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分析探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发展思路
1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实现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城镇化,它不仅要实现人口的集聚和土地的集中,而且要实现城镇空间布局的合理化;不仅要有主导产业的支撑和经济的繁荣,还要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同步跟进;不仅是农民身份的简单转换,还必须使新市民全面融入城市文明并和城里人一样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应该包括:
1.1 人口的城镇化。富裕农民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农民。城镇化的过程,是人口不断集中,数以亿计的农民不断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因此,人口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首要特征。没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就不能有效地聚攏人气,就不能带动城镇商业、餐饮、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我国应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即限制特大城市规模,稳定大城市规模,鼓励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
1.2 空间的城镇化。城镇是泛指拥有一定的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资源,以非农业人口为主,除广大农村以外的特定区域,是一个“三维”空间概念。为了承载一定的人口及产业,做为城镇必须拥有一定的建成区面积,建有道路、交通、通讯、电力、商业、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公共基础设施,以满足各业生产经营和城镇居民生活之需要。空间的城镇化,既是城镇化本身的应有之义,也往往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1.3 土地的城镇化。城镇用地属于建设用地,在一个城市的土地总面积中占有一定比例,占比过低不能形成一定的城镇空间格局,占比过高又涉及土地使用的安全红线。我国是一个拥有13.5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面临巨大的土地压力。因此,要处理好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处理好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的关系,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土地的相对集中连片开发,集约、节约利用有限的建设用地。
1.4 经济的城镇化。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又能支撑城镇的繁荣。城镇化的支点在于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和内生活力的激发。没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就不能吸纳更多的人口就业,而一个纯粹的消费型城市其自身也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表象,而经济的城镇化才是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1.5 产业的城镇化。产业的城镇化与经济的城镇化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没有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的强有力支撑,城镇化就缺乏物质基础。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应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二、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新型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构建产业集群。浙江的义乌小商品批发城,江苏的华西村,辽宁的西柳服装批发城等,无不是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
1.6 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城镇化,是人们生活质量的城镇化。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所决定的。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切工作均以民生为本,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关切,千方百计解决看病难、入学难、住房难、出行难等民生问题,逐步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
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是一项惠及13.5亿人口的宏大系统工程,既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推进,又要缜密决策、稳扎稳打、注重实效,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2.1 整体布局、统筹规划。按照系统论原理,一个城市就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并处在一定环境下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具有不同于组成要素的新的性质和功能。因此,要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必须进行整体布局、统筹规划。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规,依据各地不同资源禀赋、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尽快制定我国不同区域重点城市群的规划方案。大城市要防止过度膨胀,中小城市要防止盲目扩张,小城镇则要避免遍地开花。各项公共基础设施要统筹规划,地上地下设施要全面兼顾,道路、通讯、电力、给排水、绿化用地、休闲用地等要综合考虑。
2.2 经济领航、产业支撑。没有城镇经济的发展和主导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城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观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比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其城镇化都是在当地主导产业的支撑下发展壮大起来的。
2.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各异,文化习俗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因此,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别具一格、各展特色。一是秉持城镇规划的特色。在城镇规划中融入专项特色规划,明确城镇特色主题,挖掘地域要素,提炼历史文化精髓,找准发展方向,突出城市形态特色,避免雷同发展。二是坚持城镇风貌建设的特色。充分突出本地建筑风格,借助地方典型的建筑符号,使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建筑材料,着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城镇特色风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统一。三是打造城镇产业的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培育城镇主导产业,构筑城镇产业集群,做到“一城镇、一特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四是传承和培育城镇文化的特色。
2.4 “五位一体”、全面协调。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2.5 城乡统筹、互利双赢。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要特别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在全面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互利双赢。一是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四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五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
2.6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民生优先,突出民生主题,建立健全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民生保障机制。一是切实加强新市民的培训。向新市民普及消费知识,培养劳动和就业技能,提高文化和科技素养,使他们尽快成为文明城市人;二是全面推行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能够“进得来、留得住、生活好、有尊严”,享受与其他市民同等的经济和社会待遇;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医疗、就业、养老保险、教育培训、住房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规范的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民进城解决后顾之忧;四是回应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关切。
3 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政府既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推进,又要缜密决策、稳扎稳打、注重实效。要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的前提下,按照整体布局、统筹规划,经济领航、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城乡统筹、互利双赢,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基本要求,认真总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报告[N].中国经济周刊,2013,(01).
[2] 张其悦.以特色引领小城镇的建设[N].重庆日报,2012,(0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发展思路
1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实现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城镇化,它不仅要实现人口的集聚和土地的集中,而且要实现城镇空间布局的合理化;不仅要有主导产业的支撑和经济的繁荣,还要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同步跟进;不仅是农民身份的简单转换,还必须使新市民全面融入城市文明并和城里人一样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应该包括:
1.1 人口的城镇化。富裕农民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农民。城镇化的过程,是人口不断集中,数以亿计的农民不断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因此,人口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首要特征。没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就不能有效地聚攏人气,就不能带动城镇商业、餐饮、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我国应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即限制特大城市规模,稳定大城市规模,鼓励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
1.2 空间的城镇化。城镇是泛指拥有一定的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资源,以非农业人口为主,除广大农村以外的特定区域,是一个“三维”空间概念。为了承载一定的人口及产业,做为城镇必须拥有一定的建成区面积,建有道路、交通、通讯、电力、商业、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公共基础设施,以满足各业生产经营和城镇居民生活之需要。空间的城镇化,既是城镇化本身的应有之义,也往往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1.3 土地的城镇化。城镇用地属于建设用地,在一个城市的土地总面积中占有一定比例,占比过低不能形成一定的城镇空间格局,占比过高又涉及土地使用的安全红线。我国是一个拥有13.5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面临巨大的土地压力。因此,要处理好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处理好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的关系,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土地的相对集中连片开发,集约、节约利用有限的建设用地。
1.4 经济的城镇化。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又能支撑城镇的繁荣。城镇化的支点在于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和内生活力的激发。没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就不能吸纳更多的人口就业,而一个纯粹的消费型城市其自身也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表象,而经济的城镇化才是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1.5 产业的城镇化。产业的城镇化与经济的城镇化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没有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的强有力支撑,城镇化就缺乏物质基础。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应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二、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新型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构建产业集群。浙江的义乌小商品批发城,江苏的华西村,辽宁的西柳服装批发城等,无不是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
1.6 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城镇化,是人们生活质量的城镇化。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所决定的。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切工作均以民生为本,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关切,千方百计解决看病难、入学难、住房难、出行难等民生问题,逐步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
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是一项惠及13.5亿人口的宏大系统工程,既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推进,又要缜密决策、稳扎稳打、注重实效,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2.1 整体布局、统筹规划。按照系统论原理,一个城市就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并处在一定环境下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具有不同于组成要素的新的性质和功能。因此,要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必须进行整体布局、统筹规划。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规,依据各地不同资源禀赋、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尽快制定我国不同区域重点城市群的规划方案。大城市要防止过度膨胀,中小城市要防止盲目扩张,小城镇则要避免遍地开花。各项公共基础设施要统筹规划,地上地下设施要全面兼顾,道路、通讯、电力、给排水、绿化用地、休闲用地等要综合考虑。
2.2 经济领航、产业支撑。没有城镇经济的发展和主导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城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观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比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其城镇化都是在当地主导产业的支撑下发展壮大起来的。
2.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各异,文化习俗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因此,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别具一格、各展特色。一是秉持城镇规划的特色。在城镇规划中融入专项特色规划,明确城镇特色主题,挖掘地域要素,提炼历史文化精髓,找准发展方向,突出城市形态特色,避免雷同发展。二是坚持城镇风貌建设的特色。充分突出本地建筑风格,借助地方典型的建筑符号,使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建筑材料,着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城镇特色风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统一。三是打造城镇产业的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培育城镇主导产业,构筑城镇产业集群,做到“一城镇、一特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四是传承和培育城镇文化的特色。
2.4 “五位一体”、全面协调。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2.5 城乡统筹、互利双赢。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要特别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在全面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互利双赢。一是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四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五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
2.6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民生优先,突出民生主题,建立健全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民生保障机制。一是切实加强新市民的培训。向新市民普及消费知识,培养劳动和就业技能,提高文化和科技素养,使他们尽快成为文明城市人;二是全面推行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能够“进得来、留得住、生活好、有尊严”,享受与其他市民同等的经济和社会待遇;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医疗、就业、养老保险、教育培训、住房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规范的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民进城解决后顾之忧;四是回应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关切。
3 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政府既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推进,又要缜密决策、稳扎稳打、注重实效。要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的前提下,按照整体布局、统筹规划,经济领航、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城乡统筹、互利双赢,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基本要求,认真总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报告[N].中国经济周刊,2013,(01).
[2] 张其悦.以特色引领小城镇的建设[N].重庆日报,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