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记得刚踏进教育行业,刚承担班主任这个工作岗位时,一些前辈曾好心告诫:学生是欺软怕硬的,你對他们的好,他们是不会领情的,所以你对他们的态度就只有“凶一点,狠一点”。可是,冰心老人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有爱就有一切。
【关键词】学生 问题背景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46
一、问题背景
我们这种偏远农村学校的学生,他们中有很多是留守儿童,常年跟随在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甚至有一些还是寄居在叔叔阿姨,叔伯婶娘家,在他们身上多出现“三多”和“三缺”问题:1.隔代监护多溺爱、寄养监护多偏爱、无人监护多失爱;2.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指导。
二、案例分析
经过对他们中大多数学生的了解观察,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我分享以下两个教学实例。
案列一:徐同学,男,14岁,双亲留守儿童,上课好动,学习不好,行为习惯也比较糟糕,但却比较热心,勇于表现。
具体表现:1.“调皮”。他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自尊心也极强、自负,所以老师的教导他是听不进去的,觉得你说东我往西,这才是我的个性。2.每次上课说话、不交作业、态度敷衍、与老师发生口角等违纪行为层出不穷,屡教不改。他自然就成为了老师心目中的“头疼学生”。3.尽管如此,他的身上还是有着闪光点的。关键时刻,他会很在乎班级的荣誉,对班级事务选择性关注,同学有事就一马当先。
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在家缺乏亲人的陪伴,经常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自以为享受着珍贵的“自由”。2.学校因素。在校一起玩耍的也是一些比较调皮的同学,所谓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吧。
改进措施:1.适当示弱,增强自信心。教师不是全能的,不可能一个人能做完所有的工作,很多事情得依靠那帮调皮但却具有活力的孩子,他们是教师手中的一支支潜力股。我找到他,告诉他我需要他的帮助,而且这个帮助只能由他来完成,别人都无法完成或是没他完成的出色。于是他就成了我的生活委员。我要他成为我的朋友、伙伴 ,帮我排忧解难。2.随时约谈,持续放大闪光点。任何一个人的自制力都是有限的,更何况是这样一个情况的孩子,所以我必须得空就找他谈心,问一些他最近的工作问题,再时时鼓励和夸奖,使得他把接手的工作形成一种习惯。那样,可能我才会真正的放下心来。3.沟通家长,齐头并进。家长的分量并不比老师差,所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容易。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他们可以多电话联系,在电话上谈谈心,给予支持,给予鼓励,甚至给一些物质上的小奖励。
在徐同学的带领下,我班在卫生这一块搞得风生水起,经常获得卫生流动红旗,我再也不用亲自去叮嘱卫生问题了。他还经常自发组织一些班级活动,这些活动很能增加班级凝聚力。而他本身也感觉找到了归属。
案例二:张同学,男,13岁,双亲留守,学习很不好,行为习惯也很不好,但仗义,可为朋友两肋插刀。
具体表现:1.“学困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能有效的辅导和陪伴孩子的学习。学习时又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于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习就越来越差,到最后就啥也学不懂了,那就干脆啥也不学了。于是就成为了老师心目中的“特困生”。
2.“人际交往关系困难户”。因为调皮,好的学生拒绝跟他们同流合污,所谓志不同道不合,就不相为谋。在老师眼中,肯定就喜欢学习好,听话的学生,所以自然地也就拉开了师生心理之间的距离。再加上父母常年不在家,致使他们的亲情也很淡漠。所以他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走进同学群,没有也不想跟家人和老师沟通交流。于是就成了“人际交往关系困难户”。
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从小缺乏关爱,对自身缺乏信心。隔代监护的弊端其实在这类孩子的身上是展露无遗的。老年人虽很疼爱孩子,但爱的方式全然不对,更多的是溺爱、是纵容,所以他感觉自己可以无法无天,但其实是没有无法无天的资本的,所以内心是对自己很没信心的。2.学校因素。班级授课制在中国由来已久,小到二三十人,大到四五十人,一个老师的关注度也是有限的,所以这就给本身自律性不强的同学有了胡乱发挥的空间。再者,虽说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但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以成绩为重要考核依据的情况下,老师难免会偏心于成绩优异一点的同学,自然对诸如张同学的这些孩子有一些疏忽的地方。
改进措施:1.真诚的微笑。教师的一个真诚微笑,体现了他良好的心境,体现了他的教育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面对缺乏爱的这类孩子,你若给了他们爱和温暖,我想他们是坚冰也会被那魅力的一笑融化吧。以前我对班上的孩子,全程一副黑脸,我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就是:你们不要靠近我,你们也无法靠近我。所以我无法跟孩子们沟通,有些问题没有沟通就没有解决的方法。他们的内心也在对我关上大门。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彻底反省,最后我放下老师身份,试着去微笑。2.尊重与关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人类本质中最急激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需要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我清楚记得那天,语文老师要求默写的东西他没有写出来,于是语文老师将他留了下来。后来语文老师就走了,但走时忘记交代他的走留问题。不知是何故,他就硬硬的在那站了一个中午,一步都未曾挪动。午自习了,照例我要去班上看看,却发现了他一直站在那,走过去还未开口,这个我印象中不知哭为何物的大男孩居然不自禁的留下了眼泪。或许他是知错了,或是他觉得委屈了,或是他觉得很丢脸……总之他就是哭了。原本我是应该站在老师的立场,批评他一顿的。可是,就在那一刻,我发现我采取了很宽容的态度。我告诉他:现在已经过了饭点了,其他同学都已经上午自习了,拿着五块钱去小卖部买桶泡面吧。我想孩子这么大,应该还要加一根火腿肠才够吧,于是提醒他,记得加一根火腿肠哦。他的确按照我说的去做了,也许那个时候他也别无选择吧。但是就在第二天,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双手递给我五块钱。转身离开后,又回过头来,很腼腆的跟我说了声谢谢。我仍然记得我当时是微笑的。
三、总结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让我们用关爱和真诚去对待每一位留守孩子,让我们跟这些孩子做朋友吧。愿我们巧用教育机制,面带微笑,带着尊重与爱,让孩子的心田洒满阳光,让学生的明天更加辉煌!
【关键词】学生 问题背景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46
一、问题背景
我们这种偏远农村学校的学生,他们中有很多是留守儿童,常年跟随在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甚至有一些还是寄居在叔叔阿姨,叔伯婶娘家,在他们身上多出现“三多”和“三缺”问题:1.隔代监护多溺爱、寄养监护多偏爱、无人监护多失爱;2.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指导。
二、案例分析
经过对他们中大多数学生的了解观察,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我分享以下两个教学实例。
案列一:徐同学,男,14岁,双亲留守儿童,上课好动,学习不好,行为习惯也比较糟糕,但却比较热心,勇于表现。
具体表现:1.“调皮”。他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自尊心也极强、自负,所以老师的教导他是听不进去的,觉得你说东我往西,这才是我的个性。2.每次上课说话、不交作业、态度敷衍、与老师发生口角等违纪行为层出不穷,屡教不改。他自然就成为了老师心目中的“头疼学生”。3.尽管如此,他的身上还是有着闪光点的。关键时刻,他会很在乎班级的荣誉,对班级事务选择性关注,同学有事就一马当先。
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在家缺乏亲人的陪伴,经常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自以为享受着珍贵的“自由”。2.学校因素。在校一起玩耍的也是一些比较调皮的同学,所谓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吧。
改进措施:1.适当示弱,增强自信心。教师不是全能的,不可能一个人能做完所有的工作,很多事情得依靠那帮调皮但却具有活力的孩子,他们是教师手中的一支支潜力股。我找到他,告诉他我需要他的帮助,而且这个帮助只能由他来完成,别人都无法完成或是没他完成的出色。于是他就成了我的生活委员。我要他成为我的朋友、伙伴 ,帮我排忧解难。2.随时约谈,持续放大闪光点。任何一个人的自制力都是有限的,更何况是这样一个情况的孩子,所以我必须得空就找他谈心,问一些他最近的工作问题,再时时鼓励和夸奖,使得他把接手的工作形成一种习惯。那样,可能我才会真正的放下心来。3.沟通家长,齐头并进。家长的分量并不比老师差,所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容易。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他们可以多电话联系,在电话上谈谈心,给予支持,给予鼓励,甚至给一些物质上的小奖励。
在徐同学的带领下,我班在卫生这一块搞得风生水起,经常获得卫生流动红旗,我再也不用亲自去叮嘱卫生问题了。他还经常自发组织一些班级活动,这些活动很能增加班级凝聚力。而他本身也感觉找到了归属。
案例二:张同学,男,13岁,双亲留守,学习很不好,行为习惯也很不好,但仗义,可为朋友两肋插刀。
具体表现:1.“学困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能有效的辅导和陪伴孩子的学习。学习时又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于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习就越来越差,到最后就啥也学不懂了,那就干脆啥也不学了。于是就成为了老师心目中的“特困生”。
2.“人际交往关系困难户”。因为调皮,好的学生拒绝跟他们同流合污,所谓志不同道不合,就不相为谋。在老师眼中,肯定就喜欢学习好,听话的学生,所以自然地也就拉开了师生心理之间的距离。再加上父母常年不在家,致使他们的亲情也很淡漠。所以他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走进同学群,没有也不想跟家人和老师沟通交流。于是就成了“人际交往关系困难户”。
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从小缺乏关爱,对自身缺乏信心。隔代监护的弊端其实在这类孩子的身上是展露无遗的。老年人虽很疼爱孩子,但爱的方式全然不对,更多的是溺爱、是纵容,所以他感觉自己可以无法无天,但其实是没有无法无天的资本的,所以内心是对自己很没信心的。2.学校因素。班级授课制在中国由来已久,小到二三十人,大到四五十人,一个老师的关注度也是有限的,所以这就给本身自律性不强的同学有了胡乱发挥的空间。再者,虽说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但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以成绩为重要考核依据的情况下,老师难免会偏心于成绩优异一点的同学,自然对诸如张同学的这些孩子有一些疏忽的地方。
改进措施:1.真诚的微笑。教师的一个真诚微笑,体现了他良好的心境,体现了他的教育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面对缺乏爱的这类孩子,你若给了他们爱和温暖,我想他们是坚冰也会被那魅力的一笑融化吧。以前我对班上的孩子,全程一副黑脸,我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就是:你们不要靠近我,你们也无法靠近我。所以我无法跟孩子们沟通,有些问题没有沟通就没有解决的方法。他们的内心也在对我关上大门。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彻底反省,最后我放下老师身份,试着去微笑。2.尊重与关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人类本质中最急激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需要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我清楚记得那天,语文老师要求默写的东西他没有写出来,于是语文老师将他留了下来。后来语文老师就走了,但走时忘记交代他的走留问题。不知是何故,他就硬硬的在那站了一个中午,一步都未曾挪动。午自习了,照例我要去班上看看,却发现了他一直站在那,走过去还未开口,这个我印象中不知哭为何物的大男孩居然不自禁的留下了眼泪。或许他是知错了,或是他觉得委屈了,或是他觉得很丢脸……总之他就是哭了。原本我是应该站在老师的立场,批评他一顿的。可是,就在那一刻,我发现我采取了很宽容的态度。我告诉他:现在已经过了饭点了,其他同学都已经上午自习了,拿着五块钱去小卖部买桶泡面吧。我想孩子这么大,应该还要加一根火腿肠才够吧,于是提醒他,记得加一根火腿肠哦。他的确按照我说的去做了,也许那个时候他也别无选择吧。但是就在第二天,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双手递给我五块钱。转身离开后,又回过头来,很腼腆的跟我说了声谢谢。我仍然记得我当时是微笑的。
三、总结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让我们用关爱和真诚去对待每一位留守孩子,让我们跟这些孩子做朋友吧。愿我们巧用教育机制,面带微笑,带着尊重与爱,让孩子的心田洒满阳光,让学生的明天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