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比较视角研究“花园幽径句”和“双言巧语”两种语言现象,反映语言存在自我否定功能,但两者的目的南辕北辙:一种是为了促进交际,另一种则阻碍交际。事实上,必须采用一种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两种语言现象,它们是一个银币的两面,两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是语言获得自我创新能力的前提与保证。
关键词:花园幽径句;双言巧语;自我否定功能
中图分类号:H1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18-03
“花园幽径句”(garden-path sentence)与“双言巧语”(doublespeak)是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新现象,国内外学者曾对此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例如,从“花园幽径句”中的词义、句法和语用的层面探讨其运作规律以及人脑处理语言的机制[1~3],到“双言巧语”的表现形式与自身如何实现混淆视听、瞒天过海与腐蚀思想等目的 [4~5]。
然而,鲜有学者站在比较研究之视角,将“花园幽径句”与 “双言巧语”两种语言现象联系起来。基于这点考虑,本文将两者做共时性比较研究,希望扩展视野,发现问题,增进理解,弥补相关研究文献的不足。
一、“花园幽径句”的运用与功能
“花园幽径句”是心理语言学中的术语,揭示人脑在处理语言时总是以单词为单位,一定的时间只能处理一定的单词数。该词取名为“花园幽径”,引申为“被人误导”或“迷失方向”之意。顾名思义,“花园幽径句”就是那些会对实际交际产生理解歧义的句子。
“花园幽径句”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有趣现象,它与人脑接收与处理语言的机制有关。一般而言,大脑在处理句子时总是一边接收单词,一边自动预测其后可能出现的单词或含义,由此构建出完整的交际意思。“花园幽径句”所要展现的是:让大脑这种自动预测的做法落空,从而被迫回到起始部分来重新思考。一个成功的“花园幽径句”,需要巧妙运用语音、词汇、句法或语用等内容。现一一举例说明:
1.语音的运用
例1,To those waiting with bated breath for that favorite media catchphrase, the U-turn, I have only this to say:“You turn if you want; the lady’s not for turning.”(对那些屏息等待时髦的新闻辞令“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人,我只有一句话奉告:“阁下想转弯就转吧,本夫人是不转弯的。”)
这是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一次保守党会议上的演讲发言,其中巧妙地运用语音 “双关”,让听众着实被“幽径”了一回。英语中“U-turn”指“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指看风使舵之意。有趣的是,“U-turn|”恰巧与“you turn”读音一致,道出了其中辛辣的讽刺意味,听众也只有对句子斟酌品味,才能深刻理解句中“U-turn”一语双关的妙用。
2.词汇的运用
例2,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 (光阴似箭;果蝇喜欢香蕉。)
表面看来,两个英语句子似乎构成排比结构;然而,仔细理解句子,发现它们的意思却谬之千里。原来,例句中的“flies”一词多义,即可作为动词“飞翔”(第三人称单数),也可作为名词“苍蝇”(名词的复数形式);同样,“like”一词也可充当两种词性:一是介词“好像”,二是动词“喜欢”。该例精彩地演绎出:巧用英语中一词多义,将会对句子理解所造成怎样的偏差!
3.句法的运用
例3,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那匹骑过农场的马摔倒了)
按照一般阅读与思维习惯,“fell”之前的词语均符合句子的构造,意思也十分清楚,即“那匹马跑过农场”。然而,随着谓语“fell”的出现,之前建立起来的理解便被全盘否定掉了,理解必须重新开始;只有当原来的谓语被确定为分词结构后,其实际含义才被重新建构出来。
4.语用的运用
例Money is not everything; it is the only thing.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万万不能。)
依照例4前半句的理解,人脑一般根据语用知识迅速对后半句的含义作出与其相反的预测,但随后却发现该预测以失败告终:后半句的交际含义不仅没有变动,而且还强化了上半句的表达,由此制造出强烈的幽默效果。
从“花园幽径句”的运用与结构可知,这些表达,就其功能而言,是对大脑在语言加工过程中那种习以为常的做法的背叛,旨在打破词语在读音、词义、句法或语用方面的固定模式,由此制造出新奇或幽默的修辞效果,进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渲染力,给被交际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花园幽径句”被大量运用在文学作品和幽默故事的创作当中,也就情有可原了。
二、“双言巧语”的分类及表现
“双言巧语”是一种故意篡改或隐藏原意的修辞手法,在英语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双言巧语”的提法却是上个世纪的新事物。20世纪50年代,“双言巧语”一词首先出现在美国。可以说,该词间接起源于乔治·奥威尔的著名的小说《一九八四》。在该小说中,奥威尔特别创造出“新说法”(newspeak)、“旧说法”(oldspeak)及“双重思考”(doublethink)等词,用来形容政府试图颠倒是非和混淆视听的做法。当《一九八四》成为畅销读物以后,人们在一些英文名词后加上“speak”(例如Irakspeak)来创造新词的做法颇为流行。后来,在社会语言的演进过程中终于产生了“双言巧语”一词,其的实质性含义也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William D. Lutz把“双言巧语”的表现分为四种类型:委婉语,行话,官样文字以及夸大其辞[6]。在此基础上,现一一举例说明:
1.委婉语
委婉语(euphemism)是一种修辞技巧,意思是把原来显得粗鲁或令人不快的话说得婉转或含蓄。委婉语经常使用温和、典雅的词语来替代那些表达严酷或具有攻击性的事实,或用迂回曲折的说法取代一些直截了当的词语,避免谈论某些不雅或可能伤害他人感情的话题。例如,狄更斯在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采用“he went out with the tide”(他随海潮退去),委婉地说明“他死了”的事实,这种修辞手法就是典型的委婉语。
然而,如果委婉语用来达到混淆视听或欺上瞒下的目的,就成为“双言巧语”。例如,1984美国国务院决定在世界各国的人权状况年度报告书中停止使用“killing”一词,改用 “unlawful or arbitrary deprivation of life”(非法或随意地剥夺生命),由此避免国务院在讨论某些国家时候所陷入的自相矛盾的尴尬处境(如一方面美国支持这些国家并承认其尊重人权,但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又存在政府默许下的杀人事实)。显然,这种委婉的替代就是“双言巧语”,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后被制造出来的语言,其目的不是故意误导,就是文过饰非,更改并削弱人们原来认知世界与现实的能力。
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20世纪40年代,美国将“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改名为“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里根时期将 “MX洲际弹道飞弹”改名为“和平维护者”(peace keeper),战争时造成的平民死伤也被改成“连带损害”(collateral damage)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改变词义褒贬的做法,一方面用委婉、悦耳或温和的词语将原表达装扮一新,另一方面企图达到混淆视听、颠倒是非等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属于不折不扣的“双言巧语”。
2.行话
行话(jargon)指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使用行话在谈论行业内涉及专业范畴的事物时,不仅使得交际含义更加清晰,而且也更为简洁、快速和有效。此外,懂得运用行话,还是获得同行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律师在讨论由于失窃、事故或非难而导致的财产损失或毁坏时,特别使用“involuntary conversion”(非意愿性财产转换)一词。当律师在法律诉讼场合下使用该词时,其意思清晰,能被在场的人所理解,属于合理的行话使用。
然而,当行话被行内人故意用来与行外人交际,或者明知被交际者不清楚该语言的实际含义时,就是一种“双言巧语”。 例如,美国一架727商业航机曾于起飞时发生坠毁事故,导致了3名乘客死亡,21名乘客受伤。由于该机的保险金额高于机身价,航空公司因此意外得到了300万美元的利润。然而航空公司也面临一个两难的处境:它既想避免提及这起空难,又须在年度财政报告中向股东陈述这笔收入的来历。最后,公司采取的折中方法是:在该报告中插入一条脚注,解释这300万美元来自“一架727的非意愿性财产转换” (the involuntary conversion of 727)。显然,对于多数的股东或者公众而言,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知识来理解该法律术语的实际含义,因此它的的使用就是一种典型的“双言巧语”。
3.官样文章
第三类“双言巧语”为官样文章或打官腔(gobbledygook or bureaucratese),其特点是大量地堆砌词语,用排山倒海般的辞藻使得原本简单易懂的交际含义变得迂回曲折、冗长难懂,从而实现瞒天过海、蒙混过关的目的。
例如,时任尼克松总统首席经济顾问的阿兰·格林斯班在接受参议院组成的某个委员会的调查时,曾作出如下陈述:“It’s a tricky problem to find the particular calibration in timing that would be appropriate to stem the acceleration in risk premiums created by falling incomes without prematurely aborting the decline in the inflation-generated risk premiums.”(“要找到一个合适时机之下的特定基准,用来遏制由于收入下降而引起的保险金加速升值而又不至于过早地抑制通货膨胀而导致的保险金下跌,是个棘手问题。”)
格林斯班不惜在定语从句中大量并置词语来给其听众的理解建造迷宫、设置障碍,这种貌似交际实际却阻隔交际的做法就是“双言巧语”。 另一方面,这些不知所言、大量罗列的词语用来掩饰无能、推诿责任或转移视线的说法,由于经常出现在涉及政治、军事领域,因此也被为“官样文章”或打“官腔”。
同样的例子俯拾即是。例如,1983年,美军入侵西印度群岛之石榴岛,被描述为 “维护加勒比海和平实力的黎明前垂直介入”(a predawn vertical insertion of the Caribbean Peace Keeping);2004年,布什向伊拉克开战,其借口是清查伊拉克从事“与大规模杀伤武器计划有关的活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related program activities),而最具讽刺意义的是,该词所指的实质内容目前依然概念模糊;2005,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在描述阿布格里监狱丑闻事件时,采用“人道所能承受的人性痛苦的极限”(the excesses of human nature that humanity suffers)一词,其实所指的就是美军对囚犯所实施的“酷刑”(torture)。
4.夸大其辞
第四类“双言巧语”为浮夸的词语(inflated language),其重要特征为夸大其辞,使原本表达一般的意思变得不同寻常,使得原本无关大雅的词语变得“举足轻重”,使的原本简单平常的词语显得复杂化起来,从而造成夸张、失真的效果。
例如,在一般称谓中,盲人不直称为“blind people”,却称为“visually handicapped persons”(视力障碍者);贫困家庭不叫“poor families”, 却叫“low-income families”(低收入家庭);富翁不叫做“rich people”,却叫“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高净资产人士);在职业称呼上,把汽车修理工叫做“汽车内科医师”(automotive internists),把升降机操作工叫做“垂直运输公司成员”(members of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corps),垃圾工人是“固态废物处理生态专家”(solid-waste ecologists);在销售方面,把二手车称作“pre-owned”或“experienced cars”(前度有主的或有经历的汽车),说黑白电视机具有“non-multicolor capability”(非多彩色性能)等。
概而言之,这些词语表达徒有其表、言过其实、虚伪可笑,不仅阻隔交际,而且混淆视听,腐蚀了人们原有的认知与思维能力。可以说,这些欲盖弥彰、欺世之谈的“双言巧语”,如果说有什么共通之处,那就是与人的欲望有关:不管涉及的是名誉、权力还是利益。“双言巧语”在沽名钓誉、欺上瞒下、推卸责任等方面,起到了不遑多让的作用。
三、比较与讨论
比较与联系“花园幽径句”与 “双言巧语”两种语言现象,可以发现语言学中存在着这样一条原理——“自我否定原理”。该原理意指语言具有否定自我的功能。这种否定功能,要么是对人脑接受语言思维过程的否定,要么是对实际的交际与表达的内容的否定;实现否定功能的途径,要么善于利用原有的词汇、句法或语用内容,要么隐藏词义、篡改、增添词汇或者夸大其辞。
一定程度上,语言的这种自我否定功能属于人类主观上的刻意行为,但却是语言获得创新能力的前提与根基。有趣的是,两种语言现象虽然都以迷惑被交际者为目的,却朝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个是为了促进交际,另一个则反其道而行。“花园幽径句”是对自身结构做否定,意在打破条条框框,推陈创新,制造出新奇另类的交际效果;“双言巧语”通过对自身含义做否定,企图隐藏含义、腐蚀思想、阻隔交际。有鉴于此,“花园幽径句”可视为正面否定,而“双言巧语”则为负面否定。
必须采用一种辩证的态度,认真看待这两种否定功能:它们虽南辕北辙,但却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换言之,它们就像银币的两面,既有矛盾对立的一面,也有和谐一致的地方。如果说其中一者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则它同时也为另一者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一方面,语言被赋予相当程度的任意性,以获得自我创新的能力,这也是语言得以推陈创新、与时俱进的坚实保证;另一方面,语言在获得这种任意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却又不可避免地被人加以滥用,由此导致诸多恶果(如双言巧语)的产生,而这点恰巧是语言获得新生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只要人类的交际存在着差异性需求,语言的否定功能就能获得生存的土壤。因此,无论是“花园幽径句”还是“双言巧语”,都将持续存在下去,正如人类的语言将永久地存在下去一样。
参考文献:
[1]Pritchett, B. L. Garden-Path Phenomena And Grammatical Basis of Language Process[J].Language,1988,(3):539-576.
[2]徐章宏.“花园幽径现象”的认知语用学解释[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3):16-18, 36.
[3]吴红岩.花园幽径句的优选句法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4):55-59.
[4]Lutz,W. D. Language, Appearance, and Reality: Doublespeak in 1984[A].Angeloni, E. ed. Anthropology: 1993/1994[C]. Sluice Dock:Dushkin Publishing Group, Inc.,1993.
[5]戴连云.委婉乎?欺人乎?——Doublespeak辨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4):103-105.
[6]Lutz,W. D. Language, Appearance, and Reality: Doublespeak in 1984[A]. Angeloni, E. ed. Anthropology: 1993/1994[C]. Sluice Dock:Dushkin Publishing Group, Inc.,1993:43-44.
关键词:花园幽径句;双言巧语;自我否定功能
中图分类号:H1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18-03
“花园幽径句”(garden-path sentence)与“双言巧语”(doublespeak)是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新现象,国内外学者曾对此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例如,从“花园幽径句”中的词义、句法和语用的层面探讨其运作规律以及人脑处理语言的机制[1~3],到“双言巧语”的表现形式与自身如何实现混淆视听、瞒天过海与腐蚀思想等目的 [4~5]。
然而,鲜有学者站在比较研究之视角,将“花园幽径句”与 “双言巧语”两种语言现象联系起来。基于这点考虑,本文将两者做共时性比较研究,希望扩展视野,发现问题,增进理解,弥补相关研究文献的不足。
一、“花园幽径句”的运用与功能
“花园幽径句”是心理语言学中的术语,揭示人脑在处理语言时总是以单词为单位,一定的时间只能处理一定的单词数。该词取名为“花园幽径”,引申为“被人误导”或“迷失方向”之意。顾名思义,“花园幽径句”就是那些会对实际交际产生理解歧义的句子。
“花园幽径句”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有趣现象,它与人脑接收与处理语言的机制有关。一般而言,大脑在处理句子时总是一边接收单词,一边自动预测其后可能出现的单词或含义,由此构建出完整的交际意思。“花园幽径句”所要展现的是:让大脑这种自动预测的做法落空,从而被迫回到起始部分来重新思考。一个成功的“花园幽径句”,需要巧妙运用语音、词汇、句法或语用等内容。现一一举例说明:
1.语音的运用
例1,To those waiting with bated breath for that favorite media catchphrase, the U-turn, I have only this to say:“You turn if you want; the lady’s not for turning.”(对那些屏息等待时髦的新闻辞令“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人,我只有一句话奉告:“阁下想转弯就转吧,本夫人是不转弯的。”)
这是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一次保守党会议上的演讲发言,其中巧妙地运用语音 “双关”,让听众着实被“幽径”了一回。英语中“U-turn”指“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指看风使舵之意。有趣的是,“U-turn|”恰巧与“you turn”读音一致,道出了其中辛辣的讽刺意味,听众也只有对句子斟酌品味,才能深刻理解句中“U-turn”一语双关的妙用。
2.词汇的运用
例2,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 (光阴似箭;果蝇喜欢香蕉。)
表面看来,两个英语句子似乎构成排比结构;然而,仔细理解句子,发现它们的意思却谬之千里。原来,例句中的“flies”一词多义,即可作为动词“飞翔”(第三人称单数),也可作为名词“苍蝇”(名词的复数形式);同样,“like”一词也可充当两种词性:一是介词“好像”,二是动词“喜欢”。该例精彩地演绎出:巧用英语中一词多义,将会对句子理解所造成怎样的偏差!
3.句法的运用
例3,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那匹骑过农场的马摔倒了)
按照一般阅读与思维习惯,“fell”之前的词语均符合句子的构造,意思也十分清楚,即“那匹马跑过农场”。然而,随着谓语“fell”的出现,之前建立起来的理解便被全盘否定掉了,理解必须重新开始;只有当原来的谓语被确定为分词结构后,其实际含义才被重新建构出来。
4.语用的运用
例Money is not everything; it is the only thing.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万万不能。)
依照例4前半句的理解,人脑一般根据语用知识迅速对后半句的含义作出与其相反的预测,但随后却发现该预测以失败告终:后半句的交际含义不仅没有变动,而且还强化了上半句的表达,由此制造出强烈的幽默效果。
从“花园幽径句”的运用与结构可知,这些表达,就其功能而言,是对大脑在语言加工过程中那种习以为常的做法的背叛,旨在打破词语在读音、词义、句法或语用方面的固定模式,由此制造出新奇或幽默的修辞效果,进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渲染力,给被交际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花园幽径句”被大量运用在文学作品和幽默故事的创作当中,也就情有可原了。
二、“双言巧语”的分类及表现
“双言巧语”是一种故意篡改或隐藏原意的修辞手法,在英语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双言巧语”的提法却是上个世纪的新事物。20世纪50年代,“双言巧语”一词首先出现在美国。可以说,该词间接起源于乔治·奥威尔的著名的小说《一九八四》。在该小说中,奥威尔特别创造出“新说法”(newspeak)、“旧说法”(oldspeak)及“双重思考”(doublethink)等词,用来形容政府试图颠倒是非和混淆视听的做法。当《一九八四》成为畅销读物以后,人们在一些英文名词后加上“speak”(例如Irakspeak)来创造新词的做法颇为流行。后来,在社会语言的演进过程中终于产生了“双言巧语”一词,其的实质性含义也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William D. Lutz把“双言巧语”的表现分为四种类型:委婉语,行话,官样文字以及夸大其辞[6]。在此基础上,现一一举例说明:
1.委婉语
委婉语(euphemism)是一种修辞技巧,意思是把原来显得粗鲁或令人不快的话说得婉转或含蓄。委婉语经常使用温和、典雅的词语来替代那些表达严酷或具有攻击性的事实,或用迂回曲折的说法取代一些直截了当的词语,避免谈论某些不雅或可能伤害他人感情的话题。例如,狄更斯在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采用“he went out with the tide”(他随海潮退去),委婉地说明“他死了”的事实,这种修辞手法就是典型的委婉语。
然而,如果委婉语用来达到混淆视听或欺上瞒下的目的,就成为“双言巧语”。例如,1984美国国务院决定在世界各国的人权状况年度报告书中停止使用“killing”一词,改用 “unlawful or arbitrary deprivation of life”(非法或随意地剥夺生命),由此避免国务院在讨论某些国家时候所陷入的自相矛盾的尴尬处境(如一方面美国支持这些国家并承认其尊重人权,但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又存在政府默许下的杀人事实)。显然,这种委婉的替代就是“双言巧语”,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后被制造出来的语言,其目的不是故意误导,就是文过饰非,更改并削弱人们原来认知世界与现实的能力。
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20世纪40年代,美国将“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改名为“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里根时期将 “MX洲际弹道飞弹”改名为“和平维护者”(peace keeper),战争时造成的平民死伤也被改成“连带损害”(collateral damage)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改变词义褒贬的做法,一方面用委婉、悦耳或温和的词语将原表达装扮一新,另一方面企图达到混淆视听、颠倒是非等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属于不折不扣的“双言巧语”。
2.行话
行话(jargon)指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使用行话在谈论行业内涉及专业范畴的事物时,不仅使得交际含义更加清晰,而且也更为简洁、快速和有效。此外,懂得运用行话,还是获得同行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律师在讨论由于失窃、事故或非难而导致的财产损失或毁坏时,特别使用“involuntary conversion”(非意愿性财产转换)一词。当律师在法律诉讼场合下使用该词时,其意思清晰,能被在场的人所理解,属于合理的行话使用。
然而,当行话被行内人故意用来与行外人交际,或者明知被交际者不清楚该语言的实际含义时,就是一种“双言巧语”。 例如,美国一架727商业航机曾于起飞时发生坠毁事故,导致了3名乘客死亡,21名乘客受伤。由于该机的保险金额高于机身价,航空公司因此意外得到了300万美元的利润。然而航空公司也面临一个两难的处境:它既想避免提及这起空难,又须在年度财政报告中向股东陈述这笔收入的来历。最后,公司采取的折中方法是:在该报告中插入一条脚注,解释这300万美元来自“一架727的非意愿性财产转换” (the involuntary conversion of 727)。显然,对于多数的股东或者公众而言,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知识来理解该法律术语的实际含义,因此它的的使用就是一种典型的“双言巧语”。
3.官样文章
第三类“双言巧语”为官样文章或打官腔(gobbledygook or bureaucratese),其特点是大量地堆砌词语,用排山倒海般的辞藻使得原本简单易懂的交际含义变得迂回曲折、冗长难懂,从而实现瞒天过海、蒙混过关的目的。
例如,时任尼克松总统首席经济顾问的阿兰·格林斯班在接受参议院组成的某个委员会的调查时,曾作出如下陈述:“It’s a tricky problem to find the particular calibration in timing that would be appropriate to stem the acceleration in risk premiums created by falling incomes without prematurely aborting the decline in the inflation-generated risk premiums.”(“要找到一个合适时机之下的特定基准,用来遏制由于收入下降而引起的保险金加速升值而又不至于过早地抑制通货膨胀而导致的保险金下跌,是个棘手问题。”)
格林斯班不惜在定语从句中大量并置词语来给其听众的理解建造迷宫、设置障碍,这种貌似交际实际却阻隔交际的做法就是“双言巧语”。 另一方面,这些不知所言、大量罗列的词语用来掩饰无能、推诿责任或转移视线的说法,由于经常出现在涉及政治、军事领域,因此也被为“官样文章”或打“官腔”。
同样的例子俯拾即是。例如,1983年,美军入侵西印度群岛之石榴岛,被描述为 “维护加勒比海和平实力的黎明前垂直介入”(a predawn vertical insertion of the Caribbean Peace Keeping);2004年,布什向伊拉克开战,其借口是清查伊拉克从事“与大规模杀伤武器计划有关的活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related program activities),而最具讽刺意义的是,该词所指的实质内容目前依然概念模糊;2005,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在描述阿布格里监狱丑闻事件时,采用“人道所能承受的人性痛苦的极限”(the excesses of human nature that humanity suffers)一词,其实所指的就是美军对囚犯所实施的“酷刑”(torture)。
4.夸大其辞
第四类“双言巧语”为浮夸的词语(inflated language),其重要特征为夸大其辞,使原本表达一般的意思变得不同寻常,使得原本无关大雅的词语变得“举足轻重”,使的原本简单平常的词语显得复杂化起来,从而造成夸张、失真的效果。
例如,在一般称谓中,盲人不直称为“blind people”,却称为“visually handicapped persons”(视力障碍者);贫困家庭不叫“poor families”, 却叫“low-income families”(低收入家庭);富翁不叫做“rich people”,却叫“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高净资产人士);在职业称呼上,把汽车修理工叫做“汽车内科医师”(automotive internists),把升降机操作工叫做“垂直运输公司成员”(members of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corps),垃圾工人是“固态废物处理生态专家”(solid-waste ecologists);在销售方面,把二手车称作“pre-owned”或“experienced cars”(前度有主的或有经历的汽车),说黑白电视机具有“non-multicolor capability”(非多彩色性能)等。
概而言之,这些词语表达徒有其表、言过其实、虚伪可笑,不仅阻隔交际,而且混淆视听,腐蚀了人们原有的认知与思维能力。可以说,这些欲盖弥彰、欺世之谈的“双言巧语”,如果说有什么共通之处,那就是与人的欲望有关:不管涉及的是名誉、权力还是利益。“双言巧语”在沽名钓誉、欺上瞒下、推卸责任等方面,起到了不遑多让的作用。
三、比较与讨论
比较与联系“花园幽径句”与 “双言巧语”两种语言现象,可以发现语言学中存在着这样一条原理——“自我否定原理”。该原理意指语言具有否定自我的功能。这种否定功能,要么是对人脑接受语言思维过程的否定,要么是对实际的交际与表达的内容的否定;实现否定功能的途径,要么善于利用原有的词汇、句法或语用内容,要么隐藏词义、篡改、增添词汇或者夸大其辞。
一定程度上,语言的这种自我否定功能属于人类主观上的刻意行为,但却是语言获得创新能力的前提与根基。有趣的是,两种语言现象虽然都以迷惑被交际者为目的,却朝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个是为了促进交际,另一个则反其道而行。“花园幽径句”是对自身结构做否定,意在打破条条框框,推陈创新,制造出新奇另类的交际效果;“双言巧语”通过对自身含义做否定,企图隐藏含义、腐蚀思想、阻隔交际。有鉴于此,“花园幽径句”可视为正面否定,而“双言巧语”则为负面否定。
必须采用一种辩证的态度,认真看待这两种否定功能:它们虽南辕北辙,但却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换言之,它们就像银币的两面,既有矛盾对立的一面,也有和谐一致的地方。如果说其中一者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则它同时也为另一者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一方面,语言被赋予相当程度的任意性,以获得自我创新的能力,这也是语言得以推陈创新、与时俱进的坚实保证;另一方面,语言在获得这种任意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却又不可避免地被人加以滥用,由此导致诸多恶果(如双言巧语)的产生,而这点恰巧是语言获得新生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只要人类的交际存在着差异性需求,语言的否定功能就能获得生存的土壤。因此,无论是“花园幽径句”还是“双言巧语”,都将持续存在下去,正如人类的语言将永久地存在下去一样。
参考文献:
[1]Pritchett, B. L. Garden-Path Phenomena And Grammatical Basis of Language Process[J].Language,1988,(3):539-576.
[2]徐章宏.“花园幽径现象”的认知语用学解释[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3):16-18, 36.
[3]吴红岩.花园幽径句的优选句法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4):55-59.
[4]Lutz,W. D. Language, Appearance, and Reality: Doublespeak in 1984[A].Angeloni, E. ed. Anthropology: 1993/1994[C]. Sluice Dock:Dushkin Publishing Group, Inc.,1993.
[5]戴连云.委婉乎?欺人乎?——Doublespeak辨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4):103-105.
[6]Lutz,W. D. Language, Appearance, and Reality: Doublespeak in 1984[A]. Angeloni, E. ed. Anthropology: 1993/1994[C]. Sluice Dock:Dushkin Publishing Group, Inc.,199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