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淮安市第三次市统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古诗词鉴赏题。原诗如下: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在批改的过程中,这一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比较低,而失分点也很集中,这一下子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在第1题“‘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这一问中,很多考生都把“阳关”误答为“边关”、“玉门关”,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们读过“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就是指“边关”。的确,阳关有“边关”之义,但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不能将这一作品与其他的文学作品硬行挂钩,以致走向片面。其实,如果我们结合本诗的具体内容,就不会出现这一偏颇的答案了。首先,我们看“阳关常恨不堪闻”这一句,“闻”是“听”的意思,如果“阳关”理解为“边关”,显然是不恰当的,诉诸于“听”这一活动的,应该是声音,再联系王维的七言绝句《渭城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挹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根据王维的这首诗谱写的一首著名的古琴歌曲《阳关三叠》或者《阳关曲》、《渭城曲》。所以,根据具体语境,这里的“阳关”不应指“边关”,而应该是“阳关曲”,诗人是在离别之际,“常常遗憾不能听到《阳关曲》这样的歌曲”。
第3题“‘安得千寻横铁索,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體分析”这一问中,有考生说这一句中又是“铁索”,又是“截断烟津”,联系作者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一生都渴望收复失地、还我河山,根据知人论世这一点,可以理解为:表达了诗人报国杀敌的豪情。显然这是将作品与作者主要风格硬行挂钩,是考生一厢情愿、生搬硬套的表现。着眼于全诗,抓住“长亭”、“离尊”、“离恨”等关键词,可以明确看出这首诗是“送别诗”,那么这首诗的主旨应该是“离情别绪”,而非“为国杀敌、报效祖国”。所以,“安得千寻横铁索,截断烟津”一句意思是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烟波浩渺的渡口截住,友人就走不了了,那么词人就与友人长聚不分了,这表达的是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心情。
由此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教学是要有所支撑,有所凭据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凭借。同样的道理,在古诗鉴赏教学中,诗歌内容便是我们开展学习活动的平台。在诗歌教学中,最基本的定位就是要立足文本,解读文本,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如若不然,极有可能南辕北辙,与正确的解读背道而驰。
事实上,不少学生在诗歌解读中常常会走人“索引式理解”的误区。何谓索引式理解?结合语文学习来说,如果将文中的有些内容极力与作品写作背景及作者个人风格硬行挂钩,而忽略了文本中的一些具体语段和语句,就会显得生硬牵强,有一厢情愿之嫌。这便是一种索引式的理解。钱理群先生在其《品一品故都的秋》中曾批评过这种分析作品的线性思维模式:“时代是苦闷的,那么作者也必定时时处处陷入单一的苦闷中,他写出的每一篇作品就必然充满单一的苦闷感吗?”孙绍振教授也认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讲到《荷塘月色》,就只有一种思路,那就是社会学的政治功利价值——该文写于1927年7月,正好是‘四一二’大屠杀之后,朱自清的苦闷,肯定反映了当时既不能投靠国民党,又不能奔向井冈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彷徨”。
由此可见对文本的解读,知人论世固然重要,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只有对文本进行细读,从文字的缝隙中进行分析,“寻求细节上的感动”,才能找到文本真正的精髓。
当然,立足文本、寻求细节的感动,不仅仅局限于诗歌的鉴赏,现代文同样适用。在语文学习中,立足文本、寻求细节上的感动,会让我们获得别样的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迷惘时、彷徨时,只要一直坚持,脚踏一方热土——立足文本,寻求突破口——从细节切人、寻求真谛,那么我们必将收获一份积淀、一份别样的精彩,更可贵的是,我们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在批改的过程中,这一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比较低,而失分点也很集中,这一下子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在第1题“‘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这一问中,很多考生都把“阳关”误答为“边关”、“玉门关”,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们读过“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就是指“边关”。的确,阳关有“边关”之义,但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不能将这一作品与其他的文学作品硬行挂钩,以致走向片面。其实,如果我们结合本诗的具体内容,就不会出现这一偏颇的答案了。首先,我们看“阳关常恨不堪闻”这一句,“闻”是“听”的意思,如果“阳关”理解为“边关”,显然是不恰当的,诉诸于“听”这一活动的,应该是声音,再联系王维的七言绝句《渭城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挹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根据王维的这首诗谱写的一首著名的古琴歌曲《阳关三叠》或者《阳关曲》、《渭城曲》。所以,根据具体语境,这里的“阳关”不应指“边关”,而应该是“阳关曲”,诗人是在离别之际,“常常遗憾不能听到《阳关曲》这样的歌曲”。
第3题“‘安得千寻横铁索,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體分析”这一问中,有考生说这一句中又是“铁索”,又是“截断烟津”,联系作者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一生都渴望收复失地、还我河山,根据知人论世这一点,可以理解为:表达了诗人报国杀敌的豪情。显然这是将作品与作者主要风格硬行挂钩,是考生一厢情愿、生搬硬套的表现。着眼于全诗,抓住“长亭”、“离尊”、“离恨”等关键词,可以明确看出这首诗是“送别诗”,那么这首诗的主旨应该是“离情别绪”,而非“为国杀敌、报效祖国”。所以,“安得千寻横铁索,截断烟津”一句意思是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烟波浩渺的渡口截住,友人就走不了了,那么词人就与友人长聚不分了,这表达的是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心情。
由此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教学是要有所支撑,有所凭据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凭借。同样的道理,在古诗鉴赏教学中,诗歌内容便是我们开展学习活动的平台。在诗歌教学中,最基本的定位就是要立足文本,解读文本,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如若不然,极有可能南辕北辙,与正确的解读背道而驰。
事实上,不少学生在诗歌解读中常常会走人“索引式理解”的误区。何谓索引式理解?结合语文学习来说,如果将文中的有些内容极力与作品写作背景及作者个人风格硬行挂钩,而忽略了文本中的一些具体语段和语句,就会显得生硬牵强,有一厢情愿之嫌。这便是一种索引式的理解。钱理群先生在其《品一品故都的秋》中曾批评过这种分析作品的线性思维模式:“时代是苦闷的,那么作者也必定时时处处陷入单一的苦闷中,他写出的每一篇作品就必然充满单一的苦闷感吗?”孙绍振教授也认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讲到《荷塘月色》,就只有一种思路,那就是社会学的政治功利价值——该文写于1927年7月,正好是‘四一二’大屠杀之后,朱自清的苦闷,肯定反映了当时既不能投靠国民党,又不能奔向井冈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彷徨”。
由此可见对文本的解读,知人论世固然重要,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只有对文本进行细读,从文字的缝隙中进行分析,“寻求细节上的感动”,才能找到文本真正的精髓。
当然,立足文本、寻求细节的感动,不仅仅局限于诗歌的鉴赏,现代文同样适用。在语文学习中,立足文本、寻求细节上的感动,会让我们获得别样的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迷惘时、彷徨时,只要一直坚持,脚踏一方热土——立足文本,寻求突破口——从细节切人、寻求真谛,那么我们必将收获一份积淀、一份别样的精彩,更可贵的是,我们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