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娄底二中是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长期以来,我们学校紧紧围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办学思路,勇创一流,闯出了一条“以人为本,德育为首,体育创特,质量领先”的特色教育之路。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在体育教育教学和课外体育训练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2011年通过专家评估,确定为“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出一派蓬勃的生机。
1.硬件投入
娄底二中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它位于一个黄土岗上,曾经是一所尘土飞场的高中,被称为“黄土高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只有一个周长250米的田径训练场,直线跑道不足80米,上面只铺了一层薄薄的炉渣,还高低不平;天晴时尘土满天,活像西北高原的练兵场;一到雨天,黄泥巴沾得满鞋都是,训练时泥巴会从身后飞到前面。面对如此艰苦的训练条件,全体二中人并没有灰心,而是同舟共济。一方面学校发动全体师生自己动手改善体训条件,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和社会赞助,改善办学条件。1988年建成了全封闭的标准400米田径场和长达134米的田径风雨棚。购置了先进的力量训练联合器材;2002年投资23万多元整修了田径场;2003年投资414万元兴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的体艺馆,修建了3个高标准室外水泥篮球场,添置了大量体育器材;2004年又投资30万元将田径训练风雨棚的炉渣跑道改为塑胶跑道。现在我校的体育教学硬件上了一个新档次。在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场地、器材,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湖南省中学体育器材设备配备目录》标准,完全能满足教育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尽管二中并不富裕,但每年学校用于篮球、田径二个传统体育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的专项经费达15万以上,为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后盾。这些体育设施、设备的配置,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浓浓的体育氛围,也给我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内容,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2.师资配备
大力推进体育课改。为把学校体育特色构建起来,学校在形成的系列体育特色制度的指导下,采取了多项举措。学校成立了体艺处。专门负责学校体育规划、体育师资、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的日常管理。我们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校实行体育教师挂牌竞争上岗的体育新课改模式。由学校领导和体艺处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教学实绩、训练方法和比赛成绩进行考核评比,优胜劣汰。同时辅以包括课前准备评价、体能评价、知识与技能评价、学习态度评价、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评价以及德育渗透评价等六项要点的体育课堂教学评析。
3.培训模式
在运动员的选拔和培训上,我校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运动员培训体系。建立了一套“低进—培养—高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一条龙培养模式。为了尽早发现苗子,学校经常派体育老师和教练员在全区、全市范围内的小学招收有运动潜能的小学生,并将他们放到附近的小学读文化,课余则参加训练。随后就在本校读初中和高中。当这些运动员取得一定成绩后,学校就根据高考招生的有关政策,积极为他们“找出路”。多年来,我校同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优质生源基地”的供需关系。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当运动员的积极性,也解决了运动员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4.活动开展
作为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和田径是娄底二中的体育特色项目。我校充分利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课对全体学生进行特色教育的培训,学生对篮球等体育运动有了很浓厚的兴趣。并且从所有学生中选出非常优秀的学员,由专职的教练员进行专项培训。成为我校的主力军,积极备战各种比赛。目前,我校共有专业的体育团队十余支,分别由资深的体育教师担任教练,每天早上6:30下午4:30开始训练,时间铁定不变,不分寒暑,连节假日也没有间断过。
各种体育运动在我校蔚然成风。每年我校都要在全校师生中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赛活动。如拔河比赛、三人篮球斗牛赛、冬季长跑比赛、广播体操比赛……我校每年都要举行为期3天的大规模的校运会,每班都要派十名以上的代表参赛。其规模之大,参赛项目之多,组织有序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十分有名的。这些活动的开展,为体育特色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学生展示体育技能提供了平台。
为了进一步弘扬体育特色,提升办学品位,我校又推出了一项新举措——跑操活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全校师生队伍整齐步伐一致,分三块场地进行跑操。师生无论在跑操节奏整齐划一要求上,精神状态表现上,服饰要求的整洁上,仪态举止的大方上,队列队形统一步调上,都有严格规定。是增强师生体质,提振工作和学习状态,保持校园活力,展示体育特色,创建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养成教育成果的一项很好的举措,体育使学校充满活力,学校因体育勃发生机!
5.教研教改
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说过:“一所好学校必须是一所有品味的学校,有特色的学校。”长期以来,全体二中人始终注意教育创新,积极投身教研教改,与时俱进。在二中,有一位娄底市体育学科带头人兼副校长的传奇人物——肖建威。在他的带领下,全体体育教师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之中,把教学和训练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撰写成论文。近3年来在省市、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体育类论文就达30余篇。2004、2008年我校方湘红、罗文两位老师在湖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学比武中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一等奖。
6.以点带面
体育运动的开展,并不影响学生的成绩,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德育、智育和艺术的发展。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我校高考上线率分别为82.3%、8623%、98.34%、98.72%,600分以上的高分上线人数连续几年位居全市前列。更有多名优秀学子因体育特长享受高考加分,进入清华、北大。每年的艺术节的节目精彩纷呈。尤其是2013年12月28日晚,在学校体艺馆举行的文艺汇演,邀请区教育局局长童喜阳、副局长傅善正等2000余名观众观看,以其精彩的表演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7.硕果累累
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创建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的建设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1990年和1995年,我校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2年又被评为“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2011年我校又被确定为首批“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体育)实验学校”;2012年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特色学校”。体育在提升我校品位的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近30年来,我校共培养了健将级运动员3名,一级运动员18名,二级运动员600多名。而在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中,学校共获得世界级奖牌4枚,国家级奖牌40枚,省级奖牌620枚。
总之,在创建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我校实情的新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以进一步更新观念,争创一流。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精、做好。我们坚信:娄底二中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灿烂!
1.硬件投入
娄底二中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它位于一个黄土岗上,曾经是一所尘土飞场的高中,被称为“黄土高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只有一个周长250米的田径训练场,直线跑道不足80米,上面只铺了一层薄薄的炉渣,还高低不平;天晴时尘土满天,活像西北高原的练兵场;一到雨天,黄泥巴沾得满鞋都是,训练时泥巴会从身后飞到前面。面对如此艰苦的训练条件,全体二中人并没有灰心,而是同舟共济。一方面学校发动全体师生自己动手改善体训条件,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和社会赞助,改善办学条件。1988年建成了全封闭的标准400米田径场和长达134米的田径风雨棚。购置了先进的力量训练联合器材;2002年投资23万多元整修了田径场;2003年投资414万元兴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的体艺馆,修建了3个高标准室外水泥篮球场,添置了大量体育器材;2004年又投资30万元将田径训练风雨棚的炉渣跑道改为塑胶跑道。现在我校的体育教学硬件上了一个新档次。在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场地、器材,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湖南省中学体育器材设备配备目录》标准,完全能满足教育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尽管二中并不富裕,但每年学校用于篮球、田径二个传统体育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的专项经费达15万以上,为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后盾。这些体育设施、设备的配置,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浓浓的体育氛围,也给我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内容,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2.师资配备
大力推进体育课改。为把学校体育特色构建起来,学校在形成的系列体育特色制度的指导下,采取了多项举措。学校成立了体艺处。专门负责学校体育规划、体育师资、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的日常管理。我们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校实行体育教师挂牌竞争上岗的体育新课改模式。由学校领导和体艺处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教学实绩、训练方法和比赛成绩进行考核评比,优胜劣汰。同时辅以包括课前准备评价、体能评价、知识与技能评价、学习态度评价、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评价以及德育渗透评价等六项要点的体育课堂教学评析。
3.培训模式
在运动员的选拔和培训上,我校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运动员培训体系。建立了一套“低进—培养—高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一条龙培养模式。为了尽早发现苗子,学校经常派体育老师和教练员在全区、全市范围内的小学招收有运动潜能的小学生,并将他们放到附近的小学读文化,课余则参加训练。随后就在本校读初中和高中。当这些运动员取得一定成绩后,学校就根据高考招生的有关政策,积极为他们“找出路”。多年来,我校同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优质生源基地”的供需关系。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当运动员的积极性,也解决了运动员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4.活动开展
作为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和田径是娄底二中的体育特色项目。我校充分利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课对全体学生进行特色教育的培训,学生对篮球等体育运动有了很浓厚的兴趣。并且从所有学生中选出非常优秀的学员,由专职的教练员进行专项培训。成为我校的主力军,积极备战各种比赛。目前,我校共有专业的体育团队十余支,分别由资深的体育教师担任教练,每天早上6:30下午4:30开始训练,时间铁定不变,不分寒暑,连节假日也没有间断过。
各种体育运动在我校蔚然成风。每年我校都要在全校师生中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赛活动。如拔河比赛、三人篮球斗牛赛、冬季长跑比赛、广播体操比赛……我校每年都要举行为期3天的大规模的校运会,每班都要派十名以上的代表参赛。其规模之大,参赛项目之多,组织有序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十分有名的。这些活动的开展,为体育特色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学生展示体育技能提供了平台。
为了进一步弘扬体育特色,提升办学品位,我校又推出了一项新举措——跑操活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全校师生队伍整齐步伐一致,分三块场地进行跑操。师生无论在跑操节奏整齐划一要求上,精神状态表现上,服饰要求的整洁上,仪态举止的大方上,队列队形统一步调上,都有严格规定。是增强师生体质,提振工作和学习状态,保持校园活力,展示体育特色,创建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养成教育成果的一项很好的举措,体育使学校充满活力,学校因体育勃发生机!
5.教研教改
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说过:“一所好学校必须是一所有品味的学校,有特色的学校。”长期以来,全体二中人始终注意教育创新,积极投身教研教改,与时俱进。在二中,有一位娄底市体育学科带头人兼副校长的传奇人物——肖建威。在他的带领下,全体体育教师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之中,把教学和训练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撰写成论文。近3年来在省市、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体育类论文就达30余篇。2004、2008年我校方湘红、罗文两位老师在湖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学比武中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一等奖。
6.以点带面
体育运动的开展,并不影响学生的成绩,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德育、智育和艺术的发展。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我校高考上线率分别为82.3%、8623%、98.34%、98.72%,600分以上的高分上线人数连续几年位居全市前列。更有多名优秀学子因体育特长享受高考加分,进入清华、北大。每年的艺术节的节目精彩纷呈。尤其是2013年12月28日晚,在学校体艺馆举行的文艺汇演,邀请区教育局局长童喜阳、副局长傅善正等2000余名观众观看,以其精彩的表演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7.硕果累累
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创建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的建设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1990年和1995年,我校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2年又被评为“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2011年我校又被确定为首批“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体育)实验学校”;2012年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特色学校”。体育在提升我校品位的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近30年来,我校共培养了健将级运动员3名,一级运动员18名,二级运动员600多名。而在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中,学校共获得世界级奖牌4枚,国家级奖牌40枚,省级奖牌620枚。
总之,在创建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我校实情的新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以进一步更新观念,争创一流。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精、做好。我们坚信:娄底二中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