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事业对流域的水循环及流域的生态系统有重大影响,为了保证流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更新水利理论,实现中国水利的现代化。我国已经制定了国家现代化的议程,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实现全国的现代化。水利行业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其目前的状况无法满足国家现代化的需求,为此,2001年时任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提出:中国水利要由传统水利转变为现代水利,转变为资源水利。
一、水利现代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发展国家水利建设内容的变化,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推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对水利行业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社会要求有一个基本的安全发展空间,保持社会的稳定,首先要求防洪安全建设。因此,水利建设的初期,多以大型防洪工程建设为主。经济发展过程中,用水需求的增加导致供水紧张,供水设施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初期的主要要求。在防洪安全、供水问题基本解决后,社会经济会有较快的发展,同时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度增加,水系污染问题突出,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期对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社会经济实力较强时,水系的污染问题可以得到解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假期的增多,旅游业迅速发展,它要求水系周边有优美、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此时以水边景观建设为主的水域周边空间管理成为水利工作重点。在社会经济进入发达阶段,人们将不再满足水清、景美,而要求有更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因此,对水系的生态修复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
以上的论述说明,水利建设内容的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水利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发达国家是在20世纪70年代完成经济现代化的,水利事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也同时实现了现代化。当时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GDP约15000亿美元,人均7000美元;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是:GDP约5000亿美元,人均4000美元。我们可以用亚洲国家日本作比较,把人均GDP4000美元作为我国初步实现现代化的经济指标。那么,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接近或达到了这一经济指标。所以,谈论我国的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已不是遥远的将来。但是,现代化是有起点而无终点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GDP已达70000亿美元,人均20000美元。相比之下,我们所谈论的现代化标准还只是一个起点标准,或称为“门槛标准”。
二、水利现代化理论指向
水利现代化的理论阐述可以有很多,各地已经出现了各类论说,多的可达百余条。尽管各地条件千差万别,但是最基本的涉及面可以归纳为几个大方面。
1.观念的现代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形成了许多科学的现代化观念,代表着社会的进步方向。目前,与水利事业关系密切的新观念有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这些人类文明的结晶必须成为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2.生产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水利事业要广泛地应用现代技术,如通讯、监测、分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流域规划、设计、施工等技术,以及大型水利施工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设备。
3.水利管理的现代化
形成现代化管理体系,实施体制改革,适应当代发展对水利事业的需求,加强管理人员与国内外交流;建立现代化管理法规,依法治水,实现公众参与、公众监督;采用现代化管理。
三、新水利理论的形成
实现我国的水利现代化要有新的水利理论指导,新水利理论应当充分体现现代的观念、技术和管理理论。我曾把新水利理论称为“大水利”,因为与传统的水利工作比较,现代水利的工作内容要扩大了许多。
传统的水利理论是20世纪初的产物,其指导思想是以改造自然为主、以工程建设为主、理论基础以力学为主。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水利建设过分干扰了流域的水循环。
新水利理论的形成要在传统水利理论的基础上,引进21世纪的新观念,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生态、社会等对水系影响较大的因素,重新定位水利在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建设目标。
新水利理论的一个重要进步是更加重视流域的概念。传统的水利理论虽然也提出了流域的概念,但是只注意到流域的物理特征,即由降雨和地形决定的产汇流特征,比较多的是研究流域的水文变化规律。而新水利理论除了流域的物理特征之外,还注意研究流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流域的自然特征要从“天—地—生”大系统来考虑流域,即把流域作为“天—地—生”系统的基本单元,认为流域生态系统的基本形态由流域的天象、地象条件所决定。流域的社会特征是指流域内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即流域社会的发展受流域的自然条件制约,而流域的生态系统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因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流域为单位。
按照大水利的理论,流域规划要全面地考虑流域的水文、自然和社会特征,即“天时”、“地利”、“人和”,以谋求流域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规划目标。
一、水利现代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发展国家水利建设内容的变化,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推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对水利行业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社会要求有一个基本的安全发展空间,保持社会的稳定,首先要求防洪安全建设。因此,水利建设的初期,多以大型防洪工程建设为主。经济发展过程中,用水需求的增加导致供水紧张,供水设施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初期的主要要求。在防洪安全、供水问题基本解决后,社会经济会有较快的发展,同时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度增加,水系污染问题突出,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期对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社会经济实力较强时,水系的污染问题可以得到解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假期的增多,旅游业迅速发展,它要求水系周边有优美、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此时以水边景观建设为主的水域周边空间管理成为水利工作重点。在社会经济进入发达阶段,人们将不再满足水清、景美,而要求有更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因此,对水系的生态修复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
以上的论述说明,水利建设内容的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水利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发达国家是在20世纪70年代完成经济现代化的,水利事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也同时实现了现代化。当时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GDP约15000亿美元,人均7000美元;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是:GDP约5000亿美元,人均4000美元。我们可以用亚洲国家日本作比较,把人均GDP4000美元作为我国初步实现现代化的经济指标。那么,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接近或达到了这一经济指标。所以,谈论我国的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已不是遥远的将来。但是,现代化是有起点而无终点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GDP已达70000亿美元,人均20000美元。相比之下,我们所谈论的现代化标准还只是一个起点标准,或称为“门槛标准”。
二、水利现代化理论指向
水利现代化的理论阐述可以有很多,各地已经出现了各类论说,多的可达百余条。尽管各地条件千差万别,但是最基本的涉及面可以归纳为几个大方面。
1.观念的现代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形成了许多科学的现代化观念,代表着社会的进步方向。目前,与水利事业关系密切的新观念有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这些人类文明的结晶必须成为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2.生产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水利事业要广泛地应用现代技术,如通讯、监测、分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流域规划、设计、施工等技术,以及大型水利施工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设备。
3.水利管理的现代化
形成现代化管理体系,实施体制改革,适应当代发展对水利事业的需求,加强管理人员与国内外交流;建立现代化管理法规,依法治水,实现公众参与、公众监督;采用现代化管理。
三、新水利理论的形成
实现我国的水利现代化要有新的水利理论指导,新水利理论应当充分体现现代的观念、技术和管理理论。我曾把新水利理论称为“大水利”,因为与传统的水利工作比较,现代水利的工作内容要扩大了许多。
传统的水利理论是20世纪初的产物,其指导思想是以改造自然为主、以工程建设为主、理论基础以力学为主。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水利建设过分干扰了流域的水循环。
新水利理论的形成要在传统水利理论的基础上,引进21世纪的新观念,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生态、社会等对水系影响较大的因素,重新定位水利在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建设目标。
新水利理论的一个重要进步是更加重视流域的概念。传统的水利理论虽然也提出了流域的概念,但是只注意到流域的物理特征,即由降雨和地形决定的产汇流特征,比较多的是研究流域的水文变化规律。而新水利理论除了流域的物理特征之外,还注意研究流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流域的自然特征要从“天—地—生”大系统来考虑流域,即把流域作为“天—地—生”系统的基本单元,认为流域生态系统的基本形态由流域的天象、地象条件所决定。流域的社会特征是指流域内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即流域社会的发展受流域的自然条件制约,而流域的生态系统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因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流域为单位。
按照大水利的理论,流域规划要全面地考虑流域的水文、自然和社会特征,即“天时”、“地利”、“人和”,以谋求流域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规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