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k5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的人,因而琢磨课堂是必需的。但这种琢磨,不应局限在教材、课堂和教师,还应注重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和尊重,课堂应是活的。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中,教师是设计者,而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教师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对一堂数学课而言,备教材是必需的,而备学生是前提。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提倡新型的“备课观”和“上课观”。
  一、备课与上课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备课和上课的关系,就要处理好教师适应学生的学、学生适应教师的教的关系。因此,教师备课和上课应在“教路”和“学路”结合处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以此作为突破口,才能真正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和谐。
  1、提高教师研读、处理教材的能力。
  教材应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但是教材的编写有其局限性。然而有不少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即使意识到它的不足也不敢提出,奉守以本为本的信条,对于一些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内容、题材,不做任何调整、修改和补充。笔者认为,教师应认真钻研、主动驾驭教材,切实提高自身研读、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可以把数学教材视为范例,作为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大胆地对其进行再创造,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课程资源,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2、课堂教学应体现师生的和谐统一。
  传统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各个教学环节时,往往过多关心的是自己如何教、学生的回答是不是都进入了自己的预设,而较少关心学生的思路。一旦学生跳出了自己的预设,教师往往要把学生引导到自己的思路上来,而很少顺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新理念倡导建构与生成的课堂理念。建构、生成的课堂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的教要对学生真正起到启发和引领的作用,不但要能马上辨别出学生有创意又正确的方法,还要能及时从学生的错误里分析学生的思路,并找到适当的指引策略,以真正体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和谐统一。
  所以,教师应在备课与上课上下功夫,努力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全面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二、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所学的知识应是基础的、全面的、扎实的。教师应通过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来训练其相应的思维,培养其相应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部分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会出现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如,小学阶段数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应切实把准教学尺度,做到不拔高、不随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小学高年段的计算教学,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亦要关注算法的优化,让学生养成一“看”、二“想”、三“选择”的好习惯,坚持下去,学生的计算能力定会提高。
  三、课堂教学应坚持“弃旧图新”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继承中创新的。这种继承是在动态中进行的,既有对传统教学优势的认同,也有对传统教学的超越;既有对传统教学元素的淘汰,也有现代教学元素的诞生。所以,课堂教学应坚持“弃旧图新”。
  1、构建全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之本不在教而在学,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有赖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既然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那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占有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就显得十分必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尤其强调学生的自主探求,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解决问题。教师不应要求答案的标准化和唯一性,而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用学生的“群言堂”代替教师的“一言堂”。
  2、学生既要“学答”,更要“学问”。
  古人谈读书经验时说:读书,先而无疑,再而有疑,进而多疑,后而释疑。走完这一进程,才算真正把知识学到了手。教师课堂提问问什么?我们知道,所谓问题,就是要求回答和解释的题目,以及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所以,提出的问题首先要体现问题的价值性和开放性;其次,问题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最后,问题要体现适时和适度的原则。
  在现代教学中,课堂提问也应包含学生向老师提问。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问题的生成过程。在课堂上,问题生成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要大于问题的解答价值。学生发现问题和生成问题的过程,实质是他们探求知识、构建生成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批判地审视学习内容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既会解题,更要会提问。
  3、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小学阶段要努力提升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智慧,完善学生的人格,做到教书与育人统一、过程与结果并重,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变化发展。为此,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因材施教,鼓励教学相长;要用发展的视角去认识与评价学生,决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理解学生的基础和爱好,分层次进行施教,对学生多一点了解、多一点尊重、多一点欣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充实、提高、完善自己;要提供多种条件开阔学生的视野,尊重学生的多向选择,保护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宽忍学生的失败,为学生提供—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课堂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寻找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到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在教育态度上主张“诲人不倦”,真正使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
其他文献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从语文学习内容中选择和确定探索、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它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充分体现个性化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教学生敢“想”    老师要给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无所顾及地尽情地去想,合理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也表露出很多不尽人意的问题。那么,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如何能真正意义上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交流,把学生教“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广闻博采,引进时代“活水”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
期刊
传统的语文教学的观念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以应试教育为最终目的,在教学评价上忽视了学生的语文技能的形成和运用。为了弥补语文传统教学上的不足之处,人们开始重视语文的各种课外活动。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期刊
数学直觉思维的表现形式是以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通过观察、联想、类比、归纳、猜测之后对所研究的数学问题作出一种比较迅速的直接的综合判断,它不受固定的逻辑约束,以潜逻辑的形式进行。加强直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克服思维的单向性、提高思维品质是有利的。鉴于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笔者特提出了以下培养策略,以抛砖引玉。     一、注重整体洞察,培养学生的整体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不同
期刊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下面就我们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订教学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老师必须在“有感情”上下功夫,要达到这个目的,笔者作过一些尝试。  一、如何流利地朗读课文  首先,学生在读课文时,要做到气息平稳流畅,要减去他们的思想压力,要引导学生把一句话“说”完整。小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看着文字章字一字地唱读,老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告诉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同样的一句话不是“这样唱着说的”,平常在生活中“这样说话”是
期刊
在长期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我们的数学课堂该怎么做?  一、创造机会,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1、平等、合作、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借助图形的形象、直观研究数学问题,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简洁的解题方法,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本文就“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一个简单的探讨。  一、运用数形结合进行函数教学  在函数教学中,函数及其图像为数形结合的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函数的图像是从“形”的角度反映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利用图像的直观性有助于题意的理解、性质的讨论、思路的探求和
期刊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能否深入学习的信号和象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参与度,同时激发他们对事物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因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巧妙引入,是激发兴趣的关键  对新课而言,如何引入显得极为重要。若平铺直叙,不起波澜,势必让学生兴味索然、不思进取。所以,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种新的课程理念不断形成。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更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因此促进了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结构,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形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