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的讲解是课堂教学十分重要的环节,当前,有相当部分农村中学党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做得并不理想,表现为教师搞“一言堂”、唱“独角戏”,缺少师生互动等等。为此,广大一线教师要在党课课堂讲解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追求讲解的有效乃至高效。文章从农村中学党课教师要注意“六性”即注意讲解的针对性、启发性、透彻性、趣味性、情感性、迁移性出发,寻求农村中学党课课堂教学讲解的高效。
【关键词】 高效讲解 农村中学 党课教学
毋庸置疑,教师的讲解是课堂教学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帮助学生疏通教材,理解知识,并为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赣州市农村中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简明读本》(2010年3月第1版)(以下简称《读本》)是中共赣州市委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帮助农村中学生深化对党的认识,增强对党的热爱,坚定跟党走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编写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相当程度上需要依靠广大一线教师精当的讲解和点拨来实现。当前,有相当部分农村中学党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做得并不理想,表现为教师搞“一言堂”、唱“独角戏”,缺少师生互动;讲解过多过细,重难点不够突出;讲解枯燥空洞,激发不了学生兴趣,等等。所以,广大一线教师要在农村中学党课课堂讲解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追求讲解的有效乃至高效。那么如何使农村中学党课课堂教学讲解高效呢?我认为要注意“六性”。
第一,注意讲解的针对性。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认为,课堂讲解也要坚持这一原则,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教材的重点、难点,讲学生的易错、易混点和学习盲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学习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有些教材上较为概要的甚至没有的内容,但关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也应该做出必要的补充或讲解。实践证明,这样做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例如:思想政治课必修2《政治生活》(2008年3月第3版)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只在教材64页提了一句话,即“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关知识点却没有提,相应的只提了党的执政方式及相互关系,学生的疑惑很多,集中在于:执政能力就是执政方式吗? 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什么关系?《读本》已从教材第53-60页专门介绍了党的建设,解答了学生的疑惑,此时教师应通过对党课的教学的讲解,有针对性的拓展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扫清学生对党的知识学习的盲点。
第二,注意讲解的启发性。党的知识,相关政治概念,观点相对深奥、抽象,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政策性,如何让它们为学生所理解、接受,需要教师实行启发式教学,通过富有引导性的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激发学生思维,强化学生理解,循循善诱,丝丝入扣。教学的基本方法则是一种归纳的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如讲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重要观点时,我分两个层次讲解,对于第一层次,我就这样设问:“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学生答:“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接着我又问:“既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即人民当家做主,我国在外交上还会像旧中国那样依附于外国人吗?”学生一齐摇头,我接着引导:“那么我国应该怎么样?”学生自然得出:“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关于第二层次,我首先发问:我国会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吗?学生齐声否定,我接着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热爱和平。”我趁机引导:“这说明我国在外交上奉行什么样的政策?”学生答:“和平外交政策。”最后,我让学生举例说明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维护世界和平的事实。通过以上引导和讲解,学生深刻理解并接受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重要观点。
第三,注意讲解的透彻性。我们知道,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理解比感觉要深刻得多。因此,理解是学生学好党课相当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讲解党课相关的政治概念、观点和原理特别是重要的概念、观点和原理时,要注意条分缕析,讲解透彻,让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切忌浮在表面、囫囵吞枣。
例如,在讲解《读本》第三篇第三章“党的建设”时,对于这一章节的讲解应围绕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建设包括哪些建设,怎么样加强党的建设三个方面。在讲解“为什么”的教学时,应联系教材前后的知识点即第二篇第一章的党的性质、前一篇的新时期新任务等,从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角度分别加以阐述,切忌草草了事。在讲解“怎么办”时,要联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既结合最新的党中央加强自身建设的新举措,又结合学生已学的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相关内容,从课内外多方面去搜索资料,条理清晰地讲解透彻。
第四,注意讲解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指出,兴趣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注意学生的反应是否自然发生,如果自然发生则被称作是注意的,教学就是有趣的。目前我认为农村中学党课缺乏活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要关注学生生活。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农村中学党课也应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因此,教师必须回归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选取学生可知可感的典型材料来活跃课堂氛围,让他们感悟相关道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对它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二要关注国际国内时政。理论联系实际是党课最鲜明的特点,也是党课的活力所在。上好党课,应当做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国际、国内重大热点时政每天都发生,若把这些鲜活的时政有机地引入党课课堂,必然会大大增强党课的时代感和实践性,大大提高党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深深地吸引学生。例如,讲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向同学们介绍了2010年9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描述了深圳30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开放30周年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再如,讲解党的性质和宗旨时,我列举了:自2011年2月16日以来,利比亚爆发的政治动乱引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党中央高度重视,政府多管齐下,分批组织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驻利比亚人员安全有序撤离,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人权,快速反应,科学接侨、护侨。通过最新、鲜活的时政新闻使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政治教师兼党课教师,要具备一双“新闻眼”和一对“顺风耳”,要把看到听到的与学科、党课知识相关的时政新闻记录下来,进行归类存档,形成电子档案,通过日积月累,形成信息丰富的资料库,既为上课准备“佐料”,又为命题提供新的素材。 三要关注地方乡土材料。这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习兴趣。例如:《读本》第46页新时期新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知识点时,先由学生自己谈谈自己家乡的变化:“蚊子满天飞”、“污水四处流”、“垃圾随处堆”是过去于都农民生存状况的写照,而如今的于都,碧水流淌、洁净的水泥路蜿蜒在村间;黛瓦白墙,恬淡的农家院沐浴在阳光下……新农村建设使于都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谈完家乡变化后,再引导学生就新农村建设如何扎实推进向纵深发展这一问题进一步进行探究讨论,提出建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满怀着对家乡的热爱,积极地发表见解,使得课堂互动相当成功。
第五,注意讲解的情感性。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情感精神需要,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当前,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党课作为一门思想性极强的课程,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作为中学党课这一课程,本身就融思辨性、生活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于一体,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相连,为渗透情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专家指出,目前的中学党课,之所以成为学生不喜欢的学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只见书不见人,紧闭了学生的独立情感,缺乏师生情感的和谐沟通,党课课堂情感苍白,生命无力,这应引起每个中学党课教师的深思。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选取典型的材料,运用优美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酝酿饱满的感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情感的涟漪,让他们感受到党课的美感和魅力,从而实现中学党课教学知、情、意、行的统一。
第六,注意讲解的迁移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要有意识地把它和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前后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他们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综合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讲解《读本》第三篇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实际上与第二篇第三章讲党的指导思想有交汇点,讲解时要注意把两者联系起来。再如,第四篇第一章党与共青团的关系,就可以联系历史教材的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利用学科之间内容的联系来讲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编写组.思想政治2(必修)政治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
[2]赣州市农村中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简明读本编委会编写.赣州市农村中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简明读本[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3.
[3]范红军.高效讲解——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基础[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
作者简介:曾建洪,江西省赣州市于都中学,邮编:342300
【关键词】 高效讲解 农村中学 党课教学
毋庸置疑,教师的讲解是课堂教学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帮助学生疏通教材,理解知识,并为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赣州市农村中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简明读本》(2010年3月第1版)(以下简称《读本》)是中共赣州市委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帮助农村中学生深化对党的认识,增强对党的热爱,坚定跟党走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编写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相当程度上需要依靠广大一线教师精当的讲解和点拨来实现。当前,有相当部分农村中学党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做得并不理想,表现为教师搞“一言堂”、唱“独角戏”,缺少师生互动;讲解过多过细,重难点不够突出;讲解枯燥空洞,激发不了学生兴趣,等等。所以,广大一线教师要在农村中学党课课堂讲解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追求讲解的有效乃至高效。那么如何使农村中学党课课堂教学讲解高效呢?我认为要注意“六性”。
第一,注意讲解的针对性。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认为,课堂讲解也要坚持这一原则,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教材的重点、难点,讲学生的易错、易混点和学习盲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学习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有些教材上较为概要的甚至没有的内容,但关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也应该做出必要的补充或讲解。实践证明,这样做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例如:思想政治课必修2《政治生活》(2008年3月第3版)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只在教材64页提了一句话,即“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关知识点却没有提,相应的只提了党的执政方式及相互关系,学生的疑惑很多,集中在于:执政能力就是执政方式吗? 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什么关系?《读本》已从教材第53-60页专门介绍了党的建设,解答了学生的疑惑,此时教师应通过对党课的教学的讲解,有针对性的拓展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扫清学生对党的知识学习的盲点。
第二,注意讲解的启发性。党的知识,相关政治概念,观点相对深奥、抽象,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政策性,如何让它们为学生所理解、接受,需要教师实行启发式教学,通过富有引导性的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激发学生思维,强化学生理解,循循善诱,丝丝入扣。教学的基本方法则是一种归纳的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如讲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重要观点时,我分两个层次讲解,对于第一层次,我就这样设问:“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学生答:“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接着我又问:“既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即人民当家做主,我国在外交上还会像旧中国那样依附于外国人吗?”学生一齐摇头,我接着引导:“那么我国应该怎么样?”学生自然得出:“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关于第二层次,我首先发问:我国会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吗?学生齐声否定,我接着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热爱和平。”我趁机引导:“这说明我国在外交上奉行什么样的政策?”学生答:“和平外交政策。”最后,我让学生举例说明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维护世界和平的事实。通过以上引导和讲解,学生深刻理解并接受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重要观点。
第三,注意讲解的透彻性。我们知道,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理解比感觉要深刻得多。因此,理解是学生学好党课相当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讲解党课相关的政治概念、观点和原理特别是重要的概念、观点和原理时,要注意条分缕析,讲解透彻,让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切忌浮在表面、囫囵吞枣。
例如,在讲解《读本》第三篇第三章“党的建设”时,对于这一章节的讲解应围绕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建设包括哪些建设,怎么样加强党的建设三个方面。在讲解“为什么”的教学时,应联系教材前后的知识点即第二篇第一章的党的性质、前一篇的新时期新任务等,从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角度分别加以阐述,切忌草草了事。在讲解“怎么办”时,要联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既结合最新的党中央加强自身建设的新举措,又结合学生已学的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相关内容,从课内外多方面去搜索资料,条理清晰地讲解透彻。
第四,注意讲解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指出,兴趣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注意学生的反应是否自然发生,如果自然发生则被称作是注意的,教学就是有趣的。目前我认为农村中学党课缺乏活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要关注学生生活。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农村中学党课也应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因此,教师必须回归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选取学生可知可感的典型材料来活跃课堂氛围,让他们感悟相关道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对它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二要关注国际国内时政。理论联系实际是党课最鲜明的特点,也是党课的活力所在。上好党课,应当做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国际、国内重大热点时政每天都发生,若把这些鲜活的时政有机地引入党课课堂,必然会大大增强党课的时代感和实践性,大大提高党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深深地吸引学生。例如,讲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向同学们介绍了2010年9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描述了深圳30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开放30周年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再如,讲解党的性质和宗旨时,我列举了:自2011年2月16日以来,利比亚爆发的政治动乱引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党中央高度重视,政府多管齐下,分批组织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驻利比亚人员安全有序撤离,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人权,快速反应,科学接侨、护侨。通过最新、鲜活的时政新闻使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政治教师兼党课教师,要具备一双“新闻眼”和一对“顺风耳”,要把看到听到的与学科、党课知识相关的时政新闻记录下来,进行归类存档,形成电子档案,通过日积月累,形成信息丰富的资料库,既为上课准备“佐料”,又为命题提供新的素材。 三要关注地方乡土材料。这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习兴趣。例如:《读本》第46页新时期新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知识点时,先由学生自己谈谈自己家乡的变化:“蚊子满天飞”、“污水四处流”、“垃圾随处堆”是过去于都农民生存状况的写照,而如今的于都,碧水流淌、洁净的水泥路蜿蜒在村间;黛瓦白墙,恬淡的农家院沐浴在阳光下……新农村建设使于都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谈完家乡变化后,再引导学生就新农村建设如何扎实推进向纵深发展这一问题进一步进行探究讨论,提出建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满怀着对家乡的热爱,积极地发表见解,使得课堂互动相当成功。
第五,注意讲解的情感性。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情感精神需要,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当前,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党课作为一门思想性极强的课程,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作为中学党课这一课程,本身就融思辨性、生活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于一体,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相连,为渗透情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专家指出,目前的中学党课,之所以成为学生不喜欢的学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只见书不见人,紧闭了学生的独立情感,缺乏师生情感的和谐沟通,党课课堂情感苍白,生命无力,这应引起每个中学党课教师的深思。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选取典型的材料,运用优美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酝酿饱满的感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情感的涟漪,让他们感受到党课的美感和魅力,从而实现中学党课教学知、情、意、行的统一。
第六,注意讲解的迁移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要有意识地把它和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前后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他们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综合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讲解《读本》第三篇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实际上与第二篇第三章讲党的指导思想有交汇点,讲解时要注意把两者联系起来。再如,第四篇第一章党与共青团的关系,就可以联系历史教材的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利用学科之间内容的联系来讲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编写组.思想政治2(必修)政治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
[2]赣州市农村中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简明读本编委会编写.赣州市农村中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简明读本[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3.
[3]范红军.高效讲解——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基础[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
作者简介:曾建洪,江西省赣州市于都中学,邮编:3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