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治鼠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wei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们曾在草原上神出鬼没,并以狡猾出名。然而,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它们还能激发出野外生存的本能吗?见了老鼠都害怕的狐狸,还能被训练成凶猛敏捷的草原猎手吗?
  
  沈关新是宁夏固原市的狐狸养殖户。他养的狐狸种类有北极狐、赤狐,还有一些像狼一样的银黑狐。
  2003年的一天,沈关新的养殖场来了几位不速之客,他们的购货要求让沈关新感到有些意外。
  沈关新说,养狐狸一般都是取狐狸的皮毛,这些客人却不看狐狸的毛绒质量和颜色如何,他们在饲养场里东挑西看,只关心狐狸的爪子锋利程度。他们带过来一批草原鼠,将狐狸分窝后开始投鼠,看它们有没有灭鼠意识。
  沈关新总算弄清楚了客人的意图。原来,这些客人是宁夏草原工作站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他们想寻找一些还有野性的狐狸,将它们放回到草原去抓老鼠。
  他们为什么要找笼养的狐狸去抓老鼠呢?
  宁夏云雾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张信说,草原上鼠类的天敌逐渐减少,鼠类处于一种泛滥的状态。
  在保护区里,破坏草原的长爪沙鼠和黄鼠到处都是。黄鼠一顿饭就能吃掉1斤青草,和它自己的体重差不多。不仅如此,它们打洞造穴的习惯也让草原变得千疮百孔,广阔的草原逐渐变得寸草不生。
  草原的鼠害问题一直是宁夏牧民头疼的一件事。只要鼠害爆发,庄稼颗粒无收,牛羊也断了粮草。鼠害造成的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是草原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副站长、研究员李克昌说,鼠的危害,在整个草原牧区是很重要的灾害。七八十年代用了大量化学药品,导致把鼠类的一些天敌也杀光了。
  在鼠害严重的时候,药物防治的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幸存下来的老鼠又会迅速繁殖。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化学药品还容易造成污染,并且直接杀死一些老鼠的天敌,老鼠自然就更加猖獗。大家意识到,要想最终控制鼠害,不能再依靠药物。只有利用老鼠的天敌,控制日益增多的老鼠。
  张信说,狐狸是鼠类的主要天敌,我们想通过野化狐狸,把草原上的食物链修复。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老鼠吃草,狐狸吃老鼠,狼吃狐狸,这是一个简单的食物链。如今,因为人类的捕猎,草原上的狐狸早就销声匿迹。蛇在北方的生存活动范围小,老鹰又在天上飞,因此很难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发展数量。最后,大家把目光锁定在狐狸身上。
  野生狐狸找不到,大家把希望寄托在家养的狐狸身上。然而,养殖场的狐狸从小就在笼子里长大,过惯了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野外生存的本领早就退化了。
  为了测试这些狐狸还抓不抓老鼠,大家把草原鼠夹到狐狸笼里,狐狸虽然感到有些好奇,凑上前闻一闻,但是,看到老鼠又抓又咬,都吓得往后退。有些大一点的老鼠,看见狐狸后就四个爪子朝天,有的狐狸嘴往前一凑,却让老鼠抓伤了 。
  这些人工饲养的狐狸,如果放回到草原,还敢去抓老鼠吗?
  狐狸是老鼠的天敌,李站长认为,这些家养的狐狸多少还应有些抓老鼠的天性。尤其看到个别狐狸大胆抓老鼠,他相信,被驯化的狐狸同样也能被野化。但选择哪种狐狸最合适呢?
  李克昌说,我们到狐狸养殖场里面看了一下,蓝狐、阿拉斯加北极狐反应能力很慢,肯定不能担当重任。
  见了人就跳个不停的银黑狐狸,是不是野性更强一些呢?
  张信说,银黑狐是人工饲养历史最短的,只有它少于二百年,其它品种的狐狸都超过二百年。银黑狐的体能、性格基本跟赤狐接近,我们通过比较最终选择了银黑狐。
  银黑狐原产西伯利亚,因为它的毛根和毛尖呈黑色,中间部分是白色,黑白混杂,被大家叫作银狐或者银黑狐。银黑狐的个头比其它几类狐狸大,尖尖的嘴巴、大大的耳朵,眼睛飘移不定,给人感觉野性十足,也有捕鼠的意识。但是,李站长认为银黑狐除了有捕鼠意识,还要身体强壮,四肢匀称,因为野外情况复杂,草原老鼠跑跳迅速,只有身体素质不错的狐狸才有可能适应草原的生活。他们在二百多只狐狸中只挑出三四十只作为野化培训对象。
  虽然,银黑狐人工饲养的历史短,还保留着野性,但是,它们已经习惯了吃煮熟的饲料,要一下子改掉吃熟食的习惯,转换成吃老鼠,也不那么容易。
  宁夏云雾山自然保护区狐狸野化训练场李维军说,这是野化过程的难点,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饲喂配合饲料的时候,偶而给它一点活体饲料,让它尝尝鲜。另外,减少配合饲料的饲喂量,让它产生一定的饥饿感,驱动它去抓老鼠。
  一段时间以后,一些银黑狐的口味居然慢慢地发生了转化,开始喜欢吃新鲜活泼的老鼠。狐狸抓老鼠的野性渐渐地被唤醒了。
  在野化训练中,工作人员发现,活体老鼠发出的声音和气味,更能激发银狐的野性。同时注意到一些幼小的银狐变化更为突出。
  李维军说,仔狐的可塑性特别大,它善于学习,对事物好奇,就像小孩子一样。我们抓住这个特点,定位在仔狐上面。
  从那以后,小狐狸生下来两三个月断奶,开始对它们进行捕鼠意识训练。经过一两个月的强化训练,关在铁笼中的银黑狐渐渐有了主动捕捉老鼠的举动。
  然而,野外的老鼠十分机警,还有洞穴可藏,小银狐能抓到老鼠吗?
  实际上,大家也不是第一次用狐狸对付老鼠了,过去就有许多失败的教训。
  李克昌说,宁夏林业部门在黄河的滩地上曾放过一些蓝狐,结果半年后,狐狸一个都没有了。当地群众说,那些狐狸都死了,没有一个存活下来。
  许多地方都有野化放归的项目,但动物笼养后不能完全适应环境,后来都失败了。这些会抓老鼠的银黑狐,能不能够掌握野外生存本领,再次成为草原的猎手呢?
  宁夏草原站通过对狐狸选拔初训后,将它们带到了野外散养场。然而,这些笼养的银黑狐熟悉了草原环境后,就躲在草丛中或树林下打起了瞌睡。
  因为习惯了饮食无忧的笼养生活,这些小家伙来到野外,还是喜欢吃了睡、睡了吃,没有主动寻找猎物的意识。这可急坏了主管训练的李维军,因为狐狸和草原老鼠的活动规律,时间上不吻合。
  李维军说,以草原黄鼠为例,早上9点到11点,下午5点半到7点,这两个时间段是它的活动高峰时段。
  为了改变狐狸的生活规律,工作人员将狐狸补给食物的时间调整到野外老鼠活动的时间。早晨9点喂它一次,下午五六点钟再喂一次,把时间固定下来,形成条件反射。银黑狐的作息时间慢慢调整过来了。然而,让训练人员更为操心的还是狐狸在草原上抓老鼠的本领问题。
  李维军说,一个成功的捕猎者,它善于奔跑,能够一下子咬住猎物的要害部位,还有就是特别善于用前爪。李维军观察到,这些狐狸抓不到老鼠是技巧不到家。银黑狐抓老鼠的时候,大多数是抓老鼠的屁股和尾巴,抓得不牢固,老鼠就容易逃跑。为了纠正银黑狐错误的抓鼠方法,每天,李维军都要对这些狐狸进行捕鼠的技能训练。
  李维军想了一个办法。用绳子拴住老鼠,诱导狐狸采用正确的捕鼠方法。当银黑狐咬住猎物的时候,如果是头部、颈部要害部位,就让它多咬一会儿,如果咬的是后躯部、臀部或者腰部,就及时把狐狸和猎物分开。
  这样不停地诱导、纠正,两三个月后,银黑狐慢慢地掌握了技巧,上去一口就能够衔住老鼠的要害部位。学会了在野外抓老鼠的本领,这些狐狸就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为了争夺猎物,常常大打出手。
  在训练后期,工作人员惊奇地发现,一些银黑狐居然还能够爬树。
  李克昌说,有些训练员把活老鼠挂在树枝上,银黑狐为了获得食物,它就想办法上树。
  在野生环境中,除了狮子、豹子等大型猫科动物能上树,狐狸等犬科动物是没有上树习惯的。狐狸的野化训练,居然创造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一些银黑狐因此练就了飞檐走壁的技巧,翻过高高的铁丝网逃跑了。
  狐狸野化训练取得了成效,但是,为了让这些银黑狐在野外安居乐业,还要训练这些狐狸住到野外的家。
  李克昌说,狐狸打洞是天性,也是自我防范天敌侵害的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它主要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躲避天敌,第二就是繁殖后代。
  洞穴是狐狸在野外生存的重要基础。可是,银黑狐过惯了铁笼里的生活,到了野外,不仅自己不打洞,就是训练人员为它们挖的一些洞穴,它们也不愿意进去住。训练人员发现,刮风下雨的时候,银黑狐才住进草坡中部一些隐蔽、干燥的地方,于是,大家就选择这样的地点给狐狸挖洞穴。狐狸陆陆续续住了进去。大家还想出一些特殊的办法,让狐狸慢慢学会自己打洞。
  李维军说,人工只开挖30厘米深的洞穴,洞里放一只黄鼠或其它猎物诱导它,让它们不断刨,慢慢把洞穴挖成。
  许多狐狸都学会了打洞。洞穴也成了它们感觉最安全的地方。每次抓到老鼠,它们都会藏在洞里慢慢地享用。看着银黑狐在野外安了家,工作人员松了一口气。但是,他们又有了新的担心,因为这些银黑狐对人还有依赖感。看见人走过来,它们还会主动跑到人的身边来。
  李克昌说,在野外环境下,银黑狐的目标是控制鼠害,同时,还要防止人对它的伤害。我们要人为地让它对人产生一种惧怕感。
  为了让银黑狐产生惧怕人的心理,在培训的最后阶段,工作人员不定时地驱赶银黑狐,通过敲锣打鼓、人为吓唬,让银黑狐对人类和其它动物产生惧怕心理,自觉逃避可能受到的伤害。然后,训练人员就把这些银黑狐放归到各处的草原上。
  昔日的草原猎手又重新担起了控制鼠害的重任。据初步统计,每只狐狸可以有效地控制鼠害面积15000亩~18000亩。20多只狐狸就可以维护5万多亩云雾山自然保护区的草原。
  如今,宁夏草原站野化狐狸控制鼠害技术,已被农业部列入了全国草原鼠害防治新技术推广计划。被放归在宁夏、内蒙、青海、陕西、四川等地区的银黑狐,为草原控制鼠害发挥了重大作用。
其他文献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他时送给他四两武夷山大红袍茶叶。事后尼克松问周恩来为什么只有这么少的茶叶,周恩来说:“一点儿也不少啊,这差不多是给了你半壁江山了。”    武夷山深处的九龙窠,陡峭崖壁上生长的低矮树丛就是名冠天下的大红袍茶树,它们至今已有360多年的树龄了,作为最初的母树,现在整个武夷山区只有6棵。每年制作的茶叶只有一斤左右,四两大红袍茶叶的确将近一半了。(图1)  相传
期刊
传统的驿站     1874年夏天,酷热的紫禁城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福建传来奏报,与大清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出兵登陆中国台湾。以当时台湾的防卫力量,根本无法与来犯日军抗衡,等待朝廷出兵救援是台湾唯一的希望。  台湾与福建虽然仅一海之隔,但福建驻军的调动必须征得朝廷同意。从福建到北京,即便驿站的信使以每天六百里加急速度行进,至少也要半个月。然而,日本已拥有一种当时极其先进的通信技术:电报。前方情报转
期刊
一场意外车祸夺去了四岁女孩的双腿。然而,坚强的她,却成为了游泳健儿。    从2002年开始,全国学习汽车驾驶的学员都会在交通安全教学片里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女孩在车祸中被轧断了双腿,女孩因此从4岁开始就只能套在篮球上生活。这悲惨的一幕,不仅震惊了所有人,也让造成这一惨剧的云南省陆良县驾驶员朱双全此生都追悔莫及。    四岁女孩成“半截人”    遭遇车祸的女孩名叫钱红艳,家住云南陆良县庄上村,离
期刊
有这样一群孩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来到延安,在这里渡过了童年、少年时代。如今,这些当年的孩子已经进入耄耋之年,那段延安岁月是他们心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938年4月的一天清晨,一辆军用汽车开出西安,向延安方向驶去。车里坐着9岁的王敏清和他的父亲王世英,还有几个共产党高级干部的孩子。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王敏清趁着父亲高兴,就伏在父亲的耳边悄悄问:爸爸,这次我们又搬到哪里去?我又要改名字了?
期刊
她是小有名气的文艺童星。妈妈希望她走文艺道路,爸爸却坚决反对。父母争吵步步升级,小小年纪的她想出一系列“拯救家庭计划”,最终挽救了濒临破裂的家庭。    八岁的贾晓鑫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她不仅能歌善舞,还能主持节目,在她的家乡山东滕州,是个远近闻名的小童星。从四岁开始,她便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等大大小小的舞台(图1)。     两岁便是班上“明星”    晓鑫聪明活泼,在舞台上妙语连珠,学什么像什么,
期刊
据媒体报道,有移动广告公司日前分析表明,我国智能上网流量在过去1年内激增将近2倍。从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这一年间仅智能手机上网流量就增加193%,手机上网总流量比重也由2009年2月的35%上升至2010年2月的48%。  其中,移动小型设备已经成为移动上网不可小觑的新势力。手机上网那些事儿,似乎也已成为手机江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日,三星电子在北京发布推出三星Galaxy银河
期刊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在蒙语中意为“弓弦”,这里的沙漠景观壮美,风光独特,700里黄河蜿蜒前行,迤逦东去的浩瀚沙漠宛如一束巨大金弓。  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户外精英,一片壮阔浩瀚的沙漠无人区,一种自我挑战的勇气和决心,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2010年4月2日晚至4月6日凌晨, 517蚂蚁军团一行84人奔赴内蒙鄂尔多斯达特拉旗库布其沙漠,开始了为期三天直线距
期刊
在中国烟草博物馆,保存着我国第一任食品工业部部长杨立三呈报给毛泽东主席的一份文件。这是关于提高纸烟质量问题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上毛主席亲笔批示,要求“所有党政人员一律不要用外国及外商的纸烟,亦最好不吸私营纸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毛主席作出这样一个批示呢(图1)?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尊权说,我们没有好一点的烟,招待外宾的烟都是洋商的烟,所以当时提出做自己的高级烟。那时我们中华烟草公司在国内很有名,于
期刊
1975年,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诞生。三十五年时光流逝,数码相机引领人类体会到迅速获取与回览高品质图像的快感,更以迅速拍摄、存储、通过无线网络迅速与别人分享等技术,风靡世界。  数码照相技术并没有走到终点,不断的推陈出新,使它有了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从银盐技术到数码成像,EOS出色的功能性将时间记忆保存,“才”、“色”兼备,内外俱修。    感动,来源于不断创新  EOS,感动常在。毫无疑问,
期刊
37岁的李桂俭第一次走进婆家大门,就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到底是留下照料年迈病重的婆婆和瘫痪十年的小叔子,还是回去当一名她期盼已久的正式职工。    每天清晨,因患骨髓炎瘫痪在床的宁永琦都是在嫂子李桂俭的轻声呼唤中醒来,开始一天的生活。算起来,88岁的李桂俭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料宁永琦51个年头了。他们二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今年73岁的宁永琦是李桂俭的小叔子,是她丈夫最小的弟弟。作为儿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