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k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质财富急剧增加的今天,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对安全的需要更迫切了,但实际生活中不安全因素似乎越来越多。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已对社会风险有所研究。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世界正在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提出"核战争的可能性,生态灾难,不可遏制的人口爆炸,全球经济交流的崩溃以及其他潜在的全球性灾难,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勾画出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危险前景。"
  国外专家学者侧重现代化、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风险,而国内学者更偏重中国社会特有的社会风险研究。中国的现代化和社会转型是同时进行的,各种历时态的风险共存于当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型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与现代化相伴随的风险逐渐显现,转型过程中新增的风险因素增多。
  理论和现实都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能否有效预防、控制社会安全隐患,关系到中国能否建成和谐社会,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
  一、矿难状况
  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70%左右,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占重要地位。近几年石油价格持续上涨,而我国煤炭储量相对丰富,对煤炭需求量较大,煤炭价格随之一路上扬,煤炭行业利润十分可观,矿主为了追求暴利而不断超产,从而导致煤矿事故接连不断出现,不但矿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死亡人数越来越多。
  1、矿难频次增加、死亡率高 。 本文中矿难主要指发生于煤矿、铁矿、锡矿、铜矿等矿产采掘中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故。百灵网官方统计:2001-2006年,每年死亡人数分别6078人、6528人、6424人、6027人、5986人、4734人。2003年,全球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约8000人,我国为6424人,占全球近80%。
  2、小煤矿死亡率尤其高。中国煤矿可分为: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村、个体等小煤矿三种类型,小型煤矿的死亡率是最高的。小煤窑由于安全设施不到位,农民工缺乏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也缺乏常规的安全检查,违法违规开采严重,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3、重大、特大矿难越来越多
  2004年10月20日郑州大平煤矿 瓦斯爆炸148
  2004年11月28日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 瓦斯爆炸166
  2005年2月14日辽宁阜新孙家湾 瓦斯爆炸214
  2005年8月7日广东兴宁大兴 透水123
  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七台河 瓦斯爆炸171
  2005年12月7日 河北省唐山市刘官屯瓦斯爆炸91
  2007年12月5日 山西洪洞瓦斯爆炸105
  二、 矿难发生的深层社会根源
  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煤矿事故接二连三地发生,并且死亡惨重,矿难的发生有自然、技术因素,但主要是人为因素,每次事故发生后调查都是责任事故,从矿难中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是多方面的,是转型期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典型反映了转型期中国特有的社会安全隐患。
  1.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人的健康与安全
  改革开放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不仅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旋律,而且成为衡量各级政府的重要甚至唯一指标。因此,出现了经济在发展,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却被漠视的片面现象。矿难多发现象的背后其实是经济利益驱动的结果,一些地区的经济、财政指标都被捆绑到"采掘业",形成了"官商勾结,官煤勾结"的利益共享局面。
  2.腐败
  "所谓腐败,就是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个人利益或集团利益)。" "以权谋私"是腐败的突出特点。腐败侵犯了一个社会公共权力领域的基本秩序,直接或间接地对一个社会保持基本运行所必须的规则和制度构成了威胁,其中最核心的危害是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原则和方式的破坏。腐败是中国社会最具破坏性的社会问题之一。通过对煤矿重特大事故的查处,可以清楚明了地看到事故多发背后的腐败。官煤勾结、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利益的"共谋""采掘"了矿工的累累白骨,从煤矿入股、违规办证、纵容包庇违法开采、到隐瞒事故,掌权者把国家人民委托的权力当作捞取个人好处的"私权"肆意滥用。
  3.立法滞后与执法失职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企业没有法律的保障就不能存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的保障。但在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快速发展,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加上长期以来法制意识淡薄、执法失职现象,可以说在法制方面,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在政府方面,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长期存在不同程度的监管不力和失职现象。在2001年广西南丹矿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立法滞后与政府部门失职、雇主的违法犯罪及官员的腐败现象。
  4.矿主惟利是图与工人地位的弱化
  矿主惟利是图是导致中国煤矿事故快速上升的最重要原因。除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有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和较好的劳动保护措施外,小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大多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与劳动保护,这些企业往往惟利是图,漠视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权益,将降低劳动保护、不采取任何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措施作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投资汇报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手段,其后果是工人中工伤事故频发、人身伤害屡现、职业病增加,特大事故造成工人大量死亡。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对资本的要求强劲,在劳动力严重过剩的中国就出现了强资本弱劳工的情况。
  5.事故防范措施的缺失。
  采矿在我国还属于危险性行业,除了在矿区应该有必备的通风、报警设备、自救通道等科学防灾措施外,还应该具有火灾、爆炸、透水等井下突发事故的处理预案。矿区能有一支快速救援的队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抢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南非是一个矿业大国,采矿业是其经济的支柱产业,采矿的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6.规范危机导致控制失灵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人的健康与安全、腐败、立法滞后与执法失职、矿主唯利是图与工人地位的弱化、事故防范措施的缺失,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制度、规范危机,而制度、规范危机又导致社会控制失灵。
  目前煤炭行业的管理体制、企业结构、税收政策等都有不合理之处。煤炭资源所有者、煤矿工人、煤矿公司、监督者四者之间相互制约力量不平衡。
  有效的社会控制是社会秩序与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转型社会中制度、规范的缺陷导致社会控制的弱化,使得社会安全的最后屏障难以发挥作用,一旦某一方面的社会矛盾积累激化,就容易造成社会混乱,并导致很大的社会损失。
  三、建立防范矿难社会安全的长效机制
  治理矿难这个"标"也许并不十分困难,但解决制度缺失这个"本"才是问题的要害,建立长效的社会风险防范机制才是治本之策。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人祸"的发生, 维护社会稳定运行。
  1.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中国已经进入后改革开放时代,这一时代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则是执政为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发展进步,而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标志则是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创建平等、和谐的社会。经济愈是发展,社会愈是进步,人的生命与健康价值就愈应受到尊重,国家与社会就应愈是重视人权保障,而人权保障首先就是人的生命权与健康权的保障,必须重视劳动保护,将保护劳工权益提升到与经济发展并重的位置,才是真正贯彻以人为本。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权力滥用已经事实上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由于该权力的监督体制的缺失、滥用和变质,导致我国农村基层权力环境进一步恶化,使得农村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严重破坏了农村和谐稳定的局面,这种现象也极大地破坏了我们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形象,有损党和政府的威信。虽然导致这一社会政治弊端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有效途径却只有通过健全的法律机制来实现。本文将从现实的农村基层权力运作状况出发,
期刊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皮革下脚料制造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4月2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在全国对117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抽验了941批药用胶囊,检出15家企业74批胶囊铬超标,不合格率为7.9%。铬超标问题暴露出这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法律意识淡薄、社会
期刊
一、对公共预算性质的学说概述及启示  当前对于公共预算的性质学界主要有预算行政说、预算法律说两种观点,主要是由日本和德国传来的观点。  (一)行政说  该学说认为预算是行政训令,持此观点的国家主要是日本。该说从预算颁布和审批两个角度分为"训令说"和"承认说"。"训令说"将预算视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一种训令。"承认说"则将预算视为议会对政府表示赞同的意思表示,是议会承认在下一年度间政府的财政计划的形式
期刊
一、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9年修订)》已于2009年10月1日起生效。该法第六十五条是对责任保险及其赔偿方式的规定。具体条文如下:  "第一款 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  第二款 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被保险人对第三者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的,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保险人应当直接向该第三
期刊
扶轮社是1905年2月23日由保罗·哈里斯及其三位好友在美国伊利诺州的芝加哥共同组建的一个民间社团组织。该组织从成立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已经从最初的流动俱乐部发展到遍布美国、以至于走出国门,传遍了世界多个国家的具有影响力的组织。  扶轮社创始时,会员只有四名来自不同行业服务大众的的男士。他们本着友谊与了解的精神,定期聚会。聚会是每周轮流在各社员的办公场所举行,因此以"扶轮"(Rotar
期刊
非法集资犯罪侵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危害人数众多的被害人的财产所有权,具有极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针对当前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持续高发,原有相关法律不够明确具体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2月公布了《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非法集资解释》)。但由于犯罪分子犯罪手段的多样性,在审判实践中对于被告人的行为应认定为诈骗罪还是集资诈骗罪仍会时常产生争议,本文特对此问题
期刊
一、法律"打包修改"与法律单项修改  广义的立法包括法律修改在内,法律修改是立法的一部分。本处讨论是是狭义的立法,即仅指法律的创制活动,而不包括法的修改与解释等内容。法律修改与立法的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修改是立法活动的延续。从立法目的上说,法律制定后立法目的的实现与否都要进行法律的修改;从立法的完善上说,对立法漏洞要及时填补;从立法的体系上说,必须保持法制体系的统一。所以说法律修
期刊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迅猛,配套的法制建设迫在眉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海商法、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票据法、保险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以及企业破产法。商法法律体系虽尚有不足,但渐趋完备。然而,单有法律条文是不够的,还须有一套适宜的配套机制来执行,如法院的审判和调解,仲裁机构的仲裁和调解等。完善解决商事纠纷的机构跟健全商法体系同样重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司法体制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媒介的监督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大众传播媒介报道新闻事实时,特别是涉及刑事案件时,容易因为法律问题和司法独立产生矛盾。如果没有把握好平衡,容易产生"媒介审判"现象。本文从生活现象着手,通过案例分析"媒介审判"现象的背后的机制、影响,以及如何把握司法和舆论监督的平衡点。  一、"媒介审判"现象产生的原因  1、"媒介审判"现象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
期刊
英美法上的不正当影响是指当事人一方利用自己与另一方之间的特殊关系通过不正当地说服另一方使另一方接受不公平的交易条件。[1]作为英国衡平法上的概念,不正当影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不正当影响包括非法影响当事人自主判断和自愿订立合同的各种胁迫事实。而狭义的不正当影响通常是指当事人基于非正当间接压力和引诱使对方被迫订立合同。因此按照衡平法的理论,从公平原则来看,不论是何种形式的事实,只要它限制了一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