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的蓝筹
不管是欢呼,还是诅咒,全球化毋庸置疑地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里,人们都在激情谈论着企业、市场、技术和人才的融合一体化。
从空间维度上来说,全球化经营是蓝筹公司的一个共同特点。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0年非金融行业公司国外资产数量排名全球100大国际企业中,大多数都属于资本市场的蓝筹股。
而我们的主要考察对象:道·琼斯30指数成份股中,众多公司更名列其中。在国外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国外销售占总销售比例和国外员工占总员工比例这些指标上,可口可乐、埃克森、IBM、惠普、宝洁、麦当劳等公司都达到或接近50%,可口可乐和埃克森石油的国外资产更是惊人地占到了公司总资产的79.5%和68.27%。我们已不能简单地称这些公司是美国公司了,它们的资产、市场、收入来源和员工都已经被彻底地全球化。
又何止是这些道指30公司呢?当今国外的蓝筹公司,其经营都清一色地国际化和全球化了。它们的触角已经伸展到全球的各个角落,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子公司及分公司等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它们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在世界范围内来安排筹资、投资、生产、营销以及科研等经营活动。据麦肯锡公司的预测:2027年,全球化市场生产和消费的总量,将占全球总量的80%!
占据国际市场份额
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最直接的动机是为了在本国市场之外占领国际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占据足够的国际市场份额,是确立企业竞争地位的最基本条件。所以,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也就成为了蓝筹公司拓展市场生存空间、超越国内竞争对手的必然选择。
领先进入,抢占市场先机。企业往往是预见到某一目标市场有强大的潜力或广阔的前景,便领先竞争对手一步进入该市场,培育当地市场与消费者,建立自己在品牌、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根底和网络。待到将来市场成熟起来,便可凭借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优势地位赢得市场,巩固和扩大其市场份额,并向周边国家出口,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拓展市场份额,延长产品生命周期。随着产品逐渐步入成熟期,其国内市场份额也会慢慢饱和。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将产品打入更多的新兴市场,既扩大了市场份额,又使产品寿命得以延长。
规避壁垒,保护市场份额。二战后,各国在急剧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为保护本国的市场和产业,又都设置了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等各种贸易障碍。而跨国经营可以将优势产品的生产基地直接转向东道国,利用东道国的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资源进行就地生产,扩大该产品在东道国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为冲破贸易障碍创造条件,以保护自己在当地的市场份额。
重新配置资源
根据靠近市场、靠近资源、靠近成本优势等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安排采购、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筹资等经营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获得更高的资本利润率。因此,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是蓝筹公司通过重新配置资源、进一步获得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必然选择。
拿制造业的跨国转移来说,它并不是具体的某个企业行为,而是不同国家间制造业产业结构、性质的变化与传递。促使制造业跨国转移的因素有: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国家政策、社会压力等。制造业的跨国转移总趋势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由技术领先国向其它国家扩散。
一方面,就传统劳动密集或资源密集型制造业而言,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迫使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纷纷移向发展中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成本优势,将发展中国家作为其生产基地,本国总部则负责全球经营。同时,由于发达国家企业面临来自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加,也迫使其将对环境具有较大负面影响的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移向发展中国家,实行污染转移。
另一方面,由于制造业从总体上来说利润呈递减趋势,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呈利润递增趋势,跨国制造业公司出于追逐利润的需要,纷纷调整其战略,将竞争重点从产品制造转向客户服务。
比如通用电气(GE)明确提出:要把GE由制造业公司转变为服务业公司,并已经进行了战略调整,其服务业已由1980年的15%上升到了1990年的67%,制造业则逐渐转移或外包。跨国公司这种战略结构的调整,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业的跨国转移。
另外,技术、资本及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跨国转移、互相渗透也呈加强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制造业技术领先,资本实力雄厚,易于在彼此之间找到技术与资本的优势互补。
一招出错,不至全盘输
如果说蓝筹公司早期实行全球化战略,主要是为了开拓国际新的需求市场,解决生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后来则是为了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利润率,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那么再后来,国际化和全球化经营则成了蓝筹公司降低整体经营风险的重要渠道。
现代国际市场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顾客需求的易变性又为竞争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为此,蓝筹公司需要不断加快全球化战略步伐,将公司的经营风险实行全球分散转移,才能提高自己和竞争对手抗衡的能力,才不至于出现“一棋出错、全盘皆输”的惨局。
规模化扩张
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跨国公司对世界市场进行重新划分和资源分配的过程。大家彼此竞争的工具,就是企业的经济实力。而企业的规模化,是国际竞争中经济实力的最好体现。所以,国际竞争的加剧直接刺激了蓝筹公司的规模化扩张,又间接加剧和刺激了公司蓝筹的全球化拓展步伐。
综上所述,只有全球范围的市场规模才足以支持一个蓝筹公司的世界级规模;只有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份额,才能使得蓝筹们在国内竞争中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只有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蓝筹才能构造出真正的竞争优势,获得超越对手的更大规模利润。
因此说,不能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公司,未来将难以成为真正的蓝筹公司。
不管是欢呼,还是诅咒,全球化毋庸置疑地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里,人们都在激情谈论着企业、市场、技术和人才的融合一体化。
从空间维度上来说,全球化经营是蓝筹公司的一个共同特点。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0年非金融行业公司国外资产数量排名全球100大国际企业中,大多数都属于资本市场的蓝筹股。
而我们的主要考察对象:道·琼斯30指数成份股中,众多公司更名列其中。在国外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国外销售占总销售比例和国外员工占总员工比例这些指标上,可口可乐、埃克森、IBM、惠普、宝洁、麦当劳等公司都达到或接近50%,可口可乐和埃克森石油的国外资产更是惊人地占到了公司总资产的79.5%和68.27%。我们已不能简单地称这些公司是美国公司了,它们的资产、市场、收入来源和员工都已经被彻底地全球化。
又何止是这些道指30公司呢?当今国外的蓝筹公司,其经营都清一色地国际化和全球化了。它们的触角已经伸展到全球的各个角落,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子公司及分公司等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它们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在世界范围内来安排筹资、投资、生产、营销以及科研等经营活动。据麦肯锡公司的预测:2027年,全球化市场生产和消费的总量,将占全球总量的80%!
占据国际市场份额
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最直接的动机是为了在本国市场之外占领国际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占据足够的国际市场份额,是确立企业竞争地位的最基本条件。所以,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也就成为了蓝筹公司拓展市场生存空间、超越国内竞争对手的必然选择。
领先进入,抢占市场先机。企业往往是预见到某一目标市场有强大的潜力或广阔的前景,便领先竞争对手一步进入该市场,培育当地市场与消费者,建立自己在品牌、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根底和网络。待到将来市场成熟起来,便可凭借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优势地位赢得市场,巩固和扩大其市场份额,并向周边国家出口,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拓展市场份额,延长产品生命周期。随着产品逐渐步入成熟期,其国内市场份额也会慢慢饱和。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将产品打入更多的新兴市场,既扩大了市场份额,又使产品寿命得以延长。
规避壁垒,保护市场份额。二战后,各国在急剧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为保护本国的市场和产业,又都设置了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等各种贸易障碍。而跨国经营可以将优势产品的生产基地直接转向东道国,利用东道国的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资源进行就地生产,扩大该产品在东道国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为冲破贸易障碍创造条件,以保护自己在当地的市场份额。
重新配置资源
根据靠近市场、靠近资源、靠近成本优势等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安排采购、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筹资等经营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获得更高的资本利润率。因此,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是蓝筹公司通过重新配置资源、进一步获得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必然选择。
拿制造业的跨国转移来说,它并不是具体的某个企业行为,而是不同国家间制造业产业结构、性质的变化与传递。促使制造业跨国转移的因素有: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国家政策、社会压力等。制造业的跨国转移总趋势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由技术领先国向其它国家扩散。
一方面,就传统劳动密集或资源密集型制造业而言,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迫使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纷纷移向发展中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成本优势,将发展中国家作为其生产基地,本国总部则负责全球经营。同时,由于发达国家企业面临来自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加,也迫使其将对环境具有较大负面影响的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移向发展中国家,实行污染转移。
另一方面,由于制造业从总体上来说利润呈递减趋势,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呈利润递增趋势,跨国制造业公司出于追逐利润的需要,纷纷调整其战略,将竞争重点从产品制造转向客户服务。
比如通用电气(GE)明确提出:要把GE由制造业公司转变为服务业公司,并已经进行了战略调整,其服务业已由1980年的15%上升到了1990年的67%,制造业则逐渐转移或外包。跨国公司这种战略结构的调整,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业的跨国转移。
另外,技术、资本及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跨国转移、互相渗透也呈加强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制造业技术领先,资本实力雄厚,易于在彼此之间找到技术与资本的优势互补。
一招出错,不至全盘输
如果说蓝筹公司早期实行全球化战略,主要是为了开拓国际新的需求市场,解决生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后来则是为了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利润率,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那么再后来,国际化和全球化经营则成了蓝筹公司降低整体经营风险的重要渠道。
现代国际市场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顾客需求的易变性又为竞争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为此,蓝筹公司需要不断加快全球化战略步伐,将公司的经营风险实行全球分散转移,才能提高自己和竞争对手抗衡的能力,才不至于出现“一棋出错、全盘皆输”的惨局。
规模化扩张
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跨国公司对世界市场进行重新划分和资源分配的过程。大家彼此竞争的工具,就是企业的经济实力。而企业的规模化,是国际竞争中经济实力的最好体现。所以,国际竞争的加剧直接刺激了蓝筹公司的规模化扩张,又间接加剧和刺激了公司蓝筹的全球化拓展步伐。
综上所述,只有全球范围的市场规模才足以支持一个蓝筹公司的世界级规模;只有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份额,才能使得蓝筹们在国内竞争中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只有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蓝筹才能构造出真正的竞争优势,获得超越对手的更大规模利润。
因此说,不能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公司,未来将难以成为真正的蓝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