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重灾区里,最可怕的并非意大利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198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8日,法国巴黎,女骑警在街头巡逻

  自2月下旬以来,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海外暴发点和疫情“国际化”的醒目标志。在这“欧洲三大重灾区”里,截至3月17日,意大利的确诊人数最多,占中国以外确诊总数的26.8%;但西班牙当日的新增确诊数已超过意大利,不仅两名内阁大臣确诊,地方上最重要的马德里自治区主席、加泰罗尼亚大区主席也检测为阳性。
  关键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区此前确诊数只有数百,就知道数字有多滞后了。意大利反倒不是最令人担心的,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几万例核酸测试,基数大,确诊数就多。而西班牙简直是巨坑,如果不是大臣中招,或许根本就不会启动任何预案。

法国:过长的反射弧


  法国本应是欧洲最早拉响疫情警报的欧洲国家:欧洲第一例确诊病例,就是2020年1月24日在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出现的。
  然而,因为最初几例确诊患者都是输入型,且直到2月25日仅确诊13例,死亡1例(中国籍),所以最初法国官方的应对是较为放松的。
  1月25日,法国驻武汉总领馆发布公告,称“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合作,将武汉居住的法国公民及家属撤至长沙,并隔离观察14天”。同日,标致雪铁龙公司宣布,其在武汉合资企业(神龙汽车)工作的法国籍雇员及其家属共38人,将在隔离检疫后归国。
  武汉市乃至湖北省和法国的交流历史悠久,现实中也十分密切,常驻该地的法国侨民人数较多,因此最初一段时间和法国有关的防疫主题词是“撤侨”。对远在本土的法国人而言,新冠肺炎疫情不过是“别人家的事”,直观影响也不过是“来巴黎旅游的中国人少了很多”,如此而已。
  时隔近一个月,法国卫生部长韦兰2月24日首次就新冠肺炎疫情进行官方通报,基调是乐观的。其宣布的重点,是法国确诊病例已“清零”,俨然“成功后总结”的口气—但仅仅过了3天便形势骤变。
  2月27日,法国迎来第一个疫情高峰,当日新增20例确诊(此前一共才17例),翌日又确诊19例。这迫使韦兰连续两日出面通报,称“疫情进入一个新阶段”。当天法国政府表示,推动欧盟就应对疫情召开卫生部长紧急会议。
在当时,法国政府对是否启动“第三阶段应急”仍然犹豫不决。由于法国的坚决反对,欧盟和环意大利各国均未能通过“第一时间关闭意大利边界”的动议。

  2月的最后一天,法国确诊病例破百;3月1日,随着两名市长确诊,卢浮宫成为首个因疫情而暂时全天关闭的法国公共场所。
  经过一周的疫情高峰,法国总统马克龙3月5日首次召开应对疫情的专家特别会议,20多名防疫专家与会。会后,著名防疫学家德尔福拉西(JeanFran?ois Delfraissy)首次表示,法国将在“数日至一两周内”进入疫情第三阶段,即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专门控制措施的最严重阶段。
  此时,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威尼托两大区已出现疫病密集发作,法国单日确诊数也开始过百(当日新增确诊138例,累计423例)。这引发了一定的紧张情绪,当天巴黎街头例行的“黄背心”示威人数大减,原定当日举办的巴黎马拉松被一下推迟到了10月18日。
  但在当时,法国政府对是否启动“第三阶段应急”仍然犹豫不决。由于法国的坚决反对,欧盟和环意大利各国均未能通过“第一时间关闭意大利边界”的动议。3月6日和7日两天,总理菲利普和卫生部健康事务总长萨洛蒙接连出面澄清,称“目前还是第二阶段、不是第三阶段”,强调“社会和生活秩序不应受到影响”。
  然而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蔓延,在连续多日单日确诊破百后,法国卫生部于3月8日宣布,取消所有1000人以上活动(当日法国累计确诊病例破千);3月9日,文化部長李斯特(Franck Riester)确诊,成为全球范围最早确诊的高级政府官员之一。3月10日,法甲、法乙宣布停摆。
  3月12日当地时间20时,在提前一天预报的情况下,马克龙首次就疫情发表重要讲话,承认“这场影响所有大陆、袭击所有欧洲国家的瘟疫,是法国一个世纪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同时承认“尽管采取了正确的组织措施”,但疫情的继续传播和加速肆虐并未得到抑制。他呼吁所有70岁以上老人及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尽量留在家里、尽可能减少和外人接触”,宣布“自周一起”所有幼儿园和大中小学将被无限期关闭,并要求企业“尽可能安排远程办公”,呼吁法国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出行”。
  尽管直到3月14日才承认已进入“第三阶段”,但马克龙是较早亲自直接提出系统、积极防疫措施的欧洲国家元首,也是亚洲以外较早就疫情直接“抛头露面”的国家领导人之一。他的出面,让法国一度陷入混乱无序的防疫局面为之一振,也让人一度看到了“欧洲一致防疫”的些许希望。
  但正如许多法国人所批评的,马克龙的这番讲话仍然有不足之处,除了不肯承认“第三阶段”,令此后若干天法国国内人群聚集场面仍然比比皆是外,他也同样拒绝暂停拟定于3月15日举行的法国市政选举第一阶段投票。此外,他在宣布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时,使用了“周一”(lundi)一词,而发表讲话的3月12日已是周四,第二天(周五)究竟还要不要上课语焉不详,实际操作中各学校、幼儿园也莫衷一是。
  3月13日,菲利普总理承认“处于病毒加速传播阶段”,法国大多数著名景点当晚起无限期关闭,100人以上集会被无限期禁止,餐厅、咖啡馆、电影院、酒吧等一切非必需性公共场合自即日起关闭,“但食品店、药房、加油站、银行、杂货店等提供基本服务的场所不受影响”。政府呼吁“减少城际间旅行,保持人与人间的安全距离,在落实上述措施时表现出更多纪律性”。菲利普还抱怨公众“对政府早先所提的防疫指导置若罔闻”。当天,他确认此前马克龙所宣布的“周一关闭学校”是指3月16日,“至少大学如此”。   等到3月16日,法国政府又宣布了迄今最为严厉、彻底的防疫措施,即“封禁”(confinement):
  封禁命令规定,除“对职业至关重要且由‘书面授权证明’表明无法居家工作、无法中止的商务或学术活动、必不可少的购物、出于健康必需的外出、因帮助弱势群体或儿童而必需的紧急家庭事务旅行”外,禁止一切外出和社交活动;而任何“必需的外出和集聚”都需要获得官方书面批准,即“例外出行证明书”,且书面批准一次有效。违反上述规定者,将遭到38~135欧元罚款。官方宣布出动“数以十万计”的警力和宪兵,确保“封禁”的落实。
  截至3月20日,法国累计确诊人数达12612例,累计死亡450例,累计治愈1587例。公平地说,法国政府在确认疫情威胁“足够大”后,表现出欧洲其他国家难得一见的决心和行动力,但“过长的反射弧”导致这个全欧最早“亮红灯”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错失了“抗疫”的先机。

“吃力不讨好”的意大利


  在欧洲各国中,意大利其实是“亮灯”较晚的:2020年1月31日,首2例确诊病例在罗马出现,他们同样是输入性病例(两名中国籍游客)。正因如此,最初阶段意大利应对迅速,但目标集中在“堵住输入源”方面。
法国政府在确认疫情威胁“足够大”后,表现出欧洲其他国家难得一见的决心和行动力,但“过长的反射弧”导致这个全欧最早“亮红灯”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错失了“抗疫”的先机。

  首2例确诊当天,意大利就宣布进入为期半年的“国家紧急状态”,并自即日起暂停了所有往返意大利和中国大陆及港澳台间的航班。此后直到2月6日,该国才出现首例意大利籍确诊者(2月3日从武汉被送回意大利)。直到2月20日,意大利境内确诊者也仅有这区区3例。正因如此,当时意大利弥漫着“防堵成功”的乐观气氛。
  2月21日,北部伦巴第大区突增16例确诊,翌日再增60例且首次出现死亡病例。更可怕的是,绝大多数确诊者并无近期出国旅行史。这足以表明,最让人担心的本地社区传播,已在倏忽间“偷袭”了意大利。
  意大利政府2月22日宣布,对密集出现疫情的北部伦巴第、威尼托两大区11个城镇、约5万居民实行隔离检疫,在管制区内禁止公众集会,取消一切体育、宗教活动,关闭学校、酒吧等场所,食品、药品采用配送制以尽量减少居民出行;同时,所有入境前14天去过中国的旅客,必须向意大利卫生部申报并接受在家中或酒店隔离,有与确诊患者接触史者将被强制隔离14天。
  接下来三天,凸显了意大利的“生死时速”。2月23日,意大利北部、中部多个大区的学校开始停课,法庭也推迟既定工作,许多体育比赛被推迟,热门景点被关闭,威尼斯狂欢节、米兰时装周等重要活动也“缩水”。24日,官方增调警力在隔离区巡逻,调用31间实验室分析疑似病例的拭子样本。25日,隔离区检查站从15个增至35个,增派军队介入,隔离区内多地暂停驾照考试。
  3月1日,政府和议会通过《防控新冠疫情法令》,将意大利全境分为“红区”(检疫隔离区)、“黄区”(伦巴第、威尼托和艾米利亚-罗马涅三个大区除“红区”外的全境)和安全区。根据法令,除“红区”继续“隔离检疫”外,“黄区”暂停社会和体育活动,关闭学校、剧院、俱乐部和电影院;安全区也要加强防疫宣传和防控,并对公共交通执行特殊消毒措施。
  然而,事实证明“安全区”并不安全。3月4日,意大利首次单日死亡病例过百,当天官方宣布关闭全国学校两周,所有体育比赛空场。鉴于医护人员出现巨大缺口,政府3月6日发布行政命令,紧急在全国各地征调医护人员2万名,并动员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和已退休的医护人员上阵。
  3月8日,包括米兰、威尼斯、帕尔马等在内的11座城市,被意大利政府宣布“处于隔离检疫的警戒状态”,除万不得已情况外,任何人不得出入上述地区,“直至4月3日或另行通知”。具體而言,学校、博物馆、体育馆、文化中心、公共游泳池将关闭,婚礼和体育赛事将取消或空场举行,医院工作人员、殡仪馆雇员假期推迟。
疫情暴发初期,米兰大教堂外戴着口罩的游客

  眼看意大利单日新增确诊数突破1500例大关、累计确诊数超过1万,总理孔特于3月10日凌晨宣布,将代表“封城”的“红区”扩展至意大利全境。这意味着自即日起,意大利全部公共场所和所有向公众开放的地方都将禁止任何集会,全国所有体育赛事取消。孔特言简意赅地将这一禁令概括为“我不出门”这短短几个字。
  至此,意大利成为全球首个为应对此次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封闭政策的国家。其“抗疫”措施之严厉,较疫情最危急时的中国大陆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此严厉的“抗疫”措施,迄今的收获却未能令人满意。
意大利成为全球首个为应对此次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封闭政策的国家。其“抗疫”措施之严厉,较疫情最危急时的中国大陆有过之而无不及。

  截至3月20日,意大利累计确诊47021例,累计死亡4032例,这两项数据均高居海外之冠;当日新增确诊5986例,也高于美国的5811例,位列全球第一。看来,意大利的疫情离通称的“拐点”,似乎尚有相当一段距离。

医疗体系被“烧穿”


  那么,“既快又努力”的意大利,何以在防疫方面“吃力不讨好”?
  首先,疫情曝光之初,意大利将资源、注意力集中在中国方向的旅行路径、人员往来的监控上,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比例高、病毒潜伏期长的特点了解不充分,对疫情很可能已经“本土化”并出现国内社区传播的事实掌握较晚且措手不及,错过了早期控制的黄金“窗口期”。
  3月9日,马德里地区宣布所有学校自11日起停课两周,随后各自治区相继跟进。同日,西班牙政府宣布暂停往返意大利的客运航线至3月25日,西甲联赛空场两周,瓦伦西亚法雅节等大型活动也告停。
  西班牙的疫情首次引起国际关注,恐怕是其社会平等大臣伊莱娜·蒙特罗3月12日确诊。由于其6天前出席有国王夫妇参加的活动,且照惯例和王后行贴面礼,立即引发轩然大波。她的同居男友、西班牙第二副首相伊格莱西亚斯(Pablo Iglesias Turrión)宣布自行隔离,国王夫妇也接受了核酸测试。
  当天稍晚,领土政策和公共职能大臣达利亚斯和多名政治、文体界名流确诊。原本一直因低测试率而被压低的确诊数,此后连日在首都暴增。
  同日,一直在确诊数上申报寥寥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宣布四座城镇为“红区”,从而在全国抢先“封城”。这也让人们对该地区,乃至整个西班牙疫情通报数据的可靠性,产生了极大怀疑。
西班牙此次防疫应对显得仓猝、被动和情绪化,尽管几经周折并在两位阁员和首相夫人相继确诊后,“一步到位”实现了“封国”,但国内疫情的真实情况至今仍难言摸底。

  3月14日晚,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的妻子贝格利亚·戈麦斯确诊。加上此前一天西班牙单日新增确诊1800例以上(且主要是首都及周边的数据),西班牙全境陷入对疫情的恐慌。当晚,桑切斯宣布了内阁紧急通过的“紧急状态行政命令”,宣布西班牙自即日起进入为期15天的国家紧急状态。
  根据“紧急状态行政命令”,西班牙全國自3月16日当地时间8时起“封国”(继意大利、捷克后世界第三个)。在此期间,除不得已工作、买药和购买必需品外,全国范围内禁止任何人外出,博物馆、文化中心、体育场馆和学校关闭至另行通知,餐厅、咖啡馆只能外卖,但银行、加油站等“提供基本服务的场所”仍然开放。
  这是西班牙自1975年摆脱佛朗哥时代以来第二次宣布全国紧急状态。上一次是2010年,原因是“空中交通管制员大罢工”引发全国交通混乱。
  之所以只确认两周的紧急状态,是因为两周是内阁绕过立法程序、直接通过行政命令确认实行紧急状态的最长时限;如果继续延长,就需要议会表决通过法案。
  目前,西班牙的情况十分严峻—甚至可能是最令人担心的欧洲国家。
  截至3月20日,西班牙累计确诊数达21510例,累计死亡1093人,这两项数据分别排海外榜第二(仅次于意大利)和第三(仅次于意大利和伊朗);单日新增确诊1530例,也不算少。更令人担心的是,相对于意大利等国的大规模高密度筛查,西班牙的核酸测试基数仍然偏低,且至今仍存在严重的地域不平衡,具体表现就是大多数确诊病例仍然集中在马德里及其周边。桑切斯首相在3月14日公开呼吁“打破党派和地域畛域”,恰恰表明了“党派和地域畛域”在西班牙是何等根深蒂固。
  和周边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西班牙此次防疫应对显得仓猝、被动和情绪化,尽管几经周折并在两位阁员和首相夫人相继确诊后,“一步到位”实现了“封国”,但国内疫情的真实情况至今仍难言摸底。许多人担心,该国最佳的防堵时机,已在漫不经心中悄然流逝,而这很可能意味着今后必须为防疫付出更沉重的代价、努力,甚至牺牲。
其他文献
“您正在收看的是凤凰卫视中文台”。  或许您对这个声音非常熟悉,因为当您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您一定在收看凤凰卫视中文台。而我们今天约请“港人说港”栏目的嘉宾,就是这个巧妙融合两岸三地语言特色,成为独树一帜的“凤凰之声”的声音的主人——凤凰卫视首席配音师张妙阳先生。  张妙阳先生曾经说过,他希望他的声音既不是新加坡的,也不是台湾的,也不是大陆的,应该是属于国际的。而他曾是新加坡华人,加上曾游学法国,
广东已基本实现了“先富”的目标,有条件、有能力在全国率先实现本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广东应该成为和谐社会的典范,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丰厚成果惠及每一位社会成员,实现“共富”。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体制改革、护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保、住有所居、推
电力之于社会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技术的进步、产业的爆发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为电力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负责南方电网“主业主责”的超高压公司也发展迅猛,先后建成并运维8条交流、9条直流共17条超高压、特高压西电东送大通道,送电规模3950万千瓦,年送电量超2000亿千瓦时,占广东省年用电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水电占比超过80%。  为什么超高压公司能取得如此骄
全球疫苗接种任重道远  美 《时代周刊》6月24日  新冠疫情逐渐演变为病毒新变种之间的军备竞赛。毫无疑问,从目前“赛况”可知,占据领先优势的是德尔塔变种,最初出现在印度的四种变种之一。6月初,世界卫生组织将德尔塔病毒与首次在英国出现的阿尔法变种、首次在南非出现的贝塔变种以及首次在巴西发现的伽马变种列为“受关注的变种”。而正在多个国家迅速蔓延的德尔塔变种正成为最令人担忧的变种。  卫生官员发出警告
党政体制重构视阈下政法工作推进逻辑的再审视—基于《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的解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于晓虹、杨惠 本文节选自《学术月刊》2019年第11期  为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中央于2016年年末在北京等三省市试行监察体制改革。十九大后,监察体制改革在全国铺开。这场“事关全局的政治体制改革”对政法系统的运作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监察法》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
1月23日,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离开武汉的日子又近了一天”,但如今,这还只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接近。因为没有人知道究竟是在哪一天,他们能够从安置点、酒店或者和亲友挤了很久的房间里走出来,“头也不回地”离开武汉。  等待不再是遥遥无期的。但由于太长时间内看不到明确的希望,而经历一种心理上“暗无天日”的煎熬,所以即使现在,他们对于时间的感知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恰恰是2021年,是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年。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机缘巧合般叠加在一起,意味深刻。  国家开始了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此时的世界,和以前已经大大不一样了,并且,变化远未结束。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外部环境最突出的变化是,美国部分政治势力已经也将继续把中美关
2018年10月20日,在距离口岸较近的元朗,随处可见拖着行李箱购物的内地游客  在经历了第四年学生/代购的斜杠生活后,在新加坡读书的张晓燕开始思考自己的退路。此时她从校园走出,在异国觅得工作,事事顺利,除了发现一直耕耘的副业前途不定。  缘起2019年的第一天,《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正式实施。因为规定电商经营者需要“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并且“履行纳税义务”,“代购”这个职业的前
你听过《北京、北京》吗?  不,不,当然不是那首流行歌,不是那首唱着“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儿死去”的歌,那首歌里唱的是,“人们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这一听,就知道是属于知识分子的歌,是理想青年的呻吟。  从歌曲名字上看,汪峰的这歌叫《北京北京》,中间没有顿号。“叠词”的运用,向来是为了起强调作用,似乎叫一声不够,还要再叫一声,增加一份内在感情。  另外,中国字的发音
对于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汹涌流动,四处污染政治辩论的错误甚或伪造的消息,各国社会如何打击呢?  这个问题至少自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以来,就一直困扰着民主捍卫者们。而在爱丽舍宫外举行的新年新闻发布会中,法国总统马克龙给出了他的解答。马克龙总统的目的似乎是想通过法律来抑制虚假新闻。他承诺,在今年结束之前,他将提出一项草案来打击所有选举期间传播的错误消息。  法国此前已经出台了一部严厉的法律,来禁止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