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体里看不见的肿瘤

来源 :祝您健康·养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访专家

郑加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与肿瘤介入治疗中心学科带头人、肝癌MDT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消融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介入专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制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专家组组长、国家肿瘤微创联盟理事长。擅长各种肿瘤消融技术和血管及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特别是早期肺癌磨玻璃结节(GGO)诊断、微创消融治疗技术;CT/ DSA/MRI/超声引导化疗栓塞序贯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纳米刀消融治疗肝癌、胆管癌、肺癌、肾癌、胰腺癌、肾上腺肿瘤、骨与软组织肿瘤、乳腺癌、甲状腺肿瘤前列腺癌、前列腺肥大等良恶性肿瘤及类肿瘤性病变获得根治性治疗效果。负责承担五项国家级课题,出版专著3部,申请专利6项,发表论文60余篇。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特需门诊
  恶性肿瘤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患有恶性肿瘤的人越来越多,恶性肿瘤俨然成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严重疾患,一些人听到恶性肿瘤就十分担心,甚至出现了过于担心的症状,我们称之为恐癌症。那么恶性肿瘤有可能治愈吗?恶性肿瘤怕什么?怕饿、怕热,还是怕抗癌食物呢?

发现身体里看不见的肿瘤


  正常人体内也有肿瘤细胞,只不过有赖于强大的免疫系统来守护我们身体的健康。人体如果有较强的免疫力,就能通过免疫系统有效监控肿瘤细胞的生长与繁殖,一旦发现肿瘤细胞的这些活动,机体就会主动调动免疫系统迅速清除正在活动的肿瘤细胞。但是机体免疫能力较弱的人就没有这么好运了,他们的免疫能力往往无法成功识别肿瘤细胞,也就无法激活免疫系统迅速采取措施,肿瘤细胞会借机迅速生长,危害人体健康。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恶性肿瘤长到什么大小我们才能發现它?又长到多大才能发生转移呢?
  大家的固有思维是肿瘤组织一定是生长到一定的程度,体积足够大才会发生转移。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与肿瘤介入治疗中心郑加生主任的答案却并非如此。郑主任告诉我们,恶性肿瘤生长至2毫米左右大小的时候就能生成自己的血管,就有可能发生全身转移,但是根据现有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我们只能发现5毫米及以上大小的肿瘤组织,小于5毫米的肿瘤一般难以被发现。正是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所以才会出现发现肿瘤时已经发生全身多处转移的情况,这也是大部分人“提癌色变”的原因。
  既然目前的检查技术难以突破瓶颈,那么我们就需要找到其他的应对策略,可喜的是郑主任告诉我们应对之法其实已经找到了。



  郑主任告诉我们,体内单个肿瘤细胞的危险系数一般并不大,而一旦多个癌细胞聚集,形成癌巢,那么转化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会大幅度上升,所以发现身体里看不见的肿瘤尤为重要。
  下图是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是实验室通过细胞抓捕技术来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S)。这种检测成像中所见的肿瘤越大,就意味着恶性程度越高,肿瘤细胞的发现率也就越大。通过血液循环情况,我们可以判断患者肿瘤的严重程度。肿瘤越大,循环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就越多,能抓捕出来的循环肿瘤细胞也就越多。



  但恶性肿瘤是会发生转移的,其转移的途径也不止一种。肿瘤既可以直接蔓延到邻近部位,也可以随淋巴引流由近及远转移到各级淋巴结,或因癌阻碍顺行的淋巴引流而发生逆向转移。除此之外,癌组织还可以通过血流转移,或直接脱落后种植到另一部位,如内脏的癌播种到腹膜或胸膜上。其中通过血流转移的肿瘤是可以被细胞抓捕技术捕捉到的。肿瘤干细胞(CTSC)是其最容易发生增殖和血流转移的细胞类型,也是危害最大的细胞类型,而细胞抓捕技术恰恰就能捕捉到血液中正在进行转移的肿瘤干细胞,是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肿瘤转移,尽早采取治疗措施,避免最终转移瘤的形成。



  郑主任告诉我们,肿瘤要是“仙女散花”样地转移,那么可能无法完全清除肿瘤细胞,但如果肿瘤只是单独转移几处,相对恶性程度就不高,比如肝癌肺转移、肝癌骨转移等,只要没有转移到空腔脏器(食管、胃、肠道),那么都还可以治疗。

杀死肿瘤细胞的方法:肿瘤疫苗


  肿瘤既然转移了,很多人想到的办法是直接切除,但是郑主任的治疗方法则是反其道而行,并不切除肿瘤,而是用一种器械直接注入病变部位,将肿瘤细胞灭活,让肿瘤的尸体留在体内,相当于“肿瘤疫苗”的作用。
  郑主任介绍,肿瘤疫苗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原理将肿瘤抗原以多种形式,如肿瘤细胞、肿瘤相关蛋白、表达肿瘤抗原的基因等,导入患者体内,克服肿瘤引起的免疫抑制状态,增强免疫原性,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诱导和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控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简单地说,其实就是利用各种技术让肿瘤在体内失活,并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将坏死组织清除,并用坏死的肿瘤来唤醒免疫监视系统,使身体针对这个肿瘤的免疫能力上升,从而杀死残余的肿瘤。   因此,用“肿瘤疫苗”这种方法来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就可以清除体内微小肿瘤,甚至是血管里的肿瘤细胞。
  下图是临床检测某些癌症患者通过“肿瘤疫苗”治疗后,机体免疫的情况。可以看到患者体内的T细胞(免疫细胞)迅速上升,这也证明机体的免疫能力直线上升。
  据佑安医院统计,直径在5厘米以下的肿瘤单发和3厘米以下的肿瘤多发小于3个的患者,通过“肿瘤疫苗”治疗后,目前的一年生存率为100%,三年生存率为88%,五年生存率为82%,基本达到治疗目标。


肿瘤到底怕什么


  癌细胞其实是来源于人体内正常细胞突变之后形成的,特点就是不断地从人体内摄取营养,不断地增殖和扩散,造成机体的损伤。那么肿瘤到底是怕热、怕饿,还是怕抗癌食物呢?

1.肿瘤怕饿吗


  肿瘤有自己的血管为其提供血液和各种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所以我们可以用栓塞肿瘤血管的方法“饿死肿瘤”。但这个方法不能完全根治肿瘤,因为还会有新的血管源源不断地从肿瘤内部长出来。
  那这种治疗方式不是扬汤止沸吗?郑主任告诉我们并非如此,因为部分患者并不能在确诊恶性肿瘤后就立即手术治疗,有些患者可能是身体的基础条件较差,如患有较严重的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不具备手术条件;也有些患者是肿瘤侵犯肝、肾等重要脏器,导致其重要的脏器功能明显下降,存在手术禁忌;又或者还有一小部分患者在检查出癌症的同时还合并有脑梗死、心肌梗死等更为致命的疾病。这些患者都可以通过对肿瘤血管的栓塞治疗来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调整身体基础状况或者优先治疗更加紧迫的疾病,为手术治疗赢得时间和机会。

2.肿瘤怕抗癌食物吗


  抗癌食物不是真正杀死肿瘤,而是通过增加人体免疫力,来抵御肿瘤侵袭。罹患肿瘤之后再吃抗癌食物可能为时已晚,但健康人群日常多多食用抗癌食物对身体有益无害。
  郑主任告诉我们,癌症的产生与维生素也有关,所以在平时多吃些维生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预防癌症。对预防癌症效果较好的维生素主要有五种,分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维生素C。
  (1)维生素A   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物质,身体缺少的话会导致器官黏膜脆弱脱落,这样就会导致癌细胞侵蚀,所以要多吃些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帮助保护黏膜,恢复黏膜功能。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鱼肝油、动物肝脏、芒果、胡萝卜以及柑橘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所以食用胡萝卜等食材时可以跟肉类、油炖在一起,才便于维生素A的吸收。
  (2)维生素B2    可以帮助预防癌症,因为其可以让一些致癌物质失去活性,预防癌症的效果很好。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有大枣、豆腐、番茄、玉米、酵母、肝脏等。
  (3)维生素B6    也是癌症有所畏惧的食物之一,因为维生素B6是可以保护身体免疫功能,有效加强身体免疫力的同时还能及时消灭癌细胞。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鸡肉、鱼肉、谷物类(如燕麦、小麦麸、麦芽)、鸡蛋、乳制品、豌豆、大豆、花生、胡桃、榛子、香蕉、哈密瓜、枇杷等。



  (4)维生素B12和叶酸   是癌症很怕的物质,这两种物质可以降低遗传物质对身体的损害,防止出现癌症。但维生素B12不易被胃吸收,大部分是经由小肠吸收,高等动植物也不能制造维生素B12,所以我们需要多吃动物内脏、肾脏,牛肉,猪肉,鸡肉,鱼类,海鲜类,蛋,牛奶,乳酪,乳制品,腐乳等来进行补充。叶酸则可以通过卷心菜、菠菜、燕麦、蛋黄、西蓝花等食物来补充。
  (5)維生素C   是可以帮助抑制癌细胞活动的,不仅对促进细胞的分裂、细胞膜的修复有好处,还可以加强身体的抵抗力,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扩散,所以在平时要多吃些新鲜水果,如橘子、山楂、柠檬、猕猴桃等,以及一些新鲜蔬菜,如辣椒、茼蒿、苦瓜、豆角、菠菜、土豆、韭菜、洋葱等。


3.肿瘤怕热吗


  郑主任告诉我们肿瘤真的怕热,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了,一般45℃以上就可以让肿瘤坏死,60℃以上肿瘤细胞会瞬间坏死。但人体不能直接承受高温,所以我们无法通过泡澡、发烧等方法杀死肿瘤细胞。
  郑主任带来一种热消融治疗的方法,能达到100℃的局部温度,精准针对肿瘤的大小,采用不同功率、不同数量的针来杀灭肿瘤,小肿瘤一般临床上用单针,大肿瘤用双针或者三针,做到精准适形消融,微创无痕。
  郑主任提醒,介入疗法是肿瘤治疗方法之一,治疗时,须谨遵医嘱。
  (编辑    车    翀)
其他文献
迪亚娜是一个已婚的荷兰妇女,也是五个孩子的母亲。第一次听说迪亚娜的的职业时,我着实吃了一惊。我想我那时一定是睁圆了双眼张开了嘴,日益麻木的大脑皮层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个闻所未闻的职业所带来的刺激:迪亚娜称自己是“性护理员”,和通常意义上的“性工作者”不同的是,她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性服务。  在知道她的故事之前,我虽然看见过这个社会提供给残疾人的种种方便,却从未想到过这个群体也有性方面的需求,而这其实
期刊
看到三门峡市委书记杨树平落马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靠!又一个。  我为什么要说“又”?或许是纯粹的偶然,或许是偶然中的必然,这几年,我采访的诸多高官,在我采访之后不久,一个又一个地落马了。  2014年全国两会,我是上会记者。首日,在李总理宣读完政府工作报告后,我一溜小跑直奔厕所。  故事发生了。当我解决完问题转身时,看到一张熟悉的脸:内蒙古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潘逸阳。那一刹那,我脱口而出:啊!潘主
期刊
北京时间2015年7月1日7时59分59秒,我国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届时将出现7时59分60秒的特殊现象。  科学上有两种时间计量系统:基于地球自转的天文测量而得出的“世界时”和以原子振荡周期确定的“原子时”。  “世界时”由于地球自转的不稳定(由地球物质分布不均匀等引起的)会带来时间的差异,“原子时”(一种较恒定的时制,由原子钟得出)则是相对恒定不变的。这两种时间尺度速率上的差异,一般来说一
期刊
受访专家王化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委员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组长、北京医学会肠内外营养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动力协作组副组长等。擅长多种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胃肠道运动相关疾病,以及多种炎症性肠病。  门诊时间:周一
期刊
一个炎热的夏日,75岁的刘桂花(化名)像往常一样,站在一栋白色二层楼的门前乘凉。这是她花毕生积蓄盖起来的,可她现在只享有乘凉的权利。  楼房归儿子居住,她则被“赶”到楼房不远处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房中。每到夏日,这个十多平方米大小的铁皮房就像烤箱一样。刘桂花或许将在此度过余生。  在中国东部某省这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里,老宅基地被收回,经统一规划后,重新分配。但只有儿子们拥有入住新居的资格,他们的
期刊
受访专家路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秘书、中国医师定期考核血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国际骨髓瘤工作组亚太委员会理事、国际骨髓瘤基金会中国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成员、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专家。主要从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以及实验室的研究,尤其专注于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
期刊
受访专家吉训明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卒中抢救中心主任、国家远程卒中中心主任等。擅长狭窄和闭合性脑血管病、颅内高压症、静脉窦血栓等疾病的诊疗。  门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郭秀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擅长神经系统离子通道病、脑血管病等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周四
期刊
受访专家张国梁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诊疗中心主任兼感染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硕士生导师,徐经世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主任,安徽徐氏医学第四代传承人。擅长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肝性脑病、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小儿肝病、重症肝炎、原发性肝癌,消化道出血、艾滋病、手足口病、SAR
期刊
受访专家左小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军事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中国临床营养网专家顾问,全国妇联健康工程教育特聘专家,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2021年 2月25日,由中國营养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自1989年我国第一版《我国的膳食指南》发布以来,膳食指南历经四版。第
期刊
受访专家徐书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  秋季到来,气温将逐渐转凉。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与自然季节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季则应当以保养肾脏为主,足可见冬季护肾的重要性。秋天主“收”,与肺气相通;冬天主“藏”,与肾气相通。那么,是不是秋天仅仅是养肺的季节,而和肾脏保养无关呢?《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指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