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软土地基问题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会缩短房屋的使用年限,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为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需要采用科学可靠的加固方法,打下坚实的地基,从而保证施工工程的正常展开。本文从软土地基的特点出发,详细介绍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几种常用的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
关键词:房建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软土地基不能简单地只按地基条件确定,因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而异,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地基特性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应按软土地基处理。
(一)承载能力低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土的抗剪强度时,就会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而当软土地基的荷载较大时,地基变形大,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定。
(二)压缩性较高
软土由于空隙比大于1,含水量大,容量较小,且土中含大量微生物、腐殖质和可燃气体,故压缩性高,且长期不易达到固结稳定。
(三)含水饱和度较高
软土的含水量很高,透水性能很低,垂直层面几乎是不透水的,对排水固结不利,反映在建筑物沉降延续时间长。
二、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方法
软土路基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该段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以下几项处理方法:
(一)换填垫层法
利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沿途材料,置换天然地基中部分(或全部)软弱土或不良土,形成双层地基或改良地基,已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的目的。
(二)表层处理法
在原软土层顶面通过铺筑一层能改善剪切特性、压缩特性或透水特性的其他材料或土工材料,来提高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的处理方法。
(三)排水固结法
对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等竖向排水井,然后利用路基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在建筑物建造前在场地上先行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空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
(四)化学加固法—深层水泥搅拌桩
通过在软土地基中加入水泥或其它化学材料,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称为化学加固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和一般人工填土,也可以在处理裂隙岩体及已有构筑物地基加强中。
三、软土地基处理不好的危害后果
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质量事故,常见的事故有:
(一)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作软基处理的地段未作处理设计
此类工例不少,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二)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
汕头磊口大桥引道.由于高填土引起线外土地隆起,民房受损.路基难以稳定,只好增加桥梁长度,建成后一段时间,仍然出现锥坡不均匀下沉,又做了处理,现已改建新桥。中山县附近的狮窖口桥,原设计是拱式桥跨,台背填土较高.由于高填土的推力作用和地基严重下沉,使桥台被推坏,拱体损伤,新路旁的老公路被挤移,将一条近10m宽的水沟填塞,路外厂房和民房受损,迫不得已改变桥型(原拱桥拆掉重建梁桥),增大桥长,降低路堤。
(三)虽然作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
珠海南屏桥引道,虽然软土采用砂并结合分级加载预压处理,路堤填土高度7m,南岸砂井施工完成后,仅填土到2.5m高(第一级加载)时就发生破坏,北岸在第三级填土完成时发生破坏。填土完成也发生破坏。经开挖分析,原因是地质资料不准确,填土速度过快,后加的反压护道又阻塞了砂垫层的排水通道。最后采取了挖深边沟排水(挖边沟时,原路堤底有大量的水流出),用袋装砂井(原先的砂井是无袋砂井)和铺土工布进行修复。
(四)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
新会虎坑、大洞桥的引道,原设计对软基都作了袋装砂并结合砂垫层加固处理,由于投资限制,大部分路段的处理被取消。在施工过程中,有几处路堤发生滑塌现象,通车后整个路段不均匀沉降明显。主要原因是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也未作施工观测,填土过快,碾压不当。其填料采用开山石渣土,其中合有大块石,运料没有做到均匀卸土,合理分层,而是堆成厚层用强振碾压,使强度很低、灵敏度很高的软土地基受到破坏。末作加固处理但按规定施工的路段,虽然后来沉降较大,但没有发生破坏。
(五)扰动“硬壳层”或填筑不当,使“硬壳层”遭受破坏,导致路堤失稳
软土地基上往往有一层强度比软土高的土层,被称为“硬壳层”。“硬壳层”可以起到承重和扩散应力作用,利用好“硬壳层”对于减少工程投资是有意义的。有的地区甚至认为,有“硬壳层”存在的软土地基,宁可不作軟土地基特殊处理,充分利用“硬壳层”的扩散应力作用,采取预压措施,以保持填筑路堤的稳定。但若对“硬壳层”的勘察、利用工作做得不好,则达不到顶预想的效果。
(六)由于台背填土使地基对结构物产生负摩阻力和纵向推挤作用,引起桥台发生变位以至损坏
在软土地基上的桥台,基础不论是用支承桩或是摩擦桩,由于台背填土引起软土层发生较大的沉降,对桥台及桩基础产生纵向推挤向河中方向和负摩擦力作用,轻则使桥台发生位移或下沉,重则损坏桥台危及桥墩,这种现象尤以轻型桥台为甚。此类现象出现不少给工程的进展和完工后的使用带来不利影响。主要问题是:台背填土引起桥台向桥跨方向发生水平变位;先做桥台,后做锥坡及台背填土;锥坡没有按设计图纸做足,台背填土时把轻型桥台推坏;由于负摩擦力作用,引起桥台下沉。
关键词:房建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软土地基不能简单地只按地基条件确定,因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而异,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地基特性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应按软土地基处理。
(一)承载能力低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土的抗剪强度时,就会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而当软土地基的荷载较大时,地基变形大,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定。
(二)压缩性较高
软土由于空隙比大于1,含水量大,容量较小,且土中含大量微生物、腐殖质和可燃气体,故压缩性高,且长期不易达到固结稳定。
(三)含水饱和度较高
软土的含水量很高,透水性能很低,垂直层面几乎是不透水的,对排水固结不利,反映在建筑物沉降延续时间长。
二、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方法
软土路基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该段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以下几项处理方法:
(一)换填垫层法
利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沿途材料,置换天然地基中部分(或全部)软弱土或不良土,形成双层地基或改良地基,已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的目的。
(二)表层处理法
在原软土层顶面通过铺筑一层能改善剪切特性、压缩特性或透水特性的其他材料或土工材料,来提高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的处理方法。
(三)排水固结法
对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等竖向排水井,然后利用路基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在建筑物建造前在场地上先行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空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
(四)化学加固法—深层水泥搅拌桩
通过在软土地基中加入水泥或其它化学材料,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称为化学加固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和一般人工填土,也可以在处理裂隙岩体及已有构筑物地基加强中。
三、软土地基处理不好的危害后果
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质量事故,常见的事故有:
(一)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作软基处理的地段未作处理设计
此类工例不少,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二)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
汕头磊口大桥引道.由于高填土引起线外土地隆起,民房受损.路基难以稳定,只好增加桥梁长度,建成后一段时间,仍然出现锥坡不均匀下沉,又做了处理,现已改建新桥。中山县附近的狮窖口桥,原设计是拱式桥跨,台背填土较高.由于高填土的推力作用和地基严重下沉,使桥台被推坏,拱体损伤,新路旁的老公路被挤移,将一条近10m宽的水沟填塞,路外厂房和民房受损,迫不得已改变桥型(原拱桥拆掉重建梁桥),增大桥长,降低路堤。
(三)虽然作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
珠海南屏桥引道,虽然软土采用砂并结合分级加载预压处理,路堤填土高度7m,南岸砂井施工完成后,仅填土到2.5m高(第一级加载)时就发生破坏,北岸在第三级填土完成时发生破坏。填土完成也发生破坏。经开挖分析,原因是地质资料不准确,填土速度过快,后加的反压护道又阻塞了砂垫层的排水通道。最后采取了挖深边沟排水(挖边沟时,原路堤底有大量的水流出),用袋装砂井(原先的砂井是无袋砂井)和铺土工布进行修复。
(四)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
新会虎坑、大洞桥的引道,原设计对软基都作了袋装砂并结合砂垫层加固处理,由于投资限制,大部分路段的处理被取消。在施工过程中,有几处路堤发生滑塌现象,通车后整个路段不均匀沉降明显。主要原因是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也未作施工观测,填土过快,碾压不当。其填料采用开山石渣土,其中合有大块石,运料没有做到均匀卸土,合理分层,而是堆成厚层用强振碾压,使强度很低、灵敏度很高的软土地基受到破坏。末作加固处理但按规定施工的路段,虽然后来沉降较大,但没有发生破坏。
(五)扰动“硬壳层”或填筑不当,使“硬壳层”遭受破坏,导致路堤失稳
软土地基上往往有一层强度比软土高的土层,被称为“硬壳层”。“硬壳层”可以起到承重和扩散应力作用,利用好“硬壳层”对于减少工程投资是有意义的。有的地区甚至认为,有“硬壳层”存在的软土地基,宁可不作軟土地基特殊处理,充分利用“硬壳层”的扩散应力作用,采取预压措施,以保持填筑路堤的稳定。但若对“硬壳层”的勘察、利用工作做得不好,则达不到顶预想的效果。
(六)由于台背填土使地基对结构物产生负摩阻力和纵向推挤作用,引起桥台发生变位以至损坏
在软土地基上的桥台,基础不论是用支承桩或是摩擦桩,由于台背填土引起软土层发生较大的沉降,对桥台及桩基础产生纵向推挤向河中方向和负摩擦力作用,轻则使桥台发生位移或下沉,重则损坏桥台危及桥墩,这种现象尤以轻型桥台为甚。此类现象出现不少给工程的进展和完工后的使用带来不利影响。主要问题是:台背填土引起桥台向桥跨方向发生水平变位;先做桥台,后做锥坡及台背填土;锥坡没有按设计图纸做足,台背填土时把轻型桥台推坏;由于负摩擦力作用,引起桥台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