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报》封面:春节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607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创办一份全国性大型画报,这就是《人民画报》。画报的创刊筹备工作从1949年11月开始。1950年5月,《人民画报》编辑部正式成立。同年6月,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画报》题写刊名。
  2020年,《人民画报》创刊70年。
  被誉为“中国国家画报”的《人民画报》,始终与共和国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人民画报》从未间断出版,至本期,已经连续出版859期。《人民画报》封面既展现大国脸谱,亦承载着人民的记忆。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选取70年不同刊期的封面呈现给读者,以新中国发展为脉,带您回味在《人民画报》封面中记载的中国往事。
1950年《人民画报》创刊号

  《人民画报》一直有个传统,那就是在每年春節的当期画报,大多会选择一张喜庆的照片或美术作品作为封面,以庆贺新春来临。
  1952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个春节,亦是《人民画报》创刊后的第二个春节。一幅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被选为封面,通过抠图、叠底等处理,用着色技术将大面积明黄作为底色,与画面左侧的大红灯笼形成冲击性的色彩,共同构成喜庆热烈的画面。在当时没有PS(图片处理软件)的年代,体现了高超的暗房技术和美术设计水准。
  1957年2月刊,《人民画报》选用传统舞龙作为封面,构图饱满、气氛活跃,同时做了局部处理—龙头跃出画面,灵动跳脱。欢喜与奋进之情,借助这一封面充分表现出来。这一时期的设计朴实无华,一丝不苟,奠定了《人民画报》封面的呈现模式。
  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民画报》的封面较50年代有了一些变化,富于浪漫气息,大多选择摄影图片,无论是构图亦或光影,对摄影艺术的讲究赋予了《人民画报》特有的魅力。这里刊出的1960年2月的封面,定格北京市民春节在厂甸庙会选购商品时的瞬间,让人感受到节日的喜悦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
  进入21世纪,以节日为主题的《人民画报》封面契合时代趣味,偶有创意图片表现喜庆气氛。2008年2月的封面,一位衣着时尚的小女孩肖像被融入红火的背景色彩中,画面左侧是象征春节传统的“福”字,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的融合。
  2019年3月,《人民画报》封面选取农历正月十五甘肃省陇南乡村春节闹社火时,正在等候表演的村民的图像。这是本刊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的成果,也是富裕起来的村民美好生活的写照。
  回望《人民画报》的节庆封面,重温中国人在传统节日里不变的温情和喜悦,是画报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与热爱。
欢庆新年 《人民画报》1952年1月刊封面
舞龙 《人民画报》1957年2月刊封面
春节中的北京厂甸庙会 《人民画报》1960年2月刊封面
节日的欢乐 《人民画报》1961年1月刊封面
年画《五谷丰登》 《人民画报》1963年3月刊封面
陇南社火 《人民画报》2019年3月刊封面
年画《大地回春》 《人民画报》1997年1月刊封面
过年了 《人民画报》2008年2月刊封面
其他文献
1887年,吴裕泰诞生于北京北新桥大街一个门洞里。在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吴裕泰见证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也展现着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印记。1995年,国内贸易部授予其“中华老字号”称号。2011年,其“自采,自窨,自拼”的茉莉花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茶和茉莉花都产自中国南方,但饮用茉莉花茶却一直是老北京人的最爱。史书曾记载:“上品饮茶,极品饮花。
期刊
冬日午后的上海,阳光穿过红透的枫叶,为行人带来和煦的暖意。時光流转,岁月变迁,从北京退休后的赵启正选择回到他曾工作过20多年的上海。12月18日下午,上海民主党派大厦6楼报告厅座无虚席。在这个全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日子里,赵启正向大家讲述了他在担任上海浦东新区首任管委会主任时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报告会后,赵启正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讲述了自己伴随新中国70年一路走来的激荡岁月。  他是师出名门
期刊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总结2018年经济工作,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形势作出重大判断、对做好经济工作作出精准部署。  2018年注定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内部压力,中国宏观调控目标较好完成,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稳妥应对中美经贸摩
期刊
光雕表演为大三巴牌坊披上彩衣。2019年12月1日,“2019澳门光影节”活动开幕,内容包括光雕表演、灯饰装置和互动游戏等,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澳门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的喜庆氛围。 摄影 董宁  从回归前的社会动荡,到如今的安居乐业;从博彩一业独大,到经济适度多元初见成效;从对接珠海横琴,到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回归祖国20年,小城澳门一步一个脚印,在中国南海之滨缔造了一个发展奇迹,在小桌子上
期刊
“北京国际摄影周2018”在京举行  2018年10月20日,2018北京国际摄影周在中华世纪坛开幕。  本届北京国际摄影周以“影像:时代·方位”为学术主题,涵盖开幕活动、系列展览、摄影市场、摄影讲堂、特约活动等五大板块内容,由31个国家摄影师的3047幅摄影作品及52个视频作品所组成的66个展览、33场论坛、讲座和10余场推介活动组成。除在中华世纪坛主会场开展外,还“走进社区”、“走进学校”、“
期刊
2019年9月3日,中国公路学会党委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组织捐建的爱心扶贫桥“致富桥”竣工,当地老百姓在桥上走了又走、看了又看、摸了又摸。  2019年9月3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和岚县的“致富桥”和“富民桥”正式竣工通车。那一天,两地老百姓在桥上走了又走、看了又看,抚摸着新桥栏杆……他们纷纷向在场的中国公路学会建筑团队表达感谢。看到老百姓欣喜的样子,参与这两项民生工程的建筑团队成员们都觉得:“值了!
期刊
1974年,石鲁在兰州常书鸿家作画。 摄影 常嘉煌《变工队—陕北农村生活小景》1950年 91×62cm 纸本设色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侦查》 1950年 59×67cm 纸本设色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出生于1919年的艺术家石鲁,是中国美术史论界公认的20世纪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巨匠,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养的革命文艺家中最杰出代表之一。2019年12月10日,正值石鲁先生誕辰100周年,展期两
期刊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阿兰·梅里埃等10名国际友人颁授中国改革友谊奖章,以感谢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支持和帮助。  这10位国际友人来自不同领域,为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先进技术与理念,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卓越智慧与力量。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变革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他们目睹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发展奇迹”,见证了中华民族追赶时代、引
期刊
2019年12月2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与韩国总统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出席中日韩合作20周年纪念活动。三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中日韩合作20周年纪念封”发行仪式。 摄影 冯永斌/中国日报  2019年12月24日,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四川成都举行。此次领导人会议在国际地区局势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三国关系向好发展的大背景下举行,是为三国未来合作确定方向的一次重要会议
期刊
过去一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有新突破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