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课程理念 改进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种新的课程理念不断形成。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更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因此促进了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结构,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形成数学能力的直接动力;兴趣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心理因素,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利用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表现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想,更能促进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动用有关数学经验去思想、去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提出生活中学生能够观察到的数学问题,数学学习内容与生活相结合,才能有吸引力,才能富有情趣,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才能使课堂教学不再那么枯燥乏味。
  二、多做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实践出真知,多让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形成规律,可以很好地提高学习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证明,若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实践,数学上的很多问题还是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的,特别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学生普遍反映: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学得会。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实践,积极探索,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注重形成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作为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一条线。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的有效方法。但是我们选择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或通过合作讨论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可过高估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如果内容不恰当,不但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反而会浪费时间,影响课堂效率,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应是群体活动,除了自主探索,还应强调合作学习,进行互补式交流学习。知识的形成和积累是一个过程,只有让学生认真经历、深刻体会这一过程,才能自觉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大胆创新,在表演、游戏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之前,我们更多的是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忽视了作为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形成。新课程注意到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认识到了它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试想,假若学生体验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他怎么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无拘无束的问答,创设愉快情境,穿插一些表演、游戏等活动,都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满足,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大胆创新、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习之中,让他们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当然,俗话说“教无定法”,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方法与目标一致、形式与内容和效果相统一,才能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积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历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历史教育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日益脱离了人文教育的轨道。而历史教育的本质是要以活生生的历史事实的再现为依托,通过科学的解释和分析形成历史知识,由此拓展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磨练学习主体的精神品质。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到教学目标的首位、着眼予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运作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主、建构兼顾认知、技能
期刊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从语文学习内容中选择和确定探索、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它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充分体现个性化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教学生敢“想”    老师要给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无所顾及地尽情地去想,合理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也表露出很多不尽人意的问题。那么,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如何能真正意义上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交流,把学生教“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广闻博采,引进时代“活水”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
期刊
传统的语文教学的观念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以应试教育为最终目的,在教学评价上忽视了学生的语文技能的形成和运用。为了弥补语文传统教学上的不足之处,人们开始重视语文的各种课外活动。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期刊
数学直觉思维的表现形式是以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通过观察、联想、类比、归纳、猜测之后对所研究的数学问题作出一种比较迅速的直接的综合判断,它不受固定的逻辑约束,以潜逻辑的形式进行。加强直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克服思维的单向性、提高思维品质是有利的。鉴于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笔者特提出了以下培养策略,以抛砖引玉。     一、注重整体洞察,培养学生的整体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不同
期刊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下面就我们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订教学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老师必须在“有感情”上下功夫,要达到这个目的,笔者作过一些尝试。  一、如何流利地朗读课文  首先,学生在读课文时,要做到气息平稳流畅,要减去他们的思想压力,要引导学生把一句话“说”完整。小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看着文字章字一字地唱读,老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告诉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同样的一句话不是“这样唱着说的”,平常在生活中“这样说话”是
期刊
在长期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我们的数学课堂该怎么做?  一、创造机会,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1、平等、合作、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借助图形的形象、直观研究数学问题,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简洁的解题方法,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本文就“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一个简单的探讨。  一、运用数形结合进行函数教学  在函数教学中,函数及其图像为数形结合的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函数的图像是从“形”的角度反映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利用图像的直观性有助于题意的理解、性质的讨论、思路的探求和
期刊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能否深入学习的信号和象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参与度,同时激发他们对事物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因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巧妙引入,是激发兴趣的关键  对新课而言,如何引入显得极为重要。若平铺直叙,不起波澜,势必让学生兴味索然、不思进取。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