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格伦·凯彻姆 (Robert Glenn Ketchum)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于1947年的美国摄影家凯彻姆既是一位摄影家又是一位环境保护者。在1980年代,他花了几年时间在阿拉斯加的汤盖斯地区拍摄自然森林遭到毁坏的情景并出版了摄影集《汤盖斯——阿拉斯加雨林的灭绝》一书。由于该书出版造成的社会舆论和社会的关注,使得国会通过了一项特别法案对这一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他还出版了另一本重要的作品集《赫特逊河和高地》。凯彻姆对传统的风景摄影有着独特的看法,这在他的系列作品《混沌中的秩序》里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这里选出的是该系列中的一幅,题目是《重力让你下落》(见图)。凯彻姆这样解释他在拍摄这一系列作品的想法:
  “从1970年代初期开始,我开始进行一种尝试:把矩形的摄影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到1983年我在这个系列中,用18幅彩色作品作了进一步的尝试。我想改变摄影传统体系中对主题表现的这种观念,成为对整幅作品本身的表现。”
  “我采用4×5英寸的直观取景相机,把这一矩形面积中所能纪录到的所有细节都清清楚楚地拍摄下来。我发现美国东部的落叶林在季节不同时的色彩,以及它那多样化的树木形状,正是我进行这种探索的最理想地点。我采用一种复杂的、多层的构图方式和选择适当的角度,通过对线条、色彩和层与层之间的无数次的重叠,使空间透视感消失了。相机的极大的景深,使我把这个复杂环境里的各层物体,都同样清晰地表达出来。每一棵树,每一丛灌木,每一片叶子,对作品所产生的整体形式来说,都是同样要紧的。这种视觉上的民主和平等进一步强调了我所拍摄的每一样有生命的东西。”
  


  重力让你下落,1981年,染料漂白法印相 30×38 1/4英寸 罗伯特·格伦·凯彻姆摄
  
  “在用相机如此精确地构图拍摄之后,我把整幅底片放大成大尺寸的照片,因为照片的巨大尺寸,使观看者完全被卷入到这种极度活跃、密集的图案形式中,从而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参与感”。
  “在作品的命题方法上我也采用了反传统的方式,因为一般的风景摄影作品的题目往往是与其地点相联系的,我认为这种具体化的题目会对作品中潜在的隐喻性含意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作品要传递的那种抽象的感觉产生严重的破坏。所以对这个系列作品的命题,我是借用了杰克逊·波洛克(美国抽象表现派主要代表、画家)的‘混沌中的秩序’。当有人问波洛克,他是怎样知道他的画作是否已经完成时,他回答说:一种韵律——一种秩序——开始在混沌中显现,这‘信号’告诉他,他的作品已完成了。当我用相机在森林的杂乱环境中取景时,我有完全相同的感觉。”
  “这一系列中的每幅作品的题目又有完全不同情况,它们都是出于一种突发奇想,与我当时正在读的文章和正在听的歌曲中的某一句话相关。题目含意是暗藏的而且我也并不期待观者一定要去弄清楚这些题目的含义。对这幅作品的题目,我选用了一句歌词:‘重力让你下落’。因为从这幅照片中,视点有一点抬高——从树顶往下看到地面——因此重力让你落下似乎是适合的。这种命题是一种幽默。”◆
  
其他文献
我已经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也无从解释为什么),西藏进入了我内心的深处。是一种缘份?还是一份执著?    1986年,听到西藏已经对外开放了一般性的旅游,燃起了我的激情。为了想多看一些景色,就从格尔木坐上老式国产的公车摇摇晃晃地进了西藏。从车上看去青藏高原上风起云涌,气势非凡。但是却没有拍摄的机会。当时就许下愿,希望再来西藏。    经过多少朋友的努力,在西藏摄影家协会的旺久多吉多次周旋之下,我终
期刊
西藏历来说是摄影人心目中的圣地,如果有条件的话,谁不想到那里去拍片呢?我自然也难以免俗,所以曾经去了那么一回。那是一九九八年的六、七月间,当时是由上海的摄影领导老资格的西藏专家王榕屏带队,一行六人,除我之外,清一色的哈苏、林好夫大底相机,完全是一支专业的风光摄影队伍,我用惯了的平视取景135、120相机,在他们面前轻巧细小的简直就成了玩具一样,而我拍人的爱好也似乎变成了吊儿郎当的不务正业。  以前
期刊
西藏之行我只带了两台6×17宽幅相机,其中一台FREEMAN可以使用90mm和180mm两只镜头,胶卷也只带两种,柯达反转和柯达TRI-X黑白卷。  我用FREEMAN 617 拍摄,那真是得心应手,这种长画幅的构图正好表现西藏高原那种博大、空旷的感觉。过去我总觉得象6×17这样的相机只适合拍风光、合影等。这次我用它试了试随意抓拍,感觉非常好。这种画幅给人一种很奇特的感觉,而且使用镜间快门镜头,震
期刊
1997.7.26 周六,晴,格尔木  8:30起床,整理内务。  昨天姜平和袁威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山反映,尤其是姜平,不光头疼,还拉肚子,才不足三千米,已经开始吸氧了,似这样阿里之行可真得泡汤了。  12:00午餐后,登上格尔木运输公司的卧铺车,为了安放行李,每人都花300元买了两张票。车行不远就倒了一次车,看起来也在情理之中,两个车的人都不满,凑到一辆车上,但愿能早点发车。  浙江的画家与我们同
期刊
对我而言,西藏在视觉上的诱惑力已不复存在,雪山、牦牛、喇嘛庙及喇嘛,并不能使你的画面不同凡响。今日拉萨看上去越来越像四川的一座城市,布达拉宫像搭建在市中心永不拆除的布景,你可以到大昭寺八角街的旧货摊去寻找“西藏的文明”。无数座“神山”依然座落在那里,就像过去和将来一样,但是我却想借用一位作家的话说:罂粟只不过是植物,因为人的用途才成为毒品:山只不过是山,因为人的敬畏之心才成为“神”山。  珠峰下的
期刊
《高波摄影西藏1993—1995》  作者高波(中国)。1995年由法国发展文化基金会出版社出版,由高波自己设计,在北京印刷装订。此画册为限量图书,只印550册,有编号;从第一册至第五十册各附有一张原作照片;仿中国古典图书风格,线装加函套,手工纸双色印刷。  1993年至1995年,高波5次进藏拍摄了这本风格独特的画册,印量虽然很少,但却在世界摄影范围内产生不同凡响,并由此为高波带来丰厚的名与利的
期刊
好喜食品公司的潘总问我为他拍一张刨冰的反转片要多少银子,“5000元”。我预感到拍此类产品非常棘手。“真能拍好了,要5000元也不多!”潘总爽快地说。他曾就职于国际4A广告公司,深知一张好片儿的份量。  我的摄影室有尼康FM2、玛米亚RB67、哈苏503CW、仙娜F1和三只瑞士布朗厂产的纬思800W/S影室闪光灯。这次拍刨冰,我用的是仙娜F1+150mm标头、富士维尔维亚50反转片、两只800W/
期刊
藏北草原天寒地冻。  天还黑着哪!牧民桑曲的妻子贡嘎起床了。她用牛粪烧着了火,到百米之外的山泉去背水,烧制酥油茶,整理院落,擦去佛坛上的尘土,为马上就要到草场放牧的小儿子多杰准备行囊……做这一切的时候,贡嘎都轻手轻脚,她怕吵醒了她的婆婆、她的丈夫、她的儿女和她的牛羊。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年过半百的贡嘎从睁眼干到闭眼。和所有牧民的女人一样,贡嘎容貌有些憔悴,腰背永远直不起来,而脸上却是永远的平静。 
期刊
《圆梦》社会生活与社会风貌类 金牌 (中直)吕新平摄  今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我驻南使馆,全国人民义愤填膺,强烈呼唤强我国防、壮我国威,以实际行动回击侵略者的暴行。我当时非常急切地想通过摄影作品反映这些心声,翻出自己过去拍的一些军事题材的照片,都不太理想,只有《圆梦》这张还有点意味。这张照片拍摄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整个画面仿佛是一位钢铁巨人屹立在东方,较好地表达了圆“强军之梦、强国
期刊
1社会生活与社会风貌类  金牌:吕新平(中直) 圆梦  银牌:汤耀亮(浙江) 和谐  厉 励(浙江) 球场夕阳红  武 羽(山西) 大京九接轨时刻  张治平(湖北) 信任考场  铜牌:武 羽(山西) 争分夺秒  姜 东(中直)女子提琴大师安妮·穆特  翁荣儿(浙江) 商机莫失  邓洪斌(广东) 迎新春  徐利明(浙江) 烈火见真情  高鸿勋(河南) 冬日里  张文澜(香港) 牧民之歌  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