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目教学法突出的是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学习,主动利用知识理论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强调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意识。将数学建模思想和项目教学法融合应用在高职经济数学课程中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紧贴专业实际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经济数学;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数学建模;实际应用
1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根据社会需要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1]。经济数学是经济类专业一门基础核心课程,是在学生学习初等数学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理论和综合应用的基础,也是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升逻辑思维和严谨计算的重要基础,在学生今后职业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2 项目教学法,创新的教育方法
经济数学传统教学主要以理论课为基础,形式上仅仅是传授,学生机械听取理论知识,没有结合专业问题的输入和输出。通过项目教学法和数学建模思想可以培养学生在遇到专业背景问题时,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团队协作和自学能力,这种教学理念对学生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共同作用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实施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的[2]。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背景层次复杂,教师教学理念在学生学习效果中起着重要作用。重视学生个体学习差异,采用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每个基础课教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传统教学法理论灌输,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考虑到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学习的需要,高职院校更应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专业精神和自学意识。
经济数学理论性较强,在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计算练习巩固相关经济函数知识,加深后续专业课中经济数学公式的模型含义理解。通过数学建模[3]的思想,设置实例可以锻炼学生分析能力与查找资料能力,有助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养成。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不理解经济函数表达含义和反映变量对应关系。通过数学建模思想和项目教学法的融合,利用具体问题,使学生自主寻找经济变化指标间的规律,建立模型,更直观的掌握相关概念在实际中应用。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将知识体系转化为若干个项目训练,学生经过科学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完成该课程的教學目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依照数学建模思想并结合学习能力进行科学=分工,学生成为完成项目目标的主体,经过探索和协作最终完成任务都会使得每位学生具有成就感,也会提升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更明显。
3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3.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教师课前准备便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专业背景知识,以具体经济问题提出相关学习要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基础认识。
3.2项目设计要有专业性和趣味性。经济数学根本任务是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知识服务的,教师需要提前对专业课程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后续所学需要的数学知识点。项目设计也可参考数学建模实例,选取社会中热点的经济问题或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3注重项目评价环节。项目教学法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的,在各组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及时对项目结果进行科学评价,通过组间讨论对比或者答辩的形式进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利用基础知识创新出更简便有效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同时各组讲解分析和解决问题思路,培养学生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后的交际、表达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4 项目教学的设计实例
在常用经济数学函数一节内容教学中,设置如下项目任务
4.1项目:某房地产企业增值税计算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和利润函数计算;(2)分段函数表达;(3)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内容。
4.2内容以及步骤
4.2.1分析某房地产企业房型设计方案。(1)根据方案表格,分析容积率和各房型建筑成本;(2)各房型销售收入和营业税的计算;(3)结合国家房地产土地增值税计算要求,建立阶梯税率的数学模型计算公式。
4.2.2核算步骤。(1)总成本核算;(2)总收入核算;(3)利润核算;(4)设计方案增值税核算。
上述项目教学实例中,关于国家房地产土地增值税的计算要求、容积率、土地开发成本和建筑成本等计算内容,需要学生自主查找房地产行业资料,结合本节所学常用经济数学函数中的总成本函数(C)、总收入函数(R)和利润函数(L)经济关系,即L=R-C,分组进行经济指标计算。四级税率表达还需利用数学建模思想对各税段分析后写出分段函数。学生从中体会经济函数指标计算对房地产企业决策的重要性。
项目完成后,进一步讨论分析该项目可行性,结合经济指标让学生交流讨论是否可以改动设计方案以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
5 结束语
将专业素质培养作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重要目标,就使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必须注重提高经济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数学建模思想和项目教学法融合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手段或完全依赖数学软件替代数学计算的现象,从学生专业背景出发,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自主学习本专业领域知识,师生进行积极探讨,最终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实现角色切换,体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缪雪峰,高职数学教学如何更好地位专业课程服务[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3(10):259-260.
[2] 吴新玲,浅谈项目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3:278.
[3] 龚雅玲,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中数学建模教学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4):99-100.
项目名称: 2018年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成果(编号:HZYKYYB201704;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阶段成果(编号:SGH17V074)
作者简介: 庞媛媛(1985-),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领域为应用数学。
关键词:经济数学;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数学建模;实际应用
1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根据社会需要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1]。经济数学是经济类专业一门基础核心课程,是在学生学习初等数学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理论和综合应用的基础,也是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升逻辑思维和严谨计算的重要基础,在学生今后职业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2 项目教学法,创新的教育方法
经济数学传统教学主要以理论课为基础,形式上仅仅是传授,学生机械听取理论知识,没有结合专业问题的输入和输出。通过项目教学法和数学建模思想可以培养学生在遇到专业背景问题时,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团队协作和自学能力,这种教学理念对学生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共同作用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实施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的[2]。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背景层次复杂,教师教学理念在学生学习效果中起着重要作用。重视学生个体学习差异,采用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每个基础课教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传统教学法理论灌输,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考虑到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学习的需要,高职院校更应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专业精神和自学意识。
经济数学理论性较强,在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计算练习巩固相关经济函数知识,加深后续专业课中经济数学公式的模型含义理解。通过数学建模[3]的思想,设置实例可以锻炼学生分析能力与查找资料能力,有助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养成。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不理解经济函数表达含义和反映变量对应关系。通过数学建模思想和项目教学法的融合,利用具体问题,使学生自主寻找经济变化指标间的规律,建立模型,更直观的掌握相关概念在实际中应用。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将知识体系转化为若干个项目训练,学生经过科学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完成该课程的教學目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依照数学建模思想并结合学习能力进行科学=分工,学生成为完成项目目标的主体,经过探索和协作最终完成任务都会使得每位学生具有成就感,也会提升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更明显。
3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3.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教师课前准备便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专业背景知识,以具体经济问题提出相关学习要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基础认识。
3.2项目设计要有专业性和趣味性。经济数学根本任务是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知识服务的,教师需要提前对专业课程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后续所学需要的数学知识点。项目设计也可参考数学建模实例,选取社会中热点的经济问题或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3注重项目评价环节。项目教学法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的,在各组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及时对项目结果进行科学评价,通过组间讨论对比或者答辩的形式进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利用基础知识创新出更简便有效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同时各组讲解分析和解决问题思路,培养学生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后的交际、表达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4 项目教学的设计实例
在常用经济数学函数一节内容教学中,设置如下项目任务
4.1项目:某房地产企业增值税计算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和利润函数计算;(2)分段函数表达;(3)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内容。
4.2内容以及步骤
4.2.1分析某房地产企业房型设计方案。(1)根据方案表格,分析容积率和各房型建筑成本;(2)各房型销售收入和营业税的计算;(3)结合国家房地产土地增值税计算要求,建立阶梯税率的数学模型计算公式。
4.2.2核算步骤。(1)总成本核算;(2)总收入核算;(3)利润核算;(4)设计方案增值税核算。
上述项目教学实例中,关于国家房地产土地增值税的计算要求、容积率、土地开发成本和建筑成本等计算内容,需要学生自主查找房地产行业资料,结合本节所学常用经济数学函数中的总成本函数(C)、总收入函数(R)和利润函数(L)经济关系,即L=R-C,分组进行经济指标计算。四级税率表达还需利用数学建模思想对各税段分析后写出分段函数。学生从中体会经济函数指标计算对房地产企业决策的重要性。
项目完成后,进一步讨论分析该项目可行性,结合经济指标让学生交流讨论是否可以改动设计方案以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
5 结束语
将专业素质培养作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重要目标,就使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必须注重提高经济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数学建模思想和项目教学法融合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手段或完全依赖数学软件替代数学计算的现象,从学生专业背景出发,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自主学习本专业领域知识,师生进行积极探讨,最终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实现角色切换,体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缪雪峰,高职数学教学如何更好地位专业课程服务[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3(10):259-260.
[2] 吴新玲,浅谈项目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3:278.
[3] 龚雅玲,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中数学建模教学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4):99-100.
项目名称: 2018年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成果(编号:HZYKYYB201704;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阶段成果(编号:SGH17V074)
作者简介: 庞媛媛(1985-),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领域为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