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香气都逼真的治愈微光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想象吃甜品的时候,旁边有同样造型的蜡烛在静静地发着微光,连它燃烧时散发的香气都和甜品的味道一样吗?把蜡烛和甜品完美结合,食物造型师安吉制造出了心中的浪漫。
安吉

当蜡烛遇上甜品


  安吉从小学习音乐,大学在澳大利亚读商科,毕业后回到上海,意外接触到甜品制作。记得第一次用裱花袋做曲奇时,她笨手笨脚,竟然把裱花嘴套在袋子外面,以至于制作时裱花嘴一直往下掉。不过,她一路摸索,几年后误打误撞成了一名食物造型师。
  安吉很喜欢蜡烛,觉得蜡烛和甜品一样,能给人带来治愈的感觉。在澳大利亚留学时,她就常去香薰店买蜡烛。那时,一个蜡烛要上千元,买回来后,安吉便长时间地把玩欣赏,克制想点燃它的欲望。可是蜡烛的使命是燃烧,只有点燃,才能让它完成美丽的绽放。
  安吉索性买来材料DIY蜡烛。一开始,她只是学习制作简单的杯蜡。不久,她便不满足于此,开始往蜡液中滴入喜欢的精油,做成香薰蜡烛。当夜深人静时,安吉看见散发着幽微光芒的蜡烛,闻到淡淡的香味,日子仿佛也变得一点点鲜活起来。
  提到蜡烛,很多人想到的是光滑平整的柱状蜡烛。其实蜡烛有很多材质,并且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纹理和质感。安吉用来制作香薰蜡烛的大豆蜡和椰子蜡都是天然提纯而来,不仅燃烧充分、时间长,而且无黑烟、无残留,更不会产生不好的气味。
  安吉对食物的细节、配色和布景等比较敏感。有时候看到一款喜欢的甜品,或是看到一张美食照片时,她就会想:如果把它变成蜡烛不知道会怎么样?她发现大豆蜡在一定温度下打发,会有奶油般的质感,便决定尝试把蜡烛做成甜品造型。

连香气都逼真?


  制作造型蜡烛,需要用到不同的蜡材,比如蜂蜡、冰花蜡、果冻蜡等。制作蜡烛容易,可要把蜡烛做成甜品造型就不容易了。
  制作甜品造型蜡烛的关键,在于细节上的质感。不同的蜡材在不同温度下会呈现不一样的状态,安吉花了很长时间细心辨识每种蜡的特性,了解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只有充分了解蜡材的熔点、状态,才能保证创作的可行性。在多种蜡材相互配合的作品中,掌握好比例和溫度及调色,连化蜡的时候都有讲究。有一次,安吉化蜡时温度过高,与室温相差太大,蜡凝固冷却时就形成了很多裂纹,只能从头再来。
  作为尝试之作,安吉选择了一款水果塔款式造型。她先是往一个塔皮的硅胶膜里倒入调好色的大豆蜡,等表面开始凝固后插入竹签,蜡液完全凝固后再拿起竹签进行脱模,脱模后再把竹签放入,最后挤出大豆奶油霜,把事先准备好的各色水果模型一一安放上去,一款水果塔款式的蜡烛就大功告成了。
  完成了简单的造型蜡烛后,安吉就开始琢磨做更有挑战性的甜品造型蜡烛。她觉得不光造型要像甜品,味道也要接近才行,比如模拟出海盐焦糖的味道、牛奶巧克力的味道或者咖啡的味道。调色是安吉擅长的,她会观察食物本身的颜色,选择一个基础颜料之后,多次少量加入其他颜色调试,找到最接近的状态,比如酒红色就可以用红色和紫色调制。
  观察甜品拿破仑千层酥的肌理后,安吉发现它最重要的质感就是酥脆。大部分蜡烛比较扎实,没有拿破仑千层酥这样薄薄的轻盈感。怎么办?安吉用两种蜡材融化调色,倒在纸盘里凝固成蜡片,再用刮刀一点点刮出酥质,最后把散落的边角料收集起来再贴上去,挤上奶油做一个组合,便有了相同的质感。从简单的杯蜡到抹茶奶油蛋糕、莓果气泡水,再到拿破仑千层酥,安吉不断尝试着让蜡烛更像食物。面对几可乱真的蜡烛,朋友啧啧称赞:“谁能想到这是蜡烛啊,连香气都如此逼真。”

很美很治愈?


  随着制蜡技艺的长进,安吉“不安分”起来。她看过《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一书后灵感顿生,做了一款瓶花蜡烛。瓶花非常具有女性特点,如果在古代,它可以放在案头、床边、茶几,如同美不自知的佳人。安吉又将蜡片捏成不规则的形状,贴上金箔后再一片片贴到柱状蜡烛上,就像柔软脆弱的蜡烛穿上了铠甲。
  看电影《寻访千利休》时,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将一碗清水置于月下,月亮的倒影投于水中的画面,让安吉有感而发,她做出了相同造型的蜡烛,起名为“月”。朋友们看到后纷纷找她预订。安吉把“月”和另外两款造型蜡烛合在一起,成为一套名为“水冰月”的蜡烛礼盒进行出售。
  还有一些裙边蜡烛,如“龙王的小女儿”“人鱼公主”,燃烧时就像在收集蜡烛的眼泪,在烛光中消融,在消融中舞蹈。
  这些造型蜡烛美到让人窒息,安吉渐渐在业内小有名气。2020年夏天,她带着亲手制作的四十件蜡烛到成都入云屋,举办了主题为微光咖啡馆的蜡烛展。
  安吉制作的蜡烛中,有些是根据入云屋在售甜品做的造型,有东方甜品、日式果子、曲奇、慕斯、饮品等不同甜品的形态。调色、造型,观察甜品的肌理,调配甜品的香薰,从食物造型到制作蜡烛,于安吉而言既是享受,也是自我治愈的过程。
  一系列美食造型的蜡烛,比真实食物更让人垂涎欲滴。每个踏进入云屋的人见到蜡烛,心头都感到了一丝柔软与温暖,他们赞叹道:“蜡烛和甜品融合,形成了最美的‘微光’。”“胖了看蜡烛,瘦了吃甜品,一点也不冲突。”
  蜡烛展结束后,朋友问安吉这些蜡烛出售吗?她说:“都点燃吧。”最后朋友还是劝她,“能卖多少钱不重要,有喜欢的人能带回家,也挺好。”
  2020年10月,安吉去大理旅行,结识了一些一见如故的朋友。回家后,她对这段旅行念念不忘。夜里,她翻看旅行照片,用橙子、苹果、柠檬煮热红酒,再把小番茄和西葫芦放进烤箱,燃烧的蜡烛是肉桂甜橙味的。就这样,在满屋子自然交织的香味中,旅行的记忆一幕幕被打开,心里被暖暖的幸福占满。蜡材也好,食材也好,最终都在表达同一件事。它们在无尽的黑夜里积蓄着能量,点亮了治愈的微光。
  不久前,安吉在上海黑石公寓的艺术空间再次捧出“水与火”“花瓶里的花”“龙宫”“撕裂”四个主题的蜡烛作品,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治愈微光艺术蜡烛展”。这次的作品造型更奇特,艺术性也更强,更趋近安吉心中对于光与美的理解。
  未来,安吉想开一家店,一半是蜡烛,一半是甜品,而且蜡烛和甜品要长得一模一样。她觉得看到它们,心里就会生出无限的温柔。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王冬艳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入了冬,那些残喘的叶,终于枯尽、凋零。  走在空荡的校园里,我留心寻找,试图选择一片落叶放在书中,留下一页草木的微息。  银杏叶已尽数黄了,黄得很轻、很浅,淡淡的。飘零的叶安然地卧在草丛里,简净、美好。我捡起一片:三角的叶,细长的茎,只是缺了一角。不合我意,便放下,重又捡起一片。这一片样子完整,只是叶缘的虫蛀清晰可见,我打消了带走它的念头……如此仔细地寻找一番,仍是一无所获。  午后,在公交站台旁
期刊
一  后院传来一阵木栅响动,几声“咩咩”依次响起。我知道,是姥爷出门放羊了。  天空虽已明亮,太阳却未升起,白茫茫的天幕上残留了几点星光。地上起了薄薄的露水,将土壤染成略深的褐色。清冷的空气包裹着皮肤,带来微凉的触感。我将脸贴在窗户上,看着穿了白色短衫灰色短裤的姥爷,趿了一双拖鞋,甩着羊鞭,一边在地上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一边消失在隐隐的晨雾中。  我缩回被窝,睡了个回笼觉,醒来感觉有人在摸我的头,
期刊
传说在遥远的魔法森林里,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月光花,每次只开一朵,三年才开一次。每开一次花,就会有一粒露珠,在花蕊间长大。  月光花在子夜时分月光能够照耀到的大树下时盛开。月光花的盛开,离不开月光的滋润。只有在月圆之夜,月光花才会发芽,然后汲取着月光的清辉,不断发出闪亮的光芒,慢慢长大,再绽放出奇异的光彩。黎明前夕,露珠开始膨胀、闪亮。  那朵灿烂的月光花,生长在一棵爬满青苔的大树下,等待着需要它的
期刊
总算到了天黑  可阴云久久不散  我捧着芬芳的栀子花  待月  因为我和远方的她  有一场美好的约会  河水叮咚  唱着属于它的情歌  夜雨嘀嗒  奏出属于月的羞涩  终于  最后一朵花合上了花瓣  一汪银河  混着繁星  冲开阴云  月那样圆呵  清秀的臉上露出淡淡的羞涩  我手捧鲜花  寄月  我的嘴角上扬  因为我同她  一起与月约会  韩淞露:吉林省舒兰市第十六中学初一(10)班学生  编
期刊
60岁的我仍爱抬头仰望星空,只是由青葱少女变成了佝偻老妪,眸子由清浅澄澈变得厚重浑浊。当我望向斑驳夜色上影影绰绰的星海时,总会倏忽合上眼帘,由那一颗颗星子带着,载看这一身行囊。  十六岁  “你学文还是学理啊?”娇羞少女昂着头问。  “学文吧,一直喜欢着,你呢?”  “我喜欢的人选什么我就选什么,我胸无大志。”  少女的笑声漾开了春日的芳菲,一个个花苞羞赧地撑起了或白或粉的小伞,煞是好看。  “跟
期刊
母亲做的饭菜与以前不同了。  小时候,我放学就往家跑,跑到村口抬头一望,便看见一缕炊烟。我随着那炊烟,快步走回家中。走到家门口,父亲已微笑着坐在门槛上等着我了。他轻轻挽起我的小手,牵着我走向厨房。  厨房里烟雾弥漫,父亲的眼镜上弥漫着浓浓的雾气。母亲在烟的那一边,我隐约看到她在忙碌着。“丫头回家啦,来,帮我一起烧火。”母亲温柔地说。父亲牵着我的手,来到灶堂边。周围布满了干燥的杉木枝和柴草,父亲坐到
期刊
谨以此文,献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与所有在抗疫一线前赴后继、逆行而上的平凡人们。  2020年春节,注定不同尋常。  母亲是医生,也许很快,母亲就要被召回了。我明白,那是母亲的责任,可当那日真的到来,我的理智轰然倾塌。  我拽住她的衣袖:“妈,不回去……好不好?”我哽咽道,“好不容易回来几天,别走,好不好?”  我有很多理由让她留下来——  我想说,我和爸爸会为你担心,你是这个家的精神支柱啊。 
期刊
回了一趟老家,从事建筑行业的朋友问我城中最美的建筑是什么。我答曰:“红砖厝。”在闽南,至今我们仍把房屋叫做“厝”。于是他带我去看南安官桥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古大厝。  蔡氏古民居由清末旅居菲律宾的华侨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建造,始建于1867年,前后历经四十多年才建造完成,迄今尚存的宅第还有16座。古大厝里的建筑形似殿宇,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白石墙脚、红砖墙身、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
期刊
我是记忆交换所的一名制造者,我的代号是M597。  从我有记忆起,世界就是这样的。我所在的星球叫梦星,有各种各样的风景、建筑、设施。记忆交换所里有三类人:代号以D开头的梦者,代号以S开头的交换员,还有像我这样代号以M开头的制造者。  梦者是最高级的,他们能够通过做梦和想象创造记忆。我感觉梦者和制造者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创造记忆。只不过制造者的任务更麻烦一点——到现实中去创造记忆。比如说需要第一视角
期刊
何光华(左)在电缆施工现场  走进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的作业现场,有一位女性职工颇为显眼:短发、工装,气质干练,手里捧着图纸,她就是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电力电缆高级技师何光华。耳濡目染埋下创新种子  何光华的父亲何有钧是一名电力工人,精通电工技术,小时候,何光华经常看着父亲修电器。“爸爸的手太神奇了!”她看得着了迷。“闺女,把那个零件递给爸爸。”“看,就是这么简单。”父亲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