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最重要的过渡是三年级,我认为这阶段听说读写的训练很重要。
一、学会倾听,培养听的习惯
我们该如何训练孩子的听话习惯呢?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有目的的倾听,才能接收到所听内容中的信息。因此,首先应该给孩子提出听的要求,但必须注意的是,所提要求应该是宽松的、自由的,如:你听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孩子由此可以自主的、轻松的进行听话。或许他会知道这段话讲的是什么,或许能听到一个用得好的词语,或许能提到一句给他留下印象深刻的句子……假如我们拔高要求,提出这样的听话要求: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体会到什么情感?……那么,孩子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产生紧张心理,使他们无法轻松自如的进行听话,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其次,还要培养孩子有礼有节的倾听习惯。告诉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话,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行为。只有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才能听明白别人说什么,才能学到知识。并告诉孩子,只有认真听别人说话,别人才会认真听你说话。最后在听话过程中,要大肆表彰听别人讲话的孩子,哪怕他只记住了一个词,只要得到老师的肯定,下次,他一定会记住更多的东西。
会听才会想,只有学会倾听,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孩子有效倾听的能力。
二、有话可说,培养说话能力
训练时,我们应该从说的规范性入手。有个词叫“打胡乱说”,“打胡乱说”有可能是说的内容不符合事实,有可能是说话方式不符合条理,也有可能表达意思时前言不搭后语。这就需要对说话方式和内容进行规范。在回答老师所提问题时,应教会孩子说完整,而不是只表述答案。如这样一个问题:父亲有没有想过不把汽车还给库伯先生?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第五册《小摄影师》)有的孩子直接回答:想过,……乍一看,似乎并没有错,但不利于孩子养成说话有头有尾、根据要求答题的习惯。我们可以这样教孩子回答:父亲的确想过不把汽车还给库伯先生,从……可以看出来。有的教师会认为,这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训练,如果这样,每个孩子就会同出一辙。但不要忘记,他们仅仅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自由发挥的能力不足,必须在教师的诱引下形成规范的说话模式,暂不可放手让其随意表达,否则,他们会把握不住说话的方向。有可能“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人摸不清头脑。
說的训练还应注重孩子的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有的孩子所说内容的确非常精彩,可是吐字不清楚,声音小,让你听了,费了半天劲,也还是一头雾水。这就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让他们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轻松自如。假如某个孩子表现不佳,你得做个耐心、温柔的教练:孩子,没关系,再大声一点会更好,你能做到吗?这次比前次有进步多了,真不错!一个一个字说清楚,让我们都听清楚好吗?……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能失去耐性暴吼:怎么搞的,声音大一点,就听不进去吗?此时,你不仅失去了教师的风度,更让孩子恐惧,恐惧会造成心理紧张、意识模糊,什么都被你吓走了,声音再大有什么用?在此刻,正面表扬比负面批评更有效。我想,这方面训练,只能用爱去感染,而不是恐吓。
三、流利诵读,培养朗诵习惯
读,也属于重量级训练。新课标指出,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有的教师一拿到一篇课文,就对孩子讲:大家读一读,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边读边想……对于小学三年级孩子来说,如果前两年起始阶段教师忽视训练,那么三年级训练难度就更大,要完成老师提出的这样的要求,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必须降低读的要求,第一步,仍只要求孩子把文章读通读顺,必须逐字逐句认读,不提任何过高要求,如读第一次就对孩子强调边读边想。所谓认识,不是大致认识,应该是读准字音,如字的平翘舌、前后鼻韵等等,一定要培养孩子读准字音的习惯,否则,孩子读出来的内容将是“白”的,就像一张白纸、一杯白开水,听后让人感到淡而无味,这就是课标中读正确的训练。认准每个字字音的基础上,在读通、读顺以后,才能要求孩子读熟,在这一过程中,就是对读的流利的体现。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标准的普通话和具有一定朗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只有躬行才能吸引孩子,提高他们的兴趣。假如孩子没有读的习惯,这就要依赖长期训练去获取。上课时,给大家足够读的时间,读的表现机会,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特别要关注班上那些不爱读的孩子。一定要采取强制训练,因为三年级孩子自控能力特别差,兴趣爱好也在最基本的形成阶段。在强制的基础上,教师以身示范,让孩子去感受读的乐趣。心理学上有“随意后注意”一说,即使开始不情愿做这件事情,但做过之后使他感兴趣,就会让他自然产生继续做这件事的愿望。所以强制只是最初的一种手段,强制后的兴趣形成才是目的。
四、规范书写,培养写字习惯
关于写的训练很多,如:会写字,上课会做笔记,会简单习作等等,这里要谈的主要是关于写字方面。汉字是世界上所有文字最复杂的字体,古人曾为汉字创造了很多形体,使汉字更是楚楚动人,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笔值得骄傲的财富。作为中国人,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也是一件引以为荣的事。中国有句话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写汉字也一样,想拥有一手漂亮的字,也要从小处做起。小学三年级正是从用铅笔向用钢笔过渡的时期,刚使用钢笔,如不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首先仍要从孩子坐姿、握笔姿势教起,不要认为一二年级已经教过,就置之不理,你可以发现,很多孩子的坐姿东倒西歪、握笔不正确,就得从头强调,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在学新的知识,这样,在他的思想上会多一些警惕。
这一过程在训练中一定要强调规范,我们并非阻碍孩子个性发展,但更要注意,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总之,小学三年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培养阶段,不能说,我们的强制性或预制板式的训练违背课改精神。“没有规矩,怎成方圆。”孩子们连最基本的习惯都未曾有,又如何谈自主发展、自由发挥。孩子在下一学习阶段是否能展露头角,此阶段的学习习惯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一、学会倾听,培养听的习惯
我们该如何训练孩子的听话习惯呢?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有目的的倾听,才能接收到所听内容中的信息。因此,首先应该给孩子提出听的要求,但必须注意的是,所提要求应该是宽松的、自由的,如:你听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孩子由此可以自主的、轻松的进行听话。或许他会知道这段话讲的是什么,或许能听到一个用得好的词语,或许能提到一句给他留下印象深刻的句子……假如我们拔高要求,提出这样的听话要求: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体会到什么情感?……那么,孩子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产生紧张心理,使他们无法轻松自如的进行听话,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其次,还要培养孩子有礼有节的倾听习惯。告诉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话,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行为。只有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才能听明白别人说什么,才能学到知识。并告诉孩子,只有认真听别人说话,别人才会认真听你说话。最后在听话过程中,要大肆表彰听别人讲话的孩子,哪怕他只记住了一个词,只要得到老师的肯定,下次,他一定会记住更多的东西。
会听才会想,只有学会倾听,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孩子有效倾听的能力。
二、有话可说,培养说话能力
训练时,我们应该从说的规范性入手。有个词叫“打胡乱说”,“打胡乱说”有可能是说的内容不符合事实,有可能是说话方式不符合条理,也有可能表达意思时前言不搭后语。这就需要对说话方式和内容进行规范。在回答老师所提问题时,应教会孩子说完整,而不是只表述答案。如这样一个问题:父亲有没有想过不把汽车还给库伯先生?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第五册《小摄影师》)有的孩子直接回答:想过,……乍一看,似乎并没有错,但不利于孩子养成说话有头有尾、根据要求答题的习惯。我们可以这样教孩子回答:父亲的确想过不把汽车还给库伯先生,从……可以看出来。有的教师会认为,这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训练,如果这样,每个孩子就会同出一辙。但不要忘记,他们仅仅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自由发挥的能力不足,必须在教师的诱引下形成规范的说话模式,暂不可放手让其随意表达,否则,他们会把握不住说话的方向。有可能“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人摸不清头脑。
說的训练还应注重孩子的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有的孩子所说内容的确非常精彩,可是吐字不清楚,声音小,让你听了,费了半天劲,也还是一头雾水。这就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让他们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轻松自如。假如某个孩子表现不佳,你得做个耐心、温柔的教练:孩子,没关系,再大声一点会更好,你能做到吗?这次比前次有进步多了,真不错!一个一个字说清楚,让我们都听清楚好吗?……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能失去耐性暴吼:怎么搞的,声音大一点,就听不进去吗?此时,你不仅失去了教师的风度,更让孩子恐惧,恐惧会造成心理紧张、意识模糊,什么都被你吓走了,声音再大有什么用?在此刻,正面表扬比负面批评更有效。我想,这方面训练,只能用爱去感染,而不是恐吓。
三、流利诵读,培养朗诵习惯
读,也属于重量级训练。新课标指出,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有的教师一拿到一篇课文,就对孩子讲:大家读一读,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边读边想……对于小学三年级孩子来说,如果前两年起始阶段教师忽视训练,那么三年级训练难度就更大,要完成老师提出的这样的要求,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必须降低读的要求,第一步,仍只要求孩子把文章读通读顺,必须逐字逐句认读,不提任何过高要求,如读第一次就对孩子强调边读边想。所谓认识,不是大致认识,应该是读准字音,如字的平翘舌、前后鼻韵等等,一定要培养孩子读准字音的习惯,否则,孩子读出来的内容将是“白”的,就像一张白纸、一杯白开水,听后让人感到淡而无味,这就是课标中读正确的训练。认准每个字字音的基础上,在读通、读顺以后,才能要求孩子读熟,在这一过程中,就是对读的流利的体现。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标准的普通话和具有一定朗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只有躬行才能吸引孩子,提高他们的兴趣。假如孩子没有读的习惯,这就要依赖长期训练去获取。上课时,给大家足够读的时间,读的表现机会,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特别要关注班上那些不爱读的孩子。一定要采取强制训练,因为三年级孩子自控能力特别差,兴趣爱好也在最基本的形成阶段。在强制的基础上,教师以身示范,让孩子去感受读的乐趣。心理学上有“随意后注意”一说,即使开始不情愿做这件事情,但做过之后使他感兴趣,就会让他自然产生继续做这件事的愿望。所以强制只是最初的一种手段,强制后的兴趣形成才是目的。
四、规范书写,培养写字习惯
关于写的训练很多,如:会写字,上课会做笔记,会简单习作等等,这里要谈的主要是关于写字方面。汉字是世界上所有文字最复杂的字体,古人曾为汉字创造了很多形体,使汉字更是楚楚动人,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笔值得骄傲的财富。作为中国人,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也是一件引以为荣的事。中国有句话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写汉字也一样,想拥有一手漂亮的字,也要从小处做起。小学三年级正是从用铅笔向用钢笔过渡的时期,刚使用钢笔,如不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首先仍要从孩子坐姿、握笔姿势教起,不要认为一二年级已经教过,就置之不理,你可以发现,很多孩子的坐姿东倒西歪、握笔不正确,就得从头强调,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在学新的知识,这样,在他的思想上会多一些警惕。
这一过程在训练中一定要强调规范,我们并非阻碍孩子个性发展,但更要注意,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总之,小学三年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培养阶段,不能说,我们的强制性或预制板式的训练违背课改精神。“没有规矩,怎成方圆。”孩子们连最基本的习惯都未曾有,又如何谈自主发展、自由发挥。孩子在下一学习阶段是否能展露头角,此阶段的学习习惯培养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