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参与型”廉政文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作为公民文化培育的主阵地,构建“参与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模式是必然趋势。其具体创新实践路径应以构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四方面为主线,并将公民参与理念贯穿始终。其中精神文化需以思想认同为目标,制度文化需以提高效能为关键,物质文化需以拓展内容为切入点,行为文化需以有序参与和双向互动为着力点。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公民参与 实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因此,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责任担当,为阻止腐败毒瘤在高校蔓延,高校应利用其作为孕育公民文化主要阵地的优势,以公民文化作为廉政文化的基础,促进高校民主管理,积极开展“参与型”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从而为高校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保驾护航。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公民参与的必然性
廉政文化是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最早提出了对政治文化的分类,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一般成员对政治认知程度的不同,被划分为地域型、服从型、参与型三种基本类型。处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之下,以参与型为主导是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势。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同时能够以多种途径广泛、深入参与到公共事务决策和治理当中。我国政治文化正在不断发展与成熟,当前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即为人民当家作主,其关键就在于实现健康的公民参与,并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由此可知,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公民文化作为其基础,实现“参与型”的廉政文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的,作为公民文化培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将公民参与理念运用到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当中,让高校各个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相关公共事务当中,对公权力形成有效制约和监督也一种发展的必然,这种廉政文化的创新实践将为高校深化改革提供更为有效的保障,同时引领良好的社会廉政新风尚。
二、“参与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模式的构建
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涵盖四个方面,即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本文构建“参与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模式是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作为模式的四个模块,并将公民参与理念贯穿始终,四个板块相对独立、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构成一个较为系统而完备的运行机制。精神文化建设模块是整个模式的基础,对廉政文化精神层面的建设,使高校不同主体对廉政思想形成认知和认同,可消除高校党政领导对廉政文化建设“不重视”、“不愿为”的思想,改变高校师生群众“不相信”、“不支持”、“不参与”的冷漠态度。制度文化建设模块是保障,《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提出:“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倾向于滥用权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由此可知,只有以制度作为保障,规范权力运行,才能让让廉政文化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高校不同主体参与到制度的制定当中可,可扩大相关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制度执行会更有效。物质文化建设模块是支撑,直接影响着廉政文化建设的质量,由此模块搭建而成的多种廉政文化平台以及拓展的廉政文化传播内容和渠道能够让高校不同主体在参与中感受,在感受中学习。行为文化建设模块是整体模式的效果输出和实践,主要是围绕高校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在其运行中规范“回应机制”和“互动”功能,加强高校“权力”与“权利”的互动与平衡,在实践中改变监督主体“不愿”、“不敢”、“不会”监督的行为实际,从而使公权力行使者在行为上“不敢”、“不能”、“不想”腐败。
三、“参与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模式的具体实践路径
1.以思想认同为目标构建“参与型”廉政精神文化。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设得以奏效,其首要条件在于获得高校不同主体思想上的认同。高校党政领导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意识到腐败问题对高校改革发展的危害性,愿意依靠群众的力量对权力进行外部监督,才能全面推动廉洁治校、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师生群体只有思想上真正认识廉政文化的重要意义,自主接受廉政教育才能切实积极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落实。高校需要着力建设廉政文化教育队伍,挖掘实践性廉政文化教育,组织开展廉政文化热难点问题研究,针对党政干部、教师、学生等不同群体分层分类开展好“有意思”、“易接受”的廉政道德教育、师风师德教育以及大学生廉洁诚信教育。此外要注重廉政教育和廉政体验相结合,要建立适合高校、符合国情、党情的体验模式,让受教育者在“体验式”教学中将廉政文化内化于心。
2.以提高效能为关键构建“参与型”廉政制度文化。“参与型”廉政制度文化的构建包含两个层面。从廉政制度文化内容来讲,一是要明确高校基层党委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责任清单,二是要围绕与“人、财、物”密切相关的重点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围绕与“责、权、利”密切相关的风险部门与岗位制定权力清单以及权力运行流程,三是要建立长效工作保障机制,要建立民主决策、监督制约、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从廉政制度文化的效能来讲,需要在制度的制定和推行的过程中为群众预留足够的地位和空间。在制度制定初期应多途径听取群众意见,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制度的推行有了群众的充分参与和监督则更容易被认同,更容易实施。
3.以挖掘拓展内容为切入点构建“参与型”廉政物质文化。一是要加强廉政文化“硬环境”建设,充分挖掘贴近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实际的廉政文化教育资源,建设学校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搭建廉政文化宣传平台,让各个主体都能融入到廉政文化环境当中。二是要加强廉政文化“软环境”建设,挖掘高校群众性组织潜能,开展好廉政文化相关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有序组织活动,表达合理诉求,维护自身利益,进行权力监督。三是要加强廉政文化网络环境建设,运用新媒体宣传具有实效性、可读性强的廉政文化相关信息,增强师生参与度。
4.以推进有序参与为着力点构建“参与型”廉政行为文化。一是大力建设高校信息公开平台,加强信息透明化、共享化。信息公开是实现师生群众与权力部门互动、实现公民参与的基础。权利主体获得的信息越多,就越可能主动参与权力监督、反馈问题,从而倒逼权力行使者解决问题,信息公开应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要防止害怕利益冲突而进行部分信息公开、延迟公开信息的情况发生。二是要加强信息公开平台“回应机制”的建设,“回应机制”体现出了高校权力部门责任担当与服务职能,能够增加师生群众对学校的认同感,增强其参与公共事务的获得感,进而促进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三是要加强信息公开平台的“互动性”功能建设,开辟公众意见反馈和部门回应功能,改变信息的单向传递,强调信息的双向互动,政务信息公开平台的互动模块可保证双方规范、有效互动,同时便于对问题的统计、分析和整理,此外还应在系统互动的基础上开展一定的面对面协商活动,讨论政策、方案的制定,從而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创新实践、提升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3.5.
[2]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东方出版社, 2007.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 2009.
[4]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4.
※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DJYJ2016B09).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公民参与 实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因此,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责任担当,为阻止腐败毒瘤在高校蔓延,高校应利用其作为孕育公民文化主要阵地的优势,以公民文化作为廉政文化的基础,促进高校民主管理,积极开展“参与型”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从而为高校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保驾护航。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公民参与的必然性
廉政文化是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最早提出了对政治文化的分类,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一般成员对政治认知程度的不同,被划分为地域型、服从型、参与型三种基本类型。处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之下,以参与型为主导是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势。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同时能够以多种途径广泛、深入参与到公共事务决策和治理当中。我国政治文化正在不断发展与成熟,当前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即为人民当家作主,其关键就在于实现健康的公民参与,并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由此可知,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公民文化作为其基础,实现“参与型”的廉政文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的,作为公民文化培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将公民参与理念运用到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当中,让高校各个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相关公共事务当中,对公权力形成有效制约和监督也一种发展的必然,这种廉政文化的创新实践将为高校深化改革提供更为有效的保障,同时引领良好的社会廉政新风尚。
二、“参与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模式的构建
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涵盖四个方面,即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本文构建“参与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模式是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作为模式的四个模块,并将公民参与理念贯穿始终,四个板块相对独立、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构成一个较为系统而完备的运行机制。精神文化建设模块是整个模式的基础,对廉政文化精神层面的建设,使高校不同主体对廉政思想形成认知和认同,可消除高校党政领导对廉政文化建设“不重视”、“不愿为”的思想,改变高校师生群众“不相信”、“不支持”、“不参与”的冷漠态度。制度文化建设模块是保障,《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提出:“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倾向于滥用权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由此可知,只有以制度作为保障,规范权力运行,才能让让廉政文化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高校不同主体参与到制度的制定当中可,可扩大相关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制度执行会更有效。物质文化建设模块是支撑,直接影响着廉政文化建设的质量,由此模块搭建而成的多种廉政文化平台以及拓展的廉政文化传播内容和渠道能够让高校不同主体在参与中感受,在感受中学习。行为文化建设模块是整体模式的效果输出和实践,主要是围绕高校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在其运行中规范“回应机制”和“互动”功能,加强高校“权力”与“权利”的互动与平衡,在实践中改变监督主体“不愿”、“不敢”、“不会”监督的行为实际,从而使公权力行使者在行为上“不敢”、“不能”、“不想”腐败。
三、“参与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模式的具体实践路径
1.以思想认同为目标构建“参与型”廉政精神文化。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设得以奏效,其首要条件在于获得高校不同主体思想上的认同。高校党政领导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意识到腐败问题对高校改革发展的危害性,愿意依靠群众的力量对权力进行外部监督,才能全面推动廉洁治校、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师生群体只有思想上真正认识廉政文化的重要意义,自主接受廉政教育才能切实积极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落实。高校需要着力建设廉政文化教育队伍,挖掘实践性廉政文化教育,组织开展廉政文化热难点问题研究,针对党政干部、教师、学生等不同群体分层分类开展好“有意思”、“易接受”的廉政道德教育、师风师德教育以及大学生廉洁诚信教育。此外要注重廉政教育和廉政体验相结合,要建立适合高校、符合国情、党情的体验模式,让受教育者在“体验式”教学中将廉政文化内化于心。
2.以提高效能为关键构建“参与型”廉政制度文化。“参与型”廉政制度文化的构建包含两个层面。从廉政制度文化内容来讲,一是要明确高校基层党委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责任清单,二是要围绕与“人、财、物”密切相关的重点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围绕与“责、权、利”密切相关的风险部门与岗位制定权力清单以及权力运行流程,三是要建立长效工作保障机制,要建立民主决策、监督制约、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从廉政制度文化的效能来讲,需要在制度的制定和推行的过程中为群众预留足够的地位和空间。在制度制定初期应多途径听取群众意见,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制度的推行有了群众的充分参与和监督则更容易被认同,更容易实施。
3.以挖掘拓展内容为切入点构建“参与型”廉政物质文化。一是要加强廉政文化“硬环境”建设,充分挖掘贴近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实际的廉政文化教育资源,建设学校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搭建廉政文化宣传平台,让各个主体都能融入到廉政文化环境当中。二是要加强廉政文化“软环境”建设,挖掘高校群众性组织潜能,开展好廉政文化相关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有序组织活动,表达合理诉求,维护自身利益,进行权力监督。三是要加强廉政文化网络环境建设,运用新媒体宣传具有实效性、可读性强的廉政文化相关信息,增强师生参与度。
4.以推进有序参与为着力点构建“参与型”廉政行为文化。一是大力建设高校信息公开平台,加强信息透明化、共享化。信息公开是实现师生群众与权力部门互动、实现公民参与的基础。权利主体获得的信息越多,就越可能主动参与权力监督、反馈问题,从而倒逼权力行使者解决问题,信息公开应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要防止害怕利益冲突而进行部分信息公开、延迟公开信息的情况发生。二是要加强信息公开平台“回应机制”的建设,“回应机制”体现出了高校权力部门责任担当与服务职能,能够增加师生群众对学校的认同感,增强其参与公共事务的获得感,进而促进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三是要加强信息公开平台的“互动性”功能建设,开辟公众意见反馈和部门回应功能,改变信息的单向传递,强调信息的双向互动,政务信息公开平台的互动模块可保证双方规范、有效互动,同时便于对问题的统计、分析和整理,此外还应在系统互动的基础上开展一定的面对面协商活动,讨论政策、方案的制定,從而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创新实践、提升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3.5.
[2]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东方出版社, 2007.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 2009.
[4]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4.
※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DJYJ2016B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