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各脏器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入我院新生儿病房34例确诊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例先天性梅毒患儿中皮肤损害居首位,肝脏损害居第2位,同时伴有肺、心脏、肾脏、骨、胃肠道及血液系统等脏器功能损害,其中2个和2个以上脏器功能损害26例。34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以皮肤损害和肝脏损害多见,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梅毒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13-02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胎盘直接侵入胎儿所致。由于是通过胎盘传播而且胎儿的体质与成人不同,故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均与后天梅毒有一定的区别。现将我院新生儿科自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34例住院治疗的先天性梅毒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4例患儿中男21例,女13例,男女比例为1.62:1;早产儿8例,足月儿26例;出生体质量1560g~4230g(2630±565)g;胎齡34w~42w(38.7±2.5)w;羊水清亮20例,Ⅰ度6例,Ⅱ度7例,Ⅲ度2例;日龄0.5h~6d(3.5±1.3)d;确诊日龄2d~9d(5.5±1.8)d;破宫产8例,自然分娩26例。
1.2诊断方法:对母亲有梅毒病史或血清学检查阳性的所有住院新生儿患者采血做梅毒血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S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SandwichELISA)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阳性者可确诊为先天性梅毒。
1.3观察指标:对34例病人查血液分析、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血气分析、尿常规、粪常规、脑脊液常规检测、四肢长骨和胸部腹部X线。异常者治疗2周后复查。
1.4治疗方法
1.4.1全部患儿确诊后均给予青霉素钠盐治疗,起始剂量为5万U/(kg•次)q12h,1周后剂量仍为5万U/(kg•次)q8h,总疗程2周,如脑脊液有改变(淋巴细胞和蛋白质增高)则总疗程为3周。
1.4.2其他治疗:合并高胆红素血症者给予蓝光照射、白蛋白等治疗;心肌酶谱明显增加者予能量合剂治疗。
1.4.3做好消毒隔离,皮肤粘膜、眼、鼻的护理。
2结果
2.1各脏器损害的临床表现
2.1.1皮肤损害:受累者28例,占82.3%,居各脏器损害的首位。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或四肢末端脱皮和斑丘疹,其中梅毒性天疱疮7例。
2.1.2肝损害:受累者20例,占58.8%,居各脏器损害的第二位,表现为肝脾大、黄疸及转氨酶增高。
2.1.3肺损害:受累者14例,占41.2%,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三凹征及肺部湿哕音,其中呼吸功能衰竭者11例,血气分析表现为Ⅰ型呼吸衰竭者2例,Ⅱ型呼吸衰竭者9例。
2.1.4心脏损害:受累者10例,占29.4%,表现为心率增快、减慢及心音低钝,均伴有心肌酶谱明显增加。
2.1.5肾损害:受累者8例,占23.5%,表现为双下肢水肿,蛋白尿,血尿,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明显高于正常。
2.1.6胃肠损害:受累者7例,占20.6%,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弱、呕吐、咖啡物样者。
2.1.7骨损害:受累者6例,占17.6%,表现为干骺端炎及骨膜炎,X线主要表现为长骨干骺端致密改变、致密线下方出现横形透亮带、长骨干骺端锯齿状改变、局限性骨质缺损和骨膜反应。
2.1.8血液系统损害:受累者5例,占14.7%,表现为贫血及血小板减少、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升高。
2.1.9多脏器功能损害:34例先天性梅毒患儿,仅4例血清学检查阳性诊断为先天性梅毒而无任何临床症状,4例病人仅有皮肤损害,其余26例病人为多脏器功能损害,其中2个脏器功能受损者4例,3个脏器功能受损者10例,4个脏器功能受损者8例,5个脏器功能受损者3例,6个脏器功能受损者1例。3例病人其脑脊液淋巴细胞和蛋白质增高但无一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2.2治疗与转归:34例病人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赫氏反应,全部痊愈出院。出院时复查肝功能、肾功能、血液分析、心肌酶谱正常和尿常规均恢复正常。
3讨论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胎儿时期母胎垂直感染所致,是一种威胁新生儿生命及身体健康的性传播疾病。近几年通过电子显微镜检查,发现在妊娠早、中、晚各期梅毒螺旋体均可穿越胎盘进入脐带血感染胎儿[1]。母亲感染梅毒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直接感染胎儿,也可先经胎膜感染羊水而进人胎儿循环,妊娠任何时期都能发生先天性梅毒,而且胎儿感染的风险随妊娠推进而增加。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蔓延,此类病例有增多趋势。其临床表现可因母体体质、受染程度、胎次、胎儿受感染时胎龄等情况的不同而比较复杂多样。本组34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功能受损害的脏器依次为皮肤、肝、肺、心脏、肾脏、骨、胃肠道及血液系统分别有28例、20例、14例、10例、8例、7例、6例及5例,其中2个以上脏器功能受损害26例。可以看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以皮肤损害和肝脏损害多见,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故在临床工作中对出生后出现皮疹、肝脾大、水肿及心肺功能改变者全部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以免误诊及漏诊。
尽管青霉素用于梅毒的治疗已经60年,但迄今无耐药株的报道,而且青霉素是治疗妊娠梅毒疗效肯定的唯一药物[2]。本组34例病人确诊日龄中位数为5.5天,是早期新生儿,确诊后经过2到3周驱梅正规治疗全部病例均痊愈,无一例出现发生赫氏反应。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此病其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吕军,黄彩霞,曹燕,等.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l,36(8):456.
[2]朱朝敏.先天性梅毒预防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2):1526.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梅毒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13-02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胎盘直接侵入胎儿所致。由于是通过胎盘传播而且胎儿的体质与成人不同,故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均与后天梅毒有一定的区别。现将我院新生儿科自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34例住院治疗的先天性梅毒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4例患儿中男21例,女13例,男女比例为1.62:1;早产儿8例,足月儿26例;出生体质量1560g~4230g(2630±565)g;胎齡34w~42w(38.7±2.5)w;羊水清亮20例,Ⅰ度6例,Ⅱ度7例,Ⅲ度2例;日龄0.5h~6d(3.5±1.3)d;确诊日龄2d~9d(5.5±1.8)d;破宫产8例,自然分娩26例。
1.2诊断方法:对母亲有梅毒病史或血清学检查阳性的所有住院新生儿患者采血做梅毒血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S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SandwichELISA)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阳性者可确诊为先天性梅毒。
1.3观察指标:对34例病人查血液分析、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血气分析、尿常规、粪常规、脑脊液常规检测、四肢长骨和胸部腹部X线。异常者治疗2周后复查。
1.4治疗方法
1.4.1全部患儿确诊后均给予青霉素钠盐治疗,起始剂量为5万U/(kg•次)q12h,1周后剂量仍为5万U/(kg•次)q8h,总疗程2周,如脑脊液有改变(淋巴细胞和蛋白质增高)则总疗程为3周。
1.4.2其他治疗:合并高胆红素血症者给予蓝光照射、白蛋白等治疗;心肌酶谱明显增加者予能量合剂治疗。
1.4.3做好消毒隔离,皮肤粘膜、眼、鼻的护理。
2结果
2.1各脏器损害的临床表现
2.1.1皮肤损害:受累者28例,占82.3%,居各脏器损害的首位。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或四肢末端脱皮和斑丘疹,其中梅毒性天疱疮7例。
2.1.2肝损害:受累者20例,占58.8%,居各脏器损害的第二位,表现为肝脾大、黄疸及转氨酶增高。
2.1.3肺损害:受累者14例,占41.2%,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三凹征及肺部湿哕音,其中呼吸功能衰竭者11例,血气分析表现为Ⅰ型呼吸衰竭者2例,Ⅱ型呼吸衰竭者9例。
2.1.4心脏损害:受累者10例,占29.4%,表现为心率增快、减慢及心音低钝,均伴有心肌酶谱明显增加。
2.1.5肾损害:受累者8例,占23.5%,表现为双下肢水肿,蛋白尿,血尿,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明显高于正常。
2.1.6胃肠损害:受累者7例,占20.6%,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弱、呕吐、咖啡物样者。
2.1.7骨损害:受累者6例,占17.6%,表现为干骺端炎及骨膜炎,X线主要表现为长骨干骺端致密改变、致密线下方出现横形透亮带、长骨干骺端锯齿状改变、局限性骨质缺损和骨膜反应。
2.1.8血液系统损害:受累者5例,占14.7%,表现为贫血及血小板减少、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升高。
2.1.9多脏器功能损害:34例先天性梅毒患儿,仅4例血清学检查阳性诊断为先天性梅毒而无任何临床症状,4例病人仅有皮肤损害,其余26例病人为多脏器功能损害,其中2个脏器功能受损者4例,3个脏器功能受损者10例,4个脏器功能受损者8例,5个脏器功能受损者3例,6个脏器功能受损者1例。3例病人其脑脊液淋巴细胞和蛋白质增高但无一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2.2治疗与转归:34例病人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赫氏反应,全部痊愈出院。出院时复查肝功能、肾功能、血液分析、心肌酶谱正常和尿常规均恢复正常。
3讨论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胎儿时期母胎垂直感染所致,是一种威胁新生儿生命及身体健康的性传播疾病。近几年通过电子显微镜检查,发现在妊娠早、中、晚各期梅毒螺旋体均可穿越胎盘进入脐带血感染胎儿[1]。母亲感染梅毒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直接感染胎儿,也可先经胎膜感染羊水而进人胎儿循环,妊娠任何时期都能发生先天性梅毒,而且胎儿感染的风险随妊娠推进而增加。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蔓延,此类病例有增多趋势。其临床表现可因母体体质、受染程度、胎次、胎儿受感染时胎龄等情况的不同而比较复杂多样。本组34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功能受损害的脏器依次为皮肤、肝、肺、心脏、肾脏、骨、胃肠道及血液系统分别有28例、20例、14例、10例、8例、7例、6例及5例,其中2个以上脏器功能受损害26例。可以看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以皮肤损害和肝脏损害多见,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故在临床工作中对出生后出现皮疹、肝脾大、水肿及心肺功能改变者全部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以免误诊及漏诊。
尽管青霉素用于梅毒的治疗已经60年,但迄今无耐药株的报道,而且青霉素是治疗妊娠梅毒疗效肯定的唯一药物[2]。本组34例病人确诊日龄中位数为5.5天,是早期新生儿,确诊后经过2到3周驱梅正规治疗全部病例均痊愈,无一例出现发生赫氏反应。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此病其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吕军,黄彩霞,曹燕,等.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l,36(8):456.
[2]朱朝敏.先天性梅毒预防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2):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