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国际国内日趋激励的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把“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和“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放在了显著位置。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显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那么,作为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承担起这一重要使命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在创新的环境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创新。
一、用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点燃学生创新的热情。
“语文课程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按照语文课程新理念,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合作完成阅读任务,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语文教师的作用,即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设计上下功夫创新,点燃学生创新的热情,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在引导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黄河颂》的教学时,我打破了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以自己喜欢或擅长的形式表现自己对黄河的赞颂。一个小小的改变,使学生创新的热情被点燃。一段时间后的作业展示课上,出现了令我惊讶的一幕:有的学生用诗歌朗诵的形式表现,有的用歌唱的形式表现,有的用舞蹈,有的用手抄报,有的讲故事,有的办展览,有的作 讲解……五花八门,什么形式都有,整整两节课的展示时间,我看到了学生们丰富的创新作业,在最后谈创作感受时,一位学生这样说:“我们把这次活动当成是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小组成员合作的最后几天,几乎人人都没有了课外活动时间,全力投入到作品准备中,有时要加班到夜里十一二点,但我们感到很充实,很快乐”。学生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设计上一个小小的创新,竟能点燃学生如此高涨的创新热情。如果我们能坚持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设计时,都能注意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新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创新的热情必将会被点燃,一定能被激发。
二、学与思相结合,在质疑中放飞学生创新的激情。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实现学与思的有机统一,使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在质疑中放飞创新的激情。
创新思维的显著特征就是求异。古人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所以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勇于思考,大胆质疑。
首先,鼓励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质疑,时刻注意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让学生自主、合作中探究知识,在民主和谐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活的课本。教学《童趣》一文时,许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有学生问“为什么沈复(作者)有这么多的乐趣呢?”引发了大家的广泛思考讨论,又有学生提出“我也有过许多有趣的经历,可是没有写下来,现在大家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童趣’怎么样?”更是产生了许多共鸣。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相互质疑,共同思考,师生互动,探究解决问题。到此,我又顺势提出一个写作要求:“写写自己的童趣”,学生通过学与思结合,培养了质疑精神,播下了创新的种子,写出了一篇篇生动的文章。
其次,以课本为载体,引导学生质疑。语文教材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载体。同时教材本身也为教师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谐的文字组合,优美的意境,丰富的内涵,典型的人物,生动的情节,特别是教材中所渗透的情感因素,都足以打动学生的心灵,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效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紧密围绕文本质疑,指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如果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质疑”,势必造成思维上的误区,逻辑上的混乱,实践上的失败。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全文,用示意图的形式简要展示登月全过程。学生有的画方框,有的画圆圈,有的画地球、月亮,有的画漫画,可谓丰富多彩,自有新意,接下来我让学生自主再读全文,利用自己的示意图为大家讲解第一次登月过程,结果许多同学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自己的知识、想象,有的同学还讲了两位宇航员展示美国国旗的情形、动作、表情等等。学生在对课文内容的重新加工、创造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以质疑开始,以释疑收尾,从中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以語文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创新舞台。
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课本,形式往往局限于讲授,单调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受到一定制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即生活处处皆语文,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舞台就极为广阔。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大量的文学经典、优秀文章中汲取丰富养分,并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形式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在课堂活动中,我安排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外阅读尝试。如自读课:即学生自主地选择阅读自己喜爱的文章,教师仅仅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阅读的文章。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可以得到许多与他人不同的理解,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自主的再创造,从而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赏析课:即学生将自己欣赏(喜爱)的文章中最精彩的地方介绍给全班同学,这是自读课的延伸—回味精彩的情节、文段,再次进行创新;表演课:即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部分内容,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表演过程本身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学生通过认真的阅读、分析,将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重新创造,搬上舞台,得到创新能力的锻炼;朗读课:即学生将优秀作品中的精彩段落化为有声的朗读,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将冰冷的文字创造性地读出来……这些阅读课内容的充实,形式的创新,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与创新中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合创新的环境,用自己教学设计的创新,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创新,并在创新中学习,享受创新所带来的快乐。
一、用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点燃学生创新的热情。
“语文课程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按照语文课程新理念,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合作完成阅读任务,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语文教师的作用,即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设计上下功夫创新,点燃学生创新的热情,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在引导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黄河颂》的教学时,我打破了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以自己喜欢或擅长的形式表现自己对黄河的赞颂。一个小小的改变,使学生创新的热情被点燃。一段时间后的作业展示课上,出现了令我惊讶的一幕:有的学生用诗歌朗诵的形式表现,有的用歌唱的形式表现,有的用舞蹈,有的用手抄报,有的讲故事,有的办展览,有的作 讲解……五花八门,什么形式都有,整整两节课的展示时间,我看到了学生们丰富的创新作业,在最后谈创作感受时,一位学生这样说:“我们把这次活动当成是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小组成员合作的最后几天,几乎人人都没有了课外活动时间,全力投入到作品准备中,有时要加班到夜里十一二点,但我们感到很充实,很快乐”。学生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设计上一个小小的创新,竟能点燃学生如此高涨的创新热情。如果我们能坚持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设计时,都能注意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新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创新的热情必将会被点燃,一定能被激发。
二、学与思相结合,在质疑中放飞学生创新的激情。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实现学与思的有机统一,使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在质疑中放飞创新的激情。
创新思维的显著特征就是求异。古人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所以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勇于思考,大胆质疑。
首先,鼓励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质疑,时刻注意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让学生自主、合作中探究知识,在民主和谐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活的课本。教学《童趣》一文时,许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有学生问“为什么沈复(作者)有这么多的乐趣呢?”引发了大家的广泛思考讨论,又有学生提出“我也有过许多有趣的经历,可是没有写下来,现在大家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童趣’怎么样?”更是产生了许多共鸣。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相互质疑,共同思考,师生互动,探究解决问题。到此,我又顺势提出一个写作要求:“写写自己的童趣”,学生通过学与思结合,培养了质疑精神,播下了创新的种子,写出了一篇篇生动的文章。
其次,以课本为载体,引导学生质疑。语文教材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载体。同时教材本身也为教师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谐的文字组合,优美的意境,丰富的内涵,典型的人物,生动的情节,特别是教材中所渗透的情感因素,都足以打动学生的心灵,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效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紧密围绕文本质疑,指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如果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质疑”,势必造成思维上的误区,逻辑上的混乱,实践上的失败。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全文,用示意图的形式简要展示登月全过程。学生有的画方框,有的画圆圈,有的画地球、月亮,有的画漫画,可谓丰富多彩,自有新意,接下来我让学生自主再读全文,利用自己的示意图为大家讲解第一次登月过程,结果许多同学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自己的知识、想象,有的同学还讲了两位宇航员展示美国国旗的情形、动作、表情等等。学生在对课文内容的重新加工、创造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以质疑开始,以释疑收尾,从中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以語文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创新舞台。
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课本,形式往往局限于讲授,单调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受到一定制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即生活处处皆语文,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舞台就极为广阔。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大量的文学经典、优秀文章中汲取丰富养分,并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形式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在课堂活动中,我安排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外阅读尝试。如自读课:即学生自主地选择阅读自己喜爱的文章,教师仅仅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阅读的文章。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可以得到许多与他人不同的理解,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自主的再创造,从而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赏析课:即学生将自己欣赏(喜爱)的文章中最精彩的地方介绍给全班同学,这是自读课的延伸—回味精彩的情节、文段,再次进行创新;表演课:即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部分内容,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表演过程本身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学生通过认真的阅读、分析,将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重新创造,搬上舞台,得到创新能力的锻炼;朗读课:即学生将优秀作品中的精彩段落化为有声的朗读,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将冰冷的文字创造性地读出来……这些阅读课内容的充实,形式的创新,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与创新中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合创新的环境,用自己教学设计的创新,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创新,并在创新中学习,享受创新所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