却都可喜,因其难得之故。像今年那么大的水灾,也并不是雨多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责备治河的人,不事先预防,只晓得糊涂搪塞,虚糜国帑,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诿,但救目前。人生万事,总得有个变换,方觉有趣;生之于死,喜之于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时,又何尝不然?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
【高分仿写·与雪有关的成长】 江南的雪很柔美,很飘逸,是所有少女的最爱;而北方的雪凛冽,饱满,少了份诗意,多了份实在! 在北国的冬天看雪,从雪上枝头看到银装素裹。雪一片一片地来到人间,只作画,不言谈。成长之路,总要期盼,方有雪花纷飞时的欢喜;岁月悠长,只有亲临,才能在漫漫长路踩出自己的脚印。无雪哪见 “千山鸟飞绝”的精美画卷,没有寒意怎能衬托冬季的韵味。
▲赵丰《炊烟》
炊烟离开烟囱后,就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炊烟在哪儿落脚,这是我所挂念的。我不知道诗人、画家、音乐家之类的艺术家的灵感从何而来,我一直疑心陶渊明没有享受过真正的乡间生活,不然《桃花源记》为何没有描写炊烟的诗句?缺失了炊烟的桃花源,该是何等的落寞。
【高分仿写·村口】村口站在村子前,永远是迎来送往的陪伴者。村口在哪等待,归人朝着哪来。我不知道它吞掉了多少年的历史,才有了最终的包容与宽广。我一直疑心孟浩然没有体会过村落的沧桑,不然《过故人庄》为何没有提及久经年月的村口?缺失了村口的故人庄,该是怎样的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