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宁:孝敬老人精神比物质更重要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主持人龚宁和婆婆朝夕相处四年多,是婆婆眼中胜似女儿的好儿媳,一家人幸福甜美,其乐融融。谈到孝敬老人,龚宁认为不光要在物质上满足需求,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关心老人、爱护老人,让他们和这个社会齐头并进,生活丰富多彩。
  龚宁的婆婆彭忠勤来自重庆,为了照顾孙女一个人来到北京,一待就是四年多。彭阿姨像她的名字一样勤劳,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儿,而且毫无怨言,成为龚宁和丈夫范翔的坚强后盾。虽然年近六十,但彭阿姨美丽又时尚,看起来非常年轻。作为儿媳妇,龚宁对婆婆的照顾相当贴心,不仅经常买衣服、首饰等扮靓婆婆,而且主动带婆婆接触新事物,给她的生活增添色彩。“其实老人都希望跟孩子相处时间长,思想能接轨,但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我婆婆会用苹果手机,会用微信,我们帮她把要好的朋友加在一起,组成一个群,让她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圈交流沟通。通过微信,我们工作忙不在身边的时候,她也能知道我们的实时动态,和我们没有距离感。我觉得这是孝敬老人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让她跟你的生活圈子不脱节,让她跟社会齐头并进,她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随时汲取她需要的养分,还能增进她和朋友之间的联系,这是让她心里非常舒坦的一件事。”
  让老人和你的生活不脱节,还表现在主动拉他们参与进你的生活,龚宁就是这么做的,“我们平时出去和朋友吃饭,如果婆婆愿意我们都带着她一起去,她的性格很好,跟谁都处得来。而且我们出去玩的时候,只要条件允许都带着老人。今年8月,我们自驾去内蒙古玩儿,带着六个孩子七位老人,起初是我爸妈说想去内蒙古,后来我舅舅、我小姨小姨夫、我婆婆都加入了进来。四天的旅程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特别欢乐,篝火晚会、烤全羊、滑沙、滑草、骑马……老人和孩子都玩得非常高兴。从内蒙古回来我才知道,我小舅当兵的时候就在内蒙古,他已经有37年没回过那里了,这次自驾游让他找到了当年的记忆和情结,圆了他心中的一个梦。”
  除此之外,让老人拥有自己的生活也是孝顺的一种方式,龚宁就主动给婆婆“找事做”,“我婆婆在重庆的时候就是合唱团的主力,我建议她参加了一个北京的合唱团,这样除了照顾孩子,婆婆也能有自己的业余生活。前不久我还帮她联系了海淀驾校去学车,她在离六十岁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拿下了所有科目,一次通过,过两天我再找个陪练,很快她就可以自己开车出去玩了。”
  龚宁的丈夫范翔家是一个大家族,亲戚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彼此之间浓浓的亲情让龚宁非常感动,这样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孝”是融入骨子里的,作为小辈,龚宁对家中的长辈们都用心关爱。“我觉得对待老人跟对待孩子是一样的,你不要以为有了物质的富足就足够了,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陪伴,而且要关注到与她相连的个人,所以说孝敬婆婆不仅要对她好,还要想到她身边的人。老公家的三舅刚离开北京不久,他的颈椎病很严重,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了,来北京是治病的。我没让他花一分钱,带他到空军总医院,住院住了一个月,之后又介绍他去按摩针灸的地方治疗,效果非常好,已经行动自如地回重庆了。婆婆以前带孩子的时候肩膀、脖子不舒服,都是我带着她去治好的。”将心比心,龚宁觉得和婆婆这么多年的付出相比,她所做的都不算什么,是身为一个儿媳妇应该做的。
  除了自己做到孝敬老人之外,龚宁还以身作则,不忘教育孩子。龚宁的女儿米娃刚过完四岁生日,是一个非常懂事的乖宝宝。“我从小就告诉她,奶奶是家里最辛苦的人,你吃的饭是奶奶拿大棒骨熬汤给你煮出来的,妈妈工作忙的时候,都是奶奶晚上哄你入睡早上叫你起床,还送你去幼儿园,所有的事情付出最多的就是奶奶,一定要最爱奶奶。”
  正值重阳佳节,对于重陽敬老的文化传统,龚宁有自己的看法,“中国是礼仪之邦,这种文化还是要做到位的。重阳那一天要让孩子知道,不光有母亲节父亲节,还有家里所有老人的节日——重阳节。作为小辈你可以带老人去赏秋、吃饭,也可以陪陪老人,这些只是形式,关键在于要让老人感受到子女的尊重,感受到这个节日对年轻人来说很重要,这就可以了。”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龚宁看来,“孝”正是一种爱心的积累,“我觉得‘孝’是积累而来的,不一定全都针对老人,平时就要针对社会上需要你去送温暖、献爱心的事情,慢慢的才能积攒、认知对老人的孝应该怎么做,你的爱心循环起来了,对朋友的感召、对老人的孝顺、对孩子的教育自然而然就体现出来了。”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一批画家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上,将虎的表现艺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拓展思路,开阔境界。孟祥顺即是其中独树一帜者。观其作,令我感叹。  其一、放大细节,穷精微之功,状其貌,述其性,现其神。虎视眈眈、威风凛凛之雄姿跃然画面。这种工笔重彩的手法,层层敷染,色彩厚重,毫毛清晰,斑纹分明。在眼睛的表现方而尤见功力,以墨色的多次晕染达到明澈、透亮。画虎,眼神的表现极为重要。宋代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有“
期刊
“文革”前,我的父亲甄树楠是北京军区管理局的副局长,管着所有的直属队和物资部门,这都是工人集中的地方。父亲性格耿直,容易得罪人,“文革”一开始,就成了被批斗的对象。  受“文革”的冲击,1968年父亲被派到河北省“支左”,任河北省革委会办公室主任。  刚到石家庄,父亲的主要工作就是解救老干部。许明叔叔就是父亲亲自去解救的。我是听大人们聊天时了解到解救许明叔叔的全过程的:父亲到石家庄后,总是到基层跟
期刊
郑国恩:张艺谋的成功是拼上命“磨”出来的  郑国恩老师今年85岁了,学生有几代人了,郑国恩也早就意识到该歇歇了,可他身不由己。他是大师的门生,与许多大师合作过,教的学生中也有几位大师级人物了,可最令笔者难忘的还是他当年初执教鞭时心里没谱儿、和沈嵩生一块痛哭的情景。郑国恩家里有两张照片引起笔者的注意,一张挂在书房的墙上,写着“一九八二年七月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七八班毕业合影”,其中有张艺谋、顾长卫、邓
期刊
在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回忆录中,秦德君这个名字根本不存在。这也许是那个年代的“杰作”吧,藏在心里的东西,却在文字中被“遗忘”。事实上,这个一生充满传奇的女子和茅盾在一起生活了三年,给了他丰富的创作灵感。然而两人最终分道扬镳,形同陌路。  有些遇见,没有欢喜,所以分别,也无须恨意。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秦德君终于释怀。说起茅盾,她坦然地称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但当被人间道:“假如时光倒转,
期刊
上世纪的1957年,我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原北京市房管局器材供应处工作。上班不久我就发现,这个单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工会工作搞得比较热火,组织劳动竞赛,评选“五好”职工,成立青年突击队,开展文体活动,尤其是职工夜校办得有声有色,近千职工的厂子竟有三百多人在夜校学习。那时,单位里没有大学生,我这个刚毕业的中专生就成了香饽饽,年轻热情,口才还不错,没几天就被工会聘为夜校兼职老师。  我这个班有30多
期刊
在《东方红》的音乐声中,舞台的大幕缓缓拉起。《葵花向太阳》的开场歌舞之后,林中华从后台走出,走了四步半,立定,灯光正好打在他身上,朗诵响起。  1964年10月2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此后,《南泥湾》、《赞歌》等广泛传唱,成为红色经典。林中华和白慧文都曾是这一经典节目的亲历者。林中华:78岁,原总政歌舞团演员,1964年入选《东方红》筹备组,担纲朗诵。白慧文:78岁,原总
期刊
著名演员林永健是影视圈中有名的孝子,2010年更是被评为“第四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在《爸爸去哪儿3》中,林永健和儿子林大竣的朝夕相处,更让他感受到了为人父母的不易,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  林永健是山东青岛人,是家中的老小。他19岁离开家外出打拼,无论走到哪里,心中都牵挂着家乡的父母。2003年的时候,林永健接到姐姐的电话,说爸爸不行了,他开了14小时的车赶了回去。“当时所有的机票都没有了,火车
期刊
2015初,深圳市实验学校高中部学生、“雨霁”文学社社长欧阳婧祎的中国古典文学简评本《情越千年》由深圳海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情越千年》共八辑,75篇,33万字。以“诗无邪”开篇,穿过楚辞、汉赋、乐府诗歌、唐诗、宋词、元杂剧,最后一直到“绮陌红楼”。每篇简评见解独树一帜,文笔凝练优美、思想深邃,阅读水平和创作能力均有深度。让人无法想象的是,这本书竟出自于一位有才情的16岁少女之手。以心感之,如
期刊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将来临,记者就养老敬老这个话题采访北京电视台新闻主持人天旭的时候,她十分感慨地回忆起自己两次照顾生病的父亲的经历。那两次经历如今依然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2009年,刚工作不久的天旭,对北京还不是那么熟悉,感冒发烧就在药店买点药,医院对她来说,简直是遥不可及。在得知父亲查出肾癌之前,她从来没有去过北京协和医院。“癌”,这个字对于任何一个家庭都是沉重的一击,对于当时还不满25岁的
期刊
10月21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在这样一个传统节日里,全社会都在倡导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孝道成为当下的热议话题。其实,节日不过是给了儿女一个孝敬长辈的契机,平日的陪伴和关心,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更是我们应该做的。正如孙茜所说,“节日只是让我们在繁忙当中找的一个理由和借口,去问候爸妈,如果每天都能陪伴岂不是更好。”  重阳正值深秋,秋风徐徐,是登高望远的好时机。孙茜告诉记者,重
期刊