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你为什么建不好规则?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方专栏
  老板,你为什么建不好规则?
  好规则能让坏人变好,坏规则能让好人变坏,规则引导着人性走向善、恶两个方向,运用规则分配权力,其实质也是分配了责任。
  老板们都知道规则很重要,几乎没有老板认为自己的企业没有规则,往往都是说起来头头是道,真正做得好的、有成效的却很少。
  好的规则有啥用
  人兼具理性和感性,对事物的判断和决策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名利的诱惑,所以人本身并不可靠,可靠的是规则,前提是这个规则必须是好的规则。好的规则一定是符合人性和普世价值的。
  美国现在是世界一流的强国,可是那里曾经是英国殖民地,当年是一群在本土被迫害的清教徒和失地农民以及生活艰苦的工人到了那里,后来生活在那里的移民为了争取真正的独立签署发布了《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对当时的美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深刻影响了美国的未来发展。《独立宣言》之所以会有这么深远的影响,就是因为其遵循的原则符合了普世价值。
  澳大利亚最早是英国用来流放囚犯的地方,但是他们却依靠好的规则建立起一个联邦国家,才发展到现在这样强大和漂亮。当年英国政府往澳大利亚运送囚犯时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如果按上船人数提前付费,囚犯在漫长的行程中会死亡很多;而如果按照下船人数和囚犯身体健康状况延后付费,囚犯的死亡率就会很低甚至为零。所以说好规则能让坏人变好,坏规则能让好人变坏,规则引导着人性走向善、恶两个方向。
  建规则与是什么文化没关系
  很多老板解释说规则的效果不好,是因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或者员工的素质差所致。实际上,文化是很重要,但是和规则比起来,规则更重要。比如韩国和朝鲜,它们曾经是同样的文化,但是一个用规则,一个用专制,结果就成了今天的样子;再比如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同祖同源,民主德国专制统治40多年以后消亡,德国重新统一。所以即便是在同样文化的基础上,实行人治还是法治会有很大的区别。在有规则的地方,即便贫穷,即便是一群坏人也容易建立、发展起文明和发达的国家,比如南非、美国、澳大利亚等。规则和文化是相互渗透的,但又各自独立,同时规则又可以塑造文化。
  为什么建不好规则
  建不好规则通常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规则的可执行性太差,另一个是管理者特别是老板带头违反规则,时间长了员工心理不平衡就没有人愿意遵守规则了。当规则形同虚设时,管理成本就会越来越高,导致企业一片混乱,员工浑水摸鱼应付差事,唯有老板身心俱疲。导致这样的结果最根本的原因是老板还没有真正明了规则的规则。
  规则应该由谁来制定,怎么去制定,这是很多老板都没有搞明白的事情,他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让几个部门写一些叫制度、流程之类的东西,老板签字就算是规则了。这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制定出来的规则往往会因为制度与制度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衔接性与协调性不够以及制度本身的缺陷或错误,导致制度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差,执行困难。
  规则应该由执行者来参与制定,比如西方的民主国家是谁制定规则?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对企业而言,规则的规则首先是要由员工来参与制定,将来员工执行时会更容易接受;其次,规则的规则是有一定规则的。比如在西方的议会中,投票是有规则的,通常遵循多数人的原则,就是过半或者过三分之二才能通过,修改宪法是要过三分之二的。企业制定规则也要遵循多数人的原则,而不是少数人拍拍脑袋就决定了。
  规则背后是权力分配
  人天性喜欢大权独揽。比如在公司治理层面,原本应该是有多少股份就有多少权力,但是有很多老板却会以大股东名义欺负小股东,使小股东没有参与权、建议权,甚至连知情权都没有,全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在经营层面上,即便是让员工参与制定了规则,只要还是老板一支笔签字,权力就还是一个人独揽。有的老板意识到这样并不好,会尝试分配一些权力,但是往往会因为对分权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冲击估计不足,表现得反复无常,直接丢失了信用,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我认识的一个老板就是这样,成立了董事会,让他想不到的是第一次董事会他的提案就被否决了,结果他很恼火,就把董事会给解散了。权力一旦分给员工就不能再要回来,只能去逐步完善。
  权力和责任是相匹配的,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的责任,你想让大家干活就要给大家一些权力,不然他们就不需要承担责任,不承担责任你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要求他们负责任,他们是不是负责任只能基于道德层面去衡量。权力分配意味着责任分配,肩负着责任的人会比不承担责任的人更积极、上进、负责,运用规则分配权力,其实质是分配了责任。
  治理结构与规则
  规则的底层是治理结构的建设,是一个组织所有规则的根基,治理结构的关键则是分权,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三权分立。如果把治理结构的规则理解透了,那么在经营层面上,也会相应形成一个分权体系。在三权分立的治理结构体系下,经营层面上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在施政、布置工作时也是一个相对的分权过程,做到责权利统一,才能保证经营工作的有序、有效。治理层面的三权分立和经营层面的责权利统一,相互匹配,才能上下协同,上下同欲。如果还不具备条件建设公司的治理结构,也要明白治理结构的核心并贯穿到规则的建设中。
  打扑克的启示
  打扑克首先商量的是规则,打扑克参与者的权利都是一样的,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任何人不同意,扑克就没法打。在打扑克过程中,任何人发现制度有问题都可以提建议,随时修改,不同意的照样可以行使否决权,也就是说他们都参与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所以会认真执行,而且打得非常顺畅。没有人给他们发工资、发奖金,他们却会为之着迷、疯狂;反观工作,有人发工资、发奖金、发福利,提供舒适的办公场地,结果真正好好干活的却不多。由此可见,规则的制定成本和执行成本是成反比的,规则的制定成本越高,执行成本越低,效率就会越高。
  规则是文化,反过来又塑造文化。把规则建好了,那么企业文化也会随之完善,企业真正的竞争力也一定会建立起来。
  编辑:
  杨留原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玩美主义就是以好玩为美,它具有完全不同于传统商业美学的审美标准。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现阶段,一个仅仅满足消费者功能需求的产品(工具思维)是很难在市场上立足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同质化的产品太多了。大家都能满足消费者的基本功能性需求,消费者凭什么要选择你呢?  互联网帮助消费者掌握了话语权、选择权。而且,消费者自我意识的觉醒也让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更能取悦他们的产品。一句话,消费者既渴望产品具备好玩
期刊
不少年轻人喜欢在走路的时候戴耳机听音乐,享受着自带BGM(背景音乐)的快感,很容易忽略马路上的安全隐患,每年在泰国都有数百起这样的惨祸发生。泰国LMG保险洞察到了这一社会现象,推出了一款名为“安全听”的APP。  这款APP主要是通过GPS定位来判断听歌者是否处于马路领域,只要一靠近马路,该APP就会启动特殊功能,即让外界30%的声响通过话筒进入耳机,70%为原来的音乐声。这样,听歌者在听音乐的同
期刊
很多时候,人们不习惯当面表达自己的情感,即使有勇气表达,往往也缺乏恰当的词汇准确地传情达意。此时此刻,借物传情更容易让对方了解自己的心意。歌曲作为一种跨越国籍、性别、年龄的存在是借物传情绝佳的载体之一。  绿箭最近就以“歌曲传情”为切入点,利用绿箭包装上的二维码,做了一次讨喜的创意营销。扫一扫绿箭包装上的二维码,就会出现一个推荐歌曲清单的页面。消费者只需选择一首歌并截取一段能够表达心声的歌词,或是
期刊
每年的6月是“同性恋骄傲月”,国外的LGBT(包括男女同性恋、双性恋以及跨性别者)群体会在这一时期举行争取平等人权,表达自由的骄傲大游行。因此,每年6月也成为各品牌借此怒刷好感度的契机,比如在今年的“同性恋骄傲月”,星巴克将彩虹旗插到其总部大楼,把相关照片发到社交媒体后获得了27万个赞。  与国外开放的环境相比,国内的氛围则相对传统和保守,国内企业在LGBT营销上也通常比较低调含蓄,国内仅有少数品
期刊
音乐节的热度在国内越来越高,与音乐节合作成为企业和品牌又一宣传手段。那么,如何利用音乐节气氛来引起受众关注,并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呢?欧洲连锁百货超市Lidl在比利时Tomorrowland 2016电子音乐节的做法就很有借鉴意义。  为了将自己的各种产品与音乐节的特性相结合,Lidl邀请了3位音乐家,让他们用公司常见的物品创造出声音,再在后期将声音录制下来变成10首歌。如果有人能够把这10首歌的
期刊
近期,槟榔品牌“香一口”的广告出现在了NBA对抗赛现场,成为首个现身NBA球场的区域品牌,消息一出立刻引发网友热议。之后,该品牌又在腾讯体育NBA总决赛上露脸,这个有着鲜明湖南特色的产品为何一再锁定NBA这一国际赛事?  我们知道槟榔的主要消费人群为中青年男性,而NBA作为全球关注度极高的体育比赛,在中国拥有广泛的球迷,这一球迷群体从年龄上来看与槟榔的目标受众基本吻合。联手NBA有利于该品牌在目标
期刊
“6.18”严格来说是京东的周年庆,现在却俨然成了上半年的“双11”。京东喊出“品质狂欢节”的口号,天猫则以“粉丝狂欢节”圈粉,苏宁更是提出“KO 6·18”,火药味十足。满减优惠、多买多送几乎成了所有平台的促销手段。在这样的促销热浪中,网易严选给消费者抛出了新的购物思考。  “3件生活美学”“好的生活,不过三件”,不仅消费主题令人耳目一新,其具体的促销内容也另辟蹊径,只推荐买三件,三件可打折,而
期刊
日本化妆品以其物美价廉的特点吸引着众多外国游客慕名而来、争相购买,但语言的障碍常常给外籍游客的消费带来极大的不便。  Ainz&Tupleh用高科技改善了这个现象。他们在店门外放置了电子显示屏以展示模特的不同妆容,通过安装的屏幕传感器和面部识别器,模特的眼神就可以感应路过的行人,随着路人的移动而移动,仿佛正看着行人一样。行人很快就被这样有趣的电子屏吸引,他们可以点击最喜爱的妆容,并在电子屏旁的机器
期刊
最近,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发起了一场60秒“生命分答”的接力赛,邀请网友一起来回答一个直击内心、引人深思的问题:“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60秒,你想对世界说什么?”  活动形式类似于“冰桶”挑战,网友只要在分答平台上分享自己对该问题的回答,就可以点名另一个人接力。领衔发声的是姬十三、周国平和罗振宇三位大V,随后各路名人的加入让活动迅速席卷整个微博。聆听他人“最后60秒”的语音需支付1元钱,还可点击
期刊
有人说现在进入了互联网的冬天,我觉得不是互联网的冬天,而是干傻事的冬天。这年头,打着互联网的旗号,难道可以不讲商业逻辑了吗?难道就可以干傻事了吗?然而,这样的事还真多。  北京一个用互联网思维卖煎饼的,互联网思维没错,煎饼是否好吃也是见仁见智,但创始人一句“为什么非要好吃”就不讲商业逻辑了。互联网确实讲体验,但好吃是不可替代的体验。风投说的也离谱:“为什么我会去投XXX?因为其创始人XX用互联网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