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全社会都重视早期教育的时代,妈妈们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但同时,我们又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迷茫的问题:什么样的早期教育才最适合孩子?早期教育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北京市早期教育发展研究所梁雅珠所长。希望通过早教专家的引领,我们能够以更理智的头脑和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今天热闹非凡的早期教育。
“亲子园的服务对象主要不是孩子,而是成人,是家长,是看护者。”
《父母必读》: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走进亲子园等早教机构。可是,很多人并不一定知道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早教机构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梁雅珠:亲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指导家长来提高家庭教育的总体水平,通过家长来指导孩子的发展。所以亲子园的服务对象主要不是孩子,而是成人,是家长,是看护者。
亲子园的作用是搭建一个服务平台,让家长到这里来学习科学的育儿方式。首先,家长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育儿问题;其次,它补充了现在独生子女社交面小的问题,让孩子在这种集体环境中与同伴交往;再者,它解决了家园衔接的问题,提前由爸爸妈妈或其他看护者带着孩子来亲子园,为孩子逐渐摆脱家庭生活、独立进入幼儿园作了铺垫。现在孩子入园时少了许多哭声,跟这种适应过程有很大关系。
“亲子班不能办成托儿所。”
《父母必读》:一般情况下,妈妈产后3~6个月就要上班,孩子就交给老人或保姆带了。所以她们特别希望有一个早教机构能够代替自己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现在的早期机构能够满足家长的这种需求吗?亲子园和原来的托儿所是什么关系?
梁雅珠:这是一个问题,甚至有一些幼儿园的半日亲子班,最后变成了半日托班。其实,很多幼儿园不具备把2岁以下儿童作为看护对象的条件,比如婴儿的饮食、卫生保健、身心护理,都有很强的专业性、科学性,这些是幼儿教师现有的专业知识背景所不能支撑的。
孩子的年龄越小,养育的成分就越多,教育是融在其中的。英、美等国家的心理学家提出,无论是从孩子的生理,还是从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去考虑,3岁前的孩子都要尽量在家里,接受更多亲情的爱抚、一对一的家庭养护。所以,我们不提倡将2岁以下的孩子招收进来,最后都办成托儿所。
所以,家长需要意识到,孩子3岁以前,主要的教育责任是在自己身上。家庭才是早期教育的主要场所,亲子园教育只能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而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
“你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必读》:既然家庭是早期教育的主要场所,那么,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就特别重要。但是,很多家长没有这种专业知识背景,那么他们怎样才能很好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
梁雅珠:家长要自信,不要迷信老师、迷信专家。你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家长都有文化,方法很好学,关键是要意识到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一旦你知道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自己是孩子教育的陪伴者了,就能从自身的言行、举止、人格、修养上来考虑:孩子是在跟我学,孩子在潜移默化地受我的影响。这样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家庭教育不需要说教,亲子教育就是耳濡目染、润物无声,是每天都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家长自身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等等,都在影响孩子的个性和人格的发展。
“教育不是百米赛跑。”
《父母必读》:很多家长觉得,大家都给孩子报各种早教班,我要是不这样做的话,孩子将来是不是就赶不上别人了?现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类似于幼儿园EMBA的教育模式。这可能和现在的教育环境有关,比如高考的指挥棒逐渐从中学波及小学,现在看来已经波及幼儿园了。那么,亲子教育会不会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梁雅珠:教育是个慢功夫,因此不能太功利,更多的时候需要时间。教育部门应该有这方面的追踪研究,看看早期教育到底怎样去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我们家长也可以一起来思考,比如通过一些有成就人的经历,反过来看教育的价值。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既不能忽略早期教育的作用,但也不要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未来社会的竞争,主要看人的能力、综合实力,所以人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可能更重要。你在关注孩子学业成就的同时,要更关注孩子个性的健康、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健康。是自主、自信、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可以让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环境,而不是简单的学习成绩。
“0~岁孩子的任务就是吃喝玩乐。”
《父母必读》:虽然大家都在关注早期教育,但早期教育究竟要教给孩子什么呢?
梁雅珠:年龄越小的孩子,健康、安全越重要。身体要健康,心理、个性也要健康。0~3岁阶段,我们主张发展大肌肉,通过大肌肉的协调去促进脑的发育。培养聪明的孩子要从大肌肉动作开始。现在,我们很多家长过分注重智力训练,总是过度保护孩子,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0~3岁的孩子就是吃好、喝好、玩好、乐好。吃好、喝好是身体健康的基础,玩好、乐好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总之,一句话,就是要让孩子过孩子的生活,过正常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是在吃喝玩乐中实现的。
结束语:无论亲子班的环境让你感到多么的亲切温馨,里面都蕴含着点点微妙的“紧张”。因为,从跨入这个门槛起,孩子们就进入到成人们设置的一系列评价、比较、训练、比赛的程序里,你或许也会随之得到一种暗示:竞争开始了!
孩子懵懂无知,亲子班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玩耍的地方。你也一样。放松心态,和孩子一起享受这生命最初几年的快乐时光吧!最终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还需要漫长复杂的人生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要更富弹性。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北京市早期教育发展研究所梁雅珠所长。希望通过早教专家的引领,我们能够以更理智的头脑和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今天热闹非凡的早期教育。
“亲子园的服务对象主要不是孩子,而是成人,是家长,是看护者。”
《父母必读》: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走进亲子园等早教机构。可是,很多人并不一定知道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早教机构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梁雅珠:亲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指导家长来提高家庭教育的总体水平,通过家长来指导孩子的发展。所以亲子园的服务对象主要不是孩子,而是成人,是家长,是看护者。
亲子园的作用是搭建一个服务平台,让家长到这里来学习科学的育儿方式。首先,家长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育儿问题;其次,它补充了现在独生子女社交面小的问题,让孩子在这种集体环境中与同伴交往;再者,它解决了家园衔接的问题,提前由爸爸妈妈或其他看护者带着孩子来亲子园,为孩子逐渐摆脱家庭生活、独立进入幼儿园作了铺垫。现在孩子入园时少了许多哭声,跟这种适应过程有很大关系。
“亲子班不能办成托儿所。”
《父母必读》:一般情况下,妈妈产后3~6个月就要上班,孩子就交给老人或保姆带了。所以她们特别希望有一个早教机构能够代替自己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现在的早期机构能够满足家长的这种需求吗?亲子园和原来的托儿所是什么关系?
梁雅珠:这是一个问题,甚至有一些幼儿园的半日亲子班,最后变成了半日托班。其实,很多幼儿园不具备把2岁以下儿童作为看护对象的条件,比如婴儿的饮食、卫生保健、身心护理,都有很强的专业性、科学性,这些是幼儿教师现有的专业知识背景所不能支撑的。
孩子的年龄越小,养育的成分就越多,教育是融在其中的。英、美等国家的心理学家提出,无论是从孩子的生理,还是从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去考虑,3岁前的孩子都要尽量在家里,接受更多亲情的爱抚、一对一的家庭养护。所以,我们不提倡将2岁以下的孩子招收进来,最后都办成托儿所。
所以,家长需要意识到,孩子3岁以前,主要的教育责任是在自己身上。家庭才是早期教育的主要场所,亲子园教育只能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而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
“你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必读》:既然家庭是早期教育的主要场所,那么,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就特别重要。但是,很多家长没有这种专业知识背景,那么他们怎样才能很好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
梁雅珠:家长要自信,不要迷信老师、迷信专家。你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家长都有文化,方法很好学,关键是要意识到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一旦你知道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自己是孩子教育的陪伴者了,就能从自身的言行、举止、人格、修养上来考虑:孩子是在跟我学,孩子在潜移默化地受我的影响。这样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家庭教育不需要说教,亲子教育就是耳濡目染、润物无声,是每天都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家长自身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等等,都在影响孩子的个性和人格的发展。
“教育不是百米赛跑。”
《父母必读》:很多家长觉得,大家都给孩子报各种早教班,我要是不这样做的话,孩子将来是不是就赶不上别人了?现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类似于幼儿园EMBA的教育模式。这可能和现在的教育环境有关,比如高考的指挥棒逐渐从中学波及小学,现在看来已经波及幼儿园了。那么,亲子教育会不会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梁雅珠:教育是个慢功夫,因此不能太功利,更多的时候需要时间。教育部门应该有这方面的追踪研究,看看早期教育到底怎样去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我们家长也可以一起来思考,比如通过一些有成就人的经历,反过来看教育的价值。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既不能忽略早期教育的作用,但也不要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未来社会的竞争,主要看人的能力、综合实力,所以人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可能更重要。你在关注孩子学业成就的同时,要更关注孩子个性的健康、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健康。是自主、自信、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可以让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环境,而不是简单的学习成绩。
“0~岁孩子的任务就是吃喝玩乐。”
《父母必读》:虽然大家都在关注早期教育,但早期教育究竟要教给孩子什么呢?
梁雅珠:年龄越小的孩子,健康、安全越重要。身体要健康,心理、个性也要健康。0~3岁阶段,我们主张发展大肌肉,通过大肌肉的协调去促进脑的发育。培养聪明的孩子要从大肌肉动作开始。现在,我们很多家长过分注重智力训练,总是过度保护孩子,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0~3岁的孩子就是吃好、喝好、玩好、乐好。吃好、喝好是身体健康的基础,玩好、乐好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总之,一句话,就是要让孩子过孩子的生活,过正常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是在吃喝玩乐中实现的。
结束语:无论亲子班的环境让你感到多么的亲切温馨,里面都蕴含着点点微妙的“紧张”。因为,从跨入这个门槛起,孩子们就进入到成人们设置的一系列评价、比较、训练、比赛的程序里,你或许也会随之得到一种暗示:竞争开始了!
孩子懵懂无知,亲子班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玩耍的地方。你也一样。放松心态,和孩子一起享受这生命最初几年的快乐时光吧!最终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还需要漫长复杂的人生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要更富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