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寻求细节上的感动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aohuo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淮安市第三次市统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古诗词鉴赏题。原诗如下: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在批改的过程中,这一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比较低,而失分点也很集中,这一下子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在第1题“‘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这一问中,很多考生都把“阳关”误答为“边关”、“玉门关”,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们读过“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就是指“边关”。的确,阳关有“边关”之义,但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不能将这一作品与其他的文学作品硬行挂钩,以致走向片面。其实,如果我们结合本诗的具体内容,就不会出现这一偏颇的答案了。首先,我们看“阳关常恨不堪闻”这一句,“闻”是“听”的意思,如果“阳关”理解为“边关”,显然是不恰当的,诉诸于“听”这一活动的,应该是声音,再联系王维的七言绝句《渭城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挹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根据王维的这首诗谱写的一首著名的古琴歌曲《阳关三叠》或者《阳关曲》、《渭城曲》。所以,根据具体语境,这里的“阳关”不应指“边关”,而应该是“阳关曲”,诗人是在离别之际,“常常遗憾不能听到《阳关曲》这样的歌曲”。
  第3题“‘安得千寻横铁索,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體分析”这一问中,有考生说这一句中又是“铁索”,又是“截断烟津”,联系作者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一生都渴望收复失地、还我河山,根据知人论世这一点,可以理解为:表达了诗人报国杀敌的豪情。显然这是将作品与作者主要风格硬行挂钩,是考生一厢情愿、生搬硬套的表现。着眼于全诗,抓住“长亭”、“离尊”、“离恨”等关键词,可以明确看出这首诗是“送别诗”,那么这首诗的主旨应该是“离情别绪”,而非“为国杀敌、报效祖国”。所以,“安得千寻横铁索,截断烟津”一句意思是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烟波浩渺的渡口截住,友人就走不了了,那么词人就与友人长聚不分了,这表达的是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心情。
  由此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教学是要有所支撑,有所凭据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凭借。同样的道理,在古诗鉴赏教学中,诗歌内容便是我们开展学习活动的平台。在诗歌教学中,最基本的定位就是要立足文本,解读文本,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如若不然,极有可能南辕北辙,与正确的解读背道而驰。
  事实上,不少学生在诗歌解读中常常会走人“索引式理解”的误区。何谓索引式理解?结合语文学习来说,如果将文中的有些内容极力与作品写作背景及作者个人风格硬行挂钩,而忽略了文本中的一些具体语段和语句,就会显得生硬牵强,有一厢情愿之嫌。这便是一种索引式的理解。钱理群先生在其《品一品故都的秋》中曾批评过这种分析作品的线性思维模式:“时代是苦闷的,那么作者也必定时时处处陷入单一的苦闷中,他写出的每一篇作品就必然充满单一的苦闷感吗?”孙绍振教授也认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讲到《荷塘月色》,就只有一种思路,那就是社会学的政治功利价值——该文写于1927年7月,正好是‘四一二’大屠杀之后,朱自清的苦闷,肯定反映了当时既不能投靠国民党,又不能奔向井冈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彷徨”。
  由此可见对文本的解读,知人论世固然重要,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只有对文本进行细读,从文字的缝隙中进行分析,“寻求细节上的感动”,才能找到文本真正的精髓。
  当然,立足文本、寻求细节的感动,不仅仅局限于诗歌的鉴赏,现代文同样适用。在语文学习中,立足文本、寻求细节上的感动,会让我们获得别样的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迷惘时、彷徨时,只要一直坚持,脚踏一方热土——立足文本,寻求突破口——从细节切人、寻求真谛,那么我们必将收获一份积淀、一份别样的精彩,更可贵的是,我们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张老师:  您好!不知不觉中,两年的时光已经悄然而逝。我是一个喜欢文学的女生,语文一直是我的强项。作为一名高三新生,我肩负着家长和老师殷切的期望。尽管我中考成绩并不理想,但我并没有失去信心。在以前的考试中,我总是以优异的语文成绩来缩小和同学们在总分上的差距。然而在上次的月考中,我引以为豪的语文竟然只考了98分(总分160)。在学习上仅存的自信也已消失殆尽。对于语文,我已经止步不前,只剩下迷茫和困惑
期刊
【作文金题】  古代一个渔翁,有一天在水井里用网捞到两条大鲫鱼,第二天在水井里捞到两条小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几只虾米,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从此,渔翁每天都辛勤地工作在井旁边。  读完上述材料,你想到我们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请联系实际,把所思所想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体裁不限。  【写作点拨】  这个渔翁的悲剧在于死脑筋,不会转念一想,不会换个角度思维。究其实质,在于思想
期刊
考生为了突出话题,强调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往往会自觉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情达意。一些考生取得的优异成绩表明,综合运用修辞方法,能够创造任何单一修辞方法所不可比拟的特殊效果。  一、 用综合修辞开头,立论先声夺人,题旨鲜明  古人云:文章起句及意最好。最先呈现的材料会给人强烈的印象,这种现象叫做“首因效应”。评卷老师首先阅读到的是第一段,“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到评卷心理,并且以分数高低的形式来表达这一印
期刊
林清玄在散文《随风吹笛》中写道:“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  风声、雨声、流水声,大千世界不是黑白默片,文字世界又岂能静默无声?  竹喧风吟,寒蝉骤雨,万物皆有声;莺啼雀跃,蛙唱虫鸣,声声皆有情。若我们能仔细聆听自然万物在大地上
期刊
【作文金题】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只顾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变不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联想和感受?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点拨】  缸破了,意味着遭受了
期刊
某生翻看海量的高考佳作,心生仰慕,颇为激动,但“激动”之后不是“行动”,而是“不动”。问其故,叹曰:“妙则妙矣,然无从学也!”其实,读高考佳作,学“技”为末,蕴“气”为本。“气”可驭“技”,但“技”不可衍“气”。若不能蕴蓄底气,纵然习得“屠龙之技”,也只会遭遇无“龙”可屠的尴尬。  通览2012年高考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高考佳作,如下“三气”尤需蕴蓄:  一、 揣摩天地的智者之气  高中生作文,较之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种类繁多,题材广泛。为了继承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古诗词鉴赏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而且是检测考生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新课标也对学生提出了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自2002年起,诗歌鉴赏由客
期刊
【作文金题】  有一位老石匠在砌一堵墙,由于这堵墙砌得很自然,因而看起来很美。业主走在自己的田地上,注意到老石匠在砌那些小石块时很认真,几乎和砌大石头一样用心。业主走过来对老石匠说:“老人家,用那些大的石块砌,不是会干得更快吗?”“是的,先生,的确如此,”老人回答说,“但是,您瞧,我是要把它砌得好看些,坚实,经久不坏,并不在乎速度的快慢。”老人停下来思索了一下,接着又说:“这些小石头要一块块砌结实
期刊
所谓“巧布明暗双线,妙筑连环结构”,是指运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双环连套,从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从一个故事引出另一个故事,不断丰富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思想。这种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既可以解决写作内容空洞的弊病,又可以展现构思的智慧,还可以更好地表现主旨,真可谓“一石三鸟”!  如鲁迅的《药》:故事的明线是围绕华老栓一家展开——华老栓为治儿子小栓的痨病,根据人们说的方子,一天清早就去等衙门杀人,并拿着
期刊
有的考生在答诗歌鉴赏题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得分率不高。诗歌鉴赏题是一类操作性较强的题型,只要掌握了此类题的解题技巧,照样可以拿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笔者总结了“三多”“五全”,以飨读者。  首先,应该做到“须三多”:多翻译;多文采;多角度。  多翻译。诗歌鉴赏一般考分析诗歌思想内容、把握作者思想倾向以及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之类。而这些需要建立在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上。这就需要我们像对待文言文那样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