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事威慑本身是中性的,它既可以为强者或攻者所用,也可以为弱者或守者所取。它的本质是通过展现军事能力和意图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因此它往往是用兵者的首选。但是要想达到这种威慑的境界,不仅要拥有真实有效的军事能力,还要有善用这种能力的谋划和决心,同时要让被威慑方确信,一旦升级进入实战将会使被威慑方付出难以接受的代价,威慑才可能发挥作用。
一般认为军事威慑多为强者特别是霸者的专利品,它们往往凭借强大的军力,在全球运用军事威慑来遏制强劲或潜在的对手。例如近来美国在东欧和东亚积极部署反导系统;实施战略东移,强化西太平洋的战略部署等,都是想通过军事威慑实现遏制中、俄的战略目的。二战后特别是出现核武器以后,以强对强的军事威慑,结局往往是形成军事对峙,或转向政治妥协。在强者对付弱者时,通常会运用军事威慑向对方施压,迫使弱方按照强者的战略意图行事。美国近来调动两艘航母迫近海湾对伊朗施压,就是运用大国军事威慑对付弱国的典型实例。以强对弱的军事威慑既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有时也是入侵之战的前奏。北约在利比亚之战就是实例。实践表明,霸者运用的军事威慑往往不排斥先发制人,所以有时可称为攻击性威慑。
军事威慑同样也可为相对的弱方和守方所用。我国古代,在墨子与公输班的沙盘论战中,墨子通过周密的防御设施和能挫败公输班攻城的有效战法,最终迫使公输班认输而放弃攻城的企图,从而避免了一场流血的战争。这是较弱的守方成功运用防御性威慑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范例。
也有小国依靠霸权国家撑腰,军事威慑大于自己的他国,妄图占有他国的领土。这也是一种攻击性威慑。近来南中国海发生的紧张情势就属此例。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明确宣布,不论我们如何发展壮大,永远不会称霸,永远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我们既没有军事扩张的欲望,更不会与任何对手展开军备竞赛。但是我们会按照积极防御的需要合理地安排和提升国防力量的现代化水平,以保证国家安全,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领土主权的完整上绝对不会含糊。同时也会积极履行必要的国际义务。
中国实行的积极防御战略有三个基本功能:首先是具有真实的防御性威慑能力。即在军事力量和战场建设上,参照世界军事变革进程,以全面防卫国家利益,建立全方位(陆、海、空、天、电、网络等)战略空间的攻防能力为目标,力求使入侵者望而生畏,促使其放缓甚至放弃军事挑衅或入侵行动。二是具有强韧的抗打击和战略防守能力。在对手冒险挑衅和进攻时,能依托有效的防御设施和机制承受住敌方快速、持续、大规模、高强度的打击,尽可能地减少己方的损失,同时以积极主动的战略战术大量消耗入侵者的进攻能量,使之难以为继。第三功能就是具有强大的反击能力。这里包括有效的核反击以及常规反击能力。这种双重反击能力是最终击败入侵者,迫使敌人停止或失去作战能力的根本保证。
其中第一项功能显然居于首位,因为通过这种防御性威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综合效果最佳而成本最低的战略,也是积极防御战略追求的最高境界。而第二和第三功能实际上是构成第一功能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通俗来讲,积极防御战略有三个战略目标,第一就是要让敌人不敢打;第二就是要使自己打不垮;第三就是要以反击打垮敌人。
要想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平时防御性威慑力量的建设和积蓄至关重要。首先我们必须要有适应国家发展水平和战略需求的一支现代化的武装力量和国防体系,总体水平和含金量应逐步接近世界发达国家。2050 年之前国人将会在不同阶段逐次看到我军面貌相应的巨大变化。
防御性威慑力量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需要延续性的军费支撑。在军费保障上需要逐年与GDP 的增长同步,以便尽早使我军从补偿性保障转入正常性保障。特别是在军人人均军费指标上要逐步缩小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2012 年度我们的军费预算折成美元约为1030 亿,230 万官兵人均只有约4.5 万美元。美军同年度军费预算约为6300 亿美元,140万官兵人均达到44.3 万美元,双方约为1: 9.5 。即便受和平宪法制约的日本军队,军人人均军费也已达21 万美元,约为我军的4.7 倍。相差如此之大,居然还有人忽悠说我们军费太高,提得太快,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别人造成威胁等。显然是混淆视听,故意误导舆论。
发展军事科技,通过军民融合式道路,积极推进关键性武器系统的研发,是尽快弥补我军硬件短板和差距的基本出路。在多重军贸禁运和技术封锁的环境中,我们只能坚持以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为主的道路,尽量调动内部的合力来化解外部的制约,当然也绝不排斥向先进者学习。实践证明,我们在这方面虽然差距不小但潜力十分巨大,不仅能研发出许多出人意料的武器系统,而且在追赶发达国家先进军事技术方面的能力和速度也很可观;可以说先进的军事科技和制造能力是构筑有效的防御性威慑能力的物质基础;而充足的军费则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基础。我们坚信,在积极防御战略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设计、规划与运用,在举国体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使合理、有效的防御性威慑能力与日俱增。
中国的防御性威慑是构成国家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如果这种威慑一旦弱化甚至名存实亡,如同一个缺钙和肌无力的大汉,那么大到国家安危,小到岛礁主权的维护均会麻烦不断,危如累卵。当今世界在观察和评价我们国家的发展状态和综合国力时,除了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条件以外,积极防御的威慑能力和运用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追求的国家形象和目标就是民富国强、和谐睦邦。迎客的好酒和御狼的猎枪都要准备好,门户肯定是开放的。
中国已经是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更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它所追求的防御性威慑能力有着显著的防御性和镇定性。实践将证明这种能力不仅是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的可靠保障,也会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徐光裕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军控与裁军理事)
一般认为军事威慑多为强者特别是霸者的专利品,它们往往凭借强大的军力,在全球运用军事威慑来遏制强劲或潜在的对手。例如近来美国在东欧和东亚积极部署反导系统;实施战略东移,强化西太平洋的战略部署等,都是想通过军事威慑实现遏制中、俄的战略目的。二战后特别是出现核武器以后,以强对强的军事威慑,结局往往是形成军事对峙,或转向政治妥协。在强者对付弱者时,通常会运用军事威慑向对方施压,迫使弱方按照强者的战略意图行事。美国近来调动两艘航母迫近海湾对伊朗施压,就是运用大国军事威慑对付弱国的典型实例。以强对弱的军事威慑既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有时也是入侵之战的前奏。北约在利比亚之战就是实例。实践表明,霸者运用的军事威慑往往不排斥先发制人,所以有时可称为攻击性威慑。
军事威慑同样也可为相对的弱方和守方所用。我国古代,在墨子与公输班的沙盘论战中,墨子通过周密的防御设施和能挫败公输班攻城的有效战法,最终迫使公输班认输而放弃攻城的企图,从而避免了一场流血的战争。这是较弱的守方成功运用防御性威慑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范例。
也有小国依靠霸权国家撑腰,军事威慑大于自己的他国,妄图占有他国的领土。这也是一种攻击性威慑。近来南中国海发生的紧张情势就属此例。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明确宣布,不论我们如何发展壮大,永远不会称霸,永远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我们既没有军事扩张的欲望,更不会与任何对手展开军备竞赛。但是我们会按照积极防御的需要合理地安排和提升国防力量的现代化水平,以保证国家安全,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领土主权的完整上绝对不会含糊。同时也会积极履行必要的国际义务。
中国实行的积极防御战略有三个基本功能:首先是具有真实的防御性威慑能力。即在军事力量和战场建设上,参照世界军事变革进程,以全面防卫国家利益,建立全方位(陆、海、空、天、电、网络等)战略空间的攻防能力为目标,力求使入侵者望而生畏,促使其放缓甚至放弃军事挑衅或入侵行动。二是具有强韧的抗打击和战略防守能力。在对手冒险挑衅和进攻时,能依托有效的防御设施和机制承受住敌方快速、持续、大规模、高强度的打击,尽可能地减少己方的损失,同时以积极主动的战略战术大量消耗入侵者的进攻能量,使之难以为继。第三功能就是具有强大的反击能力。这里包括有效的核反击以及常规反击能力。这种双重反击能力是最终击败入侵者,迫使敌人停止或失去作战能力的根本保证。
其中第一项功能显然居于首位,因为通过这种防御性威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综合效果最佳而成本最低的战略,也是积极防御战略追求的最高境界。而第二和第三功能实际上是构成第一功能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通俗来讲,积极防御战略有三个战略目标,第一就是要让敌人不敢打;第二就是要使自己打不垮;第三就是要以反击打垮敌人。
要想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平时防御性威慑力量的建设和积蓄至关重要。首先我们必须要有适应国家发展水平和战略需求的一支现代化的武装力量和国防体系,总体水平和含金量应逐步接近世界发达国家。2050 年之前国人将会在不同阶段逐次看到我军面貌相应的巨大变化。
防御性威慑力量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需要延续性的军费支撑。在军费保障上需要逐年与GDP 的增长同步,以便尽早使我军从补偿性保障转入正常性保障。特别是在军人人均军费指标上要逐步缩小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2012 年度我们的军费预算折成美元约为1030 亿,230 万官兵人均只有约4.5 万美元。美军同年度军费预算约为6300 亿美元,140万官兵人均达到44.3 万美元,双方约为1: 9.5 。即便受和平宪法制约的日本军队,军人人均军费也已达21 万美元,约为我军的4.7 倍。相差如此之大,居然还有人忽悠说我们军费太高,提得太快,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别人造成威胁等。显然是混淆视听,故意误导舆论。
发展军事科技,通过军民融合式道路,积极推进关键性武器系统的研发,是尽快弥补我军硬件短板和差距的基本出路。在多重军贸禁运和技术封锁的环境中,我们只能坚持以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为主的道路,尽量调动内部的合力来化解外部的制约,当然也绝不排斥向先进者学习。实践证明,我们在这方面虽然差距不小但潜力十分巨大,不仅能研发出许多出人意料的武器系统,而且在追赶发达国家先进军事技术方面的能力和速度也很可观;可以说先进的军事科技和制造能力是构筑有效的防御性威慑能力的物质基础;而充足的军费则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基础。我们坚信,在积极防御战略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设计、规划与运用,在举国体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使合理、有效的防御性威慑能力与日俱增。
中国的防御性威慑是构成国家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如果这种威慑一旦弱化甚至名存实亡,如同一个缺钙和肌无力的大汉,那么大到国家安危,小到岛礁主权的维护均会麻烦不断,危如累卵。当今世界在观察和评价我们国家的发展状态和综合国力时,除了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条件以外,积极防御的威慑能力和运用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追求的国家形象和目标就是民富国强、和谐睦邦。迎客的好酒和御狼的猎枪都要准备好,门户肯定是开放的。
中国已经是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更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它所追求的防御性威慑能力有着显著的防御性和镇定性。实践将证明这种能力不仅是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的可靠保障,也会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徐光裕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军控与裁军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