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来兴:企业家的境界与追求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aw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家不能埋头拉车,作为一个决策的层面,必须要经常抬头看形势,分析大形势,看大的
  走势,包括产业的周期
  
  企业家境界的顶峰论,就是一个企业可以跳多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境界:你的境界多高,企业就能飞多高。因此,企业家本身怎么提高自己的境界非常重要。企业家的境界和需求归纳为四个方面:一、企业家必须要独具慧眼;二、企业家必须诚信唯上; 三、企业家必须百折不挠; 四,企业家必须不断的创新。
  
  企业家必须独具慧眼
  
  企业家最重要、最独特、最本质的特性是什么呢?我体会就是必须要有远见,眼光要特别的独到。眼光独到必须具有四种能力:观察大事的洞察力、发现价值的判断力、善用人才的识别力、应对危机的预见力。这四种能力构成了一个企业家的眼光是否独到。我和李嘉诚先生打交道是挺多,从他的身上,我就看到了这些独到的东西。
  成功的人都是很善用人才的。刘邦文不如张良,武不如韩信,治国安邦不如萧何,但是他依靠了这些人,把自己的霸业搞起来了。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说,如果我的厂房设备都没有了没有关系,我只要这帮人在,我五年以后仍然是钢铁大王。
  企业家不能埋头拉车,作为一个决策的层面,必须要经常抬头看形势,分析大形势,看大的走势,包括产业的周期。作为企业家更多的是要用外脑。只有把外脑用好,花一点钱,甚至有的时候还不花钱,把大形势看透,才能够使我们的重大决策不失误。
  
  企业家必须诚信唯上
  
  有一个小故事,一个国王没有儿子,他要选一个王子,他到民间去选传承人。他拿了一把种子给小朋友,说你们把这个种子拿去种,谁开出的花最漂亮,谁就是我的儿子。结果大家都把花拿来了,只有一个小孩哭着说:这个种子没有花。最后国王是选了一个没有开花的小孩做王子。为什么呢,因为国王所给的种子都是不能长的。
  这个故事很有哲理:企业家不能作假。你不能靠一时的投机而获胜,你必须非常诚实地面对你的市场、合作者和对手。我觉得诚信是立业立足之本,诚信是企业的金字招牌,诚信是市场经济永恒的追求。今天,个人的诚信已经波及到企业的诚信、组织的诚信。
  大量的案例说明,如果你没有诚信,你就会名声扫地,人才两空。这个哪怕是市场经济最完备的美国也不例外。安然事件发生以后,其股价从80美金跌到了70美分,市值损失180亿美金。紧接着,世界通信虚报了38亿美元,墨客药厂过去124亿美元的账面收入没有入账。一系列事情,震动了华尔街,震动了白宫,最后布什出来说话,才制止因为诚信所带来的灾难。
  只有诚信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朋友和友情。我们在香港的时候常有银行抱怨,“你们条件开得那么高,很多银行都出局了。”比如像我们搞三五亿美元的融资,报名50家,最后选了25家,还有25家都离开了。他们就抱怨,我说你们不要抱怨了,我最了解你们了:晴天打洋伞;下雨天我需要洋伞的时候,你们就把洋伞收掉了。他们也承认这个事实。但是,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也不是说没有真正的朋友。关键就是你的企业要有诚信。
  在这个过程当中,上海实业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看到了很多好东西的同时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给我们最大的考验是金融风暴。当时我们有一个深资企业与一家银行有50万美元的往来。它提早三天发一纸通电,三天之后一定要还,不还就要曝光。如果这样,不是说那个小公司的一笔小钱,而是上海实业被人家追债,所有银行就会过来要,这样谁都会死。后来又有别的来要债。我们平常三五亿美元融资很方便,但那时借钱都要抵押和担保。面对这样的形势,可以说是一种生死的考验。当时我们就提出来,上海实业要把诚信作为自己的生命,钱要一分不少地还掉。当然讲这句话是容易,要做到不容易。当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最后到9月份五亿美元一天不拖,一分不少全部还光,自己帐上到年底还有10亿美元的现金。此后,我们的信誉度就提高了。这个金字招牌就起作用了。到我们2001年融资,三亿美元五年期,只要担保,不要抵押。这个金字招牌就是钱。今天,我们在香港任何一笔贷款都不要抵押和担保。
  许多经历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个企业不要去追求一时的小利,必须下决心塑造自己的品牌,塑造自己的信誉,打好金字招牌。
  
  企业家必须百折不挠
  
  企业家的成功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你是后来者,你是迟到的客人。新成立的公司就要比人家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因为你非常弱,你的对手都比你强大。
  我在香港十来年看到一大批企业家都是从弱变强的,后来居上者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他从小就没有父亲,家里很穷,开始他在轮渡上当一个工人,人家说他不好把他炒了鱿鱼,后来到机场开车子,然后就闯了祸,又被人家开掉了。再后来他去冒险做海草的生意,还是血本无归。一直到50年代他看到远洋轮船的发展,这样才开始发展起来。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有韧劲。李嘉诚1990年买英国电信,到1999年才卖掉。当中14亿投下来全部亏掉了,有好几任总经理都辞退了。但是,李先生没有放弃。1999年,他看准时机卖掉,赚了1113亿,其中500来亿是现金,700亿是股票。后来,这个股票又涨了,他又抛掉,又赚了1000多亿,累计加起来赚了2000亿。他苦心搞了九年,每年都要亏账,到第九年却一举成功,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一个公司赚两千个亿。因此我觉得,企业家永远不要轻言失败:你总是要拼搏,要坚持,要有韧劲,争取胜利。
  上海实业到了香港10年业绩也不错:8个上市公司,9个地区总部等等。但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应该讲酸甜苦辣都尝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这个汪洋大海里面,你就别想求太平,你天天处在风险和危机当中。关键你要有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不要轻言失败。如果说大企业没有这样一种精神的境界,没有这样一种思想准备,就难以成功。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只有经过大风大浪的考验,才能锻炼出一支驾驭风险的队伍。
   世界五百强里面的CEO,绝大部分都有这样的优点。他们对这个事业有一种特别的执着追求,他们把自己全身心投入进去了。正是这种执着的追求,使他们赢得了成功。
  
  企业家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
  
  每一个企业都有生命周期的。我们做了一些统计分析,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多少?结果表明,集团性的企业生命平均是7到8年,中小企业是3到4年,每年要倒闭一百万个企业。美国比较好一点,美国62%的企业生命周期是5年,大企业平均是40年。五百强一般是40年,一千强是30年。
  企业的生命周期使企业家认识到,不要认为一个产品可以打天下,永远吃下去。像上海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早就没有了,后来又出了三大件: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凡是跟不上潮流的企业就会被淘汰。
  企业的生命完全取决于企业家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今天把管理的经济应该叫做创新的经济。创新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前不久我们在讨论集团发展规划时,就在研究核心竞争力。什么叫做核心竞争力?过去我们都理解为已有的技术专利,技术专长。这个实际上是过时的观点。今天的观点应该逐步发展成一个企业家的团体,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新,正确的决策,有很好的协调能力。这种能力的综合才是核心竞争力。有了这种能力,像李嘉诚,就有能力发展,他做塑料是大王,做地产是大王,做港口是大王,今天做信息他还是大王。
  
  本文为作者在复旦大学演讲录音整理稿,本刊有删节,未经作者审阅
其他文献
优秀的企业都高度重视做人的标准化工作,形成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为人处事之道,也就是企业的文化    一个企业一时成功不难,难的是持续的成功。追求持续的成功恐怕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努力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持续的成功呢?  自然界和人类的万事万物都有S型曲线。产品遵循这个规律,企业也遵循这个规律。有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企业的寿命都不超过人的寿命,但是也有少数企业的寿命远远超过人的平均寿命,比如说西门子
期刊
陈隆基简历    1956年12月出生,香港居民,大学专科学历,曾任福建省福清中医院主任医师、副院长,1996年4月5日当选公司董事至今,1996年6月6日至2000年 12月7日担任公司董事长。现任利嘉实业(福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利嘉 (福建)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5年春节期间,投资者饱受三木集团折磨,过年也不舒心。  自2月1日起,三木集团(000632)连续8个交易日跌停。
期刊
一个穷弱的小国,如何成为ICT平均每年出口510亿欧元的全球最大软件出口国的呢?    我们把1987年视为爱尔兰当下经济发展的基准年。从那年开始爱尔兰经济迅速发展,我们的劳动力增长了74%,失业率从17.5%下降到4%,目前是欧盟国家中最低的。而GDP也奇迹般地翻了三番。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我想我可以简单回顾一下几个重要的因素。  首先,我们投资于人力资本。创造未来全靠人本身。从1960年以来,我
期刊
在新旧制度转换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寻租空间,特别是生产部门所有权的转变和价格改革过程中寻租机会很多    在一些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经济起飞而采取了一些特定战略,在一段时间内使得经济快速增长,不过之后增长速度会减慢,并最终导致了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和转型要求。  这些特定战略或是起飞战略手段只是暂时有效,最后还是需要转变到正常的现代经济增长道路上去,但是这些手段成本高昂,导致变革推迟和债务累积等等
期刊
航油在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中发生    重大损失,凸显出中国公司在治理上的薄弱之处,而不是优势。其他一系列的公司丑闻也显示,中国政府将企业拿到海外上市的战略不能算成功,而是存在缺陷。外国投资者和中国政府在利益方面,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志同道合。  欧美金融分析师表示,一大问题便是中国的上市国有企业仍然没有把股东权益提高到超越政治考虑的层面上来。这是因为中国上市公司同母公司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
期刊
引发公司地震的“问题董事会”前赴后继似乎有些偶然,但中国式的公司治理导致了偶然中的必然    “国际上的优秀企业,向来鼓励拉警    报的人,而中国董事会在一片平静的外表下,烟火四起。”这是清华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美国中国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郝中军博士,在接受《董事会》杂志研究人员访谈时说的第一句话。他认为,在中国的董事会治理进入事故多发期里,暂时搁置“股权结构不合理”、“国家治理不均衡”、“独立董事
期刊
IBM将个人电脑业务全盘出售给中国的联想集团,使两种日益明显的趋势迅速浮出水面,即技术的商品化和中国企业正成为全球经济的积极参与者。沃顿商学院的教授们认为,这两种趋势的确证还同时引发了一些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接收了IBM管理人员的联想能走向世界吗?中国的企业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要位吗?  管理学教授马克菲(Mark J. Zbaracki)认为,总的来说,这桩交易表明了IBM的另一种能力——灵活的适
期刊
郎咸平所提出的“新法治主义”,实质就是在中国产权改革中推崇一种制度的执行思维和执行能力。  青岛海尔由原来纯国有制的公司转变成现在的集体所有制,这个转型过程为何如此不明朗?海尔是否通过内部运作实现MBO,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这种产权改革的含糊不清的方法,是否会滋生更多的质疑?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法治框架不健全、游戏规则的缺乏,不少人几乎是在无法可依的状况下随意追求财富,这就必然会在实现
期刊
为什么提出2005年为中央企业公司治理年?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概念表述,而是我们结合国内政经大势做的立场性判断。  央企的使命,与其差强人意的表现,给国资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根本扭转央企低水平的经营与治理现状,重树国人信心,那么国资委也就失去了其所应存在的价值。  中央企业乃至国有企业的改革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实则在不同历史时期,肩负不同的历史使命和含义。在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央企已处
期刊
民资雄心    中国传媒业开放历程    200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这一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媒体政策正式开放。经营性资产可以上市是这一政策传达的最重要信息,从此民营资本得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传媒产业。  2002年10月27日,在中央电视台第2套《对话》节目中,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石宗源表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