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国是一个公民与生俱来的情感和责任。当前钓鱼岛争端日趋紧张,不少人通过网络发布了一些非真正爱国的言论,导致了国内社会的不和谐和非理性爱国运动的产生,当代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也直接受到了非理性爱国行为的影响。面对当前网络中的非理性爱国因素,只有加强网络监督体系的建设和对网络虚假消息的打击力度,增加正确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使中国当代大学生在正确的在爱国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行越正。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理性爱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207-03
近年来,由于中国周边形势日趋紧张,特别是钓鱼岛事件发生后,许多热血爱国人士纷纷举行了一系列的爱国主义运动。作为一个祖国的公民、一个当代大学生,热爱、维护我们祖国领土的完整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在表达爱国热情时要充满理性,不可冲动,不可造成祖国局势的动荡。
理性爱国要求我们的爱国行为要理智,要三思而后行。在表达自己的爱国主张时要合情、合理、合法,一切行为决不能僭越法律,不能以爱国的理由来任意践踏法律。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理性地表达爱国热情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初步探索: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影响
当中国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爱国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网络逐渐被当代大学生作为了一个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平台。同时,网络社会的兴起也为非理性爱国运动的衍生营造了摇篮,对大学生理性爱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网络为当代大学生表达爱国主张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
网络平台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沟通模式,变革了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例如,门户网站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并且其传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运动的信息量大、报道及时、科学细致、精确精炼,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新媒体博客的使用,为大学生自由发表爱国言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载体,即使是所谓的草根农民也可以通过网络博客发表自己的爱国言论。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得到革新,网络为爱国主义向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时代舞台。可以说网络的兴起,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理性因素受到网络群体非理性因素的冲击与挑战
首先,网络是一个全民性言论自由的虚幻场所,网络中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可靠性和自主性,导致了网络中许多不良信息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观念构成严重威胁。其次,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是网民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和社会阅历的缺失易受不良网络信息的误导,产生一系列冲动过激的想法和行动。如大学生群体易受网络舆论中的反日信息的挑唆,并且迅速爆发仇日情绪举行一系列不理性的爱国运动,开展游行示威、打砸日货、冲击日本大使馆、伤害日本在华人员等。所以说网络的兴起,也对大学生在网络中的理性爱国带来严重威胁。
二、网络环境中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情感虽然可以打动人,但往往是瞬间易逝的,要使大学生爱国情怀成为一种长期的信念,从而转化成为一种爱国主义行为,必须要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也就要求当代大学生的思维从感性方面得到升华,上升到理性的举措。当代网络的普及程度加深,信息传递呈现自主化、虚幻化和不确定性。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张在网络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它更应该是一种基于情感上升的理性,包括正确的、放弃一切破坏行为的爱国,一种基于网络的大学生理性爱国。但是与之相反,中国当前的大学生理性爱国的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在爱国的同时举行了一系列有规模的打砸抢烧日货、冲击日本商店和大使馆、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
那么导致出现这种非理性爱国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网络群体因素
随着信息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打破了常规的交流沟通模式,由单一到到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交流。大学生网民作为一种民主力量正在崛起,并且享有越来越多言论自由的权利,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网民群体。
进入网络时代,网络群体观念逐渐加强,网络的高度自由和开放性为大学生网民群体的聚集提供了理想场所,大学生在这个观点自由的市场,可以以各种不同的言论代表参加网络讨论,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言论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和空间在不断扩大。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的:“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是一个群体时代。”在这个貌似平静的大学生网络群体“湖面”中,只要有一丁点地站在爱国立场上的非理性因素的出现,就会激起一连串的非理性波涛,而且,久久不能平静下来[1]。
网络群体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这也是由于网络群体自身的盲目性和跟从性的特点决定的。在一个网络言论的群体中暗示和传染性达到了特定的阶段,就会造成网络群体的言论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在网络中,大量虚假信息的传播,最开始呈现的就是一种暗示和指引,利用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感染力,这种虚假信息很快会进入到网络群体中所有人的头脑,网络群体的一致倾向会立刻让这个虚假信息变成一个事实。在群体心理的支配下,约束个人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网络群体中失去了效力,“法不责众的经验使其意识到人数赋予其的力量,感受到不必为后果承担责任的安全感”,于是,以一种隐匿身份进入到互联网中的网民更加肆无忌惮了[2]。
(二)视角局限因素
网络视角局限性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出现非理性爱国行为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网民普遍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爱国主义,这是一种落后的视角。从历史到今天,爱国主义仿佛和“抵制”二字摆脱不了联系。从前几年的抵制法货、抵制日货开始,“抵制”的行为从来不曾断过,它总是让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涨。但今天的抵制活动,无疑是一种错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对日贸易上得到了很多好处。如果这个时期与日本在技术上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在大量电子科技领域就不会是今天这样的成就。在今天的国际贸易中,竞争十分激烈,如果抵制了这个国家,我们的开放和引进就会处于被动的状态,就会受制于人。其次,我们已经逐步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用偏激狭隘的视角去看待爱国主义,我们的爱国主义充满复仇气息,基本丧失了人性的基准。例如近期的钓鱼岛事件,日本蛮横无理的争夺钓鱼岛的主权,公开否认钓鱼钓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这一历史事实,并且日本右翼分子多次登岛进行一系列的侵占行为,严重影响了两国的正常交流。面对钓鱼岛事件,国民马上联想到日本对中国的历史侵略问题,反日情绪不断高涨。全国多个地区都发生了爱国人士打砸日本商店、打砸日本汽车、冲撞日本大使馆、举行激进游行示威的活动。这虽然是国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但无疑造成了国内社会的动荡不安,也给暴力恐怖分子趁机作乱提供了机会,这是不理性的,是一种狂躁和激进。这种狂躁、激进,客观上对大学生网民情绪和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一些负面影响[3]。再次,一部分大学生以网络愤青的身份进入网络,他们高喊爱国主义,拥护祖国的完整统一,并且对现存的国际秩序有着强烈的不满情绪,他们崇尚暴力,喜欢以暴力方式解决一切问题。这些行为无疑对理性爱国形成了阻碍。 (三)爱国主义教育不到位
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当前中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比较陈旧,依旧重复着中学的内容,缺少时代的鲜活案例、缺乏理论深化与内容创新。这种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几乎脱节的教育模式,违反了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不同内容要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容易让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的形式和内容已经完全固定化和格式化,或认为爱国主义只有做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轰轰烈烈的大事才是爱国,当前高校的这种爱国主义教育模式难免造成理性爱国的缺失。另外,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重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或者没有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他们片面地理解“稳定压倒一切”,考虑大学生高昂的爱国热情可能给学校或社会带来不确定因素,在面对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涨时,高校管理人员往往采用压制性的办法,而不是积极的保护和引导[4]。高校管理者最常用的手段是通过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行为实施口头教育,用强硬的惩处手段来压制大学生的爱国主张,制止不理智的爱国行为。在短期上,高校管理者的这种做法是有效的,防止了大学生在表达爱国热情时出现偏激行为,可是从长远上来看,强制措施会更多地挫伤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形成抵抗情绪,养成不理性的爱国习惯。
三、网络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网下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网络中的不理性,根源还在当下,要在现实中来解决,既要加强大学生日常的理性爱国教育,又要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对于高校来说,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富有理性,要从历史出发,源于历史并高于历史,要与时俱进,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变化,适时而生。然而当前,中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普遍存在着体系不健全等不足之处,高校教育普遍重在历史事件,缺乏鲜活的历史案例、缺乏理论深化与内容创新,教育观念相对老旧。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的指引下,中国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模式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一番适时的思索和探讨,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提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模式,拓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让当代大学生更容易理解理性爱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的各项设施建设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教育质量方面也有所改善。时代在进步,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也应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进行改革,在中国梦的指引下,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保持高度一致。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正确看待网络问题。当代大学生不能够仅仅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待现实的问题。例如钓鱼岛事件发生以来,网络中出现的危险言论普遍站在历史的角度来仇视日本的行为,这是不正确不理性。当今社会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村正在形成,世界处于一个和谐共处、共谋发展的时代。大学生要认清这个事实,站在世界整体和谐的角度,来保证世界的和睦,社会健康,国与国之间正常交流,和平解决一切纠纷。当钓鱼岛争端时,我们的爱国行动不是走上街头去打砸抢烧,而是充分发挥价值取向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加强网络监督与管控
网络群体因素是导致当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的一个主要因素,网络群体的跟从性和盲目性是它的主要特点。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去克服这个网络群体难题,让处于网络中的言论是正确、理性的呢?应该加强网络监管,保证网络内容的纯洁真实。
1.完善网络法律规范,依法打击网络暴力
中国网络的发展较晚,网络法规也是一个新引进的概念。由于网络法规是基于网络事件而出台的行为规范。只要网络上出现了危害行为,针对这个行为,我们才能产生制裁这种危险行为的办法,因此我们的网络制裁具有滞后性。要更好地执行网络的监督功能,首先,我们的网络政策与法律规范必须具有前瞻性。我们的政策与法律规范要在危险言论发表及产生不良后果前进行制裁。其次,我们的网络政策必须与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指示一致。必须高度拥护党中央的决定,密切联系当前,开展网络监督工作、执行网络政策与法律法规,使网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2.强化网络监管,坚决制止网络非理性
加强网络的管理与监督,首先面对的是管理。网络是虚幻缥缈的,具有不固定性。网络言论也是自由的,网络管理无疑是一个困难系数极高的行为。我们的网络管理必须具有发展性与技术性。我们的网络管理必须在技术上具有当前最先进的设备与网络高技术人员。基于网络变化的速度而变化,与时俱进。其次面对的是监督。网络舆论是随着网络发展变化的,并且其地位日益重要,一个小的言论往往会在网络的海洋中掀起不小的波涛,例如关于钓鱼岛事件中,大学生倡导的爱国主义运动,盲目对于日本的仇视导致了一系列国内的打砸抢烧,严重危害了国内的稳定发展,也给反动分子带来了利用民众的机会。所以说网络监督至关重要。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管,定期对网络言论的价值取向与动机进行总结评论,对网络中有关热点问题进行处理,这样的网络监督能够一定程度导致网络的健康发展。
3.开展网络舆情防控,积极引导网民言论爱国
网络是一个群体性因素密集的地方,大学生网民的素质也与群体性密不可分。那么,提高大学生网民的素质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群体的。网络作为各种身份网民交流的一个平台,是各种言论大杂烩的一个场所,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导致矛盾产生和激化[5]。首先,就是要大学生网民有自己的理性,一切坚决拥护党的决策与政府的政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自己对事物真假、丑恶的辩证认识。其次,就是高校加强正确的引导,教育大学生理性爱国,正确分辨网络中的言论,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加强网络理性爱国的领导
1.领导重视和科学规划
理性爱国是既是一个全民性的举动,也是一个政治理性问题,不仅要全民引起重视,还要党和国家领导人引起高度重视。当前,任意扩展扩大不健全体制的爱国主张,势必造成中国在国内国际形象的负面影响。为此,党和国家领导人需要加大对爱国举动的关注力度,实事求是地展开布局策略、科学规划全民性的理性的爱国运动。积极宣传与时俱进的爱国行动,结合当前的发展策略,又不破坏国际交流,达到国际间和谐共处的目的。
2.健全队伍,培养一支既懂理性爱国教育艺术又懂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政工队伍
政工队伍在大学生爱国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当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要充分了解网络的所有特征,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通过自己的网络技能及时解决在网络中传播的一切非理性问题;与此同时,他们要具有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不断革新出一个当前网络时代适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策略。有了这支队伍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才能更好地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杨静.以群体之名—浅析网络非理性事件中的受众心理[J].文史博览(理论),2011,(3).
[3] 史丹,张加明.大学生理性爱国现状及原因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2,(1).
[4] 李庆杨,刘晓鸥.大学生理性爱国几个问题的思考[J].沈阳大学学报,2012,(1).
[5] 马志敏.网络群体性事件:原因、影响及对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5).
[责任编辑 吴 迪]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理性爱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207-03
近年来,由于中国周边形势日趋紧张,特别是钓鱼岛事件发生后,许多热血爱国人士纷纷举行了一系列的爱国主义运动。作为一个祖国的公民、一个当代大学生,热爱、维护我们祖国领土的完整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在表达爱国热情时要充满理性,不可冲动,不可造成祖国局势的动荡。
理性爱国要求我们的爱国行为要理智,要三思而后行。在表达自己的爱国主张时要合情、合理、合法,一切行为决不能僭越法律,不能以爱国的理由来任意践踏法律。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理性地表达爱国热情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初步探索: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影响
当中国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爱国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网络逐渐被当代大学生作为了一个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平台。同时,网络社会的兴起也为非理性爱国运动的衍生营造了摇篮,对大学生理性爱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网络为当代大学生表达爱国主张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
网络平台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沟通模式,变革了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例如,门户网站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并且其传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运动的信息量大、报道及时、科学细致、精确精炼,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新媒体博客的使用,为大学生自由发表爱国言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载体,即使是所谓的草根农民也可以通过网络博客发表自己的爱国言论。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得到革新,网络为爱国主义向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时代舞台。可以说网络的兴起,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理性因素受到网络群体非理性因素的冲击与挑战
首先,网络是一个全民性言论自由的虚幻场所,网络中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可靠性和自主性,导致了网络中许多不良信息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观念构成严重威胁。其次,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是网民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和社会阅历的缺失易受不良网络信息的误导,产生一系列冲动过激的想法和行动。如大学生群体易受网络舆论中的反日信息的挑唆,并且迅速爆发仇日情绪举行一系列不理性的爱国运动,开展游行示威、打砸日货、冲击日本大使馆、伤害日本在华人员等。所以说网络的兴起,也对大学生在网络中的理性爱国带来严重威胁。
二、网络环境中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情感虽然可以打动人,但往往是瞬间易逝的,要使大学生爱国情怀成为一种长期的信念,从而转化成为一种爱国主义行为,必须要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也就要求当代大学生的思维从感性方面得到升华,上升到理性的举措。当代网络的普及程度加深,信息传递呈现自主化、虚幻化和不确定性。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张在网络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它更应该是一种基于情感上升的理性,包括正确的、放弃一切破坏行为的爱国,一种基于网络的大学生理性爱国。但是与之相反,中国当前的大学生理性爱国的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在爱国的同时举行了一系列有规模的打砸抢烧日货、冲击日本商店和大使馆、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
那么导致出现这种非理性爱国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网络群体因素
随着信息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打破了常规的交流沟通模式,由单一到到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交流。大学生网民作为一种民主力量正在崛起,并且享有越来越多言论自由的权利,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网民群体。
进入网络时代,网络群体观念逐渐加强,网络的高度自由和开放性为大学生网民群体的聚集提供了理想场所,大学生在这个观点自由的市场,可以以各种不同的言论代表参加网络讨论,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言论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和空间在不断扩大。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的:“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是一个群体时代。”在这个貌似平静的大学生网络群体“湖面”中,只要有一丁点地站在爱国立场上的非理性因素的出现,就会激起一连串的非理性波涛,而且,久久不能平静下来[1]。
网络群体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这也是由于网络群体自身的盲目性和跟从性的特点决定的。在一个网络言论的群体中暗示和传染性达到了特定的阶段,就会造成网络群体的言论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在网络中,大量虚假信息的传播,最开始呈现的就是一种暗示和指引,利用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感染力,这种虚假信息很快会进入到网络群体中所有人的头脑,网络群体的一致倾向会立刻让这个虚假信息变成一个事实。在群体心理的支配下,约束个人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网络群体中失去了效力,“法不责众的经验使其意识到人数赋予其的力量,感受到不必为后果承担责任的安全感”,于是,以一种隐匿身份进入到互联网中的网民更加肆无忌惮了[2]。
(二)视角局限因素
网络视角局限性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出现非理性爱国行为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网民普遍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爱国主义,这是一种落后的视角。从历史到今天,爱国主义仿佛和“抵制”二字摆脱不了联系。从前几年的抵制法货、抵制日货开始,“抵制”的行为从来不曾断过,它总是让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涨。但今天的抵制活动,无疑是一种错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对日贸易上得到了很多好处。如果这个时期与日本在技术上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在大量电子科技领域就不会是今天这样的成就。在今天的国际贸易中,竞争十分激烈,如果抵制了这个国家,我们的开放和引进就会处于被动的状态,就会受制于人。其次,我们已经逐步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用偏激狭隘的视角去看待爱国主义,我们的爱国主义充满复仇气息,基本丧失了人性的基准。例如近期的钓鱼岛事件,日本蛮横无理的争夺钓鱼岛的主权,公开否认钓鱼钓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这一历史事实,并且日本右翼分子多次登岛进行一系列的侵占行为,严重影响了两国的正常交流。面对钓鱼岛事件,国民马上联想到日本对中国的历史侵略问题,反日情绪不断高涨。全国多个地区都发生了爱国人士打砸日本商店、打砸日本汽车、冲撞日本大使馆、举行激进游行示威的活动。这虽然是国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但无疑造成了国内社会的动荡不安,也给暴力恐怖分子趁机作乱提供了机会,这是不理性的,是一种狂躁和激进。这种狂躁、激进,客观上对大学生网民情绪和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一些负面影响[3]。再次,一部分大学生以网络愤青的身份进入网络,他们高喊爱国主义,拥护祖国的完整统一,并且对现存的国际秩序有着强烈的不满情绪,他们崇尚暴力,喜欢以暴力方式解决一切问题。这些行为无疑对理性爱国形成了阻碍。 (三)爱国主义教育不到位
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当前中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比较陈旧,依旧重复着中学的内容,缺少时代的鲜活案例、缺乏理论深化与内容创新。这种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几乎脱节的教育模式,违反了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不同内容要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容易让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的形式和内容已经完全固定化和格式化,或认为爱国主义只有做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轰轰烈烈的大事才是爱国,当前高校的这种爱国主义教育模式难免造成理性爱国的缺失。另外,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重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或者没有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他们片面地理解“稳定压倒一切”,考虑大学生高昂的爱国热情可能给学校或社会带来不确定因素,在面对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涨时,高校管理人员往往采用压制性的办法,而不是积极的保护和引导[4]。高校管理者最常用的手段是通过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行为实施口头教育,用强硬的惩处手段来压制大学生的爱国主张,制止不理智的爱国行为。在短期上,高校管理者的这种做法是有效的,防止了大学生在表达爱国热情时出现偏激行为,可是从长远上来看,强制措施会更多地挫伤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形成抵抗情绪,养成不理性的爱国习惯。
三、网络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网下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网络中的不理性,根源还在当下,要在现实中来解决,既要加强大学生日常的理性爱国教育,又要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对于高校来说,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富有理性,要从历史出发,源于历史并高于历史,要与时俱进,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变化,适时而生。然而当前,中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普遍存在着体系不健全等不足之处,高校教育普遍重在历史事件,缺乏鲜活的历史案例、缺乏理论深化与内容创新,教育观念相对老旧。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的指引下,中国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模式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一番适时的思索和探讨,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提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模式,拓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让当代大学生更容易理解理性爱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的各项设施建设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教育质量方面也有所改善。时代在进步,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也应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进行改革,在中国梦的指引下,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保持高度一致。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正确看待网络问题。当代大学生不能够仅仅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待现实的问题。例如钓鱼岛事件发生以来,网络中出现的危险言论普遍站在历史的角度来仇视日本的行为,这是不正确不理性。当今社会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村正在形成,世界处于一个和谐共处、共谋发展的时代。大学生要认清这个事实,站在世界整体和谐的角度,来保证世界的和睦,社会健康,国与国之间正常交流,和平解决一切纠纷。当钓鱼岛争端时,我们的爱国行动不是走上街头去打砸抢烧,而是充分发挥价值取向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加强网络监督与管控
网络群体因素是导致当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的一个主要因素,网络群体的跟从性和盲目性是它的主要特点。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去克服这个网络群体难题,让处于网络中的言论是正确、理性的呢?应该加强网络监管,保证网络内容的纯洁真实。
1.完善网络法律规范,依法打击网络暴力
中国网络的发展较晚,网络法规也是一个新引进的概念。由于网络法规是基于网络事件而出台的行为规范。只要网络上出现了危害行为,针对这个行为,我们才能产生制裁这种危险行为的办法,因此我们的网络制裁具有滞后性。要更好地执行网络的监督功能,首先,我们的网络政策与法律规范必须具有前瞻性。我们的政策与法律规范要在危险言论发表及产生不良后果前进行制裁。其次,我们的网络政策必须与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指示一致。必须高度拥护党中央的决定,密切联系当前,开展网络监督工作、执行网络政策与法律法规,使网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2.强化网络监管,坚决制止网络非理性
加强网络的管理与监督,首先面对的是管理。网络是虚幻缥缈的,具有不固定性。网络言论也是自由的,网络管理无疑是一个困难系数极高的行为。我们的网络管理必须具有发展性与技术性。我们的网络管理必须在技术上具有当前最先进的设备与网络高技术人员。基于网络变化的速度而变化,与时俱进。其次面对的是监督。网络舆论是随着网络发展变化的,并且其地位日益重要,一个小的言论往往会在网络的海洋中掀起不小的波涛,例如关于钓鱼岛事件中,大学生倡导的爱国主义运动,盲目对于日本的仇视导致了一系列国内的打砸抢烧,严重危害了国内的稳定发展,也给反动分子带来了利用民众的机会。所以说网络监督至关重要。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管,定期对网络言论的价值取向与动机进行总结评论,对网络中有关热点问题进行处理,这样的网络监督能够一定程度导致网络的健康发展。
3.开展网络舆情防控,积极引导网民言论爱国
网络是一个群体性因素密集的地方,大学生网民的素质也与群体性密不可分。那么,提高大学生网民的素质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群体的。网络作为各种身份网民交流的一个平台,是各种言论大杂烩的一个场所,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导致矛盾产生和激化[5]。首先,就是要大学生网民有自己的理性,一切坚决拥护党的决策与政府的政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自己对事物真假、丑恶的辩证认识。其次,就是高校加强正确的引导,教育大学生理性爱国,正确分辨网络中的言论,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加强网络理性爱国的领导
1.领导重视和科学规划
理性爱国是既是一个全民性的举动,也是一个政治理性问题,不仅要全民引起重视,还要党和国家领导人引起高度重视。当前,任意扩展扩大不健全体制的爱国主张,势必造成中国在国内国际形象的负面影响。为此,党和国家领导人需要加大对爱国举动的关注力度,实事求是地展开布局策略、科学规划全民性的理性的爱国运动。积极宣传与时俱进的爱国行动,结合当前的发展策略,又不破坏国际交流,达到国际间和谐共处的目的。
2.健全队伍,培养一支既懂理性爱国教育艺术又懂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政工队伍
政工队伍在大学生爱国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当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要充分了解网络的所有特征,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通过自己的网络技能及时解决在网络中传播的一切非理性问题;与此同时,他们要具有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不断革新出一个当前网络时代适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策略。有了这支队伍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才能更好地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杨静.以群体之名—浅析网络非理性事件中的受众心理[J].文史博览(理论),2011,(3).
[3] 史丹,张加明.大学生理性爱国现状及原因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2,(1).
[4] 李庆杨,刘晓鸥.大学生理性爱国几个问题的思考[J].沈阳大学学报,2012,(1).
[5] 马志敏.网络群体性事件:原因、影响及对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5).
[责任编辑 吴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