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眠”走向“苏醒”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sai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朋友圈”习作互评就是让学生在班级内择友建立“朋友圈”,并在教室的固定地方张贴同“圈”内好友的习作,好友间相互阅读并跟帖评价,作者根据评价建议修改习作,后续有教师参与互评共评的习作评价方式。笔者希望借助“朋友圈”这一方式达成学生习作互评,最终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习作 评价 朋友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201-01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然而有相当一批孩子面对习作,或是胡编乱造;或是照抄作文书;更有甚者,两手一摊:“太难!我不会。”与此同时,对于老师细细阅读、苦苦批改的作文本,学生也大多是看个评价等级便罢,很少有人会根据修改意见进行反复推敲和修改。于是,无数习作便静静地躺在作文本里“冬眠”,并没有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起到多少作用。
  反观时下流行的微信“朋友圈”,其内容生活化,语言活泼自由,正是一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适合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有效途径;同时“朋友圈”的点赞和评价功能恰好可以利用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评价与自我修改。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尝试借助“朋友圈”这一评价方式达成学生习作互评,从而引导学生习作从“冬眠”走向“苏醒”,并焕发出蓬勃生机。
  一、同异质分组,巧建圈
  根据“语文学习群体效应”中全员沟通和均等的原则,促进学生智慧潜力的开发。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合不同的“朋友圈”,利用小团体发挥大作用。
  1.异质分组
  平均6人一组,其中优秀生、中等生、暂时落后生均有。中等生阅读优秀生的习作,暂时落后生阅读中等生和优秀生的习作,目的是以榜样的作用带动他们;优秀生则看暂时落后生的习作,指出其中的问题,并教会他们进行修改。
  (1)找到亮点,熟读成诵
  古诗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等生阅读优秀生的习作,暂时落后生阅读中等生和优秀生的习作,意在让他们发现习作中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2)发现问题,帮助纠正
  优秀生凭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看暂时落后生的习作,会发现他们习作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并予以评价和修改。
  2.同質分组
  有些题材相同,但视角或立意不同的作文可以组成一个“圈子”,圈内好友互相阅读,意在打开学生思路:同一题材可以从不同视角来审视,从不同方面来体现,用更多的创意赋予其中。如写《公园一角》,有的学生重在写景,有的学生重在体现公园一角里发生的事,有的重在观察角落里的某只小动物,还有的写童话,以一只蚱蜢的视角来写公园一角。这些同题不同意的习作为更多的学生打开了创作的思路。
  一些习作体裁相同,但水平不同,可将之归于一组,好友互阅。借此引导学生开阔习作视野,借鉴他人的写作手法,为己所用。
  二、自由创作,乐晒帖
  (一)随处可见“朋友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以往教室里的“学习园地”都是优秀习作的“占领地”,它们高高在上,让人望而生畏。“朋友圈”就是要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打破习作与孩子间的距离,让孩子们觉得习作就是生活的一种反应,唤醒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乐于用笔表达生活。除了在教室的墙壁上划分区域,作为每个朋友圈的“发帖区”,还可以引导学生给自己的“朋友圈”起个名字,如:芳草青青、金色浪花、蒲公英的梦等。从而激发学生打造自己的“朋友圈”的意识。
  (二)自由创作趣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教学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朋友圈”里,除了教材上的命题作文,笔者鼓励学生用文字来交流生活中的发现、感受、喜怒哀乐。体裁不限,题材不拘,通过自由创作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点滴感悟。
  通过“朋友圈”的互相评价,学生渐渐意识到写作不仅仅是写,更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手段,从而更愿意“晒”出文字与朋友分享。
  三、品、评、回,会跟帖
  1.品帖:在品读过程中,要注意有目的地品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看格式是否正确。引导三年级的学生学会检查作文格式的书写。
  (2)看重点是否突出。读者根据文章的中心来检查作文是否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3)看文辞是否流畅优美。学生们经常欣赏他人作品,在不断地评价与修改的同时,也逐步学会完善自己的习作。
  2.评帖:如果文章的字词、标点符号、语句等需要修改,好友可以直接在文章上批改,对别人已经作出修改的地方不需要再重复。批改符号如下:(1)卷面整洁的,可以直接点赞;(2)发现错别字圈出来;(3)用横线加问号划出不通顺或有疑问的句子;(4)发现标点符号用错的,用小三角形标出来;(5)用波浪线划出描写优美的词句。
  初期以赞美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等大家晒贴的兴趣都很浓时,再辅之以“建议性评价”。
  3.回帖:学生根据好友的评改,进行反思,在回复栏上发表感受,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评价意见,仔细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好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整篇文章连起来读一读,发现不恰当的地方再次修改,做到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四、奖励跟进,巧评价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兴趣点转移得很快,没有后续的有力保障,就没法进行下去。所以有必要在评价跟进的同时,辅之以奖励的促进。故此,在班级里规定:
  平均发一篇帖子加五分,发一篇评论加一分。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一下评论数和点赞数,得分高的帖子可被评为“精华帖”,另加三分;得分高的评论可被评为“优秀点评”,另加两分。当发帖积分累计达30分时,可被评为“优秀小作家”,评论积分累计达20分时,可被评为“优秀小读者”。教师将颁发奖状,并给获奖者拍照,照片中印上“优秀小作家”或“优秀小读者”字样,再装在相框中赠送给获奖者。
  如此一来,那些躺在作文本里“冬眠”的习作会在一次次的“晒”、“评”和“奖”中渐渐“苏醒”;教师也会在轻松的激励与引导下逐渐卸下辛辛苦苦包办评价的担子。渐渐地,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在一次次的阅读、评价与自我审视中真正走向习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年1月.
  [2]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3]裴安海.名师这样教作文[M].现代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
其他文献
【摘要】倾听是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基本品质,更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基于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倾听同伴发言的无效现象与存在的共性问题,我立足自身课堂教学对有效倾听的关注,试图从营造倾听氛围,让学生乐于倾听;重视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倾听;巧用活动手段,使学生养成倾听习惯等方面对小学低段学生有效倾听同伴发言的能力培养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的进程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扩大和提高,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成人高中教育模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门也对此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关于职工高中文化教育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以此提高社会青年和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在这期间,对学员的教学以及成绩的评价则采用的是双证制模式,即让学员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也能够取得职业资格,从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期刊
本文针对含铀废水生物净化处理的关键技术筛选水生富集植物,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铀及其伴生重金属胁迫下,从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 L.)、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L.)、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筛选出了最优的植物组合、以及富集能力较好的伊乐藻,并将伊乐藻制备成生物炭,分析了铀及其伴生重金属等单一污染处理下,伊乐藻生理生化指标及光合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铀单一污染下伊乐藻和伊乐藻生物炭对 U(Ⅵ)的吸附富集机理,为其在放射性污染水体生态化处理中的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61-02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滋润、肌肤、缓缓、渐渐、逐渐”等词语,书写“创造”。  2.概括课文的主要內容,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3.通过创造之前和创造之后世界的对比,感受盘古的创新精神及献身精神。  4.借助课文插图创编“顶天立地”的故事,感受盘古“创造”之路的艰辛以及表现出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60-01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文,知道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并借助关键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读、划、品,感受神笔之神。  3.重点学习“马良惩治大官”部分,了解表达方式,进行语用学习。  4.学习马良为穷人造福,为民除害的品质,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62-02  §2.2 平方根(第1课时)  【教材剖析】  算术平方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对的意义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对《勾股定理》未解决的问题(如:x2=2,求x的值)得以解决,同时学生对数的认识就由有理数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
期刊
【摘要】品德课教学,既是认识的过程,又是活动的过程。在品德课堂中所谓“活”对教师而言就是教师改变传统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三套车”模式;对学生而言即注重自主参与社会生活及社会实践,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那么如何让品德课堂“活”起来呢?教师应科学有效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各种教法,使教学形式由单一变为多样,教学内容与过程由封闭转向开放。此文,笔者以自己执教的课例四年级下册《节日大观
期刊
生物修复法应用于放射性污染水体治理具有良好的前景,但在实践与推广中真正的关键问题是怎样提高植物在修复过程中的绝对富集量和效率。通过在自然环境中对具有提高植物吸附效率、增强植物修复能力的微生物的分离及挑选,构建高效率的植物-微生物共生修复体系,以此来强化放射性污染的实际修复能力是目前生物修复领域的重点之一。为研究在铀(U)污染水体植物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以水培试验的形式,在U的单因素污染下,研究
【摘要】我国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学生们只有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内容熟练的掌握和了解,才可以在当下的社会中高效的进行生活和工作。那么在高中信心技术课程教学中怎样才可以让中学生们对知识扎实的进行了解呢?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不断的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提升中学生们对其学习的兴趣,有效的带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激趣学习自主创新的形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期刊
【摘要】本文以体验式教学观点为指导,通过创造实际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学习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以达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呈现情景 细胞核高中生物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77-02  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