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7月23日,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一名发热患者标本进行了裂谷热核酸的检测和复核,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国家卫计部门将其确诊为我国首例输入型裂谷热病例。随后,科研人员成功分离出裂谷热病毒,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帮助。
真是可怕!大自然充满了“杀手”,我们必须先摸清楚“敌人”的底牌,才能在这场与病毒的战役中占得先机。
非洲大陆的神秘“热”客
由于人口密集,野生动物繁多,非洲作为人类与动物病原体接触最多的地方,新型传染病出现的概率也比其他地区高。其中,最令人间风丧胆的埃博拉病毒在发现之初便展现出极其可怕的面目。而在今年7月传入我国的首例“裂谷热”病毒最早也被发现于这片贫瘠的大地。
裂谷热,也称立夫特谷热(1931年在肯尼亚立夫特山谷一农庄羊群中调查发现),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病主要影响动物,使其流产或死亡。牛、羊、骆驼等家畜都可感染该病毒,并作为病毒的传染源。裂谷热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没有特定的传播季节。
当人们不可避免地接触感染动物的组织、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或食用未煮熟的肉、奶时,病毒就主动找上门来了。另外一个传播途径则是蚊虫叮咬,这点和我们熟悉的“登革热”病毒一样。登革热在东南亚呈地方性流行,流行季节与各地气候、蚊虫繁殖情况有关。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蚊虫易繁殖,如广东省的5~10月、海南省的3~10月都是登革热的流行期。与裂谷热不同的是,病毒携带者是登革热传染源,主要传播媒介为伊蚊(包括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在我国白纹伊蚊较多见)。
“验明正身”的病毒兄弟
裂谷热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呈球形,直径约90~110纳米,有包膜。这种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在56℃的温度下可坚持存活40分钟,在-60℃以下的环境中可存活多年。通过病毒分离、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血清学试验等实验室检测手段,我们可以对这种病毒进行检验。如果从病人血清标本中分离到裂谷热病毒,检出裂谷热病毒核酸、抗原;血清特异性IgM(免疫球蛋白M)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qG(免疫球蛋白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便可确诊为感染裂谷热病毒。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中的黄热病毒属。病粒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形,直径为40~50纳米,外部有一层由脂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合有特异性的抗原。登革病毒耐低温不耐热,在60℃的温度下存活30分钟,100℃高温下只能存活2分钟。确诊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裂谷热的实验诊断方式基本一致。
难以抵抗的“病变”历程
电影中我们常常看到感染病毒的人经历可怕的病变,最后甚至丧失自我。而现实中,人体内的病毒也会发生异常的转变。不过,大部分人感染裂谷热病毒为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感染后出现发热、视网膜炎等症状。裂谷热潜伏期为2~6天,病人会突然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部分病例表现为多系统受累的症状,如视网膜炎、出血综合症、脑膜脑炎症状(剧烈头痛、记忆丧失、颈僵直、眩晕、昏睡、昏迷甚至死亡)。
登革热的症状和裂谷热有相似之处,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突发高热,一般为39℃以上,持续3~7天。与此同时出现头痛、眼眶痛和关节肌肉痛的“三痛”病症。另外,皮疹也是登革热的一种表现。发烧后也可能有出血的倾向。轻型登革热,临床上类似流感,容易被忽视。重型登革热在病程3~5天时突然加重,出现脑膜脑炎症状。
“蚊”风盛行,强力阻隔
裂谷热和登革热这对兄弟到目前还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疫苗预防也还处在研究阶段。切断传染病的蚊媒传播途径对防控疾病至关重要。所以,预防这类流行疾病的关键就是:灭蚊!灭蚊!灭蚊!
如在流行区穿着长袖长裤,使用蚊帐、驱蚊液;避免在树荫、草丛等户外阴暗处逗留;防止积水,清除蚊子滋生地;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底盘不留积水;丢弃的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等。
由于裂谷热在动物中的爆发先于人类病例,那么在预防中应当与动物部门建立联系,了解当地的动物疫情。疫区人员、兽医、实验人员或医护人员在接触染病动物或病人时更要注意加强防护。
总之,养成防蚊灭蚊的良好习惯,不仅可以预防裂谷热和登革热等流行疾病,还可以降低感染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寨卡病毒病等80多种传染病的危险。
真是可怕!大自然充满了“杀手”,我们必须先摸清楚“敌人”的底牌,才能在这场与病毒的战役中占得先机。
非洲大陆的神秘“热”客
由于人口密集,野生动物繁多,非洲作为人类与动物病原体接触最多的地方,新型传染病出现的概率也比其他地区高。其中,最令人间风丧胆的埃博拉病毒在发现之初便展现出极其可怕的面目。而在今年7月传入我国的首例“裂谷热”病毒最早也被发现于这片贫瘠的大地。
裂谷热,也称立夫特谷热(1931年在肯尼亚立夫特山谷一农庄羊群中调查发现),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病主要影响动物,使其流产或死亡。牛、羊、骆驼等家畜都可感染该病毒,并作为病毒的传染源。裂谷热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没有特定的传播季节。
当人们不可避免地接触感染动物的组织、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或食用未煮熟的肉、奶时,病毒就主动找上门来了。另外一个传播途径则是蚊虫叮咬,这点和我们熟悉的“登革热”病毒一样。登革热在东南亚呈地方性流行,流行季节与各地气候、蚊虫繁殖情况有关。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蚊虫易繁殖,如广东省的5~10月、海南省的3~10月都是登革热的流行期。与裂谷热不同的是,病毒携带者是登革热传染源,主要传播媒介为伊蚊(包括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在我国白纹伊蚊较多见)。
“验明正身”的病毒兄弟
裂谷热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呈球形,直径约90~110纳米,有包膜。这种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在56℃的温度下可坚持存活40分钟,在-60℃以下的环境中可存活多年。通过病毒分离、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血清学试验等实验室检测手段,我们可以对这种病毒进行检验。如果从病人血清标本中分离到裂谷热病毒,检出裂谷热病毒核酸、抗原;血清特异性IgM(免疫球蛋白M)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qG(免疫球蛋白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便可确诊为感染裂谷热病毒。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中的黄热病毒属。病粒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形,直径为40~50纳米,外部有一层由脂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合有特异性的抗原。登革病毒耐低温不耐热,在60℃的温度下存活30分钟,100℃高温下只能存活2分钟。确诊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裂谷热的实验诊断方式基本一致。
难以抵抗的“病变”历程
电影中我们常常看到感染病毒的人经历可怕的病变,最后甚至丧失自我。而现实中,人体内的病毒也会发生异常的转变。不过,大部分人感染裂谷热病毒为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感染后出现发热、视网膜炎等症状。裂谷热潜伏期为2~6天,病人会突然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部分病例表现为多系统受累的症状,如视网膜炎、出血综合症、脑膜脑炎症状(剧烈头痛、记忆丧失、颈僵直、眩晕、昏睡、昏迷甚至死亡)。
登革热的症状和裂谷热有相似之处,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突发高热,一般为39℃以上,持续3~7天。与此同时出现头痛、眼眶痛和关节肌肉痛的“三痛”病症。另外,皮疹也是登革热的一种表现。发烧后也可能有出血的倾向。轻型登革热,临床上类似流感,容易被忽视。重型登革热在病程3~5天时突然加重,出现脑膜脑炎症状。
“蚊”风盛行,强力阻隔
裂谷热和登革热这对兄弟到目前还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疫苗预防也还处在研究阶段。切断传染病的蚊媒传播途径对防控疾病至关重要。所以,预防这类流行疾病的关键就是:灭蚊!灭蚊!灭蚊!
如在流行区穿着长袖长裤,使用蚊帐、驱蚊液;避免在树荫、草丛等户外阴暗处逗留;防止积水,清除蚊子滋生地;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底盘不留积水;丢弃的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等。
由于裂谷热在动物中的爆发先于人类病例,那么在预防中应当与动物部门建立联系,了解当地的动物疫情。疫区人员、兽医、实验人员或医护人员在接触染病动物或病人时更要注意加强防护。
总之,养成防蚊灭蚊的良好习惯,不仅可以预防裂谷热和登革热等流行疾病,还可以降低感染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寨卡病毒病等80多种传染病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