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时值曹雪芹逝世250周年,海淀举办了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在此期间,北京“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正式启动,这是曹雪芹文化传承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在未来的发展中,海淀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打造文化海淀,把曹雪芹西山故里建设成为北京迈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进程中的一个传统文化新地标。
“由曹入红”:在西山故里再现旗营风貌
曹雪芹晚年的生活和创作都与海淀的关系极为密切。据专家考证和民间口述,从目前来看,这些历史关联主要可以归结为圆明园、曹雪芹故居、蓝靛厂、曹雪芹小道、白家疃村、纳兰性德等六大元素。曹雪芹纪念馆原址所在地在清代属于正白旗旗营,正是曹雪芹生活、创作《红楼梦》之地。曹雪芹在西山的生活与创作,为海淀留下了包括“西山传说”、“曹氏风筝”、“曹雪芹小道”等丰富的文化遗产。
因此,从曹雪芹这个人出发,而不是从《红楼梦》的文本出发去推广和传播“红”文化,这是开展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建设的首要工作思路,即“由曹入红”。按照这个思路,“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致力于通过恢复部分旗营建筑,复原旗营氛围,力求展现曹雪芹在西山地区的生活遗迹和著书的历史环境,在北京西山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全方位了解曹雪芹,欣赏、研究《红楼梦》的核心文化功能区。在定位上,“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涵盖曹雪芹和红楼文化的展览展示、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学术研究、文物收藏与保护等六大职能,分设植物文化园、曹雪芹博物馆区、曹雪芹纪念馆区、曹雪芹纪念园、红楼文化博览区等六大功能区。项目历时约2到3年,将以北京植物园黄叶村为核心进行复建,主要依据史料和实地走访,通过在黄叶村故居附近发掘、找寻当年的历史遗迹,并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原貌,而非简单的复建,以再现当年正白旗旗营的生活情景和文化特征。
“群众性与国际化”:将大美西山打造成文化交流圣地
北京西山有大小之分,从人文角度讲的小西山,指的是靠近北京西部的周边山地。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西山为各朝帝王所青睐,也是历代许多文人雅士爱好的地方,尤其是法国著名诗人圣琼·佩斯和我国文学家莫言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与曹雪芹在海淀的生活和创作,让西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学圣地。此外,西山地区同时还有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旗营文化、满族文化、皇家园林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历史文化遗存,是融合多种文化形成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的沃土。拥有这样的优质人文资源,需要贯彻“群众性与国际化”的思路,突破两个界限,促进曹雪芹和“红”文化的推广。
一是贯彻群众性思路,突破专业人士和公众的界限,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参与进来。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动员了近百万市民参加,从资深学者到普通市民,从高龄老人到少年儿童,从国际专家到业余“红粉”,都踊跃参与到活动中,实现了文化交流的多层次互动。同时,文化活动也面向广大网民,传播富有内涵的正能量,创造了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也促进了曹雪芹和“红”文化的普及化进程。
二是贯彻国际化思路,突破国门的界限,让“红”文化的传播具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为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促进多样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了“大师与经典:文化遗产的国内传承与国际传播”国际论坛,在此基础上,海淀将继续努力建立国际文化和世界文学交流的长效机制和平台。其中,“海淀西山国际创作营”就是一个较好的项目提议。同时,海淀区正在研究规划“红”文化推广和传播三年工作计划,将广邀世界各地作家故居管理者和文学研究者、研究机构齐聚西山,进行一场世界文学的交流峰会,这场别具一格的“文化博览会”将真正把曹雪芹、《红楼梦》以及海淀和西山推向世界文化的舞台。
“由产业兴事业”:加强文化创意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我们虽然不缺乏文化资源,却缺乏将它转化为文化资本,物化成文化产品的能力。因此,需要充分调动民间社团、相关文化企业等社会资源与力量,创建文化事业和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从产业入手,走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主导模式,使曹雪芹和“红”文化得到持续的推广和传播。
一是激活资源价值,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自2010年首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开始,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和海淀区就一直在不断努力,试图探索深度挖掘和利用曹雪芹、“红”文化的深厚底蕴,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再创造,用新的元素不断激活沉睡的文化。近年来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昆曲《续琵琶》在企业的参与下搬上舞台;京西稻文化品牌的推广搭上第三届艺术节“舌尖上的红楼梦”活动的顺风车等。在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筹备和举办期间,相关文化产业项目更是取得了新的进展。
二是打造知名产品,走品牌化发展道路。目前,“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已经初步形成一个知名文化品牌,对整合、统筹西山地区丰富的红学文化资源、民俗资源、中法历史文化交流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品牌效应初步体现。在此基础上,海淀将继续打造系列曹雪芹文化艺术品牌,丰富文化艺术产品体系,努力实现“文化创新”对区域发展的驱动作用。
三是提高技术含量,走科技化发展道路。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海淀区近年来紧紧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加速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努力使文化成为继科技、教育之后推动海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核心驱动力。同样,曹雪芹和“红”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不断开拓创新的坚实之路。
四是吸收各国经验,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在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期间,许多国际人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国际博物馆协会文学委员会主席、托尔斯泰纪念馆学术研究主任加琳娜·阿列克赛耶娃认为,世界渴望倾听中国故事,像曹雪芹这样的文化巨人正是展示中国魅力的重要名片。另一位嘉宾、英国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主席戴安娜·欧文博士则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文化资源案例。这些有益的国际经验,需要我们认真吸取。
产业化、品牌化、科技化、国际化,这新的“四化”,将促进包括曹雪芹和“红”文化在内的海淀西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通过讲述一个更美好的中国故事,海淀将在打造文化名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文化新地标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作者:中共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许 海
“由曹入红”:在西山故里再现旗营风貌
曹雪芹晚年的生活和创作都与海淀的关系极为密切。据专家考证和民间口述,从目前来看,这些历史关联主要可以归结为圆明园、曹雪芹故居、蓝靛厂、曹雪芹小道、白家疃村、纳兰性德等六大元素。曹雪芹纪念馆原址所在地在清代属于正白旗旗营,正是曹雪芹生活、创作《红楼梦》之地。曹雪芹在西山的生活与创作,为海淀留下了包括“西山传说”、“曹氏风筝”、“曹雪芹小道”等丰富的文化遗产。
因此,从曹雪芹这个人出发,而不是从《红楼梦》的文本出发去推广和传播“红”文化,这是开展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建设的首要工作思路,即“由曹入红”。按照这个思路,“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致力于通过恢复部分旗营建筑,复原旗营氛围,力求展现曹雪芹在西山地区的生活遗迹和著书的历史环境,在北京西山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全方位了解曹雪芹,欣赏、研究《红楼梦》的核心文化功能区。在定位上,“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涵盖曹雪芹和红楼文化的展览展示、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学术研究、文物收藏与保护等六大职能,分设植物文化园、曹雪芹博物馆区、曹雪芹纪念馆区、曹雪芹纪念园、红楼文化博览区等六大功能区。项目历时约2到3年,将以北京植物园黄叶村为核心进行复建,主要依据史料和实地走访,通过在黄叶村故居附近发掘、找寻当年的历史遗迹,并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原貌,而非简单的复建,以再现当年正白旗旗营的生活情景和文化特征。
“群众性与国际化”:将大美西山打造成文化交流圣地
北京西山有大小之分,从人文角度讲的小西山,指的是靠近北京西部的周边山地。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西山为各朝帝王所青睐,也是历代许多文人雅士爱好的地方,尤其是法国著名诗人圣琼·佩斯和我国文学家莫言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与曹雪芹在海淀的生活和创作,让西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学圣地。此外,西山地区同时还有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旗营文化、满族文化、皇家园林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历史文化遗存,是融合多种文化形成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的沃土。拥有这样的优质人文资源,需要贯彻“群众性与国际化”的思路,突破两个界限,促进曹雪芹和“红”文化的推广。
一是贯彻群众性思路,突破专业人士和公众的界限,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参与进来。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动员了近百万市民参加,从资深学者到普通市民,从高龄老人到少年儿童,从国际专家到业余“红粉”,都踊跃参与到活动中,实现了文化交流的多层次互动。同时,文化活动也面向广大网民,传播富有内涵的正能量,创造了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也促进了曹雪芹和“红”文化的普及化进程。
二是贯彻国际化思路,突破国门的界限,让“红”文化的传播具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为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促进多样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了“大师与经典:文化遗产的国内传承与国际传播”国际论坛,在此基础上,海淀将继续努力建立国际文化和世界文学交流的长效机制和平台。其中,“海淀西山国际创作营”就是一个较好的项目提议。同时,海淀区正在研究规划“红”文化推广和传播三年工作计划,将广邀世界各地作家故居管理者和文学研究者、研究机构齐聚西山,进行一场世界文学的交流峰会,这场别具一格的“文化博览会”将真正把曹雪芹、《红楼梦》以及海淀和西山推向世界文化的舞台。
“由产业兴事业”:加强文化创意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我们虽然不缺乏文化资源,却缺乏将它转化为文化资本,物化成文化产品的能力。因此,需要充分调动民间社团、相关文化企业等社会资源与力量,创建文化事业和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从产业入手,走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主导模式,使曹雪芹和“红”文化得到持续的推广和传播。
一是激活资源价值,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自2010年首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开始,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和海淀区就一直在不断努力,试图探索深度挖掘和利用曹雪芹、“红”文化的深厚底蕴,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再创造,用新的元素不断激活沉睡的文化。近年来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昆曲《续琵琶》在企业的参与下搬上舞台;京西稻文化品牌的推广搭上第三届艺术节“舌尖上的红楼梦”活动的顺风车等。在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筹备和举办期间,相关文化产业项目更是取得了新的进展。
二是打造知名产品,走品牌化发展道路。目前,“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已经初步形成一个知名文化品牌,对整合、统筹西山地区丰富的红学文化资源、民俗资源、中法历史文化交流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品牌效应初步体现。在此基础上,海淀将继续打造系列曹雪芹文化艺术品牌,丰富文化艺术产品体系,努力实现“文化创新”对区域发展的驱动作用。
三是提高技术含量,走科技化发展道路。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海淀区近年来紧紧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加速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努力使文化成为继科技、教育之后推动海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核心驱动力。同样,曹雪芹和“红”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不断开拓创新的坚实之路。
四是吸收各国经验,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在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期间,许多国际人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国际博物馆协会文学委员会主席、托尔斯泰纪念馆学术研究主任加琳娜·阿列克赛耶娃认为,世界渴望倾听中国故事,像曹雪芹这样的文化巨人正是展示中国魅力的重要名片。另一位嘉宾、英国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主席戴安娜·欧文博士则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文化资源案例。这些有益的国际经验,需要我们认真吸取。
产业化、品牌化、科技化、国际化,这新的“四化”,将促进包括曹雪芹和“红”文化在内的海淀西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通过讲述一个更美好的中国故事,海淀将在打造文化名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文化新地标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作者:中共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许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