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在丰富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短小精悍的词句,用来表达词句以外的特殊意义,我们将这些词句称为习语。本文介绍了习语的来源以及习语的特性,分析了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地理环境、历史等文化因素对中外习语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因素;中外习语;影响
21世纪进入了全球化时代,除了经济交流以外,各个国家在文化、社会层面的交流也逐渐频繁,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工具就是语言。世界上的语言有很多种,每种语言都有自身形成的背景,而文化因素是影响中外习语差异的重要原因。
一、习语概述
(一)习语的来源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明了语言,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将一些常用的句子进行简化,变成言简意赅的习惯性用语,可以说习语是语言的特殊形式,也是一门语言中的精华。每个习语的形成都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如果不了解这种背景,很难从字面上理解某个习语的含义。比较常见的是中国的歇后语、谚语,美国的俚语、俗语等。例如,我们通常用“黄鼠狼给鸡拜年”来形容一个人的某些行为不安好心,在中国,拜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鸡又是黄鼠狼的猎物,如果不了解这些,说出歇后语的前半句,听者就很难理解要表达什么意思。
(二)习语的特性
1.民族性
语言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习语又是语言中的精华部分。习语的形成与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能够展现出这个民族的特色与内涵,因此我们说,习语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要表达同样一个意思,可能不同国家的表示方法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一篇猴子捞月的故事,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水中捞月”来形容去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白费力气。而同样要表达一个意思,英语里会说“to fish in the air”,翻译为汉语的意思是“把鱼放在空气中”,因为英国属于岛国,过去英国人大多数都靠捕鱼为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这个俗语,其实同样也是要表达“白费力气”的意思,只是说法不同罢了。
2.民间性
一门语言中存在的习语大多数都来自民间,往往能够反映出普通民众生活的疾苦与欢乐。习语的创造者可能是农民、可能是士兵,甚至有可能是家庭主妇。例如,冬季如果下大雪,农民会说“瑞雪兆丰年”,这就是农民根据天气变化总结出来的规律,大雪预示着来年会是一个丰收的年头。再比如,家庭主妇会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表示手再巧的妇人没有米也做不出饭。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交谈过程中如果适当使用当地的习语能够为自己的语言增色,使交流的气氛更加融洽。当然,这种民间性也会为语言翻译造成一定的障碍,只有充分了解当地文化,才能够将习语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准确翻译出来。
二、文化因素对中外习语的影响
(一)生活习惯的影响
不同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社会风俗都是不一样的,生活习惯的差异对习语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说明“吃”对人们的重要性。而每个国家的饮食习惯是不一样的,我国在吃饭的时候习惯用饭碗来盛饭,因此,在形容毁掉一个人的生存方法的时候,我们会说“抢了谁的饭碗”。而英国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面包是他们的主食,因此他们用“take the bread out of someone’s mouth”,直译为汉语是“从某人的嘴里拿走面包”来表达“抢饭碗”的意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婚礼都是在教堂里举行的,因此“walk down the aisle”的意思并不是字面上理解的“在教堂的走廊边上走”,而是表示女人出嫁、结婚的意思。
(二)宗教信仰的影响
宗教信仰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大多数西方国家都信仰基督教,而我国的主要教派则是佛教和道教。人民所信仰的宗教对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很多习语就来源于宗教文化。例如,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就来源于佛教,佛教中讲求因果报应,做好事都会得到回报,做坏事都会遭到报应,以此劝诫人们向善。英国有一句俗语“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直译为汉语的意思是“不使用稻草烧砖”,实际上是形容做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这句俗语就源自于《圣经》当中埃及法老惩罚以色列人的典故。
(三)地理环境的影响
任何一个地区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每个地区的气候形成差异,最终导致文化的差异。我国东北地区天气严寒,东北人常用“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来形容东北腊月的寒冷,这就是地理因素影响习语形成的具体体现。我国由于地理环境比较优越,土地肥沃,因此自古以来都以农业为主,我国很多俗语都与土地和庄稼有关。例如,通常用“土生土长”来形容一个人的成长环境,用“五谷丰登”来表示收成好,用“面如土色”来形容一个人受了惊吓或者气色不好。而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古代英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航海业或者捕鱼业,因此,英国习语中有很多都会涉及到“fish”或者“boat”等一类字词。例如,英国人会用“shy fish”来形容一个人害羞,用“fresh fish”来表示“新囚犯”,可见地理环境对习语形成的重要影响。
(四)历史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历史对习语的形成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很多习语中都隐藏着历史典故。例如,我们常说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来源于三国演义中火攻曹营的典故。英国在历史发展中也经历了多次战争,这些战争对于对于习语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我们所熟知的“Rome was not build in a day”用来表示要成就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一日之功,激励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历史典故造就了很多俗语,对现代人们的习惯用语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总结
习语大多数都来源于民间,能够展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特色,因此,我们说习语具有一定的民间性和民族性。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习惯、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地理环境、历史典故等一系列文化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文化差异使中外习语各有不同,具有自身的特色。
参考文献:
[1]侯杰.英汉习语中文化因素的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
[2]吕冰.文化视角下的习语翻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0.
[3]王雅琴.论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口译的影响及其策略[D].内蒙古大学
关键词:文化因素;中外习语;影响
21世纪进入了全球化时代,除了经济交流以外,各个国家在文化、社会层面的交流也逐渐频繁,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工具就是语言。世界上的语言有很多种,每种语言都有自身形成的背景,而文化因素是影响中外习语差异的重要原因。
一、习语概述
(一)习语的来源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明了语言,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将一些常用的句子进行简化,变成言简意赅的习惯性用语,可以说习语是语言的特殊形式,也是一门语言中的精华。每个习语的形成都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如果不了解这种背景,很难从字面上理解某个习语的含义。比较常见的是中国的歇后语、谚语,美国的俚语、俗语等。例如,我们通常用“黄鼠狼给鸡拜年”来形容一个人的某些行为不安好心,在中国,拜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鸡又是黄鼠狼的猎物,如果不了解这些,说出歇后语的前半句,听者就很难理解要表达什么意思。
(二)习语的特性
1.民族性
语言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习语又是语言中的精华部分。习语的形成与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能够展现出这个民族的特色与内涵,因此我们说,习语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要表达同样一个意思,可能不同国家的表示方法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一篇猴子捞月的故事,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水中捞月”来形容去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白费力气。而同样要表达一个意思,英语里会说“to fish in the air”,翻译为汉语的意思是“把鱼放在空气中”,因为英国属于岛国,过去英国人大多数都靠捕鱼为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这个俗语,其实同样也是要表达“白费力气”的意思,只是说法不同罢了。
2.民间性
一门语言中存在的习语大多数都来自民间,往往能够反映出普通民众生活的疾苦与欢乐。习语的创造者可能是农民、可能是士兵,甚至有可能是家庭主妇。例如,冬季如果下大雪,农民会说“瑞雪兆丰年”,这就是农民根据天气变化总结出来的规律,大雪预示着来年会是一个丰收的年头。再比如,家庭主妇会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表示手再巧的妇人没有米也做不出饭。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交谈过程中如果适当使用当地的习语能够为自己的语言增色,使交流的气氛更加融洽。当然,这种民间性也会为语言翻译造成一定的障碍,只有充分了解当地文化,才能够将习语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准确翻译出来。
二、文化因素对中外习语的影响
(一)生活习惯的影响
不同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社会风俗都是不一样的,生活习惯的差异对习语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说明“吃”对人们的重要性。而每个国家的饮食习惯是不一样的,我国在吃饭的时候习惯用饭碗来盛饭,因此,在形容毁掉一个人的生存方法的时候,我们会说“抢了谁的饭碗”。而英国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面包是他们的主食,因此他们用“take the bread out of someone’s mouth”,直译为汉语是“从某人的嘴里拿走面包”来表达“抢饭碗”的意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婚礼都是在教堂里举行的,因此“walk down the aisle”的意思并不是字面上理解的“在教堂的走廊边上走”,而是表示女人出嫁、结婚的意思。
(二)宗教信仰的影响
宗教信仰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大多数西方国家都信仰基督教,而我国的主要教派则是佛教和道教。人民所信仰的宗教对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很多习语就来源于宗教文化。例如,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就来源于佛教,佛教中讲求因果报应,做好事都会得到回报,做坏事都会遭到报应,以此劝诫人们向善。英国有一句俗语“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直译为汉语的意思是“不使用稻草烧砖”,实际上是形容做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这句俗语就源自于《圣经》当中埃及法老惩罚以色列人的典故。
(三)地理环境的影响
任何一个地区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每个地区的气候形成差异,最终导致文化的差异。我国东北地区天气严寒,东北人常用“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来形容东北腊月的寒冷,这就是地理因素影响习语形成的具体体现。我国由于地理环境比较优越,土地肥沃,因此自古以来都以农业为主,我国很多俗语都与土地和庄稼有关。例如,通常用“土生土长”来形容一个人的成长环境,用“五谷丰登”来表示收成好,用“面如土色”来形容一个人受了惊吓或者气色不好。而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古代英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航海业或者捕鱼业,因此,英国习语中有很多都会涉及到“fish”或者“boat”等一类字词。例如,英国人会用“shy fish”来形容一个人害羞,用“fresh fish”来表示“新囚犯”,可见地理环境对习语形成的重要影响。
(四)历史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历史对习语的形成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很多习语中都隐藏着历史典故。例如,我们常说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来源于三国演义中火攻曹营的典故。英国在历史发展中也经历了多次战争,这些战争对于对于习语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我们所熟知的“Rome was not build in a day”用来表示要成就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一日之功,激励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历史典故造就了很多俗语,对现代人们的习惯用语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总结
习语大多数都来源于民间,能够展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特色,因此,我们说习语具有一定的民间性和民族性。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习惯、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地理环境、历史典故等一系列文化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文化差异使中外习语各有不同,具有自身的特色。
参考文献:
[1]侯杰.英汉习语中文化因素的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
[2]吕冰.文化视角下的习语翻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0.
[3]王雅琴.论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口译的影响及其策略[D].内蒙古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