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职工技术创新3.5万项,创造经济效益50.6亿元;帮扶困难职工25.2万人次,发放帮扶资金1.24亿元;新建基层工会2160个,新发展会员46万人……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映衬的是全市工会组织与沈阳发展同步伐、与职工群众共命运,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成果和奋发作为。
沈阳市工会十五大以来,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大局、服务职工,推进转型、激发活力,书写了沈阳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振兴竞赛增活力
市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市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奋战十二五,实现新跨越”振兴竞赛,组织上千家企业、80万职工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发明创造、节能减排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工人先锋号的旗帜在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上高高飘扬。
作为振兴竞赛的主体,“百千万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始终呈现蓬勃生机。五年来,共培育产生203名技术大王、6130名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带动2.9万名职工晋升职业资格。
振兴竞赛在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当代工人的先进典型,曹佰库、陈新海、田志永、方文墨、姜妍这些响当当的劳动模范,为沈阳这座英雄的城市增添了新的光彩,成为引领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时代先锋。
组织建设得发展
着眼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激发基层工会工作活力,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坚持建会与建家同步、建会与发挥作用同步,着力提高工会建设和运行质量。与工商、外经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动态建会,扫除基层组织死角,始终保持了工会组织对各类企业的动态总体覆盖。
进一步理顺工会组织体系,新建市级产业工会2个、市级行业工会7个、区县产业工会83个,选聘了183名职业工会干部充实到街道乡镇等区域、行业工会,建立健全了条块结合、行业联合、区域覆盖的工会组织新格局。
为促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在全市企业工会开展了以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履行职责、履行承诺及公开相关工作事务为主要内容的“双亮双履六公开”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深化职工之家建设,全市百人以上企业全部达到省总专项考核要求,“双亮双履六公开”达标率81.1%,“建家”合格率80.6%。同时,稳步推进基层工会干部直选,目前,全市国有企业工会分(支)会、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直选面分别达到72%和21.2%,提高了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程度。
职工权益有保障
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坚持统筹维权维稳、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积极推动健全完善党政主导、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社会化工作格局。加强从源头上保障职工利益,推动出台《沈阳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立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万家企业创和谐”活动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抓住收入分配这个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核心,依法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2012年1月,美国爱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沈阳)冷冻机有限公司在市人社局备案的集体合同正式生效,以此为标志,79家世界500强企业全部签订了集体合同,沈阳在全国率先实现世界500强企业全面建制。与此同时,沈阳市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合同正式诞生,这是沈阳市签订的首份市级行业性工资集体合同,2.1万户餐饮企业、近20万名职工受益。此后,又有公交、机械制造、民办教育等6大行业相继签订了工资集体合同,沈阳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得到全总的肯定和推广。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高度关注农民工和劳务派遣工的权益实现状况。市区两级维权中心累计为农民工追讨欠薪18.42亿元,建立建筑行业农民工集体合同“1+N”模式,创新劳务派遣工“源头入会、委托管理、双向维护”机制,有效维护了特殊劳动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帮扶服务在基层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大力推进帮扶服务工作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安置就业13.53万人。市区两级服务帮扶中心功能进一步强化,基层服务帮扶站点发展到1874个,志愿者队伍扩大到近万人。
提高生活帮扶和大病医疗帮扶标准,实施了“工会圆你大学梦”、在职困难职工综合医疗互助保障等帮扶项目。职工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劝募善款8600多万元,“爱心午餐”和“爱心助环卫”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奖,“爱心助劳模”项目被国家民政部列为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
针对部分企业服务职工设施缺失的问题,与人社、工商联等有关方面联合开展了企业服务职工设施标准化建设,推动1276家企业为46.6万名职工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使帮扶服务工作实现了由生活领域向生产领域、由帮扶困难职工向服务全体职工的“两个延伸”。
内强素质塑形象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始终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作为努力方向,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先后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三新”大讨论、“服务职工在基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职工群众联系,推动工作由活动型向服务型转变。
加强服务职工会员的基础设施建设,市职工文体活动中心投入运营,“职工之家”项目主体竣工,对工人文化宫进行修缮,全市新建职工俱乐部和文体活动室286个、职工书屋480个,服务职工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增强。
适应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要求,建立工会干部分级培训制度,修订完善培训大纲和教材,成立市区两级劳动关系讲师团,培训工会干部4.3万人次,涌现出了模范工会干部李世文、姚长杰等先进典型。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站在新的起点上,沈阳工会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新阶段发挥主力军作用,为沈阳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沈阳市工会十五大以来,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大局、服务职工,推进转型、激发活力,书写了沈阳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振兴竞赛增活力
市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市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奋战十二五,实现新跨越”振兴竞赛,组织上千家企业、80万职工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发明创造、节能减排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工人先锋号的旗帜在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上高高飘扬。
作为振兴竞赛的主体,“百千万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始终呈现蓬勃生机。五年来,共培育产生203名技术大王、6130名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带动2.9万名职工晋升职业资格。
振兴竞赛在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当代工人的先进典型,曹佰库、陈新海、田志永、方文墨、姜妍这些响当当的劳动模范,为沈阳这座英雄的城市增添了新的光彩,成为引领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时代先锋。
组织建设得发展
着眼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激发基层工会工作活力,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坚持建会与建家同步、建会与发挥作用同步,着力提高工会建设和运行质量。与工商、外经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动态建会,扫除基层组织死角,始终保持了工会组织对各类企业的动态总体覆盖。
进一步理顺工会组织体系,新建市级产业工会2个、市级行业工会7个、区县产业工会83个,选聘了183名职业工会干部充实到街道乡镇等区域、行业工会,建立健全了条块结合、行业联合、区域覆盖的工会组织新格局。
为促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在全市企业工会开展了以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履行职责、履行承诺及公开相关工作事务为主要内容的“双亮双履六公开”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深化职工之家建设,全市百人以上企业全部达到省总专项考核要求,“双亮双履六公开”达标率81.1%,“建家”合格率80.6%。同时,稳步推进基层工会干部直选,目前,全市国有企业工会分(支)会、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直选面分别达到72%和21.2%,提高了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程度。
职工权益有保障
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坚持统筹维权维稳、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积极推动健全完善党政主导、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社会化工作格局。加强从源头上保障职工利益,推动出台《沈阳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立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万家企业创和谐”活动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抓住收入分配这个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核心,依法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2012年1月,美国爱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沈阳)冷冻机有限公司在市人社局备案的集体合同正式生效,以此为标志,79家世界500强企业全部签订了集体合同,沈阳在全国率先实现世界500强企业全面建制。与此同时,沈阳市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合同正式诞生,这是沈阳市签订的首份市级行业性工资集体合同,2.1万户餐饮企业、近20万名职工受益。此后,又有公交、机械制造、民办教育等6大行业相继签订了工资集体合同,沈阳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得到全总的肯定和推广。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高度关注农民工和劳务派遣工的权益实现状况。市区两级维权中心累计为农民工追讨欠薪18.42亿元,建立建筑行业农民工集体合同“1+N”模式,创新劳务派遣工“源头入会、委托管理、双向维护”机制,有效维护了特殊劳动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帮扶服务在基层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大力推进帮扶服务工作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安置就业13.53万人。市区两级服务帮扶中心功能进一步强化,基层服务帮扶站点发展到1874个,志愿者队伍扩大到近万人。
提高生活帮扶和大病医疗帮扶标准,实施了“工会圆你大学梦”、在职困难职工综合医疗互助保障等帮扶项目。职工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劝募善款8600多万元,“爱心午餐”和“爱心助环卫”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奖,“爱心助劳模”项目被国家民政部列为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
针对部分企业服务职工设施缺失的问题,与人社、工商联等有关方面联合开展了企业服务职工设施标准化建设,推动1276家企业为46.6万名职工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使帮扶服务工作实现了由生活领域向生产领域、由帮扶困难职工向服务全体职工的“两个延伸”。
内强素质塑形象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始终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作为努力方向,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先后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三新”大讨论、“服务职工在基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职工群众联系,推动工作由活动型向服务型转变。
加强服务职工会员的基础设施建设,市职工文体活动中心投入运营,“职工之家”项目主体竣工,对工人文化宫进行修缮,全市新建职工俱乐部和文体活动室286个、职工书屋480个,服务职工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增强。
适应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要求,建立工会干部分级培训制度,修订完善培训大纲和教材,成立市区两级劳动关系讲师团,培训工会干部4.3万人次,涌现出了模范工会干部李世文、姚长杰等先进典型。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站在新的起点上,沈阳工会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新阶段发挥主力军作用,为沈阳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